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434章

唐末大军阀-第434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李存勖先前派出极其善于扑杀敌军哨骑的老将安金全,统领几拨轻骑,就是要尽可能的歼灭魏军连营所派出的斥候……从而让敌军暂时无法探明周围的敌情,以便于后唐分调骑军,趁着李存勖与魏帝李天衢出面争论的当口,再从南侧如疾风一般杀入连营。
  按说魏军的注意力集中在北面,位于连营南侧的将士也很有可能来不及组织反击。若是战法奏效,则马踹连营,尽可能的制造混乱。只要把连营南侧冲乱,届时如果能惊动得李天衢调兵支援,李存勖也将趁势亲自统领大军,立刻发动全面猛攻……
  而敌军规模达到十万以上,往往指挥调度起来也会更为困难,而这一战对后唐而言,最理想的结果便是从一开始便能重挫魏朝大军,迫使魏帝李天衢向南溃退,那么从全盘战略局势上而言,李存勖便能一举扭转己方军旅被动的局面!
  可是如今眼见连营南部的诸部魏军从容不迫,刘知俊心中也顿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毕竟自李天衢占夺泰宁军,而与朱温联手同天平军朱家兄弟,以及感化军时溥交战之时阵前倒戈,便降从于李天衢,本来也可说是魏朝军中的老资历宿将。
  所以以往东征西讨,刘知俊便已发觉李天衢用兵往往能够料敌机先,时常能引导战局按着他的节奏进行下去……何况他身边还有善于战略规划的符存审等名将出谋划策,如今看来,这场奇袭只怕已是很难奏效!
  再想下去,刘知俊愈发的焦急,他心想再往连营深处突进,只怕也是自寻死路……唯今之计,也只有尽快再从敌营中突围出去!
  而从另一侧撞杀入营盘的战团当中,还有一员后唐军将当先统领着数百甲士,正如一把锋利人的尖刀,直直杀入拦截过来的魏军人群当中。
  迎面一支长枪搠来,正从他头戴的兜鍪侧面划过,但听“铛!”的一声劲响,火星四溅。那员后唐军将也不顾脑袋嗡嗡作响,他手中长刀早恶狠狠的劈斩下来,也当即将面前那员险些一枪捅穿他面门的敌将给剁翻!
  这员后唐骁将看来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此时已杀得热血上头,而不似刘知俊那般已经意识到实在难以引发魏军南侧连营的混乱……他绰刀纵马疾奔,又忿声大吼道:
  “燕人王思同在此!今番也势必要踏翻南朝敌军的营盘!”


第952章 突阵悍将,难免身死
  自称燕人的王思同,的确是卢龙军幽州出身,他性疏俊,粗有文,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而王思同倒还有一层身份,却是曾经背叛河东先主李克用的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的外孙。
  不过情知自己那个外公,以及刘守光、刘守文两个舅父都没有明君雄主的器量。王思同投从河东,也是死心塌地的为李存勖所用。
  虽说当年亲手擒执住其外公刘仁恭,而带到李克用面前以酷刑处死……可是李存勖待王思同倒也是用人不疑,先是赐封他为飞腾军指挥使,而后累典诸军,也属于后唐军中的后起之秀。
  如果是按着王思同原本的轨迹再走下去,李存勖身死于兴教门之变,而李嗣源得到大批后唐勋将拥戴,他遂也接受由后唐明宗继位的事实……直至李嗣源义子李从珂举兵反叛,已经身为一方兵马统帅的王思同奉命征讨,却终究因张虔钊那个倒霉催的遭受军中士兵哗变,王思同遂受牵连兵败被俘。
  面对李从珂的招降,王思同却义正言辞的有言“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籓,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衅鼓膏原,缧囚之常分也”……而使得李从珂也为之动容,而留其性命意图慢慢招抚。然而其他投从李从珂的降将耻于面对王思同,所以暗做手脚,将其杀害。李从珂闻讯后,也是终日蹉叹,痛惜又一员河东将才却亡于内乱之中。
  所以即便自己的外公刘仁恭为李克用、李存勖处死,王思同却的确属于河东李家的死忠派。如今他尚还只是二十多岁的年纪,而为了一举扭转后唐的国运,他当然也是奋不顾身,而势必要竭力死战!
  羽箭在空中来回穿梭,钢刀长枪等诸般兵刃互相戳刺。鲜血四下喷溅,王思同拼命挥动长刀,但见刀光如匹练般卷动,转眼间他便又劈翻了五六个魏军士卒。
  然而好不容易又突杀出三四十步的距离,王思同就见前方旌旗卷动,一彪军骑早已汇聚在一处,并形成阵列直朝着自己这边涌杀过来。
  可恶!按陛下先前部署,本来势必要搅乱魏人南面的营盘……可是南朝兵马实在反应的太快,继续拼死挣命,却只怕仍不免会有负陛下重托!
  心中忿恨的念着,王思同很快的又发现奔杀过来的那一股魏军骑兵兵甲整齐、戟戈森寒……催马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大将统领着这拨锐骑,雄跨在高头大马上,身形也犹如巨灵神那般极是威武。
  又望见那员敌将手中紧绰的大枪,而且在他身后,也竖起一杆绣着个大大的“王”字的旌旗猎猎飘荡……王思同不知魏军的首席猛将王彦章奉李天衢旨意,早已率部朝着横海军的方向进发……他的面色登时变得格外凝重,催马迎上去的同时,王思同口中也大声叱喝道:
  “来将可是南朝王彦章?即便王铁枪的武名威震天下……可是这一仗,我大唐也绝对不能输!”
  那员魏军大将听王思同忿声喝道,他先是一怔,旋即神色如常,也高声喝道:
  “杀鸡焉用牛刀,要荡灭你这拨晋军,也无须王经略使出手,由我王景仁出阵便足矣!”
  王景仁奋声高喝,催马疾进,而他心中也甚觉感慨,又记起当年自己身为吴主杨行密麾下骁将,也曾统领锐骑趟杀入魏军阵列,而试图直捣魏帝李天衢所处的中军本阵。却被横空杀出的王彦章杀得丢盔卸甲,只得败返而回……
  当时还名为王茂章的王景仁,也绝对不会料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从南吴叛逃,如今反而做为魏朝统军大将,为李天衢镇守营盘。还有破阵杀来的后唐小将把自己错认成也使得一杆大枪的王彦章……这也让王景仁感慨造化弄人,当真可说是世事难料。
  而敌军迎面杀来,王景仁心中感叹,出招却绝不含糊。他与王思同两骑对进,当手中大枪抡动起来时,王思同也顿感一股凝重的杀气,乃至枪锋席卷起的呼啸破风声扑面而至!
  本来听闻来将并非是如今在世间罕逢敌手的虎将王铁枪,王思同嘴上不肯服软,可心里着实也松了一口气……然而他这个时候也已发觉,就算来的不是王彦章,可是这个王景仁,也同样是个难以匹敌的硬茬!
  咬着牙横刀招架,王思同耳畔登时暴起金铁相击的巨响。一股猛烈的反震力袭来,也使得他在马背上猛的一个趔趄。好歹也是燕地出身的将官,王思同凭着出众的骑术立刻稳住身形,才没有因为遭受王景仁的大枪重击而跌翻坠马。
  虽然没有将迎面杀来的这员敌军小将一举扫翻,可是王景仁催马错身而过,他手中大枪摆荡,虎虎生风,枪锋疾速探出,寒芒袭去,就在追随着王思同催骑杀来的后唐甲骑身上暴起一蓬蓬血雾!
  王景仁出招迅猛毒辣,施展马战枪技毫不停留的又直搠向周围敌骑。枪锋频频刺向咽喉、面门,乃至从甲叶缝隙间直攮了进去。催马杀过,几乎没有人能扛过一合,而先后翻身落马……王景仁遂纵马所过之处,又平铺下了一地的尸首!
  除了以枪锋搠、刺、挑、扫等技法杀敌,王景仁即便出招劲力不及王彦章那般霸道,可是他抡动枪杆恶狠狠的横扫出去,也使出了锤槌鞭锏那般骑战钝重兵器的效果。但凡是挨招的对手,也当即口喷鲜血,干脆直接从马背上倒飞出去,王思同身后的后唐甲骑,也相继被一扫而空。
  直待王景仁策马转身,再度朝着催骑冲杀过去……王思同却似是一头撞进了汹涌突进的魏骑人群当中,无数兵刃纷纷招呼过去,也已是险象环生!
  王景仁情知要取这员后唐敌将的性命,已可说是十拿九稳。然而他紧绰大枪,策马朝着王思同突进之时,却又放声大喝道:
  “你方才高呼乃是燕人王思同……再厮杀下去,你也难免饮恨沙场。而且瞧你厮杀悍不畏死,可这般年纪折了性命,也着实可惜。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姑念在同宗的份上,倘若肯立刻弃械下马,任凭处置,好歹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王思同仓促的挥舞长刀厮杀,冷不防一把马刀从他后背掠过,当即甲叶迸裂,肌肤上赫然留下一道长长的伤口,殷红的血液也从他背上沁出。王思同自知身陷重围,也那员使得杆大枪同样剽悍难当的敌将催马再度杀至,恐怕自己也已是凶多吉少……然而听王景仁高声劝降,他双目满是怒火,当即忿声大吼道:
  “呸!就算临阵乞活则保命,势危不降则身死……可是我为河东李家竭忠效死,誓不屈从!若要我倒从南朝,却是白日做梦!”
  王景仁闻言点了点头,旋即沉声说道:
  “原来如此,你为晋主尽忠,即便战死沙场,也是在所不惜。我当初也以为忠臣不事二主,可叹世事无常,反被先主子嗣无端迫害,而只得另投他处……可你竭忠于河东李家,若是再威逼降从,倒也是小觑了你……也罢,既然不肯降从于我朝,也理当成全了你!”


第953章 奇袭失败,拼消耗更为不利
  眼见王景仁浑身弥漫着腾腾杀气,催马又直朝着自己这边杀来……方才甫一交手,王思同即便自己平素打熬身手不辍,也绝非是那员魏军骁将的敌手。再加上周围敌军锐骑一并抢攻过来,自己也实在难以突围冲杀出去。
  所以王思同双目发红,即便势如疯虎仍在拼命抵抗着,可是他心中已经喟叹自己恐怕终究活不过今日……再拼命挣扎个一时片刻,再斩翻几名敌军骑兵陪葬。可是王景仁催马杀至的那一刻,也难免要被他一枪取了性命!
  忽然间,一道黑影却从斜侧突杀奔至。待有人听闻急促激荡的马蹄声好似骤然间在耳畔响起,再惊觉回头望去,但见一柄大剑划出道耀眼的寒芒,挟带着猛烈的势威,便朝着围困住王思同的魏朝骑兵暴斩了过去!
  利器割裂金属、锋刃迫开血肉,乃至士兵的惊呼惨嚎与战马的凄厉悲嘶声交织在一处。登时在身边暴起,王思同回过神来,就见从各个方向截杀住他的魏朝骑兵竟然被扫倒了一片。
  却是刘知俊情知不可再向魏朝连营深处杀去,他便寻路径再复往营寨外撞去。结果瞧见形势险急的王思同,顺手抡剑趟杀一番,便将十几名军骑劈翻坠马!
  王景仁瞪目望去,听得周围还有魏军将校高声叫骂,他也能断定那个从斜侧骤然杀出,而手持大剑,身形犹如铁塔的敌将正是叛魏投晋的刘知俊之时,心中便寻思着当初我为南吴效命,你刘知俊尚且还是魏帝麾下悍将。而后我被杨渥小儿迫害,只得投从魏朝,你却是贪心不足,又因背反事发也只得直接逃亡至河东去……看来你我注定要做对头,沙场上相见,也唯有拼个你死我活!
  “刘知俊!你背叛陛下,弃明投暗,偏要做晋人的爪牙,如今既然撞入营盘,便纳命来吧!”
  王景仁心中念罢,便厉声大吼,催马疾窜了上去。而刘知俊瞥见一道雄伟的身影奔杀而至,并挺起手中大枪迎面搠来,他也不答话,双手紧握剑柄便发力一荡。剧烈到似乎足以震破人耳膜的金铁交鸣声后,王景仁顿感双臂无比酸麻,紧绰在手中的大枪,竟然也险些脱手飞出!
  “魏军早有防备,再鏖战下去,也不过是白送性命,立刻突围再冲杀出去!”
  刘知俊一剑暂时迫开王景仁,他也是无心恋战,而对着王思同招呼一声,便策马朝着寨栅那边疾冲了过去。王思同则立刻回过神来,催骑紧紧跟随了上去。他也意识到这次意图在魏军南侧营盘制造混乱的战法失败,也就唯有跟随着刘知俊这等武力超群绝伦的猛将冲杀,才会多几分突围出去的把握!
  然而除了刘知俊、王思同以外,一并奉令奇袭魏军连营的后唐左监卫大将军刘训,此刻却单膝跪倒在地,马战用的长兵器也不知掉落到哪里去,他唯有抽出腰挎的钢刀,死死的杵在地上,才能勉强支撑住身子不倒……
  砍翻一片寨栅,冲杀入魏军营盘,刘训首当其冲,迎面挨了魏军弩手齐射过来的一蓬弩矢……他胯下战马当即被射成了筛子,也倒在血泊中发出微弱的哀鸣声。刘训本人身上也被弩矢贯透出几个血窟窿,跪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体内的鲜血与气力正在不断的流逝,他也根本无法站起身来,再朝着拒马鹿砦后面的魏军将士冲杀过去。
  年少时节,刘训投到李克用麾下,便被直接任命为亲军骑兵队正。这也足以说明他生性剽悍勇武,才能让素来善于发掘提拔军中后起之秀的李克用瞧在眼里。
  不过刘训按其史载事迹,他作战虽勇猛,却无将略,而且为人秉性残忍好杀,因私怨便要杀人满门,又常好纵兵掳掠……这次撞破魏军寨墙,就属他最为鲁莽冒进。
  所以刘训嘶声怪吼着还没冲出多远,便见到前方魏军劲弩手早已排成紧密的队列,一排排弩机机括扣动,密集的弩矢便撕裂开空气,发出一片撕裂空气的刺耳箭啸声,便劈头盖脸的朝着他招呼过来……
  身后大批突进的后唐军骑,遭受弩矢打击,顷刻间也扑倒了一片。还有不少伤者在血泞中哀嚎挣扎着,现在也根本无力再向营盘内的魏军部众发动攻势。而刘训满眼血丝,犹如伤重的野兽那般呲牙切齿,还恨声嘶吼道:
  “可恨呐!竟然中了魏狗的算计,哪怕让我再亲手多杀几个驴鸟……”
  刘训再满目怨毒的瞪视过去,他遥望成排成列的魏军弩手当中,有一员骑将策马肃立,也正朝着这边打量过来。虽然瞧不真切,可是刘训隐约也能感觉到对方正以戏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符存审的长子符彦超,遥望伤重跪地的刘训,他缓缓的抬头手来,便又是一片机括被扳动的轻响声起。当符彦超以掌做刀,再用力往前一劈,破风声密集如雨,弩矢如蝗,便再度朝着前方后唐伤将残兵激射而去!
  刘训不甘的瞪大了双眼,密匝匝的弩矢就在他的瞳孔中迅速放大。下一刻,他上至面门,下至腿股,便当即被无数弩矢贯穿!已经不成人形的残躯向后倒飞出去,又重重的摔在地上,本能的抽搐了几下之后,便再不见半点动静!
  先前拼命撞入营盘的后唐兵马,在这个时候看来就好像是一头扎进了刀山火海。大批士兵相继惨呼着倒下,其余军卒惊恐的望见密密麻麻的魏军弓弩手从三面合围,对方一个个非但手执弓弩,搭箭上矢,按部就班的继续进行压制射击,还有诸队手持长枪大戟、短刀巨盾等军械的步军蓄势待发,就等着齐步上前收割人头,将连营内残留的敌军赶尽杀绝!
  而魏军连营寨栅外围,后唐元勋李存进膝下长子孙汉韶调度兵马、观望战局,眉宇间却已满是焦急忧虑之色……因为他已望见,冲入营盘的兵马非但未能造成敌军混乱,他们如潮水一般退返下来,反而是己方阵列的溃乱之势不可遏制的蔓延下去。
  反观魏军压上来的人群,行列间有层层寒光滚动。喊杀声一浪浪涌上,无数兵刃挥舞,已冲击得又推到寨栅边缘的后唐将兵你推我搡、自相践踏,慌乱中不知又有多少人扑倒毙命。
  孙汉韶也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