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群情汹涌,那名三宝号的店员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东家的意思,有意见的,自便!”
这话硬气啊,没人求你来,不喜欢可以走,刚刚还一脸不满的人,顿时无言了。
连寺卿夫人都亲自排队,谁敢在这里闹事?
看到没人再有意见,那名店员继续说:“请一至十号客人进店选购。”
对面一间茶馆的二楼,郭可棠一脸敬佩地说:“郑将军,做买卖能做到你这种境界,小女子算是开眼了。”
商贾向来地位低下,郑鹏居然能让那些达官贵人、贵妇小姐亲自排队,还不许他们有意见,做买卖能做到这份上,郭可棠想说不服都不行。
郑鹏呵呵一笑,不以为然地说:“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终归是人,是人就有缺点,只要投其所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意挨,没什么不可能。”
说到这里,郑鹏补充道:“其实在开售前,已经送了不少出去。”
排队的,并不是真正的名流上层,还没开卖,就有很多人当权者上来求购,郑鹏也送了一批给交好的人,像绿姝的亲朋戚友、张九龄、萧嵩这些实权者,郑鹏可不敢让他们去排队,早早派人送上玻璃镜作为礼物,还给崔源那老小了送了三十面一尺见方的玻璃镜,让他作人情到处派,就是林薰儿也要了几面,偷偷赠与以前交好的姐妹。
不夸张地说,收到礼物的人都很高兴,崔源更是少有地夸郑鹏懂事。
郭可棠嫣然一笑:“说起来,小女子还要感谢郑将军送的厚礼呢。?”
武惠妃寿宴后的第二天,郭可棠就收到一面近三尺大的玻璃镜,配以红檀底座,华贵精巧,只是看了一眼郭可棠便爱不释手,现在每天都对着这面玻璃镜理云妆、贴花黄。
“谢什么,论公,我们是合作伙伴,论私,我们是故交,就是论辈份,也是我二嫂,郭小姐不是怪我没把代售权交与你吧?”
崔源亲自开口为博陵崔氏谋福利,郑鹏从博陵崔氏得到不少关照和庇护,再说身为博陵崔氏的女婿,于情于理这个面子要给,给了博陵崔氏,郭可棠一度有些失落。
“不敢,光是得到脚踏车、卤肉和白酒的代售,已经很满足了。”郭可棠一脸认真地说。
白酒和脚踏车的销量稳定,利润也有保证,郭可棠交出贵乡的经营大权后能迅速崛起,离不开郑鹏的扶持,特别是新式卤肉,已经全面压制贵乡郭氏的十八味香卤肉,逐渐收复失地。
说到这里,郭可棠的眼珠子转了转,开启红唇道:“郑将军邀小女子来观售,不会只让小女子看郑将军怎么吃肉喝汤的吧?”
郑鹏有惊讶地说:“哦,不知郭小姐为什么有这种见解?”
郭可棠信心十足地说:“相交这么多年,小女子对将军自问还算了解,要是将军不嫌小女子罗嗦,那小女子试着分析一下,看看能猜中几分。”
“愿闻其详。”
稍稍思索一下,郭可棠很快说道:“郑将军做事都是谋定而行,这玻璃镜制造工艺应该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也是小问题,从今天的惜售情况,再结合以三万贯的高价出售一面玻璃镜给裴夫人,新出的玻璃镜的销售方针跟卤肉、白酒这些有异,采用惜售高价的方式,物以稀为贵嘛,不过放着大把的钱不赚,不符合将军的风格,但出货量大了,价格上不去,要是小女子没猜错,将军应想把玻璃镜卖到海外,一来胡商舍得花大价钱购买,二来把玻璃镜卖到海外,也不会对大唐的市场造成冲击,可对?”
精明啊,这都想到,郑鹏忍不住拍拍手说:“郭小姐果然冰雪聪明,一猜就中,没错,我想找几个有实力的外蕃商人合作,这方面郭小姐人脉很广,还想郭小姐辛苦一下,牵牵线。”
郭可棠眼珠子转了转,很快说道:“二十面玻璃镜,不用像小女子用的那般大,半尺大小的就好。”
做买卖,需要打点的人多,像这种稀罕的玩意最受欢迎。
“给你三十面,二十面半尺见方,十面一尺见方。”郑鹏豪爽地说。
玻璃镜的成本,不配镜框的话,比白酒和卤肉的成本还低,就是再多送一百倍,郑鹏也不会心痛。
“成交,看看将军什么时候有空,小女子可以随时安排。”郭可棠眉笑如花地说。
三宝号要推出玻璃镜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长安城,那些精明的胡商得到消息后按捺不住,知道郭可棠跟三宝号的关系好,又是说好话又是送礼,希望郭可棠能替他们牵一下线,郭可棠还想着怎么开口,没想到郑鹏先释放这方面的意愿,办一件事收两家好处,郭可棠心里不要太美。
至于开口做中间商这件事,郭可棠有些心动,不过一想到自己那一大摊子事都忙得不行,也不能给郑鹏留下见钱眼开的坏印象,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放弃。’
守好自己那些买卖,足够了。
谈完正事,两人都不说话,把目光放在对面的三宝号,郭可棠看到,那些进门的客人,一个个急不及侍地进去,没一会又喜气洋洋地出来,出来的客人,大多紧紧抱着一个用红绸包着的锦盒,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抱着的是九代单传的儿子一般。
第944章。944 买到就是赚到
“请第一百三十二号客人进店选购。”
“在,这里。”三强听到叫喊,连忙把手里的竹筹举起。
说话时,不忘轻轻推一旁的许长善:“郎君,郎君,轮到我们了。”
一旁睡得有些迷糊的许长善一下子从梦中惊醒,揉揉眼睛,有些郁闷地说:“走,看看那玻璃镜到底是什么名堂,竟让某等了这么久,都等得睡着了。”
许长善心里暗暗打定主意,要是不合自己心意,或是货物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算不敢搞事,也要讽刺他们几句,一个做买卖的,竟然这般惺惺作态。
在门口验完竹筹,二人被批准进店选购,一名方字脸的店员一边收好竹筹,一边解释说:“小郎君,你们只有一支竹筹,即使二个人,也只能选购一件货物。”
“明白,谢兄台提醒。”三强笑着应酬着。
许长善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三宝号是在店大欺客,不过自己自问也是一个有脸面的人,不至于跟一个小小的店员发生争吵。
三宝号的规模很大,由两间店铺打通而成,还分上下两层,进到店后许长善只是看了几眼,然后快步向右边的角落走去。
因为限流的原因,一次只接待十位客人,出一个进一个,三宝号内客人不多,整个三宝号大多地方都空无一人,只有右边的角落挤了十多人,不时还听到赞叹声。
“客官,是选定这面了吗?一百贯,请先到柜台交钱取票,凭票拿货。”
“你们掌柜呢,老子出双倍,这里的镜子全要了。”
“客官不要激动,东家说了,每人限购一件,不是价钱的问题,别说二倍,就是一百倍也没用。”
“哗,是真是厉害,照得多清晰,就是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许长善还没走到玻璃镜前,就听到不少议论,其中叫得最大声的是一个衣饰华贵的贵公子,就是他说出双倍包起所有镜子的人,只见他舔着脸、陪着笑,正拉着三宝号的掌柜在说着什么。
这不是长安多宝阁的店少东家金永彬吗,多宝阁可是长安首屈一指的珍玩店,据说金家财力雄厚,为了显示财力,在金府内院铸了二个巨大的银球,每个银球重达三千万,取名无奈何,意识就是贼人看到也只有眼馋的份,因为普通人根本拉不动。
许长善看得清楚,无论金永彬怎么说明,可三宝号的掌柜都是摇头,当许长善走近时,只听到三宝号掌柜送别金永彬:“金公子,招待不周之处,请多担待,?改日请金公子喝酒。”
金永彬的兴致不高,只是随意挥挥手,当他看到许长善时,点点头,然后对身边的亲随使了一个眼色,那名亲随走到许长善身边,压低声音说:“小郎君好,在这里购买到的玻璃镜,随时欢迎到多宝阁脱手,价钱绝对会让小郎君满意。”
这是什么意思?高价收购?这意味着买到就是赚到?
回过神,金永彬主仆已经离开,还有二名下人小心翼翼抬着一个大半人高的木箱,应是金永彬所挑选的玻璃镜,不过看多宝阁少东家的脸色好像不太好,应是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心情不佳。
“小郎君,店里的东西随便选购,今天限购一件,看中什么只要招呼一声,很快就会有人上前协助。”一名店员笑着开道。
“有劳。”许长善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此刻,许长善被堆放在角落里的镜子所吸引:上百面镜子错落有致地摆在特制的货架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看得非常清楚,清楚到能数得清自己的发须,非常神奇。
就是市面上打磨得再好的铜镜,也不及玻璃镜的一成。
难怪那么多女子趋之若鹜,有一块照得这么清晰的镜子梳妆,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感受完玻璃的神奇后,许长善把目光放在玻璃镜的样式上,只见玻璃镜以一尺见方为主,最小的只有三寸大小,看介绍可以放到口袋里,方便随身携带,可以随时整理妆容,大的足有三尺高,用红木框边、白银镶角,再配一个可以让玻璃镜斜放的底座,上面雕有精美的花纹,非常华美。
镜子照得很清晰,而式样和装饰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有圆形、方形、菱形、葫芦型、三角等等,装饰的材料也很多,最常用的是红木,像珍珠、贝壳、宝石等等,看起来每一件都是匠心之作,许长善就算是一个男子,看起来也很喜欢。
然而,镜子的样式很漂亮,价格同样“漂亮”,最常见那种一尺见方的玻璃镜,一块就要一百贯钱;随身携带三寸小镜,价钱也高达八十八贯,经过比较后许长善惊讶地发现,装饰并不是影响价钱的第一要素,最影响价钱的是镜子的大小,像角落那些大约三尺高的大镜,标价竟然高达一万八千贯。
天啊,一面玻璃镜,就那么薄薄的一片,价格高达一万八千贯,这也太让人震惊了。
对了,刚才多宝阁的少东家金永彬离开时,那些下人抬的箱子好像眼前看到最大的还要大,估计价钱肯定一万八千贯要高。
果然财大气粗。
“小郎君,选好了吗?”这时一名穿着三宝号制服的店员走过来,面带微笑地说。
许长善没有回店员的话,而是兴致勃勃指着那面标价一万八千贯的玻璃镜说:“问一下,这一块玻璃镜,是贵店推出价格最高的吗?”
“回小郎君的话,剩下的玻璃镜是以它的价格最高,在它前面是一块超过三尺的玻璃镜,以二万七千贯售出。”店员面带微笑地说。
二万七千贯?
许长善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都说长安达官贵人云集、豪商巨富不计其数,现在看来,还真没错,那么贵的玻璃镜也有买,对许长善来说,一千贯以下还可以考虑,超过一千贯就吃力了。
真有钱啊,就在许长善跟店员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有三名妇人达成交易。
告示上标明不议价,买大买小、买贵买便宜全由客人自行决定,那三名妇人看看自己的钱袋,再看看玻璃镜的价格,很快就拿定主意,付钱购兑货券,再用券提货走人。
看到邓长善迟迟没下手,店员以为价格太高把邓长善吓到,很有礼貌地补充道:“若是小郎君没挑到喜欢的,可以暂时放弃,随时可以离开。”
第945章。945 开拓海外市场
“挑中了,挑中了,就这面。”许长善毫不犹豫指着一块标着一百八十贯的镜子说,生怕被别人抢了一样。
傻的才不买的,现在分明是买到就是赚到。
玻璃镜未售先火,先是在惠妃的寿宴上大放异彩,然后又有裴夫人豪掷三万贯购置一面玻璃镜的壮举,三宝号把宣传做得那么轰动,许长善以为玻璃镜怎么也要千贯以上,没想到玻璃镜比自己想像中便宜太多了,身上揣着三千多贯柜票的许长善,只花了一百八十贯就能买到妻子想要的玻璃镜,心情大好。
三宝号在出售前,又是派筹又是限购,限制每个筹只能购买一件,刚开始许长善不理解,觉得三宝号店大欺客、高高在上,打算只是见识一下,临走酸几句,现在看来三宝号简直不仅是业界良心,还非常任性,送上门的钱都不要,要不然,自己就是舍得花钱也不到。
“好的,客官,小的这就帮你标记下来,请这边先交钱。”店员一边说,一边在那面镜上挂了一个“已订”的便签。
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交钱的时候,看中的货物让人捷足先登。
交完钱,许长善顺利拿到用布包了多层、装在木盒内玻璃镜,临走时伙计再三交待,一定要轻拿轻放,因为玻璃镜容易碎裂,这一点许长善没有疑问,在交钱时就被告知要小心,还说货一出门三宝号概不负责。
刚出店门,就有好几个人上门询问要不要转让,有人说价钱面议,有人说质高从优,还有人直接说无论花多少买的,直接加十贯钱,其中还看到多宝阁的人,真正印证买到就是赚到的道理,许长善拒绝了这些诱惑,小心翼翼地抱着,要拿回去送给妻子。
这天像许长善一样的人有很多,他们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来,中途也有埋怨,不过最后都是笑容满面地离开。
要么带着心仪的商品,要么转手小赚一笔。
三宝号不提价限售,看似少赚了很多,不过有失亦有得,很多客人对三宝号的认同感更高,当天三宝号售了一千二百面玻璃境,看似数量不少,可放在人口上百万的长安,这点数量都泛不起什么浪花。
卖完一千二百面玻璃镜后,三宝号直接张贴玻璃镜已卖完,下一批等通知消息,让不少后来排队想跟风的人大叫失望,很多人买不到玻璃镜,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买到玻璃镜的人身上,出高价收购,原来一面只卖八十贯的小镜,现在都炒到二百贯,还是有价无市的那种。
于是,玻璃镜的名气更大。
很多人想找三宝号合作,不过都被三宝号婉拒,说技术不成熟,成品很少,前期只会选择在三宝号售买。
长安很多人揣着钱都是投石无门,有钱想买一面玻璃镜也买不到,不过长安有二个人却有希望能购入大批玻璃镜,这二个人是来自日本的板田正男和来自大食的伊兹拉。
丽春院一间豪华包厢里,房间中央歌舞升平,乐工和舞伎正在卖力演奏,乐声悠扬、舞姿动人,旁边的饭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可板田正男和伊兹拉静静坐在哪里,无心欣赏迷人的是歌舞,亦无意品尝诱人的美食,甚至连筷子都没拿,频频看着门口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三宝号的幕家东家、大唐赫赫有名的冠军候会到这里跟他们谈生意。
冠军候啊,大唐实权人物,是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板田正男和伊兹拉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在街上看到一个巡逻的武候都要低声下气,更别说要见大唐威名赫赫的冠军候,郑鹏没来之前,二人滴酒不敢沾,片肉不敢尝。
对二人来说,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等待时,二人多次目光相接,不过都是稍有接触便各自移开,一来彼此只是点头之交,二来双方坐在这里,就是对手,说不定一会儿就要争破头,现在双方都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没心思客套,也没有必要客套。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门“咯吱”的一声被打开,一股冷风吹进,人还没到,一个爽朗的声音传进来:“来迟了,让二位久候。”
声音不大,可就是有魔力一般,不仅奏乐、歌舞停下,坐在里面的板田正男和伊兹拉差不多同时向门口处张望,当他们看到一张印象深刻的面孔时,心中一个激灵,不约而同像弹簧般从蒲团上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