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312章

唐末大军阀-第312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84章 后晋儿皇帝,现在却不怵契丹
  这个唤作安重诲的晋国骑将,也是沙陀人出身,他父亲安福迁与伯父安福顺、安福应,也都是先王李克用麾下将官,只是皆于梁晋争霸战事中战死。
  而安重诲投身至李嗣源军中,也因骁勇善战而倍受赏识,他们这对上下级相互视为知己,眼下倒也可说是莫逆之交。
  只不过眼见安重诲驱马前来,李从珂眉头微微一皱,眼中似乎也有一抹不悦之色掠过……只是在自己义父面前,他也仍是义父恭谨顺服的模样。
  听安重诲主动请战,李嗣源微微一笑,未做言语。眺望远处契丹人已经张开了稀疏的阵型。这自己周围的横冲都锐骑健儿各个也是跃跃欲试,胯下战马也响起一片鼻响嘶鸣声。
  虽然晋军横冲都这边尚还未有所动弹,可是排列开的军阵当中兵刃林立、杀气森然。只要李嗣源一声令下,他们也将立刻策马涌出搏命厮杀……然而李嗣源目光一乜,又掠向前阵的另一拨部曲。
  那支部曲乘马的军健皆着轻甲,马战用的长短军械齐备,而斜挎在马鞍旁的撒袋当中,装的是满满当当的羽箭。这一支骑射为主的部曲,也是因李嗣源在晋军地位提升,所组建起另一拨嫡系牙兵,而唤作三讨军。
  远处蹄声轰鸣愈发向来,眺望先有数千契丹骑兵集结成阵,并如狼似虎的朝着这边驰骋过来。李嗣源思忖片刻,忽的沉声说道:
  “我统领横冲都、三讨军并几拨部曲,合计兵马八千人。观望契丹敌军应该是在一万五千人上下,眼下先派遣数千骑兵来攻,看来也是打算试探我军的反应,重诲也不必心急,且先让石敬瑭统领三讨军,去打头阵吧……”
  伴随着李嗣源一声令下,晋国前阵骑众的三讨军牙兵,便立刻开始催马小跑起来,逐渐加速,便朝着迎面撞来的契丹轻骑对冲了过去。
  对面契丹骑阵当中,一众射手也已纷纷掣出骑弓,很快便要施发出一轮箭雨。然而三讨军阵列中的晋国骑射弃缰、摘弓、拔箭,拉弦……不但动作也快的也是一气呵成,而且身子在颠簸的马背上坐得极稳,绰在弦上的羽箭也已经锁定住眼见便要进入射程的目标。
  一排排利箭骤然腾空而起,挟裹起极为凄厉的锐啸声,如疾风暴雨一般交织而过,旋即便朝着晋军、契丹双方骑众倾泻下来,阵列当中一些士兵难免被箭簇射中,当即倒栽下马去,有些人也连带着胯下战马惊嘶着扑倒滚地,又扬起了大片的尘土。
  双方骑阵,在旷野上奔驰游走,且骑且射,而经过几轮箭雨打击,彼此疾冲的方向难免要撞在一处。双方骑士便迅速收了骑弓,又擎起触手可及的马战长短兵器,他们双脚死死踩着马镫,很快便要发力抡起手中军械,而攻向马上便要杀至眼前的敌骑部众!
  登时炸开激烈的撞击声,两军对冲的骑阵前列便是一片人仰马翻,马嘶人喊声霎时响彻长空。而晋国三讨军前阵带队冲杀的那员骑将,手中轮动着马槊大开大阖,而他身后还插着两支铁戟,加上斜挎在马上上的弓囊、撒袋,又是一身劲甲披挂,冲杀之势也显得格外剽勇。
  那晋军骑将看来年纪应该也不过十六七岁,可即便颌下胡须稀疏,他也刻意要蓄留起来,敦实壮硕的身形,也有凛凛缚虎之威。而这骑将神情冷漠,目光寒冽,轮动着马槊杀伐神色如常,看来也是个人狠话不多的主……
  而大槊借着快马疾冲的力道,卷起一股股飒然的破风声。当先马到槊出,迎面撞来的一员契丹骑将已然躲闪不及,他骇然欲闪,然而槊锋便已经朝着他的咽喉搥来!
  一抹鲜血飞溅,槊锋当即捅入那契丹骑将的脖颈中,一击之力,便戳碎了他的喉结……契丹骑将双目瞳孔往上一翻,身子当即倒栽了出去,噗通声便重重的栽倒在了地上!
  槊锋呼啸、运转如轮,被那统领李嗣源麾下三讨军牙兵的骑将舞动得轻若无物,他使得那杆大槊前挑后撅,左刺右轮,杀得肆无忌惮。而槊锋般如同一头咆哮冲驰的黑虎从惊嘶的战马中穿驰而过。伴随着激烈的金铁撞击声中,又有将近二十名契丹骑兵顷刻间被撞得倒飞出去,其中数人胸膛重重挨了一记,也尽是骨骼碎裂!
  眼见自己所统领的骑兵被杀得人仰马翻,统领这一拨骑兵的契丹骑将很快也策马撞杀过来。他口中先是用契丹语大声喝骂着,旋即想到晋国军中的确也多有威名在外的将才,而这员晋军小将年岁不大,本事却甚是了得,也不知是哪个晋军大将的子裔……
  那契丹骑将心中念罢,眼见二人要撞杀至一处,他便操着有些生硬的汉话大声喝问道:
  “来将可留姓名?”
  “吾乃太原石敬瑭是也!”
  那晋军小将只答了一句,很明显也不愿意再说废话,便闷着头只顾冲杀过来。
  石敬瑭?姓石的?听闻晋国先主李克用虽然本姓朱邪,可是受了唐朝的国姓,又广受义儿,所以如今晋军中大多功勋宿将,可都是姓李的……至于姓石的……好像也有那么一号人……
  那契丹骑将正寻思时,眼见那报了名号为石敬瑭的敌军小将已经杀至眼前。他也连忙挺枪搠去,然而“铛!”一声巨响,那骑将手中的长枪顷刻间被撞飞,沉重的大槊却去势未尽,狠狠的搠向面前敌骑的胸膛!
  槊锋轻易的刺穿了那契丹骑将胸前不算坚固的铁甲,火星迸射,直从迸裂的铠甲缝隙间透入,也顿时在他胸腔上留下个血窟窿!然而那契丹骑将陡感剧痛时,他的身子旋即被生生挑起,从马背上脱离,石敬瑭又是抡臂一甩,那契丹骑将便惨嚎着飞了出去!
  而石敬瑭身后的三讨军将士见状,也顿时发出振奋的长嗥声,嘹亮的嗥叫声很快便传遍双方集骑阵。如此在石敬瑭的带领下,晋军锐骑继续狠狠的要凿穿契丹人的骑阵。反观这一拨骑兵主将的阵亡,也使得打头阵的契丹部众顿时指挥不灵,士气受挫,奔腾的骑阵似乎也变得摇摇欲坠!
  远处观望战局的李嗣源见状,则欣慰的点了点头。对于石敬瑭这个出生于太原汾阳里的沙陀人。祖父曾任振武防御使,而他父亲石绍雍,胡名臬捩鸡,先后也曾在晋国两代君王帐下效力,所以石敬瑭也算是归附河东李家的沙陀族将门出身。
  按义父李克用的遗风,他的义儿大多也十分主意发掘、栽培有资质的军中儿郎。所以李嗣源也注意到这石敬瑭虽然从小沉默寡言,可喜读兵书,还十分仰慕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乃至汉朝名将周亚夫。
  而李嗣源却是孩童时过惯了游牧生活的沙陀族民,大字不识一个,行兵打仗也全凭着一种在战场上磨砺出的本能。他发现石敬瑭不但熟读兵法,也没有丢下沙陀人善于骑射的本事,虽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即便石敬瑭年纪轻轻,也仍任命他做了三讨军军使。
  如今眼见石敬瑭战姿骁勇,李嗣源自然也是十分满意,心里还暗念道:
  除了我义儿阿三,还有这石敬瑭我亦视为心腹……倒也不枉我大加栽培啊……


第685章 这支军队里,竟然有四个皇帝
  李嗣源也当然不可能知道,不但他所收的义儿李从珂,在原本的轨迹会将他亲生的儿子赶下台篡权登基,更将成为他义父所打下社稷江山的末代皇帝。而他极为赏识、大加栽培的后起之秀石敬瑭,在后世的名气甚至比他还要大,只不过是以遗臭万年的方式……
  至少眼下而言,石敬瑭做为在李嗣源帐下名声鹊起的军中才俊,满是建功立业的心思,依现在他的心态,也还不会匍匐在契丹人脚下叫爸爸……
  当石敬瑭趁势抡动马槊,席卷猛攻而去。三讨军随着他冲杀破阵的骑军甲士,也都纷纷亮出了锋刃雪亮的兵刃,拼死护卫着上官突杀破阵。兵刃破甲入肉的劲响不绝,契丹迎面冲来的后几排骑兵,几乎也被一扫而空。而石敬瑭这边厉喝一声,挺起一槊当即将前面的骑将捅翻坠马,槊杆旋即向斜侧恶狠狠扫去,又将几名契丹骑兵生生扫落了下去!
  忽的烟尘滚滚袭至,又是一拨契丹骑军撞杀过来。诸般兵刃翻飞、无数马蹄四下乱踏,军马恶狠狠撞在一起,不但使得厮杀的场面变得愈发混乱,双方的奔速也不免都降了下来。
  看来契丹人是打算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力图拖耗住李嗣源所部晋军先锋部众的冲势,再围而歼之。而马战厮杀,都是沙陀、契丹双方引以为傲的本事,谁也不愿被对方给比下去。
  所以无论是哪一方的骑兵,眼下也都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面前的敌人杀光!
  厮杀再继续下去,双方将官士兵的性命如割草那般快速消耗着,然而目前看来,明显契丹骑兵的伤损更多。可是也有一个遥辇氏出身的骑将自恃骁勇,将手中长柄铁骨朵挥舞得虎虎生风,陆续也将五六个晋军锐骑砸翻坠马。
  这员契丹骁将从斜侧率部截杀而来,意图将敌军骑众拦腰截成两段。然而身为牙军军使的石敬瑭尚在前阵搏杀,一时也无法坚固后面遭受敌军截击的麾下部众。
  正当那契丹骑将高声呼喝着,统领麾下骑众继续试图将三讨军阵列撕裂开来。忽的却有一道黑影疾驰而来,正挡在他的面前。
  而契丹骑将定睛一看,眼见胆敢阻拦的那个敌骑张得紫黑色面堂,而瞧他双眼竟然还骇得一怔。因为对方那对招子生得目多白睛,换而言之,就是眼内呈黑色的角膜瞳孔只一小点,其余全是眼白,那般模样,与后世摇滚巨星玛丽莲曼森左眼戴的美瞳似乎也没什么两样……
  然而面前那个敌骑虽然生得面相奇特,契丹骑将瞧他也不过十五六岁大小的年纪,而且从衣甲制式看来,也不过是晋军中的一个普通骑兵。
  区区一个黄口小儿,竟然也嫌命长赶来送死?契丹骑将大喝一声,抡起手中铁骨朵,便朝着面前那晋军骑兵的头颅重重砸落下来!
  然而铁骨朵堪堪正要砸中头顶之际,那晋军小兵瞪圆了白多黑少的双目,陡然大喝一声,也抡起手中长刀劈出。那契丹骑将反而觉得耳畔嗡的一声,一股霸道的力量却如潮水般倒卷而回!
  一个晋军骑兵,竟也能生生的挡住契丹部族中以武勇而成名的人物。而两人混战成一团,周围晋军、契丹骑士也都怒吼着催马朝这边涌来。此刻在这一片战团,竟然以那晋军小兵与契丹骑将为中心,其余军骑拼命朝着聚拢。金铁相击,与呼喊怒骂声,也是愈演愈烈!
  当长刀与铁骨朵再度重重撞在一处,金铁锋刃所发出的摩擦声也让人听着头皮发麻。然而那晋军骑兵忽的一撤刀卸力,与他相博的契丹骑将用力过猛,向前猛的一个趔趄。而当那契丹骑将骇然张望时,就见那晋军小兵高举长刀,睥睨俯视,他眼中那一点漆黑瞳孔中,也已迸射出凛然杀机!
  刀芒卷落,正剁入颈项。霎时间血光迸溅,那契丹骑将的人头当即滚落,手中长柄铁骨朵也轰然坠落在地……惊嘶的战马忽然发力狂奔,拖着那具无头尸身东窜西晃,到处喷射出猩红的血雨!
  周围的战团当中,双方杀红了眼的骑兵甲士,看到这般血腥的场景又爆发出巨大的喊声。而李嗣源麾下的三讨军将士振奋欢呼,反观契丹骑众,却是气沮惊恐!
  此刻又有一个晋军骑兵队正策马袭来,当瞧见正是他手下的兵,竟然一举斩杀契丹骑军骁将之后,也不住的大声激赞道:
  “刘知远!杀得好!”
  然而那个被唤作刘知远的骑军小兵面色冷漠,似乎立下这般战功也不值得如何欣喜,他一抡长刀,急催战马,很快的又朝着前面那些面色慌惧、队形松动的契丹骑兵扑了过去……
  ……李嗣源启用晋国将官子裔石敬瑭,而石敬瑭所统掌的部曲当中,却还有个同样是太原生人的刘知远,眼下从军入伍时日尚还不算很久。
  也正如李嗣源赏识栽培石敬瑭,视其为心腹;按史载的轨迹,石敬瑭也将重用这刘知远,而做为自己的嫡系得力干将……现在的刘知远,虽然尚还不过是一介骑兵,然而他在正史中会争取到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五代第四朝后汉的开国皇帝。
  如若李天衢现在也要与李嗣源麾下的牙军打交道,也难免要心生感叹。乖乖个隆地咚,后唐明宗、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汉高祖四个皇帝,竟然都在由横冲都、三讨军所组成的军旅当中。
  而且这还没算上同样被李嗣源视为心腹,一时间也在后唐朝堂中也曾只手遮天的权臣安重诲……如果是按正史线,这四个皇帝与一个权臣,也都会是跺一跺脚,天下也要颤上几颤的大人物。
  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与安重诲,他们身份君主、权臣,有些人身上的有优点与缺点也都会表现得十分明显,乃至毁誉参半,为了争权夺势也会不择手段,甚至还有人后期会向外族奴颜屈膝,致使中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丧失北面屏障之地,而留下千古骂名……
  然而这些人却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起初都靠征战而打响了名号,曾打过许多硬仗恶战,凭战功而争得赏识栽培,而一步步的争取到更高的地位,进而获取至高无上的权势。
  眼下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这些正史中后唐、后晋、后汉三朝的皇帝,却同处于一支军队中。而且李嗣源做为临阵指挥的军旅主将、石敬瑭身为冲锋陷阵的斗将,刘知远则是要在杀阵最前线搏命的小兵……各自的身份不同,却都是要与契丹杀个你死我活,何况他们也是一个赛着一个能打……
  而此时此刻,李嗣源观望战局,眼见由石敬瑭所统领的三讨军虽然面对几拨契丹骑军的夹攻,不但不落下风,甚至渐渐的已有压制住敌军的势头。他也擎起了手中浑铁锤,面露振奋激昂之色,而朗声说道:
  “阿三、重诲,你们不是要请命出战么?我也果然没看错敬瑭,由他打头阵厮杀,反而让契丹乱了阵脚,只得接连派遣部曲出战,眼下那厮们也再无后手,差不多是时候一鼓作气,击溃敌军了……”


第686章 北地的霸主,大战将至
  当李嗣源一声令下,统领横冲都骑军也投入进战场当中,大股铁甲洪流涌杀上前。方才还在与石敬瑭所统领的契丹骑兵措手不及,很快便有一支由两三千骑组成的骑阵被冲击得分崩离析。
  那些尚还来不及纵马回避,而只得迎上去与横冲都骑军厮杀的契丹汉子,就见晋国虎将李嗣源一马当先,催骑狂奔而来,他两眼圆睁,神情威武狰狞,那般模样也颇为骇人!
  仗着手中浑铁锤兵器沉重,李嗣源当先便是几记势大力沉的轮扫过去,卷起阵阵劲风,荡飞了契丹人仓促攻来的军械。还有几个骑兵口中喷血、骨骼碎裂,身子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断线风筝那般,当即抛飞了出去。
  由于李嗣源身先士卒,亲自撞杀在契丹骑众中撕裂开一道口子,身后横冲都将士奋声发喊,催马挥舞着兵器凿入前面溃乱的阵列。也使得敌军对手身上激溅出鲜血,渐渐的在这片旷野涂染开来!
  而李嗣源的义儿李从珂位于冲锋骑阵的左翼外侧,立刻也抡起手中武器,剁向周围那些惊慌乱嚎的契丹骑兵。比起他义父李嗣源善使的浑铁锤,李从珂则用得一柄宣花大斧(按《旧五代史·唐书二十二·末帝纪上》所载:梁军退却,帝以十数骑杂梁军而退,至垒门大呼,斩首数级,斧其望橹而还。庄宗大噱曰:“壮哉,阿三!”赐酒一器),也使得驾轻就熟,冲锋陷阵之际,倒也是能凿开敌军阵列的利器!
  直当宣花斧劈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