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82章

盛唐高歌-第82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云峰好不容易有一点好心情,当场烟消云散,一扬手,啪的一声,那茶杯先是扔在墙上,然的砰的一声,在地上摔个粉碎。
第166章。166 告状
 让崔云峰无言的是,郑鹏第二天,又把乌龟阿土带来,还喜欢拉着乌龟找崔云峰聊天,当着崔云峰的面,左一句那土,右一句王八,气得崔云峰七孔冒烟,偏偏拿郑鹏没办法。
 想管也没办法,再说郑鹏也不服管,还是奉旨而来,想不让他来鸿胪寺都不行。
 崔云峰昨晚还找皇城守卫的禁军首领提了一下,不让郑鹏把乌龟带进来,可最后还是失败,乌龟不叫不吵,没有攻击性,有些官员连仆人都能带来,不可能郑鹏带只乌龟也不行。
 还有一点,现在谁都知郑鹏是有名的大才子,李隆基破格提拨为接侍副使,这种风头人物,能不得罪,谁也不得罪。
 一个四品上少卿拿一个八品下乐正没办法,还让别人骑在头上拉屎,崔云峰的心情可想而知。
 当初就是怕自己的乳名暴露,被人笑话,没第一时间跳出来承认,没想到一步错,步步错,一到鸿胪寺轮值,就得忍受郑鹏的语言攻击。
 寺卿在家养病,年纪轻轻就以少卿的身份主事,崔云峰往日是春风得意,可郑鹏把乌龟阿土带来后,变成天天吐血,这二天,光是杯子就摔破了好几个,鸿胪寺不少人,包括心腹也莫名其妙挨骂,一时间鸿胪寺有点的气氛都有点紧张。
 经历二天的折腾,崔云峰也暗暗想通了,心想自己是一个教养好、素质高的名门子弟,哪能跟郑鹏这种素质低下的人一般见识,由他折腾去,这种人,越是幼稚在官场上越混不下去。
 等哪天皇帝忘记他是什么人,到时想整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崔云峰临出门时,不仅换了一身行头,还安慰自己说:狗咬狗,一嘴毛,自己就当被狗咬了,总不能去把狗也咬一口吧。
 早早去轮值,心想给自己一个好的开始,没想到进鸿胪寺时,郑鹏已经在溜它的乌龟阿土了,只是看了一眼,崔云峰脸色大变,那张粉面忍不住又抽搐了几下。
 崔云峰出门时,换了一条墨青色的幞头,想着给自己换个好心情,没料到郑鹏也给乌龟换了一根绳子,用一根墨青色的小布条缠着乌龟的脑袋,一边拉边说:“阿土,你这只小畜生,一大早在家里往外爬,还装死,来到皇城就跑得欢快了,畜生就是畜生,天生的贱骨头。”
 骂完,郑鹏这才看到崔云峰,笑呵呵地说:“崔少卿真是勤奋,这么早就来论值了。”
 “郑乐正来得也很早。”崔云峰微微一笑,佯装没事人一样。
 只是,那一笑比哭还难看。
 郑鹏憨厚地说:“现在身子不好,这里靠近皇宫,多沾点贵气也好。”
 这个田舍奴,养病还真会找地方,崔云峰心里暗骂,然后关心地说:“郑乐正的病怎么样,不要紧吧,要不要请御医看一下?”
 关心是假,现在就想郑鹏早点好,这样陈公公就可以好好地折腾他了。
 “快了”郑鹏高兴地说:“有劳崔少卿掂记,郎中说某最近作息定时,心情也愉悦,这病好得很快,相信再过几天就能全好,哎啊,都想快点把礼仪学会,这样就不怕当众出丑了。”
 说完,不忘用脚踩了一下乌龟的背壳:“都是阿土这小畜生,在替我挡灾。”
 崔云峰心中一痛,感觉又挨了一刀。
 郑鹏的心怀愉悦,就是建立在自己痛苦的基础上,崔云峰的内心在淌着血。
 实在不能再谈下去了,不然自己不被气死也得疯掉,崔云峰随意应付了两句,然后逃似的回到自己办公的房间。
 看到崔云峰那狼狈的样子,郑鹏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小样,跟你大爷斗,嫩着呢,今晚回去,给黄三加个鸡腿。
 系乌龟的绳子和崔云峰的幞头相同,这是黄三的功劳,一大早在崔家的门前偷偷盯着,崔云峰一出门黄三就看到幞头的颜色,然后飞马通知郑鹏,于是就有了让崔云峰吐血的一幕。
 一大早狠狠地修理了崔云峰,郑鹏心情大好,今天起得有点早,要赶在崔云峰前进皇城,免得他怀疑,现在早饭还没有吃呢。
 算了,先去吃点好的,回来再慢慢折腾崔云峰,看这小子能忍得多久。
 郑鹏是开心了,可崔云峰气得快要发疯,一回到办公的房间,二话不说就把幞头拉下撕了,换了一个备用的上去,那咬牙切齿的样子,恨不得亲自把郑鹏咬死。
 好不容易想通,又花了那么多时间给自己解脱,没想到一看到郑鹏那无赖的样子,马上就破功了。
 这家伙,真是扫把星,哪个碰上哪个倒霉。
 看来找左教坊的教坊使陈公公,让他想想办法才行。
 虽说来得有点早,可被郑鹏一气,也不能安心工作,一直到响午还是什么也没做。
 “高公公到。”这时外面突然传来门子的大声呼叫。
 听到高力士来了,崔云峰马上站起来,快步往外面走,这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玄宗李隆基基的代言人,就是皇子公主看到都得敬着。
 一出到外面,正好看高力士进来,后面还有几个抬着食盒的小太监,都不用问,就知高力士代皇帝犒赏臣子来了。
 这时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也体恤臣子,经常派人慰问身边的臣子,现在天气这么热,李隆基隔三差五派人送驱暑的冰镇酸梅汤、绿豆糖水一类,赏给臣子。
 平日多是御膳房的小太监,没想到是高力公亲自送来。
 高力士大声地说:“陛下体恤诸位辛劳,特让御膳房作了一批消暑的冰镇酸梅汤,都来尝尝吧。”
 现在正是三伏天,皇城的通风一般,那么大用不起冰,申请安装凉得快和风来仪的请求还没批下来,坐着都容易出汗,一出汗就容易渴,听到有冰镇的酸梅汤,众人喜出望外,依礼谢恩后,一个个喜滋滋地喝酸梅汤去了。
 有手下给崔云峰装了一碗,崔云峰不敢先享,双手捧到高力士面前,讨好地笑着说:“高公公一路辛苦,不如先喝一碗解解渴吧。”
 “这个,陛下赏尔等的,杂家品尝,不太合规矩吧?”高力士笑呵呵地说。
 崔云峰马上说:“合适,合适,陛下是赏给有功劳的人喝,论起功劳,哪位都没高公公这般劳苦功高,要是高公公都不能喝,那我等就更不配了。”
 高力士正好也渴了,闻言笑嘻嘻地接过来,一边喝一边随口问道:“咦,郑乐正呢,怎么不见他?”
 对高力士来说,李隆基看重的人,就是他值得关注的人,李隆基有空闲时,不时临摹郑鹏的字体,最近就是批改奏折,嘴里也哼着郑鹏作的《送别》歌,不止一次说过曲调一绝,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皇帝都这么重视,作为李隆基的心腹太监,高力士自然格外重视。
 崔云峰闻言楞了一下,马上说:“郑乐正这几天身体抱恙,在休养中,间中来一次,早上还在的,现在不知哪去了。”
 “身体抱恙,没事吧?”
 “应该没什么事,早上看到郑乐正面色红润,一大早在皇城溜龟。”崔云峰假装不经意地意。
 高力士闻言,马上放下碗,吃惊地说:“唔,刚才说什么,杂家没听错吧,在皇城留龟?”
 崔云峰故意提出,就是想引起高力士的注意,要知在皇城溜乌龟是一件很不严肃的事,要是引起高力士的不快,治郑鹏一个大不敬的罪,那就太美满了。
第167章。167 韭菜籺
 “是啊,这样有点不太庄重,某劝过郑乐正,可他就是不听劝,要知郑乐正不是左教坊的人,我等也不好说什么。”崔云峰有些婉转地说。
 高力士面不改色地说:“教坊终归是教坊,不能与九寺五监相提并论,这一比较就露馅了。”
 听到高力士这样说,崔云峰觉得有戏,以为高力士也看不惯郑鹏的作为,马上诉苦地说:“公公高见,依某说,这郑乐正,才华是有,可脾性也大,学起来没有耐性,对教导礼仪的公公也不够尊敬,一句身子抱恙,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唉。。。。。”
 机会难得,正好倒一下苦水。
 本以为高力士会教训郑鹏,至少也得谴责一下,没想到高力士一脸淡定地说:“有才华的人,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又不是什么大事,有甚值得大惊小怪的。”
 “是,是,是,高公公说得对,郑乐正可是难得一遇的大才子,对郑乐正,某也给予最大支持和包容。”崔云峰马上顺着高公公的话。
 虽说心里对郑鹏极度不满。
 高力士呵呵地笑了二声,说了一声还要到别的寺监送酸梅汤,然后在恭送声昂首离开。
 崔云峰的意思,高力士哪里听不出,可他不愿被崔云峰当枪使,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事实上高力士对郑鹏的才华非常欣赏。
 在宫廷办差,关键时候要站对队,没事也要学会明哲保身。
 皇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对一个上位者来说,最重要就是消息灵通,郑鹏跟崔云峰的过节,崔云峰从太常寺调绰号鬼见愁的陈公公来对付郑鹏,这些事高力士一清二楚。
 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
 出了鸿胪寺,径直走出皇城,准备到务本坊慰劳一下国子监的教授们,刚出皇城不久,在马车上看到有个人很熟悉,看准一点,马上让人停车,伸手唤来一个小太监,在他耳边言语几声。
 很快,一个人钻进马车,一脸恭敬地说:“见过高公公。”
 说话的人是郑鹏,吃完早饭,感觉有些无聊,去平康坊人听了个曲,又和钱柳儿调戏了好一会,这才慢条斯理往回走。
 去鸿胪寺再溜一会阿土,最好气得崔云峰那小子饭都吃不下,没想到半路让小太监拦下,说高公公有请。
 郑鹏心中有暗喜,早就等着这位仁兄出现了。
 高力士笑呵呵地说:“免礼,这里又不是朝堂,没必要那么多礼仪,郑乐正,坐下吧。”
 作为长安炙手可热的人物,高力士的马车不简单,里面很宽敞,坐六七个人都没关系,还设有桌子,外面热得像个蒸炉,可车厢内清爽宜人,原因很简单,里面的角落里放着两桶碎冰驱热。
 还真会享受。
 郑鹏也不想行那么多礼,闻言一屁股坐下,笑嘻嘻地说:“还是高公公好,没架子,说话又随和,换作其它人,就是说句话也不自在。”
 长安里,绝大部分人看到高力士,一个个都敬着畏着、战战兢兢,要不就是用异样目光看着,难得找一个这样说话的,高力士笑呵呵地说:“就是,怕什么,杂家又不是老虎,随意些好。”
 除了说话漂亮,最重要是郑鹏有才,又得李隆基欣赏,高力士看郑鹏也格外顺眼。
 “高公公,这么热的天,不在宫里呆着,这是要到哪办差?”郑鹏好奇地问道。
 “天气太热,陛下体恤臣民,特让杂家带些酸梅汤去国子监,郑乐正,要不要来一碗?”
 要是别人,肯定说不要,可郑鹏听了,马上高兴地说:“宫中做的酸梅汤真没喝过,只是,方便吗?”
 高力士开口说:“这是陛下赏给有功之臣喝的,郑乐正劳苦功高,听说为了副使的事,还累倒了,更应喝一碗。”
 郑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没什么,就是一时没注意,休养几天就没事,有劳公公掂记。”
 说话间,早有机灵的小太监给郑鹏端来了一碗冒着寒气的冰镇酸梅汤,郑鹏谢过后接过来,尝一口,酸中带甜,喝起来味道一流,很快就喝了一个底朝天。
 看到郑鹏喝完,高力士有些随意地说:“郑乐正,到鸿胪寺习惯吗?和崔少卿合作得怎么样?”
 虽说高力士说得有些随意,可郑鹏一听,就感到高力士问这个问题时,语气有些异样,猜测可能高力士问过同样的问题,现在就等着自己的答案作比较。
 郑鹏心明似镜,影帝再次附身,一脸真诚地说:“还算习惯,和崔少卿的合作很愉快,崔少卿不仅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对某也照顾有加。”
 高力士闻言,呵呵一笑,轻轻拍拍郑鹏的肩膀说:“合作愉快就好,郑乐正,杂家赠你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多留一个心眼,不亏。”
 要是郑鹏诉苦,说有崔云峰不好的说话,高力士会理解为两个人都是年少气盛,一山不容二虎不奇怪,可崔云峰说郑鹏差,而郑鹏却一个劲赞崔云峰好,一下子帮崔云峰戴上一个人品很差、喜欢背后捅刀的小人。
 看不起崔云峰的所作所为,高力士对崔云峰更是轻视,忍不住提醒一下郑鹏。
 不过郑鹏好像不会意,马上说:“请高公公放心,某是饱读圣贤之书,时刻记着圣人之言,以诚待人,绝不害人。”
 “嘿嘿,那敢情好。”看到郑鹏没会意,高力士也不再指点。
 正在说话间,郑鹏突然打了一个饱嗝,连忙说:“抱歉,刚才吃得有些饱,失态了,失态了。”
 高力士呵呵一笑,不以为怒,反而饶有兴趣地说:“什么东西,让郑乐正吃得这般尽兴?”
 “宜阳坊的和记韭菜籺,一种潘州的特产,挺好吃的。”郑鹏随口说道。
 高力士明显楞了一下,在发楞的一瞬间,郑鹏清楚地感受到高力士的眼里,出现向往、愤怒、悔恨、伤悲等多种情绪。
 虽说高力士是擅长隐藏情绪的高手,可那一瞬间的感情流露,还是让郑鹏捕捉到。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对高力士来说,潘州绝对是难以忘怀的一方故土。
 高力士其实不姓高,而是姓冯,原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祖上最辉煌的向上数第六代,也就是烈祖冼夫人,她是时任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也是华夏第一位巾帼英雄,外人称为岭南圣母,一生历梁、陈、隋三代,始终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为华夏的统一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在岭南地区,供奉冼夫的庙宇,香火终年不绝。
 严格说来,高力士是妥妥的官六代,应该幸福无比,可在长寿二年(693年)因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割,与同类金刚二人于圣历元年(698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年幼仪美,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宦官高延福看他可怜,收为养子,最后改姓高。
 韭菜籺是潘州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以韭菜和肉作馅料,然后用糯米粉和水摊薄作皮,包起来,能煮能煎,吃的时候清香可口,很受当地百姓欢迎,也是高力士童年时喜欢吃的东西。
 一听到韭菜籺,不仅勾起高力士对亲人的思念,也勾起他对美食的回忆,等他反应过来,不着痕迹地笑了笑:“宜阳坊和记韭菜籺?好,好,杂家有机会,也要好好尝一下。”
 捕捉到高力士的情绪变化,再听了他的话,郑鹏脸上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来几张月票吧,差几张到个整数。
第168章。168 阿福立功
 告别高力士后,郑鹏并没打算放过崔云峰,又拉着阿土回去,把崔云峰气得七孔冒烟,这才得意洋洋地打道回府。
 郑鹏是走了,可是崔云峰内心极度不爽,一生气,一只精美的茶杯“啪”的一声摔在地上,一下子摔个粉碎。
 “小郎君,这是最后一只杯子了。”侍候在一旁阿才有些心痛地说。
 阿才是崔云峰的随身仆从,祖上三代都是崔家的家奴,也就是俗称的家生奴,对崔云峰忠心不二,看到自家小郎君再次气得摔杯,忍不住发声。
 这可是越窑出的一壶四杯茶具,以梅兰竹菊为题材,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是难得的一套精品,崔云峰很喜欢这套茶具,说它代表君子的品质,与自己最相称,可被郑鹏被郑鹏气得连连摔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