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存审沉声念罢,趁着对方布阵未稳,便已经准备要发动攻势。而他早年还须亲自冲阵厮杀之时,所惯用的长枪仍挂在鞍鞯一侧的得胜钩上,而是缓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旋即高高举起。
毕竟与王彦章在察觉时机成熟,便亲自抄起大枪,身先士卒,统领麾下剽悍锐骑,便撒着欢往敌阵里凿的猛将路数不同……符存审坐镇本阵,指挥三军,心中基本也估计得清楚。对面的敌军主将,可远还没有逼迫到他也不得不亲自上阵厮杀的程度。
精钢铸就的宝剑剑锋直至苍穹,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凄寒耀眼的光芒。遭遇王宗范所部蜀军之时,便已迅速下达军令,命麾下各部将官做好袭攻准备的符存审紧握剑柄,旋即望下狠狠一劈,那双仍透着勃勃英气的明眸当中,又迸射出一股杀意!
阵中号角声、战鼓声激荡响起。几座军阵,也立刻动弹了起来,魏军大阵,本来形如巍峨高耸山岳,此时则又如几道山洪张牙舞爪的激流卷落,便朝着前方蜀军的阵列席卷而去!
贵为蜀帝义子、蜀国夔王,而早在其义父挥军入川之际,便已建功立业的王宗范,眼见自襄阳主动迎击,还是由当世名将符存审统领的敌军甫一打照面,便立刻发动起猛烈攻势……虽然知道这次战事,并不会如他先前所料的那般简单,可本来做势横扫荆襄诸州,本来正欲耀武扬威的杀至襄阳城下……结果见到敌军中打出符存审的帅旗,便未战先惧,这却不是要让世人耻笑?
王宗范心说硬着头皮,也只得上了,他心里也仍发狠念着:
就算你符存审久经战阵,名头极响,毕竟尚还未曾与我交手!你辅佐李天衢,成了魏国功臣,可我辅佐父皇,豪取两川之地,也未必就比不过你!
王宗范旋即也嘶声号令,未过多时,双方杀声如雷、迅速逼近的军阵中箭弩齐发,犹如乌云腾空,而使得天地也不由为之一黯!
第806章 你们知道逃了,那也已经晚了
漫空箭矢过后,激烈厮杀声也震天响起。战斗打响,又持续了约莫一刻钟的功夫,蜀军的战阵便已有些撼动,并且已经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魏军行伍,如同一股股汹涌澎湃的激流,进行极有章法的,仍在不断的向敌军施压。
王宗范歇斯底里的下达军令,又押上了几拨步军,而试图扭转战场上已开始呈现出来的颓势。而符存审冷眼打量着蜀军的动向。陆续杀出的方阵仍如岿然不动的山岳,平趟过去,还是足以压制住敌军的势头……
魏军殿前司精锐军旅,与蜀军的战力相较本来便已胜出不少。而临阵指挥,魏朝名将符存审,看来也能够吊打眼下便已有些手足无措的王宗范。
又是一阵嘹亮号角声起,几拨千余人阵仗的骑阵,也按符存审的军令骤然杀出,似化作几把尖刀,迂回冲击侧翼,便直朝着战团中敌阵已经暴露出来的命门直冲了过去。气急败坏的王宗范见状,也喝骂着调遣麾下骑军前去迎敌,却也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未过多时,战场上便想起一片蜀军歩骑军士的惨嚎悲呼声,千余锐骑甲士,率先凿入一拨军阵,便在其中纵横蹂躏起来!
转眼之间,其余几拨蜀军阵列崩散之势也已愈发明显。遭受过魏军殿前司精锐骑军冲击过后,那些侥幸未死的士兵瞧着旁边同伙血肉模糊的尸首,也已骇得心惊胆战。一些位于阵列边缘、后侧的军卒,已经丢刃卸甲,拔腿就跑。与其同时,另外两拨步阵遭受魏军骑队的冲击,也就几乎被打得彻底崩溃!
目睹此情此景,怔怔的勒马肃立,观望战局,而眼睁睁看着面前景象的王宗范,脸上筋肉不禁的开始抽动,他身边将佐亲随,不少人脸上也流露出畏惧的神色。
本来以为趁着魏朝南面疆土守备空虚,骤然奇袭,在荆襄之地能横着走,而打得大部分守军都没有还手之力……然而现在就便要面对魏朝最为精锐的军旅,而与符存审这个级别的名将交锋,却只能看着麾下儿郎凄惨哀嚎,敌军攻势便如砍瓜切菜,前方战团四下里也尽是飞溅的血肉!
不少蜀军将官的目光,也仓皇转向王宗范。毕竟魏朝京畿方面的精兵强将已驰援赶至,这也着实出乎我军的意料之外……那符存审到底厉害,也就只得引兵撤退。还须赶紧下令,否则吃了,这些魏朝如杀神一般的马步军众,可就要冲到我等面前了!
而王宗范脸上肌肉仍在抽搐着,好像入了魔怔一般,也怔怔的看着前面那些卷起漫天血雨的马步军甲士。麾下诸部军卒,面临势不可挡的攻势哀嚎惨叫,而军阵崩散,已难免一排排的被剁倒刺翻,四下横溢的鲜血,已将前方土地染成一片片血色的泥泞……
王宗范虽然也意识到自己该撤兵了……可偏偏心里那种巨大的落差感,使得他仍旧不甘心就此窝囊的逃走。尤其想到先前战事顺利,也极有可能是敌军主帅符存审有意为之,本来以为自己会在这场入侵魏朝的战争中斩获头功,结果这才刚遇见敌军中的成名将领,便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这口恶气,又怎能咽得下去?
然而能嗅到的血腥气,也渐渐变得浓重起来。王宗范就瞧见两拨魏军锐骑,冲垮最后一道队列之后,又调转马头,迅速排成冲锋阵型,便朝着自己这边杀来……他知道自己也必须立刻做出抉择,是耻辱的统领麾下军旅尽快撤退,而就此认怂?还是再押上其余部众,而势必要与符存审拼到最后?
再拼下去,也无外乎能让这一路魏军精锐多些伤亡……而王宗范意识到符存审也必然还留有后手,他却已是黔驴奇穷。以目前双方兵马的伤亡比率而言,只怕尚还没有对敌军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自己这边也已有可能拼得个全军覆没……
而王宗范又往周围瞪视过去,就见压阵的诸部军旅人头攒动,忽然也响起几声惊呼。非但身边的将领脸上挂着慌惧之色,不少士兵惊慌的来回张望,这还没有遭受敌军的冲击,阵列便已开始耸动起来。
到了这个份上,那还打个鸟?
“……撤!快撤!”
王宗范到底还是高声疾呼,旋即调转马头。本来不甘心还意图死战的心思一旦崩塌,他现在也只打算尽快从战场上逃离,而且与符存审离得越远越好。
而主将下达撤退的命令,其余本来便已是军心松动的蜀军部众登时轰然大乱,马步军纷纷转头疾奔,也不免相互摩擦碰撞。到了跑得慢了,就见被疾驰杀来的魏军骑兵收割人头的时候……谁还顾得上按军令维持秩序?所以即便各部将官扯着嗓子高呼喝令,尽可能的试图维持队列,可终究无法遏制一窝蜂败走的颓势。
再打下去,便是单方面的屠戮了。率先扑向王宗范本阵的魏军骑队,已经开始刀劈枪刺,放倒那些背向着自己的蜀军士兵;
战场上不知有多少伤者辗转挣扎,却也只能在被鲜血染红的泥土上惨嚎;
经历厮杀后处处血肉狼藉,而横七竖八倒卧在地上的,也多是蜀军将校、士兵的尸首;
其余还在杀阵中下意识厮杀的残存兵卒,再回过神来时,就见不久前还信誓旦旦的放话说要带领他们打下襄阳、横扫荆襄诸地的夔王王宗范,与其余同伙已经逃出好远一段距离,四面八方,也尽是涌杀过来的魏军甲士……徒劳厮杀,终究还是死路一条。就算寻路而逃,也只会被如山洪般席卷过来的敌军给彻底淹没。
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了,那些仍旧困在战场上的蜀军将校、兵卒,也开始纷纷丢弃手中兵刃,立刻跪倒在地上。现在也只能盼着奔杀过来的魏军甲士,不会顺手一刀劈斩过来……
符存审勒马观望战局,脸上神情波澜不惊,看来这场大胜在他看来也在意料之中,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之喜……而他眺望远方蜀军旌旗倒掩拖走,溃乱的敌军余部,渐渐的也从视野当中消逝之后,又喃喃念道:
“这一阵将尔等杀得大败亏输,也只是开始。既然各路蜀军沿长江水路,大多已侵袭荆襄诸州,而深入我朝敌境,就算你们知道怕了,意图撤返收兵,那也已经晚了……”
襄阳城以南,两军主将激战先是一阵。而彼此兵力大概都在四万左右,然而王宗范撞上符存审,却是见面折一半。战场上阵亡的、伤重只能留在原地等死的、被抛在身后,也只得弃械听候魏军发落的……以及在败逃过程当中,四散逃离,陷于魏国境内,也已无法与军队会合的……王宗范这一仗下来,便直接折损了两万左右的兵马。
符存审大胜一阵,自然是继续趁势向南面碾压过去。原本按王宗范军令,攻打宜城县的蜀军部众,却见他们的主将带领残兵败将狼狈的又原路逃回……自然也立刻放弃攻打城郭,也掉头转向,加入到要远离符存审所部魏军精锐的队伍当中……
然而襄阳正南面,符存审挥军开始反推,先前按他军令,往东南、西南两个方向迂回包抄的魏军部众,行军轨迹,也都几乎划出一道半圆形,将侵攻荆襄地界的敌军包裹在当中,而要切断蜀国军旅的后路。
第807章 跑得了一时,你却仍是在劫难逃
襄阳襄州西南面接邻的峡州北隅,隶属于后世湖北省宜昌市的远安县城。原本奉命攻打城郭的蜀军部众,却惊觉北面有大股魏军呼啸而来。
不止是王宗范所部兵马,其它侵袭荆襄各地的蜀军以为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现在也没有料到,却成了由符存审主持调度的八万魏军眼中的猎物。
惊愕的蜀军士兵,就见从北面忽然杀至魏军铁骑纵横,杀气腾腾,还没待他们重新调整阵势之势,便已催马奔袭杀至。顷刻间人马冲撞、刀枪相击,处处血光迸溅,而自襄阳启程,从西南面包抄碾压犯境蜀军的精锐骑军自是下手狠辣,各个剽悍绝伦!
……激战过后,远安县城下,就见满地尽是蜀军将兵的尸首,还有几匹无主战马原地打转,发出苍凉的嘶鸣声。
奉符存审军令,还要继续往南进发的魏朝殿前司先锋骑将,也正是他的长子,前番曾参赴驰援扬武军治所邢州战事的符彦超。
而符彦超将俘虏的蜀军伤兵,交由城内守军暂时收押看管,并嘱咐当地知县、军将谨慎据守城郭,在这般时节好生安抚城内百姓过后,便统领麾下兵马继续朝着峡州南面已被蜀军攻克的县坊城郭疾驰而去。
由于之前认为荆襄诸州守备空虚,各地守军只能龟缩于城中采取守势。所以除了先前由王宗范统领的四万兵马之外,其余各部蜀军大多分散兵力,扑往各处县坊村镇,而意图尽快攻取这片以襄阳、江陵两处名城为中心的地域全境。
结果符存审调遣四万、两万、两万这三路兵马,自襄阳从三个方向又大举反推……就连夔王王宗范亲自统领的四万大军撞上了符存审那一路魏军精锐,都被杀得大败亏输,直接折损半数军力……其余蜀军部众,又怎抵挡得住三路魏军精锐之师的奇袭猛攻?
是以以符彦超统领的骑军为锋头,从西南面相继歼灭犯境蜀军,这一路趟杀过去,也是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得沿途遭遇的敌军相继崩散。
本来以蜀国为攻方,魏朝荆襄方面军旅为守方的战事,现在也已按着符存审的部署,逐步转变为由魏朝殿前司精锐之师,开始大举反攻而最大可能杀伤犯境敌军的歼灭战。
而类似的场面,也在东南线上演着。另一路途径于两汉更迭时期,正是要推翻王莽新朝的绿林军誓师之所,故而别名又被唤为绿林山的大洪山西麓,迂回歼灭了进犯郢州长寿城(后世湖北省辖钟祥市),以及隶属于江陵治下长林县的蜀军,继而切断了先前为符存审杀得溃败,而狼狈往南奔逃,正要与攻打江陵的王宗侃会合的王宗范所部蜀军的道路要隘……
被身为魏军三巨头之一的符存审狠狠的蹂躏了一番,又深知后面追兵穷追不舍,仍旧朝着南面碾压过来……王宗范与麾下败军仓惶奔走,经过一片山岭低坡,斥候哨骑可也都顾不上探径就察看,与其余诸部兵马乱哄哄的扎进这片地区。
但见周围低矮山坡上丛生的灌木杂草,现在也只会让由王宗范所统领的这一路已被杀得亡魂丧胆的蜀军让感到草木皆兵,可也只打算继续疾行奔逃,也浑然不知已有大批的魏军锐卒正埋伏在左右两侧……
“动手!射他娘的!”
一员魏军青壮将官,首先跳起身来,他绰在手中的硬弓弓弦吱嘎作响,即刻呼啸着便是一箭射出,而直袭向目光早已锁定住的一名蜀军骑将。
梆子声与响亮的号角声连鸣。掩伏于山坡两侧的魏朝军健也纷纷一跃而起。他们从低矮山坡上的灌木、草丛当中露出身形,无数枝箭矢应声激射,破空而出,一蓬蓬寒芒也已朝着那些蜀国败军呼啸而去!
迂回包抄,截断后路的魏军所设下的埋伏地点,距离王宗范所部敌军处于弓箭杀伤力较强的范围之内。也是估计到了主帅符存审杀败这一路蜀军之后,他们也必定会急于向南奔逃,与攻打江陵的同袍军旅会合……也根本来不及派出斥候探明周围是否有敌军埋伏。
所以魏军伏兵甫一杀出,箭矢齐射,便立刻能对这一拨刚经历过一场惨败不久,而士气低迷的蜀军进行有效的杀伤!
“飕飕飕飕飕……”
无数的利箭如瀑雨一般骤然袭至,好似大批农汉收割庄稼,顷刻间便把蜀军连人带马射倒了一大片。惊呼乱嚎,人喊马嘶声又是成倍的爆发开来。遭受敌军伏兵这一轮的箭雨打击,便已经使得狼狈奔逃的蜀军兵马更是溃不成阵!
第一轮箭雨射罢,后几排的弩手也立刻擎起已经扣矢上弦的弩机,齐刷刷又是一轮齐射过去……箭矢破空声不绝于耳,继续朝着溃动的蜀军人群进行压制射击。下方那些仍然震恐惊惧的将官、士兵,再遭受伏击也被彻底打蒙了,仓惶中一时间甚至忘了结阵反击!
而统领一拨锐卒埋伏于低坡上,方才最先蹿出,便射杀了一员骑将的那个魏军青壮将官低喝了声“好!”,他那对招子,很快便又在视野内溃乱的敌军人群中搜索起来,就要寻觅蜀军中看来有些地位的敌将,锁定目标,再一举将其射杀。
而这员魏军小将,则是符存审膝下次子符彦饶,受他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按史载也是“少骁勇,能骑射”的军中少壮。
本来由于性情使然,符彦饶比起其他亲兄弟而言,他为人更好冲动,也容易与同僚结怨,而且统兵御将的本事休说比他老子符存审,也还不及他的兄长符彦超(按史载符彦饶与后唐侍卫马军指挥使白奉进不和,因事忿争于牙署,后来却不能约束麾下兵卒擒白奉进杀之,遂被怀疑有意谋反,而被都虞候方太擒杀)。
不过起码自幼习武,符彦饶能骑得劣马、开得硬弓,战阵上厮杀的本领也是毫不含糊。若是走正史线,他做为后唐先皇十三太保中九太保的子嗣,历任马军骑将、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金州防御使、忠正军节度使、义成军节度使……除了受父亲福荫,而身为功勋将门子嗣的因由,也少不了符彦饶自身的能力。
我等兄弟几个,受父亲教诲履锋冒刃,而成就功名不易,自幼便勤学苦练……先前兄长奉旨驰援扬武军,与魏、博等诸州都知兵马使王景仁力抗晋人,又得以建功扬名……
我也图个光耀门楣,今番终于能随着父亲挥军南下,截击败逃蜀军,也终于有机会斩获大功……且看下面统领这一拨溃军败兵的厮鸟又是哪个,待我再一箭射去,袭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