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小勃律上足足训练了四年多,人都晒黑了,不知遇到多少困难,这些郭子仪都忍了下来,为的就是今天。
终于等到兵发吐蕃的时刻,郭子仪内心莫名激动: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
郑鹏拍拍他的肩膀说:“吐蕃要拿下,人也要活着回来,晦气的话不要说。”
顿了一下,郑鹏一脸正色地说:“这是命令。”
郭子仪犹豫一下,很快有些感激地说:“好!”
这时兰朵走过来,有些复杂地说:“郑鹏,没想到你还真的动手了,本郡主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猜测是一回事,计划是一回事,而行动又是另一回事,兰朵猜测郑鹏只是袭边境,直至郑鹏公开火药的秘密、兵发吐蕃,这才相信郑鹏没有说谎。
“我也佩服郡主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知道郑鹏要进攻吐蕃时,兰朵不仅没有退缩,拒绝郑鹏借用雀奴和金将军的建议,反而表示要坚决随行,扬言不答应就不借金将军,一个女子有这样的勇气,值得佩服。
“说得这么好听,要是本郡主不随行,肯定要被你们的人软禁,本郡主才不要被人看囚犯一样被人监看着。”
郑鹏闻言只是呵呵一笑,没有回答,事实上,要是兰朵不随行,自己肯定要把她交给杨基他们软禁一段时间,以免泄漏自己的行踪。
兰朵忽然有些可惜地说:“郑鹏,你还真是仗义,放着那么大的功劳和名望不要。”
“功劳?名望?郡主的意思是?”
“要是第一个杀入吐蕃,那是多大的功劳和名望,你却交给了崔将军。”兰朵打量了一下郑鹏,眼里满是婉惜。
郑鹏看着崔希逸消失的方向,半响才说:“一将名成万骨枯,有收获就得有付出,二哥这次去,是去干脏活的。”
脏活?
兰朵看着吐蕃的方向,眼里似是有了明悟。
郑鹏也不管他的反应,转过对身边地人说:“检查所要携带的物资,三更起床,五更做饭,吃完早饭就拨营。”
前军和后军不能相距太远,相隔一天最好。
“是,将军。”众人连忙领命。
桑猜是吐蕃一名普通的牧民,但他是一名胆子很大的牧民。
说胆大有二个原因,别的牧民一到冬天,就会扎堆到城镇附近过冬,而桑猜喜欢在昆仑山脉下、靠近大唐的边境找个背风的地方住下,一来不受管束,二来一解冻就能抢占好的草地;还有一个原因是桑猜喜欢去打草谷,每年都会组队偷偷越过昆仑山脉到大唐境内烧杀抢掠,桑猜最喜欢就是抢大唐年轻的女子,在他看来,大唐的女子漂亮、听话,不易逃跑也好控制。
这晚睡到半夜,桑猜被马匹的嘶叫声吵醒,睡眼惺松地走到马房一看,当场暴怒:马房的料槽内空空的,该死的阿依没给马喂夜草。
都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为了马匹能卖个好价钱,也为了让马匹在冬天能多长一点膘,每天夜里都要给马匹多喂一次草料,大半夜起床,还是这么寒冷的天起床绝对是一件苦差,桑猜把这项苦差让从大唐抢回的女奴阿依干,看到阿依没有喂马,当场抄起一条马鞭怒气冲冲走向马房旁边的料房。
“该死的贱奴,竟然睡懒觉,老子不抽死你”桑猜一边吼一边用脚用力一踹,准备教训睡在草料房的阿依。
门踹开了,皮鞭都举高了,可桑猜吓了一跳:草料房内,一个衣衫烂滥、骨瘦如柴、浑身都是伤痕、脚上拖着铁锁链的女子倒在地上,脸色苍白,一动也不动,就是踹门那么大声,也没一点反应。
桑猜用脚踹了二下,又探了一下鼻息,很快一脸晦气地说:“该死,刚入冬就死,过完冬才死啊,好不容易抢回三个女奴,有二个人不满一个月就死掉,剩下这个又死了,不管了,开春约上兄弟再干一票,再抢几个回来。”
说话间,桑猜一脚踩在的阿秋脑袋上,一边辗压一边冷笑地说:“看来你让老子快活了那么久的份上,让你再在这里再躺一晚,天亮了再把你扔出去,对了,废物利用,弄一个陷阱,说不定能弄几张上好的狼皮,哈哈。。。”
从大唐抢回的人,男的送去奴市当奴隶卖掉,女的留下,白天做苦力,晚上供桑猜发泄兽欲,那个阿依刚抢回时还有几分姿色,折磨了几个月后就变得人不似人鬼不似鬼,桑猜都提不起兴致。
肆无忌惮地笑到一半,桑猜的笑声歇然而止,因为他感到胸口好像痛了一下,低头一看,只见心口出现一支利箭,利箭穿体而过,被血染血的箭尖正在往地下滴血。
谁偷袭自己,桑猜有些艰难地转过头,只见看到一个全身雪白的大唐男子正在放下手中的弓,大唐人?这里怎么出现大唐人的?
桑猜一脸不甘地倒下去,在意识涣散的最后一刻,有二个问题想不明白:这什么有大唐人出现在这里,还有,那个还算英俊的大唐人,杀人时脸色为什么那么平静?
“崔将军,好箭法。”一名手下走过来,由衷地发出感叹。
这支箭由背门射入,从心脏处穿出,准度、力度无可挑剔。
崔希逸面色自若地说:“某射杀蓄生时,手从来不抖。”
作为先锋军,崔希逸的任务是逢山开路,逢水桥架,为了不走漏风声,还要清理沿途的哨所、军营、民居,桑猜过冬的地方,早在地图上标着,除了桑猜上了大唐细作必杀名单,还是一个就地的粮草补给点。
八千人马,每天要消耗的粮草很大,路途遥远,补给很难,最好的方法是就近补给,大唐的细作在三年前就有计划在指定地点储存大量的粮食,还注明哪里可以补给粮草的地方。
说话间,二人走进草料房,手下一脚把桑猜踢到一边,查看了一下地下死去女子的尸体,最后有些愤怒地说:“来晚了,看样子没死多久。”
崔希逸摇摇头说:“被吐蕃抢走的人,不是疯掉就是全身都是伤病,都折磨成这个样子,死了反而是一种解决,梁力,把她脚上的锁链除了,再挖个坑埋了,让她入土为安吧。”
“是,将军。”梁力看看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同胞,忍不住对着旁边桑猜的尸体又狠狠的踹了几脚发泄。
崔将军只说埋了那名可怜的女子,没说要埋这个蕃狗,一会扔到山沟喂狼算了。
此时崔希逸继续吩咐:“梁力,你带二个人处理这里,把粮草交给将军后,快速归队。”
“遵令。”
崔希逸左右打量了一下,很快下令:“继续前进,前面有一个叫乌罗的小部落,我们就在乌罗用早饭。”
第712章。713 向左走,向右走
初冬来临,北风呼啸,位于高原的吐蕃,寒冷好像比大唐来得更早一些。
荒无人烟的郊野,一队绵延了十多里的人马冒着风雪,正在默默地前进,士兵脚上的鞋,用麻绳绑了好几道,这样不容易摔倒,马匹的四蹄上也套了一个特制的小麻袋防滑,除了马匹,队伍中还有不少用作运送物资的牦牛和骡子,这些牲口除了可以运送物资,缺粮的时候也可以杀了吃肉,可以说是行走的粮食。
路不好走,有的地方崎岖,有的地方泥泞,有的地方陡峭,有的地方马匹根本爬不上去,不过只要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每人身上背一小捆干草和几块木板,泥泞的地方把干草和木板铺上前进;陡峭的地方就相互合作,人多力量大,前拉后抬扛过去;遇上一些马匹不能爬上去的地方,找几根木头做一个简易杠杆,硬生生把马吊上去。。。。。。
一行人翻山越岭,不断地向吐蕃方向进发,郑鹏一行从且末城出发,花了三天时间到达吐蕃的边境,用五天时间翻过喀拉米兰山,出发的第十天才算正式进入吐蕃境内。
冬天在郊外行军,为了早日深入吐蕃腹地,给吐蕃致命一击,在郑鹏的严令下,征西军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赶路,可以说把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时间都用来赶路,劳累度可想而知,普通百姓肯定吃不消,好在征西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士,咬咬牙还能坚持。
让郑鹏意外的是,看起来娇生惯养的兰朵,不声不吭地跟着,一步也不掉队。
雀奴眷养的几只猎鹰,它们不能像金将军那样晋升为灵鹰,但是用作送信没一点问题,这么冷的天也有鹰能无视风寒在风雪中展翅高飞,虽说没有后世无线电话那般方便,但先锋军和大部队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郑鹏也随时能给崔希逸发出新指令。
又是一个傍晚,郑鹏带兰朵到一间用石头垒起、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房子前:“郡主,这个房子归你,里面的被铺我让人换了新的,一会有人送上热水和浴桶,可以沐浴一下,好好休息,明天一早还要赶路。”
“可以泡澡?”兰朵眼前一亮,马上兴奋地说:“太好了,几天没洗澡,浑身不自在,还是郑鹏你有办法,对了,这地叫什么?看样子是一个小部落,怎么不见人的,人呢?”
每天都是赶路、赶路,绝大部分是在野外,为了节药时间,有个避风的山洞算是奢侈,大多找个背风地方,搭一个简易帐篷,把随身携带的披风铺在地上,披上一张羊皮被就睡下,哪有什么时间洗澡,这对喜欢干净的兰朵来说简直就是折磨,起码有五天没洗澡的兰朵都有些嫌弃自己,听到能泡个热水澡,简直就是喜出望外。
郑鹏一脸平静地说:“这里叫乌罗山,有一个叫乌罗的小部落住在这里,我们毫无阻拦到达这里,在这里休息、补充粮草,都是我二哥崔希逸的功劳,那天不是跟你说了吗,他不是跑在前面抢军功、出风头,他是干脏活。”
兰朵脸上出然恍然大悟的表情,点点头说:“看到喀拉米兰山口吐蕃那个哨所被踏平,就猜到是崔将军的手段,本郡主也看到了,这一路走来,看似走得有些曲折,实则走的都是最安全、最好走的捷径,有的地方看似没有路,可你们左穿右转,硬是走出一条新路,那么久也没遇见一次吐蕃的巡逻队,这个崔将军,果真了得。”
不用问,这个叫乌罗的小部群肯定是被崔希逸征服,那些乌罗部落的人,不是被杀掉就是抓来做开路的苦力,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还问,真是糊涂。
跟着郑鹏一起,最初几天兰朵一直高度紧张,生怕吐蕃人突然杀出来,可出发这么久,一点险情也没遇上,进吐蕃境内就像进自家后园那样自在,兰朵都有些佩服崔希逸。
干得太漂亮了。
郑鹏摇摇头说:“郡主,你这话错了。”
“错了,哪里错了?”兰朵有些不解地问道。
“这次能顺利进军,不可否认崔将军功劳不小,但是真论起功劳,崔将军的功劳只能算是一份小功劳。”
“郑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崔将军可是你的结拜二哥,你不是想说是功劳大半归你,要抢你二哥的功劳吧?”
说话的时候,兰朵的目光有些鄙视,好像对郑鹏要抢功劳的行径很不满,虽说打仗的大部分功劳要算在主将头上。
原因很简单,要是战事失利,也是主将背黑锅。
郑鹏摆摆手说:“功劳我是有,不过并不是什么大功,我说崔将军只能算一个小功劳,那是在他出发之前,大唐历年来安插在吐蕃的细作、眼线为这一条进军路线付出了很多努力,特别是西门四军组建初期,眼线和细作不知在这条线上探索了多少次,这条行军路线上的哨所、兵力部署、各个小道、边境巡逻的规律、沿途百姓的居住点等等,包括哪条小路能走马,哪里可以补给粮草等情报,早就标在地图上,看似无路,实则不知探堪了多少次,还能出问题吗。”
兰朵这时才恍然大悟,一脸佩服地说:“太厉害了,没想到你们的准备功夫做得这么好,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突骑施要是有郑鹏一半用心,也不会惨遭遇别人暗算。
郑鹏看看兰朵,犹豫一下,还是开口道:“郡主,住在这里,你害怕吗?”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路上,为了不暴露行踪,大的部落绕开,一些小部落就没那么运气,也不管他们以前有没有作过恶、有没有对大唐百姓犯下罪过,为了保密起见,只能把他们清理。
猎鹰带回的消息,崔希逸把乌罗部落的青壮全部拉去开路、做苦力,老弱都强行清理掉,原因很简单,作为先锋军的崔希逸,手里只有区区二千人,实在分不出多余的兵力看管俘虏,大部队人是多几倍,可要押送大量物资,没有多余人手看管,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养他们。
那些死在征西右军屠刀的吐蕃人,只能算他们倒霉。
这些吐蕃人可怜,那些死在吐蕃打草谷、被吐蕃掳掠回去折磨而死的大唐百姓,更可惜。
死在桑猜暴虐下的那名大唐女子,充当先锋的征西右军看到后,不少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也忍不住暗暗落泪,崔希逸看到效果这么明显,最后改变主意,让人先不要埋葬,让后面的兄弟也看看吐蕃人暴虐的一面,当郑鹏等人看到那个伤痕累累、瘦得皮包骨、死得惨不忍睹的大唐女子,一个个都气疯了,发誓要吐蕃人付出惨痛的教训。
一向有些心软的郑鹏,内心也是极度震惊,然后内心那把怒火越烧越旺,现在说起清理乌罗部落的人,也说得云淡风轻。
吐蕃跟大唐的关系时好时坏,敌对这么多年,关系好时小股人跑到大唐境内烧杀,关系不好时大部人马到大唐境内抢掠,都不知积累了多少血债,现在是不死不休的死敌,只有杀错,没有冤死。
也就前天清理的房子,空气中隐隐闻到一丝血腥味,兰朵是一个女孩子,就是怕也能理解。
兰朵瞄了郑鹏一眼,很快开口说道:“本郡主要是说怕,郑鹏军是不是说自己仗义,进来陪本郡主睡一觉?”
“嘻嘻。。。。”
“哈哈,郡主是好胆色。”
话音一落,一旁的亲卫就有人忍不住发出笑声,还有人小声议论,要知这话实在太。。。雷人。
郑鹏也有些无言,这个兰朵,好歹也是一个郡主,在众目睽睽之下,什么话都敢说,就不能注意一下影响吗,你不怕风言,我还怕闲语呢。
“郡说真会开玩笑”郑鹏苦笑地说:“我的意思是,要是郡主害怕住这里,可以给你安排一顶军帐。”
“怕?”兰朵面不改色地说:“本郡主五岁就敢给阿爸用头盖骨做的酒器倒酒,八岁就射杀了一只小狼崽,十二岁就跟阿爸上了战场,把敌人的首级拴在马鞍上,这有什么好怕的,小看人。”
兰朵说完,把头抬得高高的,大踏步走了进去,还“砰”的一声,关上那扇简陋的房门。
郑鹏转过身,看着那群亲卫,不是吃吃地偷笑,就是很不自然地板着脸,明显是强行憋着笑。
好像看到自己吃憋,他们就高兴。
“行啊,看你们的精神头不错,今晚值勤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郑鹏皮笑肉不笑地说。
一群亲卫瞬间滞住了。
郑鹏可以乌罗山美美睡上一觉补充体力,此时率着先头部队到达羌塘的崔希逸,正在一个山灯内,就着一盏油灯正在研究地图。
喀拉米兰山到羌塘这一个区域,只有个别牧民和小部落,差不多可以说一个空白区域,大唐的军队不能踏上吐蕃的土地,但是大唐通过派遣、收买的细作和眼线,早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大量准确的情报、精锐能干的斥候再加上雀奴训练出来的灵鹰金将军,崔希逸的推进非常顺利,见人杀人,见哨所摧毁哨所,有如摧腐拉朽般到达羌塘。
到了羌塘,崔希逸遇上了一个难题:向那个方向进发。
向逻些城进发的路有二条,从情报来看,两条路的路程和路况都差不多,有区别的是要遇到的敌人:从左边的路走,很大机会遇到投靠吐蕃的葛逻禄族部;向右边的路走,很大机会遇到吐蕃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