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帐当中,刘鄩从斥候军校那边确认镇守鄜城的李存璋所部守军,仍是没有半点动静……他轻叹了声,随即喃喃念叨:
“本打算诱使那李存璋主动出击,我与康节帅则分别统军自坊州、同州齐头并进,对鄜延军腹地形成夹攻之势,而教敌军疲于应对……可是那李存璋果然老成谨慎,也不会轻易中计……
但李存璋即便打算以逸待劳,等我军主动去攻,这次攻打鄜延军的,可不止是两路牙军。还有偏师出庆州,侵入鄜州东隅,而对北面接邻的延安府构成威胁时……他可还能沉得住气?”
差不多在同一时刻,一支规模在两万人左右,而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已经从鄜延军东隅杀入境内,兵锋所向,便是鄜州治所洛交县以西,距离北面延安府路程也不算遥远的直罗镇。
骑军甲坚兵利,呼啸东行,而行伍间汉话、回鹘语、吐火罗语的号令声此起彼伏。军阵中虽然打出的魏朝的旗号,可是这一支军旅的骑兵其中有七成上下,无论貌相还是衣甲,或多或少也都带着些异域特色……
更为显眼的是,骑阵后列,还有至少两三千骑乘骆驼的军健催骑疾行。相较于战马而言,骆驼虽然脚程与爆发力有所不及,但是胜在耐力与负重力,就算不是在沙漠地带作战,若是战术运用得当,也依然能够发挥奇效。
这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其中身上铠甲外多着白袍的,则以肃州龙家的焉耆人为主;而以汉家儿郎为主的部众,则是由曹仁贵统领的归义镇牙军;而数量最多的,却本是甘州回鹘出身的骑军甲士。
当初被魏朝彻底打服,而甘愿接受中原王朝的直辖统治,甘州回鹘也还有大量指望靠沙场建功,而能谋个出人头地的青壮儿郎。既然已经做了魏朝的子民,当然也要听凭调遣,毕竟对于靠厮杀谋生计的军汉而言,建功立业的心思也都十分火热。
忽然间,位于骑阵前列的一名军将双目一凝,旋即高声示警。因为他与周围骑兵的视线之内,已经眺望见前方一片旗帜招展,紧接着又有大股兵马出现在地平线的那一头。
相较于回鹘人与焉耆人的骑将骑兵,来的那一路军旅身上散发出剽悍的野性似乎更浓烈了些……那群军将士卒大多头戴毡帽,也有少数露出脑袋的,头顶却刮得光秃秃的一片,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锃然发亮,周围的头发则被编成了小辫儿,随着战马剧烈的颠簸来回乱晃。
而这支军旅中看似有些身份地位的将领,非但做髡发扮相,大多人耳朵上也都挂着一双金光闪闪的大耳环。
显然那边也已发现由回鹘、焉耆组成的军队已杀入鄜延军境内,军阵中高声呵斥号令的声音接连响起。各部兵马迅速摆开阵势,做好了厮杀的准备,绝大多数将官兵扬起手中兵器,开始大声呐喊,卒看起来杀气腾腾,都显得十分粗犷。
在河陇、关中地界栖息繁衍的族类,本来各自也同样建立起割据政权。如今听命于魏朝的回鹘、焉耆乃至归义军的汉儿军旅,大致瞧清了对面军旅的衣甲扮相之后,自然也立刻就便认清了对方的来路。前阵骑军遂大声疾呼,后阵兵马传递声息,而迅速招呼各部同袍准备迎战:
“定难军!是定难军的党项人!”
第861章 成分太复杂,就成了杂牌军
浑厚悠长的号角声,在两边军阵几乎同时响起,无数传骑往来奔走。肃杀之气渐渐弥漫开来。
归义军节度使曹仁贵,在一众亲兵的拥簇下,也催马踱至前阵。他全身甲胄披挂,头戴狻猊盔,端坐在鞍鞯整齐的高头大马,双目炯炯有神,看来也已做好了厮杀的准备。
完成了归义军由张氏往曹氏政权的交接,曹仁贵又极力主张内附中原、重归汉家。他不但着手发展藩镇治下农牧业生产,以保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却也深知后唐与魏朝为敌,而且这两大国疆土距离河西地界可都不算远,那么甘陇这边如若彼此战端再开,曹仁贵也深知自己作为魏朝治下藩镇节度,当然不能置身事外。
“呵呵,曹节帅,来的既然是定难军的党项兵马……骑战厮杀,到底还是我回鹘儿郎更为擅长。但请节帅压阵观望,这头阵,便由末将来打吧……”
忽的有一骑缓缓踱至曹仁贵身边,那人虽然身着明光铠,可头戴的长帘兜鍪,洒下一蓬锁子链护住颈部,而护膊、护肩、甲裳,明显更倾向回鹘的制式风格。曹仁贵自也识得此人唤作斛嗢素,自甘州回鹘彻底为魏朝兼并之后,他受提拔重整部曲,很受器重,所以也是为魏朝征战厮杀相对主动的回鹘裔军将。
当年由曹仁贵代表归义军出面,虽然立刻与甘州回鹘议和罢战。可当年彼此做为一方割据势力,毕竟曾经争夺河西霸权。更何况魏朝征服甘州回鹘,归义军也没少出力……所以现在即便成了袍泽同僚,对于斛嗢素而言,也难免会有些与归义军较劲的心思。
为魏朝征战抢先立功,这也算是先要纳了投名状,斛嗢素寻思着立功要趁早,自然也抢在归义军曹仁贵前面出战。
曹仁贵大致也能察觉斛嗢素的想法,却也只是洒脱一笑,而干脆的说道:
“那就有劳将军了,我便暂且押阵,观望战局,恭祝将军能够旗开得胜。”
斛嗢素听了嘿嘿一笑,胡乱朝着曹仁贵施了一礼,便拨马前去调动兵马。诸部回鹘骑军,开始徐徐前行,一片人喊马嘶的军阵,也展露出了腾腾杀气。
而在归义军与回鹘、焉耆所组成军旅对面,则是定难军历经内部动乱之后,从党项拓跋部当中,被推举到节度使之位李仁福端坐在马上,正一脸凝重的看着远处徐徐展开的敌军队形。
“南朝来者不善,我等也须小心应对,不过此处到底是大唐治下疆土,只要能挡住敌军一两轮攻势,便可挫其锐气。再待彼此僵持,也能使得南朝敌军慢慢陷入颓势,久后军心浮动,便也只得退去。
不过这头阵,也不必调派我党项儿郎前去搏命。李节帅招拢塞北诸部,一并做为偏师前来应战,这个时候,也正好能够派上用场……”
定难军节度使,历经第一代李思恭、第二代李思谏相继病逝,而后继任者李彝昌又被麾下部将弑杀。轮到了这李仁福接掌节度之位,自然也要摆出一副威仪架势,而要让其余党项部族头人敬服。
然而李仁福却没有注意到,除了拓跋部之外,策马位列在两侧的细封、往利、野辞……等其余七部头人,听他一番言语,神情或是不屑一顾、或是不以为然,更有人侧目打量过来,眼中也分明带着几分怨意……
定难军党项诸部兵马都稳住了阵脚,又有大批人马,被叱喝驱赶着,分成左、右两批从后阵朝着前面推进过去。这些部族军虽然也都惯于骑乘战马,可是比起定难军部众的衣甲扮相,也显得寒酸了太多……
这支衣装扮相有别于党项族裔的北地杂胡军,身上大多裹着臭烘烘的皮袄,捂得身子都发馊了,而再瞧这些族民脏兮兮的模样,只怕许久未曾洗过澡。他们除了手绰兵器,骑乘战马,似乎便与叫花子也没什么分别……
鞑靼一词,最早出现唐初由突厥文撰写的《阙特勤碑》中,也与后世明代对于蒙古一支部落的称呼语意截然不同,这般时节,就相当于对北地诸族的统称。
所以这支部族军,眼下也可以用鞑靼诸部来概括。当年李克用与他父亲流落漠南,便曾被鞑靼部族收容过。只不过这支部族军的构成十分复杂,零零散散的部落众多,其中有些或许是后来称霸草原的蒙古先人,或许也只不过是族裔名称从来没有记录在史书当中,便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不起眼部落族系罢了……
荒漠塞外,弱肉强食。而随着契丹不断的在塞外扩张势力,其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生存空间被压缩,要么只得投从契丹,要么就只能迁居别处,去抢夺压榨其它更为弱小的部落。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随着鄜延军李存璋为了拓展兵源,招揽边地族裔补充边备,众多在草原上本来犹如小虾米的部落相继投来,也足以组建成一支颇具规模的部族军。
任由定难军党项人呼来喝去,部族军鞑靼诸部虽然气忿不已,却也不敢反抗。毕竟草原上白灾黑灾,水草丰茂的去处,也早就被其它族裔给占尽了……重回塞外,自己的族人终究要落得个被冻死饿死的下场。
李存璋节度也许下过承诺,只要族中青壮肯为后唐卖命厮杀,那么在鄜延军也会许以自己的族人安身之所。何况中原江山富庶,做为偏师借助兵威,如果有机会还能大肆掳掠一番,恐怕便抵得上现在在草原大漠半生劳苦!
所以便是打头阵充当炮灰,只要能有搏命争个出身的机会,我们也认了!
鞑靼各部头领面色狰狞,也开始大呼小叫起来,部族军所有骑手狼呼鬼叫着,也都开始急催坐骑,摆出不管不顾撞阵冲来的架势,成群狂奔的战马,犹如激流怒涛,卷得尘烟扑天而去,便朝着对面的回鹘骑众掩杀了过去!
面对着如山呼海啸一般扑来的敌军骑众,双方军阵在催马高速冲驰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判断彼此相距是否弓箭射程范围以内……直到回鹘骑军这边抢先一步,千百枝箭当腾空,形成一片凄厉的呼啸声,犹如乌云压顶,骤然坠落,便要在箭矢最有效的杀伤距离内重创敌军。
部族军鞑靼诸部,自幼也都能骑得劣马、射得角弓,而且草原上部落之间相互搏杀,最倚靠的,也是弓马骑射的本事。所以及时予以反击,也是准头极佳。
可是回鹘同样俗好骑射,箭射得既快且准。较之东拼西凑的部族军,他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便是当初设立牙帐王庭,大多能征善战的骑士受正规军训练,就算当初不敌魏朝几路牙军……但也远比练兵时日尚还不足的部族军更清楚军纪的重要性。
所以鞑靼部族军劈头盖脸的一顿施射反击,即使贯入回鹘骑阵当中,也不免有些骑手中矢滚落坠马。
可是更为密集的羽箭,没入鞑靼胡虏轮哄哄的阵列当中,成片的血花激溅,震耳欲聋的惨叫声明显的清晰了很多……只这一轮对射下来,明显也是回鹘骑军一方的杀伤效果更为明显!
第862章 帮魏朝的回鹘,助后唐的党项,谁更有前途?
回鹘骑阵这边,成千张角弓伴随着各部军将的号令之声,再度猛然张开,弦如满月。扑在最前列的骑射手以平射,后列仍是采取抛射的方式,上千簇尖森寒的利箭,密密麻麻的朝向阵列中已经倒了一片的部族胡骑马军,就是又一片乌云陡然腾空!
而李存璋招揽了数万部族军,也是以严明法纪治之。也亏得后唐上至军事高层,下至各支部曲以沙陀、汉人为主,其余诸族混杂,所以李存璋也有一套治军管民,镇抚北地族裔的手腕。
可是将草原上零零散散的小部落拼凑起来,成军时日尚短。这些鞑靼杂胡,虽然也多有凶蛮剽悍,又善于骑射箭术,但是他们更倾向于单打独斗,亦或者三五十人规模的马战……可是成千上万规模的大战,现在对于这伙东拼西凑的部族军而言,也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没有经历最起码一两年光景的操习练兵;没有通过实战、操练而培养出来彼此的默契;投从后唐卖命,也只为自己族人的生计,眼下对李存勖所统治的帝国,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家国情怀可言……
部族军一众军将,甚至还操着不同的胡语,嗷嗷乱叫着只顾带领自己的兵往前冲。乱如一窝蜂,结果挨了回鹘骑众两轮箭雨,军阵便已有崩散之势!
正值鞑靼诸部组成的部族军遭受箭雨打击,而阵列混乱的时候。而回鹘军前列组成锋矢状的锐骑擎起马战兵刃,直突向前,当先近千的甲士俱是装备精良,马术纯熟之辈。这般策马激冲,夹杂着一股疾风劲雷般的威势,便跃马冲突敌人散乱的阵中!
兵刃卷动道道血光飞溅,众多鞑靼族民当即落马,旋即便被疾驰而过的敌骑给踏成肉泥。猬集在一处的士兵下意识的挥刃抵挡,虽然也有个别凶蛮的汉子发了狂性,嘶吼着直扑了过去,将扑倒面前的回鹘骑士撞翻坠落……可是在对方配合默契的攻势下,其余队列大多被撞得四分五裂。
好歹以甘州回鹘的实力先前建立牙帐王庭,震慑归义军沙、瓜二州,若是精锐尽出,也足以一口气踏平草原上几处不算规模很大的部族。而接受中原王朝的安置,按魏朝军法赏攻罚过,既然仍是从军的儿郎,战场上的表现,也仍是与自己的前程、家人的安乐息息相关……
所以回鹘骑众,也都拧成一股劲只顾催骑往前冲杀。本来各不统属的鞑靼诸部,大多则已经如没头苍蝇那般,开始惊呼嘶喊着策马来回乱撞!
呵!定难军党项人,倒先是驱赶这群杂七杂八的部族前来送死,完全就是一伙乌合之众,要将其彻底杀溃,又有何难?
统领回鹘骑军破阵冲杀的斛嗢素,他那对深邃的眼中也满是得意之色。眼见有个浑身浴血的部族军骑将当真似发疯了一般,通红的眸子中迸射犹如负伤野兽的凶芒,便抡起马刀劈斩过来……斛嗢素手中长枪,却是后发先至,当即将那军将的喉咙贯穿。
从斜侧又有一员敌骑厮骂着杀至,斛嗢素微微一让,就在对方刺了个空,而彼此战马正要错身而过之时,他又擎起腰挎的铁鞭,抡圆了狠狠砸落下去,当即便将那敌骑的天灵盖砸得粉碎!
后唐鄜延军所招募得鞑靼诸部组成的部族军人数虽大,也不过能唬住兵家门外汉,到底如同一盘散沙,并非什么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军。可是大胜一场,赶在归义军前面拔得头筹、抢下头功,这也当然是斛嗢素的目的。
然而刚刚将散乱的部族军骑阵冲了个对穿,斛嗢素忽闻蹄声雷动,他惊觉抬头,就见前方一队又一队的骑军立刻杀出本阵,急催战马,毫不停顿,便向他们这边卷了过来。
迅速也杀入战团的这拨骑军,做势要从左、右两侧,冲击杀过部族军阵列之时,队形也难免有所松动的回鹘骑军。而动作突然,行事敏捷,也让刚刚杀过军阵的大队回鹘骑士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沉闷的撞击声乍起,寒芒夹杂着血光闪落飞溅。回鹘骑兵猝不及防,一时间落马无数。斛嗢素怒目环视,眼见突然杀入战场的敌军骑众,不但尽是髡发左衽、军将耳戴金环的扮相,再瞧队列中打出的旗号……斛嗢素自也识得汉字,恶狠狠的大骂了声:
“党项贼汉!”
党项人这个民族,也还远远没到按其正史轨迹实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可是当初拓跋思恭、拓跋思谏支援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赐李姓,还被赐号定难军,而让朝廷承认其对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的统治权。
即便比不上河东霸主李克用那般的雄才大略,后来挥军征讨黄巢,将反军驱逐出长安时风头更盛,但是拓跋兄弟好歹也带领着自己的民族,成为唐朝治下的藩镇节度,也成了一方割据势力。
而定难军党项诸部,对外虽然奉行依附于梁、魏,乃至后唐那等实力强盛的势力,而不敢称孤道寡,带领族民公然与中原王朝划清界限……可是从唐末至今,定难军先后为诸方雄主所用,也历经不少战事,所具备的战力,也非是草原上那些零散的弱小部族可比。
说起来,也是要等到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祖父李继迁掌握定难军藩镇之时,由于觊觎甘州回鹘占据河西走廊重要地理位置的疆土,又是在契丹辽国的支持下,便开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