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是寒冬,宅子里一点也不孤单,院里种植有四季常绿的广玉兰、松柏和南天竹,室内水仙花开得正艳,亭边的两株腊梅正在怒放,铺着鹅卵石的小径边的花圃里,菊花正在寒风中与山茶花相映成趣,看起来是那么赏心悦目。
宅子位于胜业坊,是郑鹏花费巨资从范长德手里购来,又放手让郑锦伦不惜工本打造的安乐窝,前面一直参与其中,后来奉旨协助到西域剿流匪,后面就不再参与,就是最重要的入伙也没能回家,刚进家门一门子心思都放在绿姝和林薰儿身上,都没好好看看新家怎么样,现在才算第一次认真看属于自己的家。
新宅是郑鹏喜欢的砖木结构,宅子设计巧妙、大气、雅致,建筑鬼才郑锦伦的经验和郑鹏的奇思妙想擦出很多火花,有古典的美,也有后现代对家的新定义,最让人惊艳的是,外面小雪纷飞,寒风肆虐,可房间内温暧如春,绿姝没用到火盆或火坑,而是采用郑鹏壁炉式取暧,非常舒适,郑鹏对这个新家非常满意。
“不错,不错”郑鹏满意地点点头:“郑叔这次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值,太值了。”
“是啊”绿姝附和道:“郑叔对这个宅子非常用心,像一扇门、一扇窗、一个檐头木雕都再三斟酌才确定,像院里的花草,他是亲自监督下人来种,位置差一点点也不行,长安很多名门贵族都慕名登看呢。”
“是吗”郑鹏好奇地问道:“绿姝,郑叔的工钱结算了吗?千万不能亏待他。”
“结算了,本想多给一些,可郑叔怎么也不肯收,奴家知道他喜欢喝酒,就送了他一百坛好酒,郑叔很高兴地收下了。”
说话间,二人走到后院的大厅,一进大厅,郑鹏的鼻翼动了动,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厅里那套家具,眉开眼笑地说:“不错,这套家俱放在这里,实用又大气。”
大厅里那套家俱,正是从崔玉芳手里赢来的海底花搁木家具,一色十八件,非常难得,这可是有钱也难寻的宝贝,郑鹏让郑锦伦按着这套海底花搁木家具来设计大厅,这对郑锦伦来说不是难题,事实上郑锦伦完成得非常出色。
绿姝高兴地说:“这套海底花搁木家俱真好,天生带着一股幽香,不仅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蚊虫也不近,就是到了春夏蚊虫最多的季节,坐在大厅里都不用燃香驱蚊,萧府的萧夫人到这里看过,喜欢到不得了,开价二万贯央求奴家转给她,还说价钱好说,这是少爷喜欢的家俱,奴家说什么也不能卖。”
“不卖,不卖”郑鹏舒舒服服坐在一张花搁木椅子上,闭着眼说:“万金也不换。”
第809章。809 姝儿不善妒
绿姝看了看郑鹏,小声地说:“少爷,你中途退出,听说很多人在巡游队伍中看不到你,以为你的功军让别人抢了,还有人替你抱不平呢,皇上知道会不会治你的罪?”
“宰相肚里能撑船,更别说皇上,放心吧,最多也就训斥几句,要是把我的官职革了,那更好,不用东奔西跑,辛苦危险不说,还得看别人脸色。”郑鹏不以为然地说。
当年进官场,主要是为了绿姝,其次是怕自己没能力保护辛苦赚来的财富,没想到官越做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都偏离了郑鹏的初衷,要是被革职,郑鹏都能乐出声来。
一个吐蕃就折腾了七年,要是多几个不听话,李隆基三天二头把自己往外派,这日子还怎么过?
郑鹏可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这么幸运。
绿姝小声附和道:“对,这官太累人,少爷说不做,那就不做。”
郑鹏的最大理想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而绿姝的的最大理想就是陪伴在郑鹏身边。
“少爷,夫人,饭菜好了,薰儿姑娘让二位到饭厅用餐。”小香笑盈盈地走进来叫道。
郑鹏应了一声,扭头对绿姝说:“姝儿,走,吃饭去。”
绿姝示意小香先离开,抿着可爱的小嘴对郑鹏说:“少爷,别急着吃,你上次吃的,嘴巴还没擦干净呢”
“有吗?”郑鹏下意识擦了一下自己的嘴,很快疑惑地说:“没有啊,回到就喝了几口水,点心都没有吃一块呢,姝儿什么时候学会开玩笑了。”
“姝儿说的不是饭菜,而是郡主。”
郑鹏楞了一下,有些愧疚地说:“绿姝,不是你想的那样,情况有点复杂。。。。”
本想等时机成熟再找个机会说,没想到绿姝率先提出来,这传得还真够快的,自己刚回长安,绿姝已经知道这件事,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话没说完,绿姝就打断:“少爷,你跟郡主的事,姝儿和薰儿姐早有准备,知道你们好上只是时间的问题,听说郡主没参加巡游,也没住进驿馆,而是住在客栈,这事要解决啊。”
兰朵以前一直在郑家蹭吃蹭住,现在回到长安不入住驿馆,也不来家里蹭吃蹭住,而是住进客栈,分明是害羞,无论二人能不能在一起,总得拿一个明确的态度,在郑鹏酣睡时绿姝就想清楚,主动把这件事提出来。
这件事通了天,长安全城皆知,绿姝可不想落一个善妒的罪名。
古代女子地位不高,嫁为人妻后,不能干涉丈夫纳妾,特别是在夫家香火不旺或没有子嗣的情况下,要是阻止丈夫纳妾,会落一个善妒的骂名,不仅当事者被人戳着脊梁骂,就是娘家人也会被波及,绿姝不是善妒的人,也从没想过阻止郑鹏纳妾。
林薰儿跟了郑鹏那么久,一直还是薰儿姑娘,没给她正式的名份,长安城有不少流言蜚语出来了。
郑鹏轻轻拉着绿姝的手,苦笑地说:“这事我找过兰朵,可她避而不谈,也不知她想什么。”
大唐民风开放,逛青楼喝花楼成了最普遍的社交,三妻四妾是很寻常,很多人还金屋藏娇,绿姝都放得开,郑鹏自然不会迂腐,只是兰朵一直躲着自己,根本不跟自己交流,也不知她是不是没想好怎么办,或是顾忌什么。
“这件事交给姝儿”绿姝一脸自信地说:“有些事,女人和女人好商量。”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郑鹏还愁着这件事怎么善后,想不到绿姝主动站出来,那最好不过,闻言马上答应。
对绿姝,郑鹏那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也相信她能处理好这件事。
绿姝眨眨眼说:“少爷,你不能厚此薄彼,薰儿姐来了这么久,你要答应我,无论郡主的事成还是不成,一定要给薰儿姐一个正式的名份。”
相处那么久,绿姝和林薰儿也相处出感情,好像就像孪生姐妹,不忍看到林薰儿落漠的样子,也不想有人在背后说自己善妒。
“那当然”郑鹏有些惭愧地说:“本想在这宅子入伙进宅时一起办,来个双喜临门,人算不如天算,都暗中筹划好,就等着给薰儿一个惊喜,想不到吐蕃那些贼子犯边,这一去就是七年,都耽搁了。”
迎娶绿姝时,场面非常大,郑鹏也想给林薰儿一个盛大、难忘的婚礼,可考虑到林薰儿是青楼出身,有些人会有所顾忌,就像李隆基,总不能请皇帝参加自己纳一个出身青楼女子为妾的宴席吧,打算在新居进宅时一起搞,省事省心,场面也热闹,只是让所谓的“流匪”给破坏。
“薰儿姐,你在干什么?”此时窗外传来一名婢女的声音。
“啊,没什么,没什么。。。”窗外突然传来林薰儿有些慌张的声音,然后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转眼间还听到林薰儿“哎呀”一声惊叫,最后是婢女关切问林薰儿有没有扭伤的声音。
郑鹏和林薰儿相视一眼,都笑了。
不用说,肯定是林薰儿来催吃饭,在窗外无意中听到提起她,于是竖起耳朵偷听,中途被一名婢女叫破,一紧张,转身就跑,可能跑得太快,扭了一下,也不知要不要紧。
吃饭的时候,林薰儿的俏脸有点红,郑鹏和林薰儿也不点破,三人有说有笑,绿姝和林薰儿说长安城发生的一些趣事,而郑鹏也说一些征讨吐蕃的经历。
聊天的时候,三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提郑鹏在中途遇险的事。
吃饭的时候,林薰儿没什么异常,不过晚上睡觉时变得莫名亢奋,不仅对郑鹏百依百顺,还使出浑身本领,伺候得郑鹏舒服得直哼哼,半夜起床上茅房时,差点要扶墙走。
巡游可以躲,但上朝躲不了,裴光庭同意郑鹏告假不参加巡游,但他在天黑前,派人通知郑鹏,千万不能缺席朝会,因为皇帝要在朝会上论功行赏,郑鹏是灭吐蕃的首要功臣,万万不能缺席,也不知崔源怎么想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人催促郑鹏上朝,好像怕郑鹏忘记要上朝一样。
十有八九知道郑鹏连巡游都敢缺席,于是特地派人来督促。
“啊。。。”郑鹏闭着眼站着,伸开双手让绿姝和林薰儿伺候穿衣时,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
现在还不到凌晨四点呢,这么早起床,困着呢。
古代上朝都很早,唐朝的朝会在五点就开始,官员们通常凌晨三点就要起床准备,洗漱、穿衣、吃饭、出门赶赴皇宫,要是没事,郑鹏习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天还没亮就要起床,绝对是一个苦差。
第810章。810 再次上朝
“少爷,到皇城了。”郑鹏还在马车里闭眼养神时,阿福在车外小声叫唤。
郑鹏睁开眼,一掀开车帘,第一眼就看到骑着马、一身劲装打扮的红雀,自遇险来红雀非常自责,对郑鹏的保护更加用心,现在去到哪就保护到哪。
住得近就是好,这么快就到了朱雀门,只见到皇城城墙和朱雀门挂了很多灯笼,等着皇城开启的朝官已三三二二站在哪里,小声地议论着。
一下马车,郑鹏便成了现场的焦点:
“这不是郑将军吗,真是了不得,年少有为啊。”
“昨天巡游不见郑将军,听说郑将军身体不适,没事吧?”
“恭喜郑将军凯旋而归。”
“郑将军真乃大唐福将,无往而不利,连吐蕃都灭了,这可是拨掉大唐一枚眼中钉、肉中刺。”
众人围着郑鹏,纷纷献上祝福敬佩之词,郑鹏也友好而谦虚地回应。
等众人招呼打得差不多,裴光庭开口道:“郑将军,身体无恙吧?”
郑鹏看到裴光庭发话,连忙应道:“都是战场一些旧患,还能抵得住,谢裴侍中的关心。”
裴光庭看到郑鹏眼眶有个黑眼圈,面带疲惫眼没神采,关切地说:“郑将军,要多注意身体,你可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唉,老了,不中用了,让裴侍中见笑。”郑鹏有些深沉地说。
裴光庭的老脸抽了抽,有些不太自然地说:“郑将军真会逗老夫开心,要是郑将军也说自己老,那老夫岂不是早该进黄土?”
这话算什么意思,郑鹏也有二十多岁,而裴光庭已年过半百,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说自己老了,这让裴光庭说些什么好?说自己老当益壮,还是贪恋权位不肯致仕?
“哪里,哪里”郑鹏马上解释道:“裴待中是大唐的砥柱中流,老而尔坚,哪有老了,我是说自己,经历的事太多,也几经生死,别看表面看起来年轻,实则内心很苍老了。”
裴光庭没好气地说:“郑将军,大唐国力如日中天,皇上也是正值用人之制,可不能撂挑子。”
在裴光庭眼里,郑鹏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多,最大的缺点就是懒、没有上进心,这在大唐官场早就不是秘密,除了这二样,面皮也特厚,要不然也不会说出刚才的话。
对了,郑鹏这家伙,满朝文武百官就他一个肆无忌惮跑去做商人,一点也不在乎别人背后说他什么。
有才的人,都这么怪?
郑鹏连忙说不敢,这时中书令萧嵩也走过来凑热闹道:“裴侍中,你不要让郑将军给瞒骗了,什么旧患都是假的,十有八九是身边美女太多,难消美人恩。”
围观的大臣一边哄笑,一边说萧中书言之有理,还有人趁机询问什么时候再喝郑鹏的喜酒,这让郑鹏有些疲于应付。
郑鹏一向与人为善,也不热衷升官,跟高力士的关系也好,再加上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大伙都给面子,人缘很不错,在等候的时候围了一圈大臣,有人对吐蕃的军事行动有兴趣,有人想跟郑鹏套交情,有人想了解吐蕃的现状,甚至还有人向郑鹏介绍女子给郑鹏作妾,数目还不少。
不用说,肯定是那些臣子看到郑鹏得宠,又立下大功,有心拉拢,最重要的是,郑鹏虽说成了亲,可几年过去,连子嗣还没有,说不定运气好,来个母凭子贵可以上位呢。
跟众人谈论了一会,郑鹏心里只想说一句物是人非。
皇帝还是那位自命风流的玄宗李隆基,可是朝中的大臣像换了一茬,郑鹏熟悉的姚崇、张嘉贞都已病逝,张九龄遭人弹劾,离开长安这个政治中心,转任桂州(治所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宋璟虽说还任尚书左丞,可他一直在洛阳养病,尚书左丞成了一个摆设,现在是侍中裴光庭、中书令萧嵩、户部尚书裴耀卿、太府卿杨崇礼等新贵当道。
朝中的官员上上落落,郑鹏离开长安征伐吐蕃的七年间,好像朝中官员换了一茬,都有些记不清那些官员和官职,主要是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可以任意任免官员,说升就升,说降就降,就以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杜暹为例,任相三年,因与同僚李元纮不和,常在政事上产生分歧,以致纷争不断,李隆基一气之下,把二人都罢了相,然后把二人都贬出长安。
跟很多朝代不同,大唐沿袭隋朝采用“群相制”,除了尚书省的两个长官左右仆射(丞),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
本来尚书省只有尚书令能称相,因为太宗李世民曾担任过尚书令,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部属没人敢担这个职位,从此尚书令这一职就悬空起来,虽说尚书令这个官职一直还在,实则一直是左右丞主持事务。
郑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自己这里一大群说得有多欢,可有一伙人始终不为所动,静静地站在一个角落,他们不凑热闹,也不跟其它官员寒暄,每个人的脸色都很严肃,看起来有些怪怪的,就是不问也知他们是御史台的人。
御史台就是古代的监察机构,也属于司机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说到底就是官员最不喜欢的人,他们为了避嫌,大多跟官员保持距离,而官员也不愿跟他们走近,免得稍有不检点就遭到弹劾。
今天有些特别,不仅御史台的人保持距离,郑鹏发现李林甫的神态也些怪,虽说他也在围在郑鹏身边,可他一直没有说话,有时还若有所思地看着郑鹏,当郑鹏盯着他看时,还会装作没看见。
郑鹏有心想看看这位饱受争议的“家伙”,一时也没机会。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宫里突然传出一阵钟鼓声,接着听到有人下令开皇城大门的声音,很快,偌大的朱雀门在轧轧中打开,皇城终于开门,可以进宫上朝了。
看到朱雀门打开后,李林甫对裴光庭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裴待中,请吧。”
“诸位同僚,请。”裴光庭对众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率先从朱雀门进入。
一众大臣连忙跟在后面,郑鹏也不能怠慢,跟在众人身后。
进了朱雀门,就到了皇城,到达皇城还要通过承天门、嘉德门和太极门,这才来到上朝的太极殿,几年没上朝,现在郑鹏的身份还是征西将军,一时不知站在哪里,幸好高力士早有安排,在大极门安排了一个小太监带领郑鹏站在右面,跟在兵部尚书王晙后面。
第811章。811 不和谐的声音
一番必不可少的君臣礼仪后,朝会开始正式开始。
大唐分为十道三百六十州,幅员辽阔,每天都发生很多事,随着高力士一声“诸位臣工可以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