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39章

唐末大军阀-第39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行事,还是老规矩,咱们全听李兄做主便是!”
  又是由王彦章带头应合,安仁义、解青、张虎几个面面相觑一番,相继也都表示愿随李天衢一起再博这一次。自己身边这些帮手都有了干劲,李天衢又嘱咐几句之后,随即悠声念道:“眼下而言,既然黄巢颓然撤去,倒也是时候再去见见那霍存了……”
  ……
  宣武军朱温方面,整顿兵马过后与赵犨等陈州主官话别,即刻挥军启程,继续追击征讨黄巢反军。王彦章、安仁义等人点齐差拨整合的一千五百军骑,披甲备马,也准备了一段时日的干粮尽存放在马鞍后钩挂住的皮囊当中,也已经准备出发,做为一支协同部曲担负巡弋哨探的行军职责。
  由于根据先前哨骑探报,得知黄巢大军已撤离至陈州北面的故阳垒一带。为了尽快阻截反军,同时还要必须考量到黄巢也未尝不会发狠直接挥兵攻打宣武军的中心所在汴州,朱温早先挥军日夜兼程,迂回往北疾行。而李天衢统御的一千五百军骑迟一步北进寻探,搜捕沿途是否又有脱离反军的小股流寇,也会随时遣快马与朱温方面互通声息。
  率兵临行前夕,仍是临近宛丘城门关民舍残垣的枯井中,李天衢却搭着篾箩缓缓的正要落到井底,又来与被他关押住的反军军校霍存相谈。
  紧紧系住篾箩的绳索发出吱嘎嘎的闷响声缓缓落下,李天衢身形渐渐的落下,他一只手拽着绳索,另一只手仍旧按在腰挎的唐刀刀柄上。
  如今霍存被送了绑缚,手里还多了把尖刀,李天衢盘算着通过招抚他,进而争取拉拢葛从周、张归霸等将才,但也毕竟不知这个剽悍好战的悍将被囚禁关押的时日久了,又是否会生出要拼得个鱼死网破的心思。
  然而直到篾箩落到了枯井底部,周围仍是静悄悄的。李天衢双脚落在了湿滑的地面上,也看见霍存倚着处石壁盘膝而坐,手中只顾把玩着那柄本来给他松绑的尖刀,他定定的瞧着李天衢,一时间一言不发。
  虽说霍存从被生擒俘获,又经李天衢安置在此处枯井里至今也没有经过多久的时日。可眼下是冬尽初春的时节,枯井底下仍非常的湿寒,窝在里面寒气侵体的滋味当然十分的不好受。李天衢先前也嘱咐解青曾备置被褥与一些茅草放置下去,霍存困在井里待着憋屈,好歹还没因湿寒染疾。
  而比起先前一副视死如归、骂不绝口的彪悍模样,此时霍存只是老实的盘坐在一角闷不做声。虽然看他脸上神情仍是不肯认怂,可偏生脑袋上还插着几根草茎子,一副落拓相还要端起架子,这模样瞧着也有几分滑稽。
  过了片刻,眼见落到井底的李天衢意味深长的打量着自己,霍存终于冷哼一声,并说道:“吃糠咽菜了些时日,昨日倒承你的情开荤吃得肉食。隐约听见上面有欢呼庆贺声,你又特意前来见我,想必黄巢也已败退撤兵了吧?”
  李天衢点了点头,回道:“黄巢先后于鹿邑、太康、瓦子寨、西华寨连吃败阵,宣武、河东、忠武、感化几路藩镇趁势进击,迫使黄巢狼狈退去。如今非但陈州之围已解,想必反军诸部也早已是军心动荡,如今战事,也未尝不能一举擒杀了黄巢这个元凶祸首。我劝你这些时日趁着独处好生思量一番,眼下你又可想得清楚了?”
  霍存脸上仍挂着几分戒备之色:“想清楚什么?是要叫老子伏拜向你服软?那你早就该一刀杀了我!如今黄巢既已败了,当日你费些心思保住我性命至今,到底又有什么打算,也该说个分明了!”
  李天衢微微一笑:“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再寻死觅活的?你既暂时肯接受我安顿,也并非是打算追随黄巢直到穷途末路。我需要你来帮衬的是,随我统领的兵马一并按军职差遣探视反军动向,虽暂时仍要被看束住,但好歹也不必再窝在这枯井当中。
  届时倘若撞见你知交旧识统管的部曲,且想必也不愿一直附从于黄巢到死的,我不但放你前去与他们相会,同时以我官军都将的身份,也可以保你们有另换般活法的机会,而不至因没有门路,而被其它唐军围剿截杀。当然了,若是你们依得,也须暂时由我安顿才是……”
  霍存听李天衢说着,虽然仍是板着张脸,实则心里已大为意动。到底当初他与葛从周,以及张归霸兄弟三个对于效命于黄巢都已开始质疑,但毕竟当时的情况容不得半途反覆,迫于形势也只得一直做为反军的将官厮杀征战。
  可如今有这李天衢肯从中周旋,非但不必因追随黄巢造反而白白丢了性命,也有可能使得葛从周、张归霸等知交争取个脱离反军的机会,如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又怎可再因为自己的倔性而就此错过?
  “如此我也省得枉自再厮杀几阵折耗兵马,对你我而言,这难道不是合则两利的好事?”
  又听得李天衢的话传入耳中,霍存微微阖目,只过片刻,他自嘲的一笑,随即便霍然睁开双眼,并长身而起,朗声道:
  “好!李天衢,你这个人情,我领受了!我的性命当初既然是由你安排而保下的,那暂时听凭你安排倒也在理。当初是要拼得个你死我活的敌手,可你对我有不杀之恩,又许我去寻觅昔日的袍泽知交另谋个出身,倘若我等当真能另谋个出身前程,性命也不至就此休了。这恩情我自会记住,也必然要还于你!”


第085章 藩镇联合,王满渡之战
  汴州以西、中牟以北的汴水王满渡渡口。
  初春寒雨骤响,淋淋沥沥的浇在刚刚化冻不久的地面上,直搅成一片的泥泞。
  然而随着要强行渡河的军旅与北面早已严阵以待的牙军展开激战,王满渡一隅的水畔地面上很快便铺满了一片片猩红的血泞。
  暴雨临头,大批反军士卒却也只得发出声嘶力竭的喊杀声,踩在泥土中踟蹰举步的往前冲杀。迎着因雨水极大而威力大减的箭簇虽然能冲杀至对面敌军阵前,很快双方军卒在泥泞中厮杀扭打在一处,不住的有尸首重重倒地,激得泥水飞溅。早已是体虚力乏的反军部曲,无论如何却也很难冲垮对方的阵势。
  黄巢大军从宛丘城前颓然败退,果然也试图转向攻打朱温的根据地汴州。然而汴、陈二州之间道路通达,朱温及时挥军返至汴水集以北排开阵势,也彻底阻碍住了黄巢大军北往的势头。
  人头卷动的战阵当中,奉命与前阵厮杀的宣武军都押衙丁会,也与参与到了前阵的厮杀当中,但见他手中使得那口长刀被使得举重若轻,寒芒电光接连席卷而去,周身十步以内的距离之内,便是腥热的鲜血四下里激溅飚射!
  暴雨倾盆,无数水珠砸落在战团一侧的骑军盔甲之上,发出密集的劲响声,随即顺着衣甲簌簌流淌而下。位于这一拨骑阵的箭头锋尖处,被雨珠浇盖而生出一层雾气的浑铁兜鍪下沿,露出的那队招子也满是杀机煞气。
  随着所部牙校一声厉喝,当日与李天衢也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宣武军骑兵伍长氏叔琮双腿一夹,胯下军骑如风一般疾窜而出,由他一马当先所处的骑阵从斜侧骤然杀出,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要向反军军阵的软肋处捅去!
  手中长刀也是如电闪一般的猛劈出去,氏叔琮一刀下去,直卸掉前方一名骑将的右肩。他催骑继续疾突猛进,眼见周围的敌军在他的攻势之下身上鲜血暴涌而出,先后扑倒在地,氏叔琮本来漠然冷峻的面色,也终于显露出一抹狰狞的笑意。
  按李天衢想来,按史载这氏叔琮壮勇沉毅、胆力过人,受提拔重用之后作战又极具魄力。然而他肯奉朱温密旨,做下主持弑杀唐廷皇帝这等行径……想必这氏叔琮眼下虽然低调毫不张扬,但已经磨熬到了这般的年纪,他为了尽快能获得朱温的认可重用,想必心中一直有团火在燃烧着,为了出人头地也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数百骑军疾驰冲杀,马蹄溅起一团团的泥点,与激射的鲜血混杂在一处,厮杀哀呼之声也是交相错杂。厮杀的阵仗变得愈发激烈,宣武军方面部曲正要在王满渡水畔边杀得个痛快,对于黄巢反军而言,似乎这已不像是一场急于要渡河北进的战事,却是一场针对己方的血腥屠戮,眼见便要拉开帷幕!
  王满渡南隅,反军主阵当中,如今官居伪齐内枢密使的反军大将李谠面沉如水。因大雨滂沱,他依稀听见在哗哗沥沥的雨声中,从北岸一端隐隐的有喊杀声穿来,天空中倾斜下来无数道银丝,目所能及之处也尽是一片的雨雾朦胧……
  虽然观望对岸战事瞧得不算十分真切,但李谠也很清楚朱温挥军袭至得及时,恐怕今番王满渡渡水战事终究难以成事,如此也很难对宣武军汴州地界构成有效的军事威胁。
  前方不远处的渡河口处,大批军卒在所部将官的威逼喝令下,仍在拼力抢渡。那些浑身泥泞,狼狈疲乏的士卒结成零零散散的阵列汇聚在渡口处,或是正在尽力搜罗木植扎成排筏,或是仓促的又搭建起三五座浮桥试图往北岸增援过去。
  然而尝试强渡的反军部曲大多举步维艰,浮桥上推推搡搡着不时有士卒跌落进水势愈发汹涌的汴水当中。这段时日接连败阵,军心士气极度萎靡,于王满渡又遭逢这一场硬仗,很明显诸部反军很难再被调动起亡命厮拼的战意,战事越是吃紧,指挥各支部曲便越显得失灵混乱了起来。
  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可是李谠深知自从黄巢执意攻打陈州,而致使诸部军旅身陷于泥潭当中,直到引出诸部藩镇出兵前来,反军的气运声势便已是陡转直下。
  就在前几日,本来先是有尚让奉命率五千军骑为前军企图直捣汴州,却遭遇兵行神速的朱温麾下大将朱珍阻击,又落得一场惨败……李谠很清楚既然朱温及时引军返回宣武军地界,且在王满渡北岸已摆开阵势,恐怕这场仗再打下去胜算愈发渺茫,也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可是陈州终究打不下,又无法北往攻取汴州,我军却又该往何处撤去?而我又如何向陛下交代?
  一时间进退维谷,李谠仍在退与不退之间思量权衡之时,忽听见一阵急促的战马声迅速传来。当他转头望去瞧着催骑疾奔来的军骑一副慌里慌张的模样,面色不由的又是一变,也意识到本来便与处于如此强渡不成的囧局,难不成唐廷藩镇方面兵马还留有什么后招?
  很快的,反军中另有两员将领杨能、李重胤不顾催马疾驰之时衣甲上被溅得大片泥点子,甫一赶至李谠面前,杨能便立刻焦急的禀告道:“李枢密!大事不好!西南面……西南面还有河东、忠武两路藩镇疾驰而来,李克用那沙陀汉麾下劲骑军旅,眼见便要奔袭杀至!”
  河东李克用,先是于太康地界斩获得一场大胜,随即挥军至许州迂回出兵,此刻我等急于由王满渡一隅强渡汴水,那李克用却是从西南面突袭攻来,要趁着我军半渡之时发动奇袭!
  半渡而击的作战手段,不仅早已由田穰苴、韩信等名将用得滚瓜烂熟,《孙子·行军篇》当中也明确言明是重创敌军的最佳时机。就算没读过兵书的统军将领,没吃过猪肉也会见过猪跑,趁着敌军半渡阶段,骤然发动攻击,而使得对方首尾不得相顾,阵列混乱时按住了往死里打,对于但凡有点见识阅历的将官来说,这也实属老生常谈的作战常识。
  然而李谠惊闻紧急军情之后不住的恶言咒骂了几句,朱温就在北岸严阵以待,李克用又率领着锐骑军旅从南岸杀来,不仅仅是因为宣武军与河东军自打长安战事之后,终于又再度联手,且来得如此之快着实让俺来不及反应……
  更为关键的是,陛下当初执迷要攻陷陈州宛丘,拖耗了近一年之久,这也使得几处联合攻来的藩镇牙军早已做好万全的准备……拖到现在我军才另要急于谋个立足之处,不得已奉命强渡汴水试图进取汴州,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如此,老子奉陛下……那黄巢旨意强行北往,就算被南北夹击,他娘的却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嘴上虽不便明言,可是眼下早已是焦头烂额的李谠心里也不由的咒骂起自家的主公黄巢。然而战事紧迫,李谠一时间手足无措时,由西南面疾驰杀来的河东锐骑,眼见也要撞杀入仍处于王满渡南畔的反军军阵当中!
  ……
  注:李谠,河中临晋人。少时游秦、雍间,为人勇悍多力,甚有气谊,黄巢攻陷长安时曾受封为内枢密使,出入于宫禁间,陈州攻坚战后,于王满渡之役兵败伙同杨进等将官投降;李重胤,宋州下邑人。状貌雄武,初在黄巢党中,推为刚鸷,与尚让、李谠等将领率军试图攻取汴州当中与朱温大军厮杀,因黄巢反军势衰,遂率众降于朱温。
  正史记述,李谠、李重胤投从朱温后虽也曾斩获得不少功绩,终究却因与晋军马牢川败阵退返,久而无功,朱温便谓诸将曰:“李谠、重胤违我节度,不能立功,颇辜任使”遂将李谠、李重胤一并戮于河桥之下。
  而按原本轨迹,葛从周、霍存、张归霸等将才差不多也集在同一时期降于朱温。


第086章 朱温、李克用,你们拿什么与我争?
  一队队的河东军锐骑撞杀入反军松散的阵列当中,争先恐后的催骑投入厮杀战阵。须臾间激烈的兵刃破甲割肉的响声连成一片,其中还充斥着反军士卒惊呼惨嚎之声,置身于王满渡南畔,就算大雨仍是沥沥落下,战团中众人也能感觉到有一股血腥味扑入鼻中。
  那些侥幸还未曾卷进河东骑军兵锋的士卒也不禁心惊肉跳,眼下也只能暂时庆幸尚未被迫遭受残酷的剿杀。然而随着李克用率领的骑军奔袭而至,反军勉强维系起来的军心轰然崩塌,绝大多数的兵卒只想寻路逃窜,根本无意再硬撑下去。
  河东李克用麾下骑军之强悍,果然名不虚传,也难怪自打他奉从唐廷调令入关之后,诸多场战事黄巢军也都被杀得如摧枯拉朽一般,先后败亡于滚滚马蹄之下……
  李谠、杨能、李重胤这几个反军将领面面相觑,他们都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沮丧气馁之色。如今战局、胜负已分,然而就算狼狈逃窜而去,任由咄咄逼人,且脚程迅猛的河东锐骑更要肆无忌惮的收割性命,到时候恐怕仍是要惨遭敌军铁蹄的践踏。
  “终究……也只得降了么……”
  李谠最先发话,然而他转头眺望另一边不断吞噬着麾下部曲的河东骑军,脸上仍不禁流露出怨恨恚怒的神情。
  三人当中,本来貌相生得最为雄武的李重胤,在这等形势之下脸上本来也满是懊丧消沉,然而当他又朝王满渡北畔望了一眼,忽的说道:“倘若如今只得降从……李克用那沙陀汉气势汹汹,趁势攻杀不留半点余地,这等形势若是任凭其发落,保不准反而先要丧命于河东军铁蹄之下。
  而降从了唐廷的朱温……好歹当初与我等也都是一路出身。我也与他有些交情(《旧五代史》中有载李重胤降从之时“朱温素识之,拔用不次,署为先锋步军都头”),如今也唯有投他,非但能保住性命,日后想必也仍能得受重用……”
  李谠面色阴沉,却也不住的点了点头,只过片刻,他便扯着嗓子大喊道:“快!往北面撤!冲过浮桥的人马能有多少便算多少,且传令下去,王满渡北面部曲不得再与宣武军厮杀,立刻高声宣告,就说我等……情愿归降于朱节帅!”……
  ……
  王满渡一战,由于朱温率军及时撤返回汴州,又与河东李克用互通声息,趁着反军半渡汴水之时突然发动夹攻奇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