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341章

盛唐高歌-第341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可靠的消息,这次回逻些城会被晋升为万户长。
 别看千户长和万户长只差一个字,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万户长是吐蕃武将的分水岭,晋升为万户长,意味着进入吐蕃武将的核心权力层。
 “阿爸,孩儿能有今天,全靠阿爸的栽培,敬你一杯。”次仁主动举起酒,恭恭敬敬向坐在对面的坌达延敬酒。
 这句话绝对出自真心,换作其它人,犯了那么大的错,早就撤职查办,不死也脱一层皮,也就是次仁有一个做大将军的阿爸,一次次给他机会,一次次替他擦屁股,一次次替他出谋划策,完了还把功劳都推给他。
 坌达延的心情也不错,举起酒杯说:“上天庇佑,总算有一个好的结局,次仁,阿爸年龄大了,帮不了你多少,以后还是要靠自己,记得阿爸说过的话,凡事三思而后行,以后要靠你自己了。”
 “孩儿谨遵阿爸教诲。”
 父子二人轻轻一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坌达延喝完,开口道:“那些工匠都安排好了没有?”
 “回阿爸的话,都安排了,一半送到逻些城交由赞普处理,先巩固逻些城,剩下的一半留在这里开设工场,提升边境的防御能力,都派了最可靠的人保护,请阿爸放心。”
 “水泥配方没问题吧?检验过吗?”
 次仁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工匠中有二个就是我们家族的人,精明可靠,大唐想糊弄可不易,回来后也让他们第一时间制作了一小批样品,一点问题也没有,赞普的特使亲自用大刀检验过,要不知赞普也不会下嘉奖令。”
 坌达延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有了水泥,吐蕃简直如虎添翼,对了,大唐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还真有一些异常,阿爸,郑鹏从西域各军府挑了不少精兵,还把安西最精锐的虎营调到麾下,跑到大勃律去了,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阴谋?次仁,说说你的看法。”
 “郑鹏擅自用水泥救回他的结拜兄弟,大唐狗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把他撤职查办,还流放到大勃律,按理说他是戴罪之人,反而以练兵的名义带了那么多精锐到大勃律,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学会分析,不错”坌达延不紧不慢地说:“不过这个结果很正常,无须大惊小怪。”
 看到儿子一脸倾听状,坌达延继续说:“大勃律是大唐插在吐蕃边上的一颗重要的钉子,位置险要,意义特殊,若是没大唐的保护,大勃律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肉,吐蕃跟大唐彻底撕破脸皮后,他们不想大勃律沦落,只能派重兵来守护,再说郑鹏虽说犯了错,可他还很有用,大唐的狗皇帝肯定不会放弃他,派多点人保护他也在情理之中。”
 次仁的眼珠子转了转,主动请缨道:“阿爸,大勃律可不是于阗镇,要知大勃律就是吐蕃的后花园,要不孩儿领一队精兵,把郑鹏人那家伙抢来,让他替吐蕃效力,如何?”
 坌达延想了想,最后摇摇头说:“一动不如一静,此事容后再议。”
 “阿爸,为什么?如果说大勃律是一块肉,那姓郑的可是一块龙肉,赞普对这个人非常欣赏,经常跟身边人为什么吐蕃不能出像郑鹏那样的人才,要是把他抓来献给赞普,肯定是大功一件。”
 弄个配方就升万户,要是把捣弄出配方的正主抓来,岂不是功劳更大?说不定赞普一高兴,把最美的公主嫁给自己,以后就青云直上,功名利禄应有尽有。
 坌达延摆摆手:“连番大战,吐蕃需要休养生息,再说得了配方,配方留着不用就是浪费,我们需要时间把边境的防御工事加固,把吐国打造成固若金汤,这才是关乎到吐蕃千秋基业的大事,完成这项工程,起码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说到这里,坌达延自信地说:“相信大唐也是这样想的,赞普已经下令,没事尽可能不要招惹大唐,相信三到五年内大唐也会把精力放在用水泥提升防御上,可以轻松一点了。”
 次仁有些想不明白地说:“阿爸,大唐的城池本来就不好攻打,有了水泥,攻打更是艰难,为什么给他们缓冲的时间?”
 吐蕃上下,做梦都想征服大唐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度,次仁也一样。
 坌达延长叹一声,拍拍次仁的肩膀,语气深长地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实力去挑战老虎的,这叫勇气;没实力还去挑衅老虎的,那叫不自量力,大唐君明臣贤,人才济济,国力更是如日冲天,此时去惹它就是以卵击石,没有胜算,还有可能抬来祸患,没必要。”
 “阿爸,你是吐蕃最聪明的人,连你都没有办法吗?”次仁有些不甘心地说。
 一想到大唐富饶,特别是大唐那些美得如花、嫩得如水的美人儿,次仁的心就痒痒的。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大唐发生极大的变故,要么天灾,要么人祸,最好是天灾人祸一起来,国力削减一大半,吐蕃才有一丝机会”坌达延苦笑地说。
 自己也是不甘,可是实在没办法,都说一力降十会,在大唐绝对的力量面前,吐蕃还真不是对手。
 看到儿子有些沮丧,坌达延安慰他说:“次仁,不要灰心,我们不能东进,但西面还有那么多土地,有的是美女和财货等着我们去抢,有了水泥,我们可以更放心腾出手西扩,嘿嘿,要是我们吐吞大食和河中诸国,实力大增,到时再跟大唐一较长短。”
 次仁眼前一点,很快点点头说:“阿爸英明,孩儿受教了。”
 就在次仁父子在鄂陵湖上泛舟议论天下局势时,郑鹏也率队到达于一位名为喀巴尔山的地方,这里正是大唐与大勃律交界的地方。
 喀巴尔山的东面,属于大唐,西面,则是大勃律的领地。
第663章。664 再见元宝兄
 要想拿下吐蕃,不仅仅适应高原气候,还要在高原气候上形成战斗力,郑鹏人决定以梯级的方式进行,先适应一个高度,然后慢慢提升,一步步适应高原气候,喀巴尔山营地郑鹏计划中的第一个营地。
 “三弟,都安排好了。”郭子仪到郑鹏专属的营房内,对懒洋洋坐在躺椅上的郑鹏说道。
 “大哥辛苦了,来,坐下尝尝小勃律王送来的耗牛肉干,挺有韧劲。”
 天朝上国的特使前来,小勃律国上下都很重视,勃律王封没谨在宫中设宴,并派王子亲自去邀请,不过郑鹏以公务为由婉拒,封没谨看请郑鹏不到,就派人送来大量的慰问品,郑鹏最喜欢的就是耗牛肉干。
 郭子仪不客气地坐下,拿起一根耗牛肉干边啃边说:“小勃律王还真是懂事,送了那么多慰问品。”
 “当然,大勃律投靠吐蕃,大唐跟吐蕃翻脸后,要知大小勃律向来不和,做梦都想吞并对方,这里就是众矢之的,我们到这里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能不好好招待吗,别说粮草和肉食,三弟,估计你向小勃律王提亲他答应都不带考虑的。”
 勃律自东晋以来就存在,有波伦、钵卢勒、钵露勒、钵露罗、钵罗、勃律等不同译名,唐朝多称勃律,后被吐蕃击破,分裂成为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留居原地者大勃律,向西北迁移的叫小勃律,开元初年,小勃律王没谨忙因为受到吐蕃(今青藏高原)的压迫,亲自入长安表示臣服唐朝,从此成为大唐的附属国,向大唐进贡,并接受大唐的庇护。
 “大哥,免了吧,家里二个都让头痛,要是我敢在这里成亲,崔家老头非得扒了我的皮不行,要不,你来提亲?”
 自己在这里,留了二女在长安独守空房,要是在这里喝喝花酒,估计崔源还能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要是自己在这里弄个小妾,视孙女如命根的崔源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算了,大丈夫应以建功立业为首任,再长某现在是戴罪之身,儿女情长以后再说吧。”
 两人很有默契地相付一笑。
 顿了一下,郑鹏开口问道:“大哥,将士们怎么样,到这里还适应吧?”
 郭子仪有些沉重地说:“的确需要适应,一路上不断有人头昏眼花,还有不少人胸闷、呕吐,不少人反映呼吸不畅顺,估计这些就是三弟所说的高原反应,幸好把营地设在这里,随军郎中及时照顾他们,问题不大,要是再向上走,估计有更多的人不适。”
 “万事开头难,急也没用,只能慢慢来了。”
 “三弟”郭子仪有些担心地说:“我们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要是吐蕃趁机偷袭怎么办?”
 郑鹏信心满满地说:“不会,吐蕃三到五年内不会招惹大唐,这段时间正是我们适应和成长的最佳时机?”
 “哦,何以见得?”
 “拨汗那之役和班公错之役,吐蕃折兵损将,没那么快恢复元气,再说他们好不容易达到目的,自然要时间提升吐蕃的整体防御,简单来说,吐蕃索要水泥配方,可以默认他们无力攻破水泥建成的堡垒和城池,放弃东进,而是把精力放在西扩。”
 郭子仪认同地说:“水泥做的堡垒堪比石头,中小型的投石机都起不了作用,碰上水泥修筑的固堡,就是大唐的军队看到也头痛,更别说不擅攻坚的吐蕃人,舍东望西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可三弟你的赌注,也太大了。”
 五年把吐蕃划入大唐的版图,也就是郑鹏敢夸下这种海口。
 问题是,郑鹏夸下不少海口,可最后他都变成现实,这让郭子仪也不敢轻视。
 “下得大,赢得也多”郑鹏懒洋洋地说:“人生有几个五年,我可不想大半辈子都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过,老实说,五年都太久了。”
 郭子仪闻言摇摇头,不说话,对自己这个三弟的惊人之言,都有些免疫。
 二人正在说话时,外面突然传来陆进的声音:“报!”
 “进!”
 陆进快步走到郑鹏面前,先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然后大声说:“郑千骑使,有一位自称是新任营正的人,正在营门外候着。”
 “营正?军部空降来的?”郑鹏有些惊讶地说。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这里由自己全权负责的吗?李隆基改变主意了,派人来制肘自己?
 郭子仪看出郑鹏疑惑,开口道:“三弟,不用猜哪么多,去看看不就清楚了吗?”
 郑鹏一听也是这回事,闻言点点头,带着二人径直奔向营门,红雀看到郑鹏出来,也不着声色跟在后面。
 出到营门,郑鹏看清站在营门的人时,不由瞳孔一缩,不过很快眼前亮,笑着走上去:“崔兄弟,怎么是你?”
 营门处,站着一个白衣少年郎,鲜衣怒马,可在郑鹏眼里却像元宝一样可爱,正是郑鹏人生路上的贵人兼好友崔希逸,他不是在不良人中担任不良尉的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营正?
 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崔希逸,郑鹏都有一种心情美好的感觉。
 崔希逸哈哈一笑,一把抱住郑鹏:“好兄弟,应了你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又见面了。”
 郑鹏用力跟他抱了一下,很快疑惑地问道:“你怎么来了?营正?转行了?”
 崔希逸左右看了看,低声说:“一会再说。”
 “好,请。”
 很快,郑鹏、郭子仪和崔希逸一起回郑鹏的营房。
 “飞腾,这位是?”崔希逸看着郭子仪,开口问道。
 郑鹏拉着郭子仪上前,大方地说:“这位是我的结拜大哥,姓郭,名子仪,大哥,这位是我的好兄弟崔希逸,两位都是自己人,好好认识一下。”
 崔希逸身为不良尉,哪里不认识郭子仪,他故意这样说的目的是提醒郑鹏有外人在,郑鹏有心让两人结识,于是趁机让两人相互结识。
 郭子仪闻言,爽朗地说:“原来是希逸兄,早就听三弟提过你,久仰大名。”
 因为崔希逸职位的特殊性,每次找郑鹏者是神神秘秘,郭子仪知道有这号人,但并未深交,不过他相信郑鹏,郑鹏说是他的好兄弟,那人品肯定没问题。
 崔希逸有些惊讶,有些深意地看了郑鹏一眼,然后大方地说:“某也听飞腾多次提起子仪兄,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久仰久仰。”
第664章。665 新三兄弟
 看到二人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郑鹏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口道:“二位都是我的好兄弟,叫名号太生分了,辈份也有些乱,相识是缘,能聚在这里就是分,有缘有分,不如我们三人一起结拜,如何?”
 郭子仪对郑鹏很信任,也是一个爽快的人,闻言马上说:“这个主意不错,库罗走后,一个大哥,一个三弟,名不副实,要是希逸兄不嫌弃,最好不过。”
 库罗割席断义后,三兄弟只剩二人,平日称呼起来也有些别扭,郭子仪都打算是不是改变一下称呼。
 崔希逸眼前一亮,一脸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好,刚才心中就有这个念头,只是不好提出,说真的,某还怕子仪兄嫌弃呢,是飞腾兄弟也就是某的兄弟,能跟子仪兄这种英雄好汉结拜,简直就是三生有幸。”
 作为不良尉,崔希逸对郭子仪的资料了如指掌,郭子仪是武状元,又在战火中证明过自己的英雄人物,被郭可棠刺激下投身军旅的崔希逸对那些武艺高强的人很敬佩。
 能让崔希逸佩服的人不多,而郭子仪是其中一个。
 要是跟郭子仪结拜,崔希逸心里一百个愿意。
 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顺利到郑鹏不敢相信,高兴之下给三人排了一下次序,巧了,论年龄崔希逸排第二,正好填补库罗所留下的空缺。
 择日不如撞日,三人当场行礼,成为结拜兄弟。
 最高兴算是郑鹏,跟库罗结拜,完全是看在郭子仪的份上,二人可以算是结拜但不深交,就是割席断义也不可惜。
 于阗镇跟库罗交谈时,听库罗说到兄弟情谊时,郑鹏一度很感激库罗没有自己没有提防的时候出卖,不过后来综合情报,觉得库罗的话不能尽信,很简单,虽说被吐蕃威胁,但葛逻禄内部还没有统一,有不少忠于大唐的中坚份子,而库罗也不想完全站在大唐的对立面,对葛逻禄最后的结果是左右逢源、都不得罪,没到最后关心不会轻易冒险,再说自己是大唐的重要保护对象,一着不慎就会败露,这才没有出卖兄弟的事发生。
 偷袭突骑施、袭击龟兹重镇,事发后干脆地割席断义,看得出库罗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物。
 双方站到了对立面,道不同不相为谋,郑鹏对库罗也断了念想。
 一番相互行礼后,郑鹏惊讶地说:“二哥,你怎么来了,怎么,皇上信不过我?”
 承诺五年拿下吐蕃,从李隆基哪里拿到很大的话事权,突然空降一个营正,虽说是自己的老熟人,郑鹏也有一丝介蒂:不是担心崔希逸来抢功,而是怕李隆基对自己的态度转变。
 在大唐,没什么民主自由,什么事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崔希逸摇摇头,一脸认真地说:“三弟,皇上要是不相信你,也不知派一个你知根知底的人来,是某不想再生活在黑暗里,想跟你一起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放心,全听你的。”
 郑鹏高兴地说:“这话有道理,现在人员以虎营为主体,虎营擅打硬仗、血仗,但斥候方面是一个短板,有二哥在,正好补上这块缺陷,太好了。”
 崔希逸说的话很有道理,要是李隆基不信任自己,可以暗中监督,不用派一个自己知道底细的人。
 对郑鹏来说,反而希望李隆基派人暗中盯着,自己没反心,身正不怕影斜,有人盯着也好,就是有人背后说自己坏话也不怕。
 “没问题,这是某擅长的,不过三弟,你把水泥配方给了吐蕃,吐蕃的防御会提升好几个级别,某没有反对你换俘的决定,但这样不是给自己挖坑吗?”崔希逸担心地问道。
 英雄所见略同啊,郭子仪也担心这个问题,现在崔希逸也提了出来。
 郑鹏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向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请二哥容我卖个关子先保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