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214章

唐末大军阀-第214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便如先前杀溃荆南舟师的中小型船队那般,就连成汭最是仰仗的巨舰相继也在湖面上被焚烧吞噬,逐渐解体,而要彻底化成在彭泽水上漂泊的一团团废墟……成汭方面水军,完全被打乱了阵型,几乎也都乱成了一锅粥。
  而仍在湖面上游驶的吴军斗舰主船上面,李神福冷眼环顾周围那一处处被火光包裹的敌军巨舰,以及荆南军舟师彻底被打得崩散的那副乱纷纷景象……不但神情自若,眉宇间还夹杂着几分冷漠,仿佛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如他所料的那般。
  “荆南军成汭,看来到底还是太过托大了,当真小觑了我吴国……虽说李天衢也远比荆南强盛,如今这般形势也很难收复失地……可好歹必然要重挫杀败成汭这厮,好教李天衢更为忌惮,起码也能保得我邦疆土一时安宁吧……”
  李神福喃喃念着,自己也不知怎的,眼前战阵厮杀的对手明明是成汭,他却忽然又想到在北地虎视眈眈的李天衢……而踌躇片刻之后,李神福把手高高扬起,旋即以掌做刀,用力的往前一劈,而他指尖所指的方向,正是成汭所处,而现在在三艘被烈焰吞噬的巨舰当中打晃的那一艘号为和山载的水上堡垒……
  顺着李神福手指的方向,直溯到远处那艘巨舰的甲板上,几员荆南军牙将声嘶力竭的喝令着,已经快喊哑了嗓子,而周围一众士卒都如没头苍蝇一般慌张奔走时,脸上神情也满是惊慌失措之色。
  而乱哄哄的人群中央,成汭呆立甲板上,他的表情从先前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再到期间惊愕震怒,气急败坏……直至如今不可置信,也已是呆若木鸡,就仿佛三魂七魄忽然被抽走了一般,只是愣怔在当场,而一动不动……


第467章 不听话,败亡了吧?荆南我接手了
  本来在湖面上坚固犹如水上堡垒的和州载巨舰,遭受火舟的袭击也已有火势蔓延开来。甲板上人头涌动、乱成一团,大批士卒惊呼奔走,而吴军舰队重新调整阵型,却又与成汭的主舰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扑向周围其它也早已混乱得不成样子的荆南战船。
  毕竟同样有近十艘载满了膏油薪柴的突冒船,狠狠的凿穿了和州载巨舰看似厚重的船身,也已经难以熄灭火势。就算不立刻发动猛攻,这艘成汭最为仰仗的巨舰,也必然要被焚成一片彭泽湖上飘荡的废墟。
  “节……节帅!我等如何是好!?”
  直到一员牙将奔到面前急声发问,呆若木鸡的成汭这才回过神来。可事到如今,他却又能如何?
  脚下的甲板似乎也已有些发烫,周围浓密的黑烟也呛得人睁不开眼,也只能依稀瞧见远处大股吴军船队按部就班的游驶、集结,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要杀来施以致命的一击。
  现在就算是要从彭泽湖上逃离出去,也已是晚了。和州载巨舰被近十艘火舟凿穿,拖延得这艘荆南军主舰转向、游驶更是缓慢。而李神福用兵如神、指挥有方,紧盯着敌军舟师中那最明显的目标,仗到了这个份上,他又怎能任由成汭逃脱了去?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成汭失魂落魄,好似入了魔怔一般口中喃喃说着。忽的一团浓烟飘来,直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忽然间,成汭陡感脚下一阵剧烈的晃动,和州载巨舰一侧集中被凿穿的船只上火势烧得更猛,逐渐被烈焰包裹住的船体已开始分解,诺大的巨舰,眼见也有倾倒塌陷的势头!
  荆南几员将官与一众军士卒站立不稳,一个个也如下饺子一般,噗通噗通的从倾斜的巨舰上直栽入水中。成汭也是猛的一个趔趄,好不容易稳住了步子,他却忽然又想道:便是苟延残喘得一时,却又有何用?
  宏图霸业的指望,与本来膨胀的自信一下子被击个粉碎,这也足以使得一个人立刻深陷无尽的绝望当中。成汭怅然念着罢了……成王败寇,如今看来,我到底还是太过托大,今日也只得葬身于此……乱世中争番功业,虽然可惜未能再进一步,可是当初我也不过是杀人出逃、出家受苦的亡命汉,能统掌一方藩镇,与群豪角逐竞争一番,这辈子,也已是值了……
  好歹死得干脆,也胜过落到吴军手中受辱!
  成汭拿定了主意,忽然间又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咆哮。巨舰再度倾斜时,他将身子索性完全放松,旋即便从高处直直跌落下去,而被一团浓浓的黑烟给吞没……即便是落水时所发出的噗通声,也被周围激荡的惊呼哭嚎声彻底掩盖住……
  几乎在同一时刻,镇南军江州郊野。同样是杀声喧嚣的战团当中,弓弦绷响、箭簇破风之声密集乍起。其中还夹杂着呼啸声尤为凄厉的劲响,一支狼牙箭狠狠的贯进一名荆南军牙将的咽喉,锋利的箭簇后颈透出,这一箭直接贯透了他的脖子,那牙将双目一翻,身子当即向后倾倒,便直挺挺的栽在了地上。
  几乎一百三四十步远的距离开外,吴军骁将米志诚手中骑弓弓弦仍在不断颤抖着,他一边策马来回游走,眼睛一边也来回寻觅,很快便又锁定了个目标,旋即便单眼微眯,再要擎起骑弓朝着远处的敌将施射过去。
  厮杀中的双方军旅都是步兵为主,然而吴军方面却有一员骑将亲自做为箭头,策马直撞入前方已又崩散之势的敌军阵中。
  与李天衢麾下首席虎将王彦章的名头只有一字之差,王茂章也是每逢战阵常好冲驰在最前面,与同僚袍泽周本那般厮杀都悍不畏死的狠人,但见他瞪目厉喝,手中大枪使得势如殷殷风雷,当即卷动一路血光,一直撞杀入靖难军阵列深处,当者无不披靡。
  有几个自恃勇力的将官上前拦截挑战,却转眼间就被搠杀捅翻,也没人能阻挡住王茂章片刻!
  不断遭受猛攻的荆南军伤损惨重、阵型也已愈发混乱,一些溃散的士兵乱纷纷猬集在一处拼着最后一分气力吃力苦战,却眼见已是支撑不住。然而又有一拨尽着黑甲黑袍的吴国步军出现在视野当中……那些已经杀得筋疲力尽、临近崩溃的荆南军士卒的阵型也终于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就算田頵背反,丢了江北大片疆土,而且早晚也要与那李天衢决一死战……我吴国可还没疲弱到被你荆南军侵州夺县的份上!”
  东面吴军本阵当中,指挥这场战事的将领台濛忿然念着,旋即又把手中佩剑用力向前一劈。押阵的几拨部曲也骤然杀出,加入歼灭荆南败军的追击战中……
  虽然与原本史载相较,成汭不是于洞庭湖君山水域兵败身死,可是在鄱阳湖面对的仍是相同的对手。按玄虚的说法,成汭在恢复本名之后,汭者,水内也,而他的命途轨迹也终究还是因为东征杨行密却被杀得溃败,投水而死。
  近十万的荆南军旅无论水路还是陆路,残部败军也只得向西面奔逃,意图尽快撤奔亡至魏国丁会所统掌的鄂岳军地界请求庇护。
  吴军名将李神福以少胜多,挫败荆南舟师,而致使又一方割据势力的君主成汭兵败身死,这桩军情震动周边诸国各藩。然而也如史载轨迹那般,消息一经传开,本来由成汭占据的荆南军周边各方势力也立刻动弹起来,开始调遣兵马扑向那块如今已是无主之地的领土……
  江陵以南,长江渡口。
  数千身着楚军制式衣甲的兵卒,列阵等候于南岸。统领这支部曲的主将却也只是静静等候着,他环顾面前一望无际的长江水向东奔流,似乎也不急于统兵乘船过江,而尝试前去接管江陵那处荆襄重镇。
  那员楚军大将浓眉大眼,颌下蓄着扇圈胡,生得倒也甚是威武。他是楚国开国君王马殷向来重用的宿将许德勋,为人也以谨慎持重而著称。直到又先行派遣出去,而渡江去打探声息的轻舟复返回来时,许德勋才赶忙上前询问,然而就听那小校禀说道:
  “江陵城头上,已插上了魏国的旗帜。据卑职打探,四日前北面便有兵马疾行至原由成汭统掌的荆南三州,各处城郭不敢抗拒魏国,也只得开门接受收编。”
  许德勋点了点头,也不由叹声说道:
  “果然还是让魏帝近水楼台先得月,荆南成汭名义上向他臣服,如今又兵败身死,又是后继无人。魏国遂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他那三处军州,罢了……我等前来试探,本就是打算抢先一步,再与北地交涉,可如今看来,到底还是没有机会趁势占成汭三州。
  毕竟魏帝势大,我们与他争不得,也决计不能给魏国任何兴师问罪的理由。仍只得专顾占取雷彦恭所统掌的澧、朗二州便是。只不过……魏帝荡灭杜洪夺下鄂岳军,便已与我国疆土接壤,如今他又占荆南军,与我国隔江相望。多了这么个强邻,对于我楚国而言,这也绝对不会是好事……”


第468章 前车之鉴,南吴现在还灭不了
  按说本来是应该在成汭败亡之后意图趁火打劫,曾一时占据江陵,然而到底还是让出了地盘由朱温占据分封于高季昌,只得掳掠人口和货财而去的楚国兵马,这一次则是连江陵的城门都未曾入,由于忌惮李天衢的强势试探过后,便知难而退了。
  毕竟李天衢知道成汭一意孤行,必要统领他麾下水陆十万兵马去征讨杨行密,那么不免会撞见李神福这个南吴第一名将,自是必败无疑,而且也极有可能不会保住性命再逃回荆南军。
  李天衢心说按原本的打算,且先留着成汭荆南军一段时日,不但让他这一方割据政权做为南面与蜀、楚、吴等国的缓冲地带;有朝一日等到与南吴打响全面战争的时机成熟时,再利用他的荆南舟师也不迟。
  到底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成汭还真就不听劝……所以在李天衢听闻过他出兵的消息之后,心说荆南军的地盘就不能再落入他人之手,便立刻下旨命山南东道方面的部曲陈兵于荆南军北境。楚王马殷反应再快,当然也就无法赶上早做部署的李天衢。
  此时此刻,位于瞿塘峡口,处于荆楚上游为巴蜀东面门户所在的夔州府署当中。本来已经点兵挥军,正要东进的那员蜀军主将听闻以江陵为中心的荆南三州为李天衢迅速占据,也不住扼腕叹息。
  这个人,是如今官居蜀国分封出来的武信军节度使,身为蜀帝王建义子的王宗寿,他皱眉深思,口中正喃喃说道:
  “成汭战死的消息传至我境,自然也不及占据山南东道的魏帝李天衢,以及统掌湘楚之地的楚王马殷反应更为及时……何况还须由父皇下旨,方可东进趁机夺下江陵要隘。
  从荆南到巴东、再从巴东至成都传递声息耽搁了时日。荆南三州既已为魏国所取,这也就不宜出兵了……”
  本来成汭覆亡之后,他的基业立刻便被朱温、马殷、王建、雷彦恭几方势力瓜分的干干净净。如今却是李天衢抢先出手,震慑退了蜀、楚两国。至于留守藩镇的成汭旧部幕僚,倒也都乐意接受李天衢的收编。
  毕竟成汭虽然颇得民心,可是对于他手下属将幕客而言,可绝对谈不上是个明主。因猜忌逼得原本嫡系将领许存出走,还曾擅杀颇有才名的幕僚郑准,在时而偏激爱走极端的成汭手下做事,往往也都很没有安全感。何况自己的骨肉子嗣,都被成汭亲手杀尽了,哪里还有什么荆南军节度使的继承者?
  留守荆南军的,又是以贺隐、李珽等文人谋臣为主,他们这类人通常投从一方君主出谋划策,普遍都不会打算自立门户。
  李天衢知道贺隐本是荆南军的智囊,将这一片本来遭受秦宗权祸害的荒芜之地,而打理得治下百姓以后能安居乐业、愈发繁荣,他也是居功至伟;
  至于藩镇掌书记李珽则本来应该是力谏成汭不可莽撞出兵的谋士,按正史线他便曾于荆南军主动攻打时谏言“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则武陵、武安皆我之仇也,将有后虑;不如遣骁将屯巴陵,大军对岸,一日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成汭听不进去,结果吴军水师果然剽疾轻快,也正如李珽所言的那般……
  似贺隐、李珽这等聪明人,都很清楚如今要投靠谁,以后的前程才能更为远大。所以旧主既亡,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归从了李天衢。接管荆南军藩镇的领土、人口、钱粮……期间也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至于铩羽败逃回来的荆南军残兵败将,汴京皇城御书房内,解青正向李天衢禀说道:
  “侥幸从彭泽脱离按原路逃返的舟师水军,连同得丁会丁节帅统领鄂岳军牙兵部众接应,而能得以重返荆南的水路部众合计两万三千人上下,尚存巨舰三座,以及中小舟船二百余艘,其余战舰非是于彭泽一役被焚毁,便是为吴军所获。
  而荆南败军士气消沉,成汭身死,又是由我军接应安顿。是以接受我朝收编重新整顿,也无人抵触生事……”
  解青报说着,忽然顿了一顿,随即便道:
  “那成汭一意孤行,不听陛下劝告,终究是咎由自取。而近十万大军,却只有两万多人逃返了回来,成汭兵败身死,贻笑大方,看来他也不过如此。”
  李天衢却摇了摇头,说道:
  “时至今日,能打下一片领地自据一方,而还不曾被周边诸藩吞并覆灭的,也必然都有过人之能。那成汭不但能施仁政爱民,当年他于草莽间东山再起,袭归州、夺江陵,得封荆南军节度使之后与西抗王建、南据马殷,还有雷满、雷彦恭父子屡屡率洞溪蛮、武陵蛮袭掠犯境。
  可成汭不但能打理得荆南几州民生富庶,还组建起十万部众与诸国各藩周旋,也足见其的确也有雄主之才。而成汭不满于现状,固执己见、自取其祸,这次贸然出兵却落得个惨败身死,基业也为我朝所取的下场……倒也不是因为他不堪大用,而是因为吴国非但将才倍出……那个李神福,也的确是难以对付。”
  与吴国决裂之后,李天衢心说我最需要忌惮小心的,甚至杨行密都可以排在后面。毕竟李神福按史载交出的战绩实在太过恐怖,设计轻易杀败五千敌军,还趁势生擒吴越首席猛将顾全武;一举荡灭成汭十万水师,相当于直接灭了一方割据势力;完全能压制住本来杨行密最为仰仗的叛将田頵,打得他连连败逃,直至兵败被杀……
  李天衢心说自己除非祭出葛从周、符存审等顶级水准的帅才,应该能与李神福一较长短。可更让人头疼的是,人家可还是水陆指挥作战两项全能,若是打水战,李天衢还真就想不出在同一时期,还会有哪个将才能够与李神福抗衡。
  李天衢也知道就算如今己方国力远要比吴国强盛……有长江天险倚仗的割据政权,诸如东吴的周瑜;南唐的刘仁瞻、林仁肇……他们能凭借着自己的指挥能力,在面对曹操、后周、宋朝那些北方更为强大的势力侵攻,能够力挽狂澜,为他们所效命的政权强行续命。以李神福统兵御将的本事而言,他无疑也是具备那个能力的。
  而先前李神福奉旨北上,意图速取讨灭田頵,结果却因半路遭遇安仁义挥军阻截而立刻撤兵,这反而说明他分析胜算,而预判战局走向的眼光也十分毒辣。形势大大不利于己方,便果断选择收手,而避免无谓伤亡,李神福若是主动敢打,那几乎也说明他已有克敌制胜的把握了。
  所以成汭按他原本的命途轨迹败亡身死,李天衢自知这也未尝不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倘若急于发动全力猛攻吴国,有李神福这等敌手,必定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说,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水战的打法,与陆战截然不同。单凭兵马数量、势力规模便能吃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