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179章

唐末大军阀-第179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头阵的燕军定霸都,本来就成军不久,还充斥着大量被强征来的寻常百姓,又哪里经历过这等惨烈血腥的场面?以往有将官押阵,欲逃却又不敢,可是在往前冲,自己这具身子岂不是也要被绞成几截!?
  由王重师所统领的长剑都,以及几拨步军士卒士气大振,纷纷大喝着步步往前面逼去。厮杀一阵之后,燕军位于前阵督战的牙将孙鹤眼见前方阵列已有崩散之势,他反应也是极快,又立刻号令三千骑兵从斜侧迂回杀出,从侧翼冲击王重师所部敌军,以试图致使对方步阵疲于应对,无法再如现在这般咄咄逼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知俊动了。
  嗵嗵嗵的战鼓声如雷鸣一般,自军寨当中响起,由刘知俊亲自统领的开道军骑众又有数队从寨内疾窜而出。这支骑军所乘的,也是清一色高大雄骏的战马,坐骑上的劲甲披挂的骑兵一个个身形看起来也都格外的剽悍粗壮!
  随着战鼓声起,刘知俊拔出大剑,把锋头朝着前方敌军骑众的方向一指,大喝一声,他麾下那些人马尽皆勇壮的骑士也都抄起了诸般军械,策马先是缓缓轻驰,逐渐加快,直到提速到了极处,整个地皮都在震颤着,就听隆隆马蹄声也在这片平原上骤然回荡起来!
  刘知俊统领开道军骑兵以同样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扑了过去,沉重的战马响鼻声连成一片,锐骑呼啸而至,便如无数把锐利的尖刀恶狠狠的插进了燕军的骑阵当中,沉闷的撞击声、凄厉的惨嚎声霎时乍然沸腾。本来也较为善于马战的这一拨骑兵人数有限,便是比拼厮杀也难以抵挡刘知俊所部锐骑的冲锋,就像田里的庄稼那般被犁倒一片。
  伴随着刺刃剖开骨肉的闷响声,刘知俊抡剑斩翻一名燕军骑将,鲜血顿时从体腔喷溅出来。他瞪目又朝着北面瞧去,忽的又发了声喊,率领这一大群骑兵并没有朝着在前阵督战的孙鹤那边杀去,而是以排山倒海的声势,兵锋所向,已然是北面的敌军主阵!
  这就是燕军主将刘守文在这大半个时辰内所看到的景象,眼见敌军骑众骤然杀出,摧锋破阵之势真是勇不可挡。惊然瞧见那一拨锐骑又朝着自己这边冲来,一股猛烈的杀气似乎也扑面而来……
  大事不好!
  刘守文骇得面色煞白,按说曾随着父亲刘仁恭挥军征讨过北面犯境的小股契丹部族,他本以为自己深谙行军打仗的本事。然而王重师统领步军稳如泰山,刘知俊指挥马军所向无前,刘守文这才发觉自己久在卢龙、横海两镇地界,不知山外有山,原来李天衢麾下猛将强兵,当真厉害到了这种程度!
  再用不了多久,敌军骑众便要杀至自己面前,刘守文根本就没有挥军再撑下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逃命。燕军中阵的兵马随着主将转身就望后逃,军中大小军官仓惶呼喊,就连后阵的士卒也都紧赶着朝北面退去。
  就连押阵督战的刘守文都已逃了,那些被迫来到战场上搏命的定霸都士卒受胁迫离开乡里,本来便极度厌战,又如何还肯枉自折送了性命?
  嚎哭哀嚎声不绝于耳,大批位于前阵的燕军士兵被王重师所统领的步军缠住,后方还有刘知俊所部锐骑疾驰掩杀……众人士卒弃了手中兵刃,相继跪倒拜伏在横流的污血中,高呼饶命愿降。而与前阵督战指挥的燕军牙将孙鹤,也只得恶狠狠的啐骂了一口,便率领残部迅速转向,要从战场中尽快脱逃出去……
  这一战,刘知俊、王重师大败横海节度使刘守文,斩首二万六千、得马匹数千匹,擒获燕军各级将校三十二名,俘获兵卒三万余人,所得军器甲仗更是不计其数。而刘守文与一众残兵败将风声鹤唳,狼狈的逃回沧州清池之后,便紧闭城门,又急令快马前往卢龙军幽州报急。
  而幽州治所蓟县,新兴修葺的王宫大殿当中,忽的有人厉声骂道: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枉费孤委以他重任,管领横海军,竟然如此轻易便被杀得溃败!难道还要孤亲自统兵前去?邺、赵两国投从李天衢,孤要王霸之业,早晚也就难免与他交锋,可这还只是李天衢治下一处藩镇牙军,便被挫了锐气,这还谈何河朔称霸!?”
  暴怒的叱骂继续下去,其中也夹杂着许多让人难以入耳的污言秽语。除了卢文进、韩延徽等燕国一众文臣之外,刘雁郎等卢龙军出身的统兵将领也都肃立在大殿当中,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默然不语,很快便又把目光投射向上首那人,眼下也只得等待他们的君王先发泄一通,再行计议兵事。
  对于这些燕军的宿将而言,比起当初决议投从之际,如今仍在喝骂不休的主公刘仁恭已经让他们感觉有些陌生。毕竟当年的刘仁恭为人豪爽放纵,与军中不少将官相处得熟络,而且当年攻取义武军易州的战事当中,刘仁恭奋勇争先,又出奇策掘道攻城,不但得了个“刘窟头”的诨名,从那时起也得到不少卢龙军牙将的推崇。
  可是自从据地称王之后……刘仁恭本来健硕的身躯发福的十分明显,大腹便便,还愈发的骄奢淫逸。在蓟县大肆兴修宫宇不说,又强征了众多民夫于幽州大安山上兴筑宫殿,遴选居住其中的貌美女子不计其数,又广招道门方式炼丹炼药,明显是一有权就腐败的典型。
  然而刘仁恭面色凶恶狰狞,那对招子也在下方一众臣子身上来回瞪视着。他虽穷奢极欲,可仍然确信自己大有机会先做得河朔霸主,进而再去与李天衢、朱温、李克用等诸方雄主逐鹿中原。
  所以刘仁恭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长子刘守文会被轻易杀得大败这个结果,他磨牙凿齿,忽然又厉声吼道:
  “孤那蠢子兵败,如今非只是棣州,横海军藩镇治下诸州险急。当年孤蛰伏隐忍,利用李克用夺回卢龙军,又苦心经营。兼吞下卢彦威统掌的横海军,如今也绝对不容有失!尔等都是随着孤打江山的功臣,如今战局如此,又可有什么退敌良策!?”
  一众文武臣子听了,有人略作思付,正要谏言之时。殿中正位于燕王侧首的一人垂首低眉,他生得与刘仁恭有几分酷肖,只是年轻了许多。本来是战事紧急,这人低垂着头,嘴角却微微扬起,露出一抹幸灾乐祸的笑意……
  兄长,你到底不中用啊……父王恼恨你大败亏输,横海军倘若再有什么闪失,你以后还如何与我争?


第391章 你们军中威望最高的将领,现在为我所用
  刘仁恭的次子刘守光,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兄长大败亏输,危及到他统掌的横海郡而心忧焦虑。反而窃喜不已,因为大哥刘守文是争夺储君之位的竞争对手,如今丢人现眼,父王待他的印象也必然是一落千丈。
  毕竟刘守光处心积虑要实现的野心,可不止是如他父亲那般做个燕王,而要继承这基业图谋做大燕国皇帝。
  这份野心,早就已经萌芽。尤其是刘仁恭做燕王之后,于幽州大安山上兴筑宫殿,刘守光瞧见入住其中的莺莺燕燕,就算是自己老子收的美妾,他也已是垂涎欲滴。刘守光要把控大权在手的欲念,更是愈发不可收拾。
  大丈夫当如是也……方今天下这般世道,雄主称帝、藩镇称王,而我卢龙军占燕地二千里,又并下横海军河朔冀地,不是也能称帝一方吗?届时权倾天下,尝遍燕云……有朝一日也未尝不会是世间美人,敢忤逆我之人,便让他们个个不得好死!这等帝业,我也当然要争!
  即便如今与那李天衢为敌……刘守文行军打仗的本事远不及我,而父王要占据棣州而招惹那等强敌,也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若是由我主掌大权……
  而刘守光心中正念时,却听得身旁有人轻咳一声,并低声提醒道:“世子……?”
  立刻回过神来,刘守光也意识到自己身处于大殿当中,他面色一整,垂头又朝身边便去。而站在他后列,也是两员身材魁梧,形貌气质上看来很明显也是久经战阵的武臣。
  刘仁恭醉生梦死、穷奢极侈,当初卢龙军中牙将也难免有人对他渐行渐远。刘守光好歹现在治军统兵,也颇有他老子当年那般做派。是以燕国军中,也有元行钦、单廷珪等宿将,也以倒向他这一方派系。
  先是有元行钦出言提醒,刘守光很快便收敛心神,脸上又做出副恭顺模样。而大殿当中,对面又有卢龙军宿将刘雁郎站出身来,向刘仁恭拜说道:
  “大王,长世子兵败,退守沧州,想必王重师、刘知俊所部敌众得势恣肆,既然大胜一阵,非但要取棣州,想必也会趁势进犯横海军,以镇慑我邦。
  臣以为。敌军如今骄兵之势,如若深入我境,我卢龙军便可趁机发骑众迂回,拦截王重师、刘知俊敌军后路。如此若能使其陷于横海军,想必军心不安,而调遣良将统领卢龙军精锐合围击之,自可反败为胜。”
  大动肝火的刘仁恭闻言沉着脸思索起来,他也知道凭燕国的国力不足以与李天衢拼到鱼死网破。可是兼吞得连同冀、鲁之地的棣州要隘,刘仁恭也绝对不想服软交让出去,他下一步的目标是称霸河朔,而邺王罗弘信、赵王王镕都已向李天衢称臣,现在就更不能被对方的气势给压制住。
  所以也务必要让李天衢知道他魏国就算势大,可是非要与我燕国打下去也将伤筋动骨。接下来倘若战事依然不利,孤恐怕也不能再与他强硬下去了……
  寻思刘雁郎此计可行,刘仁恭面色稍缓,随即点了点头,说道:
  “的确正如爱卿所言,王重师、刘知俊大胜一阵,盛气凌人,除了要夺棣州,也极有可能侵袭横海军治下疆土……哼!姑且先让他们狂一阵,可是河朔地界,终究还是要由孤来做主!
  传孤旨意,调动卢龙军两万骑众,经深、冀、德几处州府,迂回向东。那王重师与刘知俊若要兵犯沧州,我军断其后路袭扰,将这一路敌军困死在横海军地界……如此数面合围,杀败犯境敌军,也好震慑得魏博、成德几处藩镇,以后河朔地界,当须奉孤为尊!”
  ……
  做为昔日安史之乱的根据地,却又是大唐抵御契丹、奚等诸族各部的北面屏障,卢龙军藩镇多有骑军,而河北地势平坦,的确也方便大批骑兵军旅长途奔袭。幽州方面调动了两万骑军,按刘仁恭的旨意迅速出发,朝着王重师、刘知俊所统领的敌军后方包抄而去。
  卢龙军派出的骑军部众,有别于强征充军的定霸都新兵,他们打过犯边袭扰的契丹部族,甚至有不少阅历丰富的老兵当年也曾与李克用的晋军硬碰硬过。按刘仁恭想来,就算现在是李天衢一方的敌军占据上风,然而被切断去路,再由卢龙、横海二镇趁势反扑,你王重师与刘知俊再是能打,可又怎能挽回这种局面?
  然而孤军深入的弊端,李天衢当然十分清楚。王重师、刘知俊所统掌的淄青军军旅,自然也不会是一路孤军。自汴京启程北上,途径原本天平军郓州,以及北面淄青军齐州……有一路策应淄青军的兵马,很快便也进入同样处于横海军治下,也是属于冀鲁交界地区,北接沧州、东邻棣州的德州地界。
  刘仁恭与李天衢各自派出的支援军旅一路往南、一路向北,也正好在德州治下打了照面。然而蹊跷的是,双方派出的几拨哨探轻骑也并没有打起遭遇战,因为彼此部曲当中,竟然还有些是旧识。尤其遭遇李天衢所派出的这一路军旅先头部队主将之后,狭路相逢,卢龙军有些轻骑部众的牙将,竟然上前去拜会叙旧……
  “高将军!当初您与家小统领着一众同僚,为李克用胁迫而南迁之后,末将与众弟兄也都甚是想念,也不知高将军可还安好?可末将也万万没有料到……今日竟然会是以敌手的身份与将军相见……”
  德州陵县左近,几员燕军骑将滚鞍下马,拜道在地,万般感慨,竟然是在向敌军的主将恭谨施礼。而在他们身后,大批骑兵也都勒住战马缰绳停留在原地,他们手中兵器低垂,也都不敢妄动。
  因为在这一众燕军将兵的眼中,面前的那员大将扮相不但显眼,他们也极为熟悉。就算是不曾并肩厮杀,乃至在同一处军司治军统兵的,如今的燕军,而当初的卢龙军藩镇牙军中效力的将官士卒,就没有人不知道高思继的大名。
  高思继与昆仲兄弟以雄豪闻名燕地,分掌燕兵,甚得士卒拥戴。而正史中的李克用会担心他势倾一方,并且已有不肯屈从于河东的苗头而不惜将其诛杀;节度使刘仁恭也对高思继极为猜忌、处处提防,无论这员声望盖过自己的将领是为李克用所杀,还是被李天衢给要去,他都乐见其成……那么高思继在卢龙军的威望与名气,也是可想而知的。
  李天衢遂有意调遣高思继与他兄弟几个率所部燕云骑众,会集其它几拨军旅前去策应王重师、刘知俊。他也很好奇,当燕军发现他们战场上所将面对的敌人,竟会是当初己方势力军中风头最盛的人物,又会作何感想?
  眼下高思继又看见几张熟悉的面孔,他内心也是感慨实多。亮银枪被撂在银鬃马鞍鞯得胜钩上,高思继翻身下马,也朝着面前那几员燕军骑将拱手施礼道:
  “高某当初有幸蒙众袍泽抬举,只是刘节帅……如今倒是自号燕王,他对我如何猜忌,有意打压,高某为势所迫,只得举家迁离故土的因由,诸位想必多少也都知晓些。如今虽是各为其主,可高某也实不愿与当初同袍兵戎相见,在此我倒要问诸位一句:
  以往高某待同僚袍泽,乃至军中儿郎如何?如今卢龙军旧部牙兵,成了燕国的行伍将兵……那刘仁恭自号称王,比起当初,他待你们,却又如何?”


第392章 釜底抽薪,不用杀人的绝户计
  由于高思继的出现,经历一番掏心窝子的交谈,在场几员骑将当即被策反,选择集倒戈投从李天衢一方势力,虽然也仍有些将官因家眷尚在燕国幽州治下,不便背反,但是也都不愿与高思继这个他们昔日崇敬的燕云名将厮杀下去。
  因为高思继那一席话,也是直戳进燕军不少牙将的心坎里。当年他们卢龙军内乱,由李克用扶植刘仁恭上位,不但财赋粮秣征收上贡,任意要兵要粮……晋军方面还直接派出官吏至燕云地界上任,当初李匡威执掌藩镇时期,可是与李克用常年交战的对头,结果被河东军藩镇骑到头上作威作福,众多卢龙军牙将当然心中都憋着一股火。
  而刘仁恭当年虽然是被李克用扶持做得节度使,他到底是卢龙军旧部,也曾暗示过众部牙军,卢龙军到底不会一直被晋军控制。他也的确做到了,隐忍一段时期后突然发难,将李克用指派过来的州府官吏,乃至军中河东派系的将兵一股脑杀个干净,卢龙军与晋军决裂,终于再得以雄踞一方。
  可问题是……刘仁恭再吞下横海军,自封燕王之后,腐朽糜烂的转变也未免太大了些。他在大兴山兴修宫殿,使尽手段强征各地貌美女子,成天过着酒池肉林的日子,甚至勒令治下子民将钱财尽数交出,藏于山间密窟,还将挖掘打造的民夫尽数处死防止宝藏的位置外露……
  所以现阶段燕国治下军民,只能以泥土烧钱充当货币使用(按《新五代史·刘仁恭传》所载:刘仁恭“令燕人用墐土为钱,悉敛铜钱,銮山而藏之,已而杀其工以灭口,后人皆莫知其处”)。
  做为统掌一方藩镇的节度使,就算不与麾下将士同甘苦、共患难,好歹也要以身作则,有慑服三军的威严。刘仁恭带领卢龙军公然与晋军决裂,要求自治而得以扬眉吐气的牙军部众自然要跟着他干,但时至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