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421章

盛唐高歌-第421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章。
 黄三眼里闪过一丝寒芒,主动请缨道:“少爷,要不要给贵乡郭氏一点教训?”
 敢跟少爷作对,也就是自己的敌人。
 郑鹏摆摆手说:“不急,先看看他怎么做,想玩我奉陪,正愁着无聊呢,找个人玩玩也好。”
 “哪里,敢跟少爷耍心眼,那是茅厕里点灯,找死(屎)。”
 “少爷,最近小心一些,太子府的人想拉拢你不成,可能要对你不利,跟太子府关系密切的李林甫,最近跟御史台的人走得很近,也不知对付谁。”黄三突然开口提醒。
 “我知道,是对付我,今天在朝堂上见识了。”郑鹏淡淡地说。
 黄三很努力去做了,可情报来源多是与底层的有关的多,在核心方面的情报,来源还是不足,这也不能怪他,格局的问题,发展到现在估计是他的上限,要想再进步,得花费更多的功夫去培养他,要想近期内有起色,最快的方法给他找个帮手。
 “少爷,小的做得不错,后知后觉,请少爷责罚。”黄三一脸惭愧地说。
 “这不能怪你,要是那么机密的事也能随便打听得到,那这天下也就没什么机密了,再说你手里的那摊事太多,有时难免顾此失彼,这样吧,我给你找个帮手,替你分担一下。”
第819章。819 偶遇安禄山
 要是其它人,会觉得自己是被削权,可黄三听到后长长松了一口气,闻言马上说:“那太好了,不瞒少爷,早就想有个人帮忙分担一下,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要是少爷能找个人帮忙,这可是大好事。”
 以前觉得是一个机会,黄三以为自己可以做得很好,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黄三的能力显得有点捉襟见肘,要是有个人帮自己,最好不过。
 两人又商量了小半个时辰,郑鹏才施施然离开。
 客云来的旁边就是市集,人头挤涌,卖什么的都有,郑鹏刚想走,突然听有人大叫“打死他”“打死这二条突厥狗”的声音,顺着声音看过云,只见买卖牲畜的地方围了很多人,还有人大声叫“打得好”的话。
 很久没有看过热闹了,郑鹏看看时间还早,犹豫一下,很快转过身,向市集的方向走过去。
 一走近,郑鹏便看到两个身穿异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被绑在支撑屋顶的柱子上,一名衣着华丽的少年,一边骂,一边用皮鞭抽被绑的两名年青人,旁边的百姓一边围观,一边小声地议论:
 “这两个突厥人真不知好歹,连胡公子都敢欺骗。”
 “话不能这样说,牲口市的规规是钱货过手,概不退还,那马验过没问题,当场交割,过了三天还找人家麻烦,胡公子可有点不地道,坏了规矩。”
 “规矩?规矩是都是他老子定的,谁不知胡公子的老子是这里的市集令,就是这二个外来的家伙不长眼。”
 “官字二个口,有他说没你讲,我们本地人都不敢得罪胡公子呢,何况是二个外来户?”
 “换着以往还好说一些,大唐出了郑将军这种猛将,谁不服就打,一打一个猛,没看到那些外族的家伙,以前一个个以为自己很能打,有些不服管的样子,现在一个个夹着尾巴做人,老实得紧呢。”
 郑鹏没想到,现在买卖一个牲口也跟自己挂上钩,不过听起来还是挺舒心。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二个突厥青年卖了一匹马给市集令的儿子胡公子,不知怎么回事那马出了问题,胡公子就抓了这二个突厥青年出气。
 听议论是胡公子有错,可围观的百姓只是看热闹,没人替突厥青年说话,在他们眼中,就算胡公子无理,可毕竟是自己人,那两个突厥青年只能自认倒霉。
 郑鹏也没有开口,选择在一旁做静观其变。
 胡公子打了一会,两名突厥青年的衣衫都有些破烂,身上也出现一条条血痕。
 “这位公子”其中那名胖突厥青年用流利的汉语哀求道:“你也得讲道理呢,马交给你的时候好好,验完货才交割,过了三天才说有问题,换谁也不能答应啊。”
 咦,这个肥突厥青年汉语说得还挺流利。
 “屁”胡公子啐了一口,嘲讽地说:“凭你这个田舍奴也敢跟本公子说道理?早找人看了,你这匹马是病马,行啊,喂点药拉来卖,本公子也着了你的道,货物过手概不退还的规矩我懂,但你把病马当好马卖,这不是交易,这是欺骗,就是打官司也不怕你,说,赔不赔钱?”
 胖突厥青年有点怯怯地说:“钱,钱花。。。花完了。”
 把马卖了钱,二人想去见识名闻天下的平康坊,没想到一到平康坊就看花了眼,被那些美女一拉一靠就找不到了北,二人在平康坊只是玩了二天,那兜比脸还干净,为了吃饭,想靠自己会看马、看牛在牲畜市做个中间人赚点钱,没想到碰上打着灯笼找自己的胡公子,被抓个正着。
 “不赔钱是不是?”胡公子扔下马鞭,一手抄起旁边一根棍子,咬牙切齿地说:“也行,本公子把你们两个田舍奴的狗脚打断,那钱就当给你们的汤药费。”
 看到胡公子举高棍子,吓得两名突厥青年面色大变,一边求饶,一边拼命挣扎。
 要是把腿打断,下半辈子都完了。
 衣服被抽烂,用力挣扎下,“啪”的一声,一样东西从肥突厥青年怀里掉下来,胡公子一看是用羊皮袋装的,眼前一亮,放下棍子捡起来,看看里面是不是钱,一打开,有些晦气地说:“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呢,原来是路引文书,也行,看看你们这二个田舍奴叫什么名字,咦,还是兄弟呢,安思顺,安禄山?”
 什么?安禄山?
 别人没感到什么,对这二个倒霉又狡猾的突厥青年没什么感觉,本来想转身走的郑鹏,脚抬到半空硬生生停住,安禄山在这里出现了?
 说到李隆基,很容易就想起四个人,高力士、杨玉环、安禄山和郭子仪,高力士和郭子仪已经出现,对郑鹏来说,只有安禄山和杨玉环还没有踪影,想不到把大唐搞得破碎不堪的安禄山竟然出现在这里,还被人当成骗子一样绑着。
 郑鹏脑中马上想起有关安禄山的资料:安禄山父亲可能是康姓胡人,母亲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则天顺圣皇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从小就长得肥胖,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母亲改嫁后,有可能继父安延偃对他不好,也可能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于是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一起逃离突厥,四处为生,按照历史的轨迹,再过一年安禄山和伙伴偷羊时被张守珪的手下抓住,想处死时安禄山大叫“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看到说话这么豪壮,就留他一名,派他去执行抓活口的任务,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执行力非常高,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成为有名的捉生官,在张守珪的器重和提拨下,一步步走向辉煌。
 没有父荫,没有助力,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可以说安禄山成功的历史,堪称一部屌丝的奋斗史。
 然而,由于历史出现一点点偏差,安禄山还没遇上张守珪,先遇上了自己。
第820章。820 测试
 郑鹏脑中思如电转时,胡公子把羊皮袋和两边路引扔在地上,重新抄起了木棍,把木棍举得高高的对着安禄山,眼看就要打下来,安禄山吓得闭上双眼,有些认命地心想:这下完了。
 安禄山闭上眼,等待棍子落下敲打自己双脚残酷的一刻,可等了一会没等到棍子落在自己身上,反而听到胡公子暴怒地说:“你是谁,敢管本公子的闲事,看我。。。请问,你。。。你是新晋冠军候郑将军?”
 什么,冠军候?安禄山闻言马上睁开眼,一睁开眼,就看到一个衣饰华丽、气度不凡的年青人,一只手握胡公子举起的木棍,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
 郑鹏松开手,一脸从容地说:“没错,我就是郑鹏。”
 话音一落,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声,众人围着郑鹏,兴奋地叫了起来,随着惊叫,大批人闻讯赶到这里。
 没一会的功夫,围了外三层内三层。
 郑鹏出行没带随众,行为很低调,刚才众人只顾着看热闹,没注意到郑鹏,更没想到朝中新贵冠军候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胡公子听到郑鹏承认,连忙把棍子扔到地上,一边向郑鹏行礼一边说:“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这两个田舍奴。。。不,不,不,这两个突厥兄弟是将军的人,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请将军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
 在市集来说,自家老子可是一霸,可郑鹏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新贵,在他面前,别说自己,就是作为市集令的老子也只是一只小蝼蚁,胡公子哪敢跟郑鹏叫板。
 其实胡公子也不是真想打断二人的脚,就是想吓吓这两个突厥人,让他们把钱吐出来,没想到这个卑贱的突厥人,竟然引得郑将军替他们出头,郑鹏一表露身子,马上识趣放下武器。
 郑鹏摆摆手说:“误会了,这二位不是我的人,我在旁边都听到了,你们之间有些误会,既然是误会,说明白就行,没必要下狠手,要不然传出去,外族人还以为我们没有容人之量呢。”
 “是,是,是”胡公子的头像鸡啄米一样,连忙应道:“将军说得对,这件事是冲动了,冲动了,幸好将军提醒。”
 现在对和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惹眼前这位如日中天的冠军候生气,胡公子相信,要是自己不给郑鹏面子,就算郑鹏不当场为难自己,他一走,有的是人来教训自己以讨好这位朝中新贵。
 郑鹏笑着说:“胡公子是吧?”
 “不敢,鄙人小姓胡,单一个启字,将军叫我小胡就行。”胡公子连忙说道。
 “好,小胡,那匹马多少钱,就当我买了,然后放了这两位突厥来的朋友,可好?”郑鹏笑吟吟地说。
 胡公子一边解开被绑的安禄山和安思顺,一边说:“将军哪里话,那匹马只是有点小疾,找个看马的郎中服一剂就好,这种劣马配不上将军,小的家中有一匹极品的大宛马,一直没有主,要是将军有兴趣,胡启愿将良马献给将军,聊以表达以将军的敬佩之情。”
 像郑鹏这种朝中新贵,很多人想投靠都投石无门,眼前放着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不能轻易放过。
 一匹好马算什么,要是郑鹏愿意,胡启把自家娘子献了也不带眨眼的。
 郑鹏沉吟一下,开口道:“献就免了,这样吧,我明天让人到这里看看,要真是好马就买下来。”
 现在钱不是问题,郑鹏不想因为一匹马坏了名声,也不想因一匹马欠了胡启的情,明天派人买马,在合理价钱上加一点,把这件事完满结束。
 胡启知道像郑鹏这种人物,没那么轻易能攀上,闻言有些无奈地说:“就依将军所言。”
 这时安禄山拉着结拜兄弟安思顺,一起跪在郑鹏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安禄山谢将军救命之恩。”
 郑鹏打量了二人一眼,开口说道:“不用谢,只是举手之劳,你们是突厥人,来长安干什么?”
 安思顺身材高大,方脸大耳,留了浓密的胡须,看起来很壮实;安禄山比安思顺矮半个头,肥头大耳,一脸憨厚的样子,年纪不大,已有了一个大肚腩,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肚子,而是他的眼睛,其实安禄山的眼睛不小,可脸太大,衬得眼睛小了,他的眼睛很有神,还不时骨溜溜地转,跟他面相成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回将军的话”安禄山一边行礼一边说:“小的听说长安是天下最繁华、最漂亮的地方,心生所往,想有生之年到这里看一下,就跟兄弟结伴而来,因路上开销过多,盘缠也不够,只能卖马,没想到弄了一出误会,幸得将军出面调停,再次拜谢将军。”
 郑鹏拍拍安禄山的肩膀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你们二人千里迢迢来一趟也不容易,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今天碰上我,也算有缘,拿着,身处异乡要是没钱,那可是寸步难行。”
 安禄山感受手心一沉,睁眼一看,不由眼前一亮:手上多了一块大约五两重的金饼。
 早听说郑将军为人好相处,对外族人没有偏见,在西域更是与各族打成一片,现在看到还真没说错,冠军候就是冠军候,一出手就是五两黄金,真是拨根毛都比自己的腰要粗。
 “将。。。将军,这,这不行,小的不能收你的钱。”安禄山咽了一下口水,有些结结巴巴地说。
 贵人啊,要不是郑将军,说不定自己双脚都得被打断,郑将军不仅救了自己,还打赏了一个金饼给素昧平生的自己,安禄山都激动得想哭了。
 郑鹏转身离开,边走边说:“本将送出来的东西,从不收回,留着吧。”
 区区五两黄金,郑鹏根本不放在眼里,事实上这五两黄金,是郑鹏故意放出去的诱饵。
 很想看看这位赫赫有名的安禄山,拿了这五两黄金后会干些什么,就在刚才,郑鹏已给挤在人群里的黄三打了眼色。
 “谢将军,谢将军”安禄山和安思顺对着郑鹏离开的地方,连连磕头。
 郑鹏一走,围着的百姓也纷纷散去,安思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站起来后,有点费力地扶起还跪着的安禄山,一脸兴奋地说:“禄山,我的最好兄弟,没想到大唐的好人还不少,大唐的大官就是不一样,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一块金子,发财了,走,衣服破了,挡不住风寒,我们先去置二套好一点的、暧和的衣裳,然后再找个地方烫上二壶酒,就当庆贺我们兄弟又躲过一劫。”
 刚才安思顺吓得差点尿了,胡启的话他能听明白,但安思顺能听不能说,汉语不流利,不像兄弟安禄山,除了突厥语和汉语,还会说四种话,非常聪明。
 安禄山这才回过神,掂了掂手里的金饼,又看看郑鹏消失的方向,想了想,小声地说:“好兄弟,这钱不能动。”
 “不能动?为什么?那个郑将军不是送给我们吗,为什么不能动?”
 安禄山耐心地解释道:“五两黄金,换成钱不过五十贯,也就是一匹好马的价钱,这笔钱不能让我们置二身华丽的衣服,也不够让我们舒舒服服地返回突厥,但是,它却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一个改变我们命运的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安思顺一下子来了精神。
 安禄山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一脸认真地说:“思顺,我的好兄弟,你相信我吗?”
 “废话,要是不信,就不会跟着一起偷跑出来到处跑了。”
 “好!”安禄山也不多言,用力地抱紧安思顺的肩膀,一脸严肃地说:“无论成不成,拼一把。”
第821章。821 焦虑的老小子
 郑鹏刚回到大门口,管家崔二马上迎了上来:“姑爷,你可回来了,再不回,老奴就要派人找你了。”
 崔二是跟着绿姝一起来过来的老忠奴,担任郑府的二管家,因为郑福已经老迈,处于一种养老状态,只管元城那一摊子事,实际上崔二已经成了郑鹏最得力的助手。
 “找我?什么事这么急?”
 “回姑爷的话,崔老爷子来了,就在偏厅。”崔二恭恭敬敬地说。
 郑鹏有些意外地说:“他来了?好,我马上去。”
 崔老爷子就是崔源,就在郑鹏出征吐蕃的七年中,崔氏大当家崔羽率先故去、崔氏三虎中的崔雄、崔伟也先后驾鹤西去,现在崔源成了博陵崔氏老一辈硕果仅存的一位,于是后辈都尊称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