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进没好气地说:“别说愿意,就是倒贴她都肯,那几个你们别掂记了,美女多的是。”
赵景瑜和罗佑鸡啄米一样频频点头。
这时花魁林瓶儿突然大声说:“诸位,请静一下,请静一下,郑公子有话要说。”
听到郑鹏有话要说,在场人都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郑鹏身上,然而郑鹏没有说话,林瓶儿大声说:“郑公子说了,今天这里的所有花销他全包了,哪个姐妹能把他兄弟拉上床的,重重有赏。”
说到这里,林瓶儿嘴边露出一丝娇笑:“姐妹们,还等什么,在座的公子、小郎君,一个个宇气轩昂,还是豪气冲天的大唐英雄,过了这村可就没了这店。”
话音一落,全场欢呼了起来,那些金花、粉头们笑嘻嘻地挑逗看到的男子,只有郑鹏例外,林瓶儿好像脚上打了桩一样,坐在郑鹏旁边不走了,就是金氏双姝也知竞争不过,早早把目标放在陆进身上,现场一片鸢声细语,一些大胆的女子主动“进攻”起来,现场春色无边。
当晚郑鹏玩得非常尽兴,喝多几杯后,在兄弟们的怂恿下,成了林瓶儿的入幕之宾,入了暧席,采了花魁,当晚帐暧被香、巫山云雨,二人折腾到大半夜才双双满足地沉沉睡云,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郑鹏有点不太自然地回家。
毕竟是有家室的人。
这不,负责保护自己的红雀看自己的眼神,也有点怪怪的。
“少爷回来了。”守门的福全看到郑鹏,眼前一亮,马上大声叫道。
郑鹏被他这一嗓子吓了一跳,回过神,随即瞪了他一眼:“大白天嚎什么嚎?”
“是,是,是,小的知罪。”福全被郑鹏用眼一瞪,吓了一跳,连连赔罪,而一旁的红雀则是笑而不语。
郑鹏刚回到前院,闻讯从里面出来的绿姝和林薰儿也到了前院。
“好巧啊,你们是要外出吗?”郑鹏打着哈哈说。
绿姝走到郑鹏身边,凑近闻了一下,很快掩着鼻子说:“一股胭脂水粉味,看来夫君在丽春院玩得很尽兴啊。”
林薰儿往郑鹏身后望了望,又向大门的方向看了看,然后笑着说:“还以为多一个姐妹呢,看来少爷还是挺自律的。”
郑鹏有些不太自然地说:“姝儿,昨晚跟军中交好的泽袍兄弟喝酒,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所以。。。”
话还没说完,绿姝就抢着说:“夫君,不用解释,跟兄弟们喝酒,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多喝几杯是应该的,看你一身酒味,先泡个澡,泡完正好吃午饭。”
“好。”郑鹏有些意外地说。
回到大堂后,趁绿姝替自己装备衣裳时,郑鹏小声问替自己揉肩解乏的林薰儿:“薰儿,你们真不生气?”
“有什么好生气的,以少爷的身份地位,偶尔去会一会朋友,应酬一下很平常,老实说少爷已经非常自律,现在长安很多人背后说奴家跟姝儿善妒呢,因为少爷成亲后几乎绝迹各种诗会和平康坊。”顿了一下,林薰儿柔声地说:“少爷真的不用太在乎我们姐妹的想法,我们真不生气。”
像郑鹏这种身份和地位的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很多人还金屋养娇,林薰儿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郑鹏闻言心中一喜,这就是自己向往的盛世大唐。
放在后世,虽说出外面胡混,有可能跟哪个女孩子开句玩笑或多看几眼,也要被女朋友或家里的母老虎各种折腾,像跪搓衣板都落后,有的妹子创新般弄了很多花样,例如跪天子秤,规定要跪多少重量;跪薯片不能碎;跪遥控器不能换台等,到了大唐,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郑鹏舒坦地闭上眼睛,随口问道:“我不在这里,没什么事吧?”
“少爷不提,奴家差点忘了”林薰儿马上说:“早上有一名小太监送了十八名奴隶来,说是高公公的意思,还说这些人都是少爷要的。”
这么快就送来了?
郑鹏眼前一亮,打了一个响指说:“放松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做些正事了,嘿嘿。”
第864章。864 最厉害的是小姐
美美泡个澡,吃完饭后,郑鹏这才在偏厅接见了高力士派人送来的十八名奴隶。
“见过郎君。”一行人看到郑鹏,恭恭敬敬地行礼。
来之前,他们就被告之主人是朝中新贵郑鹏,心里有种不幸中万幸的感觉。
修路出了事,需要有人负担,于是一行人很不幸成了背黑锅的倒霉鬼,打入奴籍后,从此生死就捏在别人手里,好在新主人郑鹏一向名声很好,也是有才华、有地位的人,跟着这种主人比那些粗鄙的人好得多。
最重要一点,郑鹏手下有一支工程队,专门给别人修水泥桥,涉及到工程,正好也跟众人的技艺对口,这样一来,一身技艺也算有用武之地,有用武之地也就是有利用价值,想必日子不会难过。
郑鹏打量了他们片刻,开口道:“免礼,都起来吧。”
只是打量几眼,郑鹏就感到这群奴隶跟别的奴隶有明显的不同:别的奴隶不是一脸麻木,就是一脸悲戚,穿着打扮、精气神都不在状态,眼前这些人,虽说低着头、弯着腰,但是他们的眼光还很有神,衣衫有些破旧,但浆洗得很干净,也很注重个人卫生,给郑鹏的第一感觉是:他们不是奴隶,而是一群串门的学者。
想想也对,能进工部只有二种人:要么有关系,要么有才华。
要是有关系,早就找人脱身,不会以奴隶的身份出现在这里,他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匠师。
“谢郎君。”众人连忙表示感谢。
郑鹏摆摆手:“以后叫少爷就行。”
众人犹豫一下,虽说少爷的称呼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很快齐声应道:“是,少爷。”
“好了,言归正传,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顺便说一下自己擅长的技艺。”郑鹏开门见山地说。
“小的姓方,单名一个彬,原是工部属下水部员外郎,擅长水陆勘测、绘图和项目管理。”
“小的姓金,名字是长禄,原是工部属下水部主事,擅长规规。”
“小的姓钱,名字是向川,原是工部属下虞部虞曹,擅长项目预算和评测造价。”
“小的姓陈,名字是子威,原是工部属下水部采办,擅长采购与工程有关的各项物料。”
“小的姓唐,名字是兴家,原是工部核曹,擅长管理、控制项目成本。”
。。。。。。
当最后一个人介绍完,郑鹏高兴地说:“不错,都是人才,我全要了,只要你们用心办事,肯定亏待不了你们。”
“谢少爷。”以方彬为首的十八人连忙表示感谢,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第一关总算顺利过了,可以留下来,也得到主人的承诺。
郑鹏又看了众人一眼,很快说道:“你们十八人成为一组,由方彬担任组长,副组长金长禄,以后有事,我会直接找正副组长,具体事项再由正副组长安排。”
在吃饭的时候,郑鹏就看了十八人的资料,高力士办事很细心,随着卖身契来的,还有工部对这些人的政绩考核和评价,心里对这些人的能力有了初步的理解,当场就把职务分下去,先把这松散的十八人捏成一股绳,方便管理。
这就奴隶的好处,他们的性命都属于主人,自然不敢跟主人争辩,主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郑鹏连组织推荐都省下,直接指定人选。
方彬和金长禄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行礼表示感谢,当场表态尽心办事。
郑鹏点点头说:“好了,你们先下去休息,有事再安排。”
刚刚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多少也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时间,再说工程队还没赶到长安,郑鹏计划等工程队的人到了,再一起商量这件事。
很快有下人把方彬他们带下去休息,郑鹏揉揉眼睛,突然开口问道:“老齐他们还要多久到长安?”
老齐是郑鹏的家奴,当时修筑迎姝桥时,郑鹏身边有二大助手,一个是负责后勤的黄三,一个是主管工程的老齐,黄三成了一枚暗棋,在外面为郑鹏修筑一道看不见的围墙,而老齐因技术过硬、脑子灵活,成了工程队的主事,带着人走南创北,专门修筑水泥桥,这可是一门独市生意,每年都能给郑鹏上缴三到五万贯的纯利润。
又是一只下金鸡的鸡,郑鹏为了建造大唐第一列火车、也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把大部分人手撒回。
对郑鹏来说,推动大唐这艘巨轮前进,比赚钱有意义多了。
侍候在旁的崔二恭恭敬敬地说:“齐主事在郑州修桥,按计划,他们半个月前已经出发,可能是随身携带的工具很多,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估计这二天就能赶到。”
“很好”郑鹏点点头,随口问道:“对了,工程队现在怎么样,买卖好吗?”
不容易啊,姑爷终于关心工程队了,换作其他人,对一个不用管、一年也有上缴几万贯的工程队,肯定是百般重视,哪像郑鹏这样不闻不问,幸好工程的人都是郑家的下人,卖身契就在姑爷手里,要不然早就造反了。
崔二连忙说:“修路补桥,一直是老百姓最热衷的事,很多地方乡绅和豪门大族都以为故里修一座水泥桥为荣,订单都多到接不下,很多人还托关系要插队,原来工程队只有三十余人,现在都发展到一百多人,合计有三支小队呢。”
郑鹏有些意外地说:“不错啊,没想到老齐这样能干,以前觉得他就是一根筋,一门子心思都放在技艺上。”
老齐是大唐的技术宅,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其它事都不在乎,没想到他把工程队壮大了三倍,一百多人,放在后世,算是一个中小型的建设公司了。
“哪里,那是订单太多,忙不过来,就是小姐的亲戚也安排不过来,亲戚找到小姐说情,小姐让他腾时间,他说人手不够,当时小姐就发话,人手不够可以增加人手,也就是小姐发了话,他才扩大规模的。”
顿了一下,崔二有些感叹地说:“其实工程队能有今日成绩,都是姑爷的功劳,建桥是姑爷想出来,特别是水泥,朝廷把水泥列为违禁品,只限官家使用,外人有钱也买不到,因为少爷献水泥秘方有功,皇上网开一面,准许我们自行制作水泥,只要把产量和用途送到官府报备即可,也就是说,大唐会建水泥桥又能建水泥桥的,只有元城郑氏工程队。”
在博陵崔氏时,崔二就听说郑鹏的厉害,当时有些不以为然,认为郑鹏只是一时走运,人只能一时走运,不能一辈子走运,心里暗暗替自家小姐婉惜,自从跟绿姝到了郑家后,越来越觉得郑鹏厉害。
姑爷不仅赚钱有一手,仕途也很畅顺,虽说对升官兴趣不大,有时还拒绝升官,现在也是威风八面的冠军候、云麾将军了。
算起来,不是姑爷厉害,最厉害的是小姐,一眼就相中姑爷这匹“千里马”。
第865章。865 老齐的震惊
等了二天,老齐终于带着三十人的工程队向郑鹏报道,加上方彬他们合计是四十八人。
四十八人不足以修筑一条路,不过现在不是修路,而是做各种准备工作:火车的样品、线轨的设计、路线的规划、沿途土地的购置等等,要做的事很多。
重型火车肯定做不了,因为动力是一个硬伤,为了材料达到坚固、轻便,还要对材料升级改造,用人力和畜力只是最先构想,用蒸汔驱动才是郑鹏最想做的,利用蒸汔作为动力的构想也要提上日程。
幸好,三宝号近年大规模扩展,为了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一直招新纳贤,集结了大批优秀的工匠,各式工场也非常完备,直接拉过来就可以投入研究,这些都是郑鹏修筑铁路的保证。
偏厅内,郑鹏坐在书案边上,方彬、金长禄、老齐和阿财恭恭地站在郑鹏的对面,等待着郑鹏的吩咐。
让四人简单介绍后,郑鹏径直说:“知道我把你们召集到这里干什么吗?”
四人一起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阿旺有些讨好地说:“少爷有事,吩咐一声就是。”
郑鹏没有说话,指着书案上的地图说:“这是大唐的地图,看到这个点没有,这个点是长安,而旁边这个点是洛阳,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从长安到洛阳,修建一条新路。”
说话间,郑鹏用木尺对齐两个点,用炭笔在两者之间画了一条黑直的线。
话音一落,在场的人不由心头一震,老齐是郑鹏身边的老人,知道郑鹏的性格,犹豫一下,开口问道:“少爷,小的没听错吧,修一条新路?”
少爷就是少爷,要么沉默几年也没发话,要么一发话就是大手笔。
现在修桥的业务非常赚钱,还没开工就能收到一半订金,一开工就收足钱,还不许还价,就是这么赚钱的买卖,郑鹏说放缓就放缓,那些都是钱啊。
郑鹏肯定地说:“没错,是修一条新路。”
注意到方彬欲言又止的样子,郑鹏开口道:“方彬,现在是讨论时间,有什么话都可以畅所欲言,就是说错了也没关系。”
得到郑鹏允许后,方彬小心翼翼地说:“少爷,长安至洛阳有官路,官路又大又宽,常年有人维护,据小的所知,朝廷并没有修筑新路的打算,不知这条新路是谁修?”
长安是京城,洛阳是东都,两地往来十分频繁,虽说官道有时有些拥挤,但总的来说交通还算畅顺,除了官路,还有不少小路,总的来说没必要修新路,就是修新路,也要经过多年的考察、规划,这些都绕不开水部,方彬曾长期担任水部员外郎,从没听说朝廷说要修新路,看郑鹏这二天的动作,有点像他要修路。
“没错”郑鹏毫不犹豫地说:“听清楚了,我要修一条新路,是我一个人,由长安至洛阳。”
真是猜对了,不过方彬没有任何喜悦,而是一脸慎重地说:“少爷,长安到洛阳,途经几百里,沿途要爬山涉水,修一条新路不容易,别的不说,光是修路需要用到的土地和人力,涉及巨量的金钱,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还请少爷三思。”
天啊,真是一个人想修一条路,简直就是疯了,要知大型的工程花费的都是天花数字,土地要钱、人力要钱、物料要钱、要顾及朝廷官府的想法,也要处理地方族老乡绅的关系,每一样都要花钱,概括来说,那是一个无底洞。
长安是京畿重地,高官和皇亲国戚云集,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很多纨绔子弟为了引人注意,喜欢一掷千金,然而这是修路,还是修一条长达超过七百里的新路,绝不是在青楼为了花魁扔个三五千贯那么简单,方彬最怕郑鹏是脑子一热,千万身家就打了水漂。
像这种大型的工程,只有朝廷才能做得起,虽说平日有人为了积德积善修个路、补个桥,也就是像征修一小段,能修三五里已经很了不起,而郑鹏现在要修一条长达七百里新路,听起来。。。怎么有点不靠谱的感觉。
老齐也被郑鹏的设想吓了一跳,开口道:“少爷三思,从长安到洛阳路途遥远,也有大唐最好的官道相连,除了官道外,还有其它小路相通,再修一条是不是有些浪费?”
在贵乡时,老齐就跟郑鹏,可以说是跟得最久的那批老匠人,他知道郑鹏的脾气,一旦他想做的事,就很难让他改变主意,当年在博陵修迎姝桥时,河宽水深,那么多人劝郑鹏,可郑鹏主意一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别人越劝,他越来劲,最后一座震惊世人的迎姝桥拨地而起。
迎姝桥让博陵崔氏赚足了脸面,就是过了这么多年,这座桥的名气有增无减,很多人慕名而来观赏,包括异国人,也不知是谁传开的,说郑鹏和绿姝就是牛郎织女的化身,迎姝桥就是人间的喜鹊桥,男女一起在上面走一走,就会一起偕老白头,于是这座桥成了代表爱情的像征,很多年轻男女在成婚前特地在迎姝桥上走一步,这样一来名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