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446章

唐末大军阀-第446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李天衢若是听闻这厮的名头,也会立刻意识到以朱守殷的为人秉性,他在生死攸关的要紧时刻会突然背叛李存勖,这也绝对在情理当中。
  毕竟朱守殷只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佞臣,按原本的轨迹,他非但与景进等伶官互相勾结,也没少构陷忠良……就算李存勖对他极为袒护,可是正史中的兴教门之变,朱守殷察觉到帝君惹犯众怒,各处封疆大吏也已经转而拥护李嗣源,他遂在宫廷事变时刻意按兵不动,而坐视自家主公中箭身死。
  身边不过百余随从的李存勖虽诛杀数百反军,当终究被流矢射中而死于殿中。朱守殷闻讯后便立刻兴匆匆的赶到宫中,趁机大肆剽掠一番之后,便派人去迎接李嗣源,转头就将对自己有知遇提携大恩的旧主抛在了脑后。
  而如今这般形势更为险急,李存勖虽然做了孤注一掷的打算,可朱守殷却已是彻底看衰后唐……如果转投它处,还要享得荣华富贵,那不也正当趁着这个时候,在曾经的主公背后狠狠捅上一刀,方才能向魏帝表态效忠,而证明自己有用?
  李存勖矢志要超越自己的父亲李克用,而成就河东李家的霸业。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身为人君,起码单论识人之明,他还是远远不及自己的父亲……李克用所收的义子一个赛着一个的能征善战,而且基本上都对河东李家忠心耿耿,就连当年狂妄自大的李存孝,见到自己的义父也如见了猫的老鼠那般本能的会感到畏惧……
  然而李存勖所提拔的亲信却是龙蛇混杂、各怀鬼胎,在关键时刻往往便会暴露自己的嘴脸,也不可能追随李存勖继续效忠下去……
  想到前些时日李存勖对自己声色俱厉的斥责,朱守殷反而已是心中怀恨,他指挥着受煽动而愿倒戈的兵卒,恶狠狠的砍向前方的同僚部曲时,口中还狞声大叫道:
  “去他娘的!李亚子偏要冒险,咱们可不必再追随他送死,到底还是南朝更为富庶,要争先谋个前程,当然下手要狠要绝,也不必讲什么袍泽情分了!”


第978章 代价惨重,又能否达偿所愿?
  魏朝敌军如狼似虎,偏偏战事胶着之时,朱守殷这个叛徒又忽然再背后捅刀子……两拨策应李存勖挥军直捣魏军中阵的后唐部众,突然遭受前后夹攻,混乱的阵列中又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哀嚎,而眼见便要被彻底冲溃!
  魏军方面的诸部将领,在发觉到敌军阵中骤发惊变之后,也立刻意识到对方有叛将就是要在这个节骨眼倒戈搅事。两军厮杀,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自然也要利用所有机会落井下石、扩大战果……各部魏军遂加急攻势,大股兵卒直接涌杀上前,而势必要将面前被夹在当中的后唐敌军队列给搅个粉碎!
  后唐将兵拼命试图突破围堵,再尽可能的重整阵型,然而魏军将士拼命阻截住对方,双方完全拥挤在一处。双方喝骂着攥紧了手中军械相互乱捅,然而与其说时硬生生交换性命血战,魏军却能稳住队列保持速度步步紧逼,排头兵刃齐刺,杀伤效果也往往能好出许多!
  兵刃金属摩擦甲片,乃至搠刺切割血肉的声响变得愈发激烈……大批兵卒扑倒在地,污血四下横流。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之下,非但后唐士兵正飞速消耗着,有一些在军中已打出了名号,按说在正史中应有番做为的后唐军将,只怕较之他们原本的命途轨迹,也要提前饮恨沙场……
  一缕殷红的血液,从一个名为范延光的嘴角溢出。他从战马上掀翻下来,步履踉跄的血战一阵,虽然亲手杀了七八名敌兵,但是后来才发现自己的腰肋被一柄长枪狠狠攮穿。
  能切身的感受到体内生命的活力正在飞速流逝着,范延光瞪视向再复朝着他杀来的魏军将士,可视野内的所有景象却渐渐模糊,直至要被黑暗所彻底吞没……
  “终究……还是不免要命丧于此么……”
  范延光口中含糊不清的叹说着,忽然他双膝一软,便直接摔在了地上……任由周围杀声震天,而全然再无半点反应。
  也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按正史轨迹范延光奉李嗣源御旨,率军平定再复背反的朱守殷所部叛军,如今却是因朱守殷的突然倒戈,而战死于杀阵当中……他也不会再以藩镇节度使,受郡王爵禄的身份举兵对抗后晋石敬瑭,而成了这场战事中后唐阵亡诸将当中的一员。
  而距离范延光战死的位置不远处,还有一员后唐军将势如疯虎,驱马竟然直接撞进迎面杀来的魏军阵中,他胯下坐骑两只前蹄蹬踩,直接将一员魏军士卒踏翻。清脆的骨骼碎裂声中,那士兵张口便喷出一团血雾!
  “大唐捧圣军指挥使张敬达在此!魏人休要猖狂,代北男儿尚还有死战之士,嫌命长的,就尽管过来!”
  张敬达忿声狂吼,他双臂上的筋肉盘根错节的鼓起,卷起一股猛烈的力道,生生将迎面杀来的一名敌骑砸翻下马。然而忽的又有两名魏军骑将奔涌杀至,两道寒芒交织卷落,正中张敬达的肩膀与腰肋,顷刻间便是血流如注!
  受剧痛的刺激,张敬达的神情变得越发狰狞,然而他赫然瞧见一排排队列整齐的魏军士卒列阵而来,长矛长刀、钩镰大斧等诸般兵器锋刃耀眼生寒……无论他再是负隅顽抗,可身陷于敌阵当中,面对从四面八方齐头攻来的兵刃,又怎能抵敌得住!?
  终于胯下战马悲嘶,瘫软的倒在了地上,张敬达歇斯底里的怒吼声,最终也随着成排卷落的寒芒戛然而止……他连人带马身形彻底被涌动过来的魏军阵列给彻底淹没,乱刃加身,倒在血泊中的残尸也已不成人形……
  父辈便曾在河东先主李克用麾下担任军使,早年自己便被李存勖收录在身边任职的张敬达,作战固然悍不畏死,而且绝对死忠于河东李家……只是他如今沙场殒命,也不可能再按自己原本的轨迹那般,成为于后唐末世统领大军征讨石敬瑭的最高级别主帅。
  虽然多次率军阻击南下犯塞的契丹游骑,可等到张敬达熬成三军主帅,他终究会暴露出不善于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的弊病……按正史线他在统领高思继、符彦卿、安审通等一票名将的情况下,却陆续犯下延误战机、轻敌中伏、弃攻死守等错误而契丹军逼到了绝境……
  不过张敬达引咎自责,在当时后唐各处军阀相继降从于契丹的情况下,他仍旧抵死不降,最终为麾下部将所杀。起码单论气节,甚至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都对麾下汉臣有言“汝曹为人臣,当效敬达也”……至于同期绝大多数后唐文臣武将,他们就算对石敬瑭认契丹为父割地的举动极为不满,却也都接受了后晋的册封,还是甘愿做了儿皇帝的属臣。
  范延光、张敬达等人相继阵亡,其余军将亦是险象环生。持续的打击致使后唐军旅军心士气早已跌至谷底,勉强支撑到了现在,又有大批被冲散的后唐军卒狼奔豕突,哀嚎惨叫……饶是仍有些军将声嘶力竭的嘶声喝令,意图挽回颓势,可其中有些人面色也已是一片灰败……因为他们很清楚:
  己方军旅本来便已是士气不振,如今身陷夹攻而被冲垮阵列,指挥失灵,最终致使各部兵马彻底丧失死战的意志……那么就算是当初自夸武勇的河东强军,等待他们的也只会是被屠杀的命运!
  至于眼下的李存勖,却根本无暇顾及外围各处战团的形势,他统领骑军也已撞透了几层阵列。而成排的长枪雪亮锋刃在前,催骑撞阵的鸦儿军甲骑,即便尽可能的要驱使战马将奔速提到极致,可是每撞透一层队列,往往也有不少骑兵仍会被直刺过来的长枪捅穿,而当即坠马毙命。
  李存勖索性又催骑冲到前列,他手中长枪上下翻舞,锋刃溅满了血迹。即便后阵魏军甲士一并挺枪搠来,摆荡的枪杆轮扫过去,荡开一排兵刃,李存勖再搅动双臂,使得长枪既快又准,狠狠的从那些魏军将士的兜鍪、铠甲缝隙间捅进去。枪锋冷芒骤然拔出,便是猩红的鲜血涌溅!
  李天衢!再不过多久,我便将杀至你所乘的御驾龙辇那边去,你还能从容淡定的袖手旁观么!?
  我也知道你当年投至陈州,力抗黄巢反军时也时常出入杀阵……可是我十一岁时便随着父皇随军征战,而后你做了魏朝皇帝,久在深宫养尊处优,我却仍时常亲自统领锐骑摧锋捣阵。若是有机会杀至你面前,我也没有理由会输给你!
  李存勖发狠念着,他手中长枪又狠狠刺入面前一个魏军步将的面门当中,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那员步将仰面倒落,疾驰的神骏战马直接便从身上践踏而过。
  目光先于疾驰的战马,落在层层魏军阵列后侧,通过目测李存勖便能感觉到与魏朝帝君的御驾距离迅速拉近……普遍呈亮黄色的幡幢旌旗,在诺大的军阵中本来就显得十分乍眼,映射在李存勖瞳孔内的那片景象也愈发的清晰,他眸子中灼热的战意燃烧的愈发激烈,转瞬间荡开一片又一片的矛刃,便再度冲透了一层阵列!


第979章 入虎穴、得虎子?只是飞蛾扑火而已
  李存勖驱使战马保持着高速冲驰的状态,长枪之下,又接连挑翻十余名拦截上来的魏军将兵。然而他冲破的队列越多,也就意味着他麾下鸦儿军骑兵所将付出的伤亡代价也会越来越大。
  马军步阵每一次狠狠对撞在一处时,无论魏军、后唐士卒都拼尽最后一分气力厮杀。那些从马上重重摔落下去,倒在尘土中翻滚的后唐甲骑,无论伤势如何,在深入敌阵,附近都是魏军敌兵的情况下,生还的可能性已几乎没有。
  可李存勖耳畔边厮杀惨嚎声虽然从来没有断绝过,他现在顾不上坠马被抛在身后的麾下将士。枪锋仍疯狂的挥舞开来,就是要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声势,认准了魏朝帝君的御驾仪仗冲杀过去!
  ……帝君龙辇,由六马拉乘,雕绣五彩金光明亮,自是金舆华盖,而尽现皇家的威仪尊贵气派……而皇帝仪仗,号称备车千乘万骑相随,实则按导驾、引驾、玉辂车驾、鼓吹、后卫……等各部仪仗,林林总总的诸般车驾,乃至禁卫诸部将士,自是极其讲究排场。
  虽是御驾亲征,不是天子巡狩地方,所以李天衢也已简化仪驾规格。可是如此一支仪仗被拱卫在中阵,目标也相当的明显。李存勖既然能确定自己的确与魏帝龙辇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条血路当然一定还要再趟下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能袭杀李天衢得手,那么魏朝也应该立刻陷入动荡内乱,那么后唐眼下所面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将迎刃而解!
  不对……似乎有蹊跷!
  然而李存勖咬着牙策骑疾冲之时,时刻注意着前方魏军阵列的变动。电光火石间,他忽然意识道就算汇聚于中阵的各部魏军严阵以待,也都是全力要组织后唐鸦儿军骑众直到军阵中心……可是离远眺望,大致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魏帝御驾仪仗那边,就瞥见似乎有些随军服侍帝君的侍从仓惶散去,可守护在外围重重魏军队列,一致将锋刃朝向突杀过来的后唐骑众,按说由李天衢亲自乘坐的玉辂龙辇,乃至周围其它仪仗车驾,就孤零零的停放在当中……
  我眼见也快杀至龙辇御驾那边,李天衢好歹周围还有大批宿卫部众,他若也要一呈血勇,眼下也该露面亲自指挥禁卫军旅与我厮杀……就算李天衢胆怯,他也早该急令龙辇转移,以避我麾下锐骑锋芒……
  可是李天衢也不迎战,也不退避,这却又是何故?
  只片刻的功夫过后,李存勖心中得出个答案,他却当即倒抽了一口凉气,顷刻间心也似凉了半截!
  难道说……从我挥军绕过封龙山,并向魏军中阵发动袭攻伊始……李天衢就根本不曾身处于御驾龙辇当中!?
  ……李天衢眼下周围的确还有重重叠叠的魏军将士严阵以待,只不过他身处的位置,却处于魏军大阵的中后方……自从除了连营以来,他一直如其他统军将领那般,骑马挎刀,随阵行进。而标示着皇帝御驾的仪仗,距离李天衢这边尚还有几百步远的距离,如果只从表面上辨识,他所处的位置,就好像是一个在后阵调度兵马的魏军高阶将领。
  所以方才李存勖只顾盯准了魏朝中阵皇帝仪仗的方位,迂回避过魏军具装重骑的迎面冲击之后,便统领鸦儿军直接凿入层层排列的步阵当中;李天衢却是从斜侧方一直气定神闲的,眺望着李存勖一头撞入中阵,直至杀到御驾仪仗附近。
  先前由符存审谏言提醒,李天衢想到以李存勖的为人秉性,他的确极有可能不会甘心就此退返……后唐若要彻底扭转颓势,基本能确定会以他这个魏朝帝君为目标。那也正可以将计就计,在军阵中显得分外乍眼的御驾仪仗,就是最好的诱饵。
  而李存勖的计划须出其不意,他要立刻行动,而根本无暇进行详细确认,也只能专攻一点,认定敌军大阵当中最为显眼的御驾仪仗方向杀去……退一步讲,就算鸦儿军突杀破阵期间,李天衢便先行慌张从原处逃离,他既为敌方大军军心所系,贸然退却,也极有可能引发全军指挥失灵……规模越大的军队,一旦被引发混乱,也就越容易全盘崩散,而难以挽回溃势。
  然而李天衢从李存勖挥军进行突袭伊始,便没挪过地方……冲击敌军中阵,既不能对目标造成威胁,魏军各部将领,也仍能确定自家主公所处的位置,那所能造成的奇袭效果便另当别论了。
  眼下大致已能确认李存勖已经亲自率部突袭至御驾仪仗附近,李天衢一身做工精良的锦袍坚甲披挂,更似是久经杀阵的三军主帅那般气度,他眺望片刻,便忽的长声说道:
  “君已入瓮,你奔袭杀入中阵,便已是损失惨重……可又还能再突围奔杀出去?”
  李天衢沉声念罢,旋即断然下达军令,魏军阵中号角声连鸣,各支部曲迅速又动弹起来。方才发现李存勖亲自统领鸦儿军骑众犹如乌云忽降那般,迅速奔袭突杀过来,魏军中阵先是以弓弩手轮番射击,再调度重骑军骤然杀出,直至排列开层层步军队列硬生生的抵挡敌骑冲击……这一番部署,本来更像是见招拆招,而针对敌军的行动所展开的被动战法。
  可是如今李存勖统领鸦儿军,已奔袭杀入魏军中阵左近……再听得号角声连鸣,周围密密麻麻的魏军队列,已经不再采取被动的守势,而是分批逐次的朝着困在当中的敌骑部众夹攻过去!
  那些奔袭撞阵到已经伤重力竭的鸦儿军骑兵,这时才发觉从各个方向开始合围过来的魏军部众配合极为默契,他们便犹如陷进一座机关重重的堡垒……再耽搁下去,只怕顷刻间便要被绞杀个粉碎!
  如果是爆发出必死之志的哀兵,或许可以在绝境中暴发出的较之平常时候一倍不止的战力……可最后却发现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徒劳无功,也足以让人彻底崩溃。
  尤其是前阵队列拥堵溃动,身处于后列的鸦儿军甲骑明显感觉到冲势受阻……虽然暂时不明就里,可是越来越多的后唐骑兵也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次冒险突阵,而拼命要撞到魏朝御驾仪仗那边,而袭杀魏帝李天衢的计划……只怕到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事败,那么他们这些身陷于敌阵深处的骑军,又会身临何等处境?
  已经开始惊呼溃动的鸦儿军骑兵,赫然又发现从两侧各有成排成列的魏军重甲步军夹攻过来……对方却也有别于手持长枪盾橹,被动结阵抵御骑兵冲击的步兵,竟是纷纷手持阔刀、巨斧等长大兵器,犹如装置着滚动钢刃的墙壁那般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