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396章

唐末大军阀-第396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存璋还做为辅佐新主的顾命大臣,返回国都,也必然会试图力谏警醒君主,肃清身边的奸佞谗臣。阉宦伶官之流,暂无法如构害得势骄横的郭崇韬那般,再除掉李存璋这个眼中钉,不过他们也仍能够影响帝君李存勖的决策,而想出的法子则是:
  你李存璋就老老实实的为国把守边陲要地,这辈子就别指望返回太原了。
  “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闭塞贤路,下情不能上达……李存勖纵有雄主之才,可身边奸佞小人实在太多。长久下去,头脑也终究难以保持清醒……”
  李天衢但是先想到了《水浒传》里的一段言语,而喃喃念叨。再观望下去,后唐有国力衰退的趋势,魏朝治政同样疏忽不得,李天衢心想现在要做的,便是拿捏向李存勖主动发起决战的时机,这个天下,到底谁才是横扫八荒六合的雄主,也该有个定论了……
  汴京内朝,演武场。
  朝议过后,李天衢趁着闲暇时,换了一身利落的劲装。按平常的习惯,又唤来夏鲁奇进行一番马战切磋。两人很快便斗到一处,李天衢先是把长刀舞动的大开大阖,然而接连几招过去,却被夏鲁奇抡起的大枪一一格荡开来。
  李天衢也很清楚贵为九五之尊,自己几乎也没有什么机会亲自去与敌将厮杀。不过为了强身健体,他的武艺也并没有撂下。到底是在马上打天下,也是凭着磨砺的身手曾屡次冲入杀阵搏命,李天衢心说这身本领也不该就此荒废了。
  拳脚扑击练的高思继所创的四季拳,而步战马战仍是当年标配的横刀、长刀。不过李天衢所找的切磋对手,从王彦章、高思继、夏鲁奇、高行周……基本都曾在京畿殿前司任职,而论马战本领当世屈指可数的猛将。比试要分出个高低,但李天衢的胜率……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不过跟高手时常过招,李天衢的身手非但没有生疏,也着实提升了不少。而王彦章尚还没有转调至将魏州升为大名府任经略使之前,也曾对李天衢如今的马战武艺做出过评价:
  “陛下的身手确有进境,如今应与当年的朱瑾大致相当吧……”
  嗯,当年你王铁枪的手下败将,反正就是说我还打不过你。
  而王彦章调任至河朔之后,如今已经官居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的夏鲁奇,则成了李天衢唤来时常切磋的对象。如今夏鲁奇的岁数尚还未过三旬,正值龙精虎猛的年纪,再要与王彦章马战对决,大多时候已经不落下风,甚至也已看出要赶超前辈的势头……所以李天衢还图个身手有所进步,与夏鲁奇切磋,无疑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两匹神骏的宝马发出响亮的长嘶声,扬蹄在演武场上奔驰游走起来。而夏鲁奇冲锋陷阵、杀将夺旗时便向来敢打敢冲,就算是比拼切磋,他咄咄逼人的打法侵略性极强。枪来刀往,他斗得兴起,当即高呼一声,旋即双臂发力,大枪枪杆,便直朝着李天衢拦腰横扫过来。
  而李天衢眼见夏鲁奇扫过来的大枪快了片刻,更为迅猛,也只得转攻为守,立刻轮转双臂,把手中长刀一竖……
  “铛!!!!”
  夏鲁奇抡臂横扫过来的长枪,与李天衢紧绰的长刀刀杆重重的撞在一处,又发出激烈的金铁交鸣声。李天衢顿感双臂震颤酸麻,猛的一个趔趄,迅速又在鞍上坐定了身子。而夏鲁奇策马错身而过,立刻一兜缰绳,驱骑转向,又兴冲冲的又朝着李天衢这边强攻过来。
  二人又斗了百来合上下,李天衢身着的劲装被汗水浸湿,斗得酣畅淋漓。然而又与长刀、大枪两般兵刃接连撞击,李天衢不但感到耳畔一片嗡嗡响,两条臂膀也是愈发的酸麻,出招的动作也难免迟缓了些。
  而夏鲁奇忽然一改先前刚猛霸道的路数,他猛的一收势,再挺枪便如毒蛇出洞一般,直袭向李天衢胸口。不过磨钝的枪头,距离胸脯已是近在咫尺,夏鲁奇拿捏的分寸极稳,手中兵刃也并没有触及到李天衢身体分毫。不过显而易见,这场比拼还是他胜了。
  这番切磋下来,夏鲁奇也甚感痛快,而这次又赢了一盘,不由的喜上眉梢,而咧嘴笑道:
  “哈哈!陛下这刀使得,终究慢了一招。虽然技艺确有长进,可到底还是赢不过臣!”
  李天衢当然也知道夏鲁奇素来心直口快,而且无论实战厮杀,还是寻常比拼武艺丁是丁、卯是卯,也都极为争强好胜。毕竟按原本的轨迹,他敢放话称王铁枪胆如芥子,吾最知之,无足可畏,而非要去与让后唐将兵闻名色变的王彦章立决高低……彼此来往紧密,李天衢了解夏鲁奇的为人,何况输了就是输了,知他实话实说,也并无意冒犯自己。
  然而李天衢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正要言语时,却听到演武场另一侧有人不满的大声斥责道:
  “夏鲁奇,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与父皇如此说话?”
  李天衢闻言眉头顿时不由一蹙,立刻转头望去,就见有个身着锦绣劲衣的少年,在几个小黄门的拥簇下,也已来到演武场。只是方才李天衢与夏鲁奇激战正酣,斗到物我两忘,所以并未察觉。
  那少年虽然年纪尚小,可是身躯也甚是魁梧健壮,他五官貌相,眉目神韵,却也与李天衢有几分酷肖……毕竟这个少年是李天衢的次子,自然还有魏朝二皇子这层身份的李继弘。


第868章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李天衢自知长子李继志,虽然平常看来十分恭顺,但他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主见,而且也十分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如若身边有佞臣作祟,就很容易被奸臣潜移默化的操控。
  就算方今魏朝还有开国皇帝执掌,先前也肃清了一批权臣党羽……可是李天衢深知历朝各代昏聩国君,有不少在没继位,亦或朝中仍有威望极高的辅弼重臣、宗亲长辈耳提面命的教诲,也都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可一旦掌握皇权,他们就像是没了父母管束的败家子,致使朝纲糜烂、国家动荡。
  李天衢对于自己的长子,就有这等顾虑。就算李继志饱读诗书、奉命惟谨,也全因为自己的老子时常管教。李天衢心说我在世之时,固然可以再铲除一拨围绕在子嗣身边的奸佞小人……但我离世之后,你小子再无人管束,又会是什么样子,又可能辨得清忠奸?
  次子李继弘,则与他大哥的性子截然不同,性情更为好动,也有一股闯劲。虽然自幼也被安排邸第学教师教其读书写字之时,这小子打瞌睡、走神溜号,乃至诈病逃课都是家常便饭……可好歹又挨了李天衢几通教训,起码该念的书,也都没有耽误下来。
  而且李继弘更为好武,身体已经发育得孔武有力,开得弓、骑得马,起码在他这个年纪,应该已可说远胜同龄人,只不过当然还不曾经历真刀真枪的战阵厮杀……而且李天衢教诲时,李继弘也不似他兄长李继志那般,唯唯诺诺的恭谨称是,而是经常会提出质疑,似乎也是要刻意在自己父亲面前,彰显出一副天资聪颖,自有主见的模样。
  问题是,大人教育你不爱听,说一句顶三句,总以为自己想得就是对的,这可就不是自有主见,而是性情顽劣了……而且李天衢也已察觉,李继弘以大魏皇子自居,人还不大,可是摆起的架子,却是越来越大了……
  这次便是如此,李继弘眼见自己的父亲与夏鲁奇切磋比拼。什么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这等要职在武将眼中,固然是殿前司位高尊崇的要职,可是在李继弘看来,就是他李氏皇家的家奴没有什么分别。
  区区一个武将,不知礼让主子,哪怕你胜了一招半式,也当称罪说恕臣冒犯……竟还敢说什么当朝帝君就是赢不得你,这还成什么体统?
  至于夏鲁奇刚和自家主公切磋罢了,结果就挨了二皇子李继弘一通呵斥……他蹭的心头火起,可好歹为官时日也久了,为人处世,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从军未久,便敢指着执掌殿前司诸部禁军的王彦章大喝“王铁枪,与我单挑”那般的愣头青……
  与李天衢来往频繁,即便是君臣有别,彼此相处的也不必太过客套见外。可是二皇子突然跳出来指责自己冒犯帝君,夏鲁奇清楚也不便与他发生冲突,遂只得忍气说道:
  “微臣一时莽撞,实不该对陛下言语不敬……”
  李继弘听了冷笑一声,还待再做言语时,却听自己的老子忽然沉声说道:
  “且慢,朕与爱卿切磋,甚感痛快。而爱卿使尽浑身解数比试,也让朕受益匪浅。这何罪之有,又何必陪不是?”
  李天衢一边说着,一边转头又向李继弘那边看去:
  “朕与夏爱卿较量身手,正觉尽兴,哪有你多嘴多舌的份?”
  李继弘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大声嚷道:
  “父皇乃是真龙天子,尊无二上,帝家威仪,又怎能容得下臣冒犯?儿臣只是以为,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皇家威严,不容有人触犯。夏都虞候既为臣僚,也须知道规矩,这往重了说,乃是大不敬!儿臣出言呵斥,也是要让他谨守君臣礼制,难道这还有错么?”
  什么真龙天子,他娘的还神龙斗士呢。
  李天衢瞧着李继弘那副倨傲自矜的模样,更是气不到一处来,又呵斥道:
  “你若说朕该拘泥于君臣之礼,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亚圣所言,你倒忘却了?
  那些心腹臣僚不拘小节,却并无不敬之意,朕能分得清,可是你行么?只是一味的以势压人,你以为便能让众臣敬服?你身为帝王家皇子,也不要以为便可凌驾朝中众臣之上。
  朕自兴兵东征西讨,历经艰难险阻,如今成就帝业,也全赖众卿出生入死,共保社稷国泰民安,而你不过是坐享其成,只是在宫中养尊处优,为国又可曾立下寸功?”
  夏鲁奇在旁,听李天衢这一番言语说罢,也感到心里暖洋洋的……然而他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站在当场却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毕竟帝君当着他的面,也是为他说话教训皇子……夏鲁奇也不便插嘴干涉,心里也正嘀咕着:
  他娘的,这要是我家的小兔崽子没大没小,几个大耳括子抽上去,先打一通再说……可终究我总不能对陛下说你这儿子欠揍,是该好好教训一顿吧?
  而李继弘自问是看到了他老子失了颜面,当然要站出身来好好斥责那目无帝王威仪的臣子一番,结果却被自己的父亲好一通挤兑……他面色登时涨红了起来,又羞又恼,忍不住便要发作……可是在自己老子面前,他也不敢太过放肆。
  本来李继弘以为,自己就算还有个兄长,可是魏朝嗣君的位子,到底还是会有他来坐。
  毕竟那所谓的长兄李继志是什么出身?他生母顾惜云,也不过是父亲当年讨灭朱瑾时,所纳的他府邸中的侍妾,如今在宫中就算母凭子贵,还不过只是个侧妃……可是李继弘心说我娘亲可是魏朝正宫皇后,何况大哥他又是什么性情?平素那副俯首帖耳,那般懦弱的模样我都瞧不起,父皇又怎会喜他?
  至于三弟李继灵,平时就喜欢些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道道,貌相还带着几分胡人的特征……对于嗣君之位似乎也没什么兴趣;至于四弟李继贤,年纪尚幼,应该也不足为虑。
  不过长兄李继志,毕竟被父皇安排为官历练。李继弘心说更要突显自己的能力,近期也时常主动到李天衢面前畅论国家大事,不过在深宫中养尊处优,未经世事,李继弘便豪言以往我朝打哪一场仗不够圆满,若是我统兵又该如何如何,就算是符存审、王彦章等开国名将,他也敢指指点点;针对国家政令,他也会说如果由我来主持,便当怎样怎样……
  这在李天衢看来,自己这个二儿子有些用力过猛了。偏偏李继弘要争嗣君之位心切,对于他人的管教又十分敏感,自己父亲明里暗里的敲打,他也听不进去;而对于外界的否定,他第一反应便会是激烈排斥……
  然而今日又被李天衢当着夏鲁奇,与几个小黄门的面一通教训,李继弘羞恼已极,更感到下不来台。即便不敢对自己的父亲撒泼耍浑、大发脾气,可是李继弘气呼呼的,仍是不甘的嘟囔道:
  “哼哼……儿臣也不过晚生了二三十年,否则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些所谓的开国功臣,不过是恰逢其时投从父皇效命,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第869章 另一个臭小子,却是个情种
  李继弘此言一出,却登时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
  夏鲁奇望向自家主公,欲言又止,见惯了厮杀战阵的他,眉宇间竟然也流露出慌张;而跟随着李继弘的那几个内侍小黄门,更是骇得面如土色、抖若筛糠,双膝酸软,做势便要跪倒在地上。
  李继弘还有些纳闷,然而他刚抬起头,就见李天衢直直的凝视过来,满脸煞气,而一股威压之势扑面而来,也让李继弘浑身一震,也被骇得一时噤声,不敢言语!
  李天衢动了真怒,因为听李继弘这一番言语,立刻让他想到了一个人:南吴杨行密的亲生长子,为人却从来不知天高地厚,蔑视、记恨……甚至迫害他父亲的嫡系旧臣,而终究被近臣所杀的吴王杨渥。
  本来雄主杨行密身故之后,继位者就算只是个守成之君,吴国内部仍是文武才干汇聚,而且先前有意篡位、谋反的逆臣,也已被杨行密清绝除尽……结果杨渥做了吴国之主,本来仍然能够为杨家所用的宿臣无端被杀、被迫出走、远离朝堂……还有谋划弑主的、拥兵自重的,杨氏大权旁落,不过两代,便已被外姓权臣把持,这就是因为杨渥的狂妄自大、独断专行而一手造成的。
  然而这种话,从自己的亲生儿子口中说出……这不但让李天衢顿时火冒三丈,也完全能够确定,魏朝嗣君的位子,也绝对不能由自己这个二儿子来坐。
  只不过……到了现在,李继弘也还不会认为自己错了。
  经历一阵死寂,李天衢忽然长长的又吐出一口浊气,他冷眼打量着李继弘,便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既然说生不逢时,朕也没有给你为国建功的机会……好,我朝与晋人终要决一死战,而大举北伐的时机成熟,朕也会御驾亲征,光说不练假把式,到了那个时候,且看看你到底有何本事,又是否能与我朝其他良将相提并论……”
  本来眼见自己的老子神情立变,李继弘受那股威压之势,而不敢作声。可又听李天衢说罢,他顿时又来劲了,当即便把脖子一梗,扬起头来,豪声说道:
  “那父皇又打算何时出兵北伐晋贼?到时儿臣怕嫌迟了,只盼能够尽快建功扬名,而让朝中臣僚好好瞧瞧,儿臣早已便能为父王分忧!”
  分忧?分个鸟忧,你这小兔崽子,可快愁死我了……
  李天衢心中一叹,眼前这个眼高手低的小儿,到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毕竟虎毒不食子,李天衢寻思也不能似发觉哪个臣子开始谋私误国,动摇国本,便不动声色的收集罪证,再突然下手将他给做了……
  然而瞧着李继弘还是这副模样,李天衢暂时也不愿再与他多废唇舌,遂一挥手,沉声道:
  “多说无益,你眼下也不必再夸夸其谈。既然朕还是大魏帝君,何时与晋人决战,也不由你来做主。而疾风彰劲草,朕会给你接受考验的机会。
  若是真金,便不怕火炼,可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到了那个时候,也必然会无所遁形……”
  李天衢长声说罢,便招呼夏鲁奇离开演武场,把这个二儿子晾在原地。而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