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318章

盛唐高歌-第318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监视敌人。
 高力士再次奉上一个长长的锦盒:“大家,这是郑鹏所做的望远镜。
 李隆基亲自打锦盒,只见里面是一只用三层绸布包着的望远镜,望远镜头大尾小,镜身没有镶金嵌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形,连简单的花纹也没有。
 不夸张地说,这是李隆基看过最朴素的东西。
 李隆基轻轻拿起,感到手有些沉,这个望远镜的镜身是青铜打造,看起来怪怪的。
 “这个望远镜怎么用?”李隆基拿着望远镜,左看右看,有点不知所措。
 高力士又拿出一张纸,开口说道:“大家,这里绘图,说把小的那头放近眼睛,大的那头对准远方,筒身分成二截,可以通过移远来观看远处的东西。”
 李隆基有些吃惊地说:“郭子仪在信中说,十里之外,可以看清一个人鼻子上的汗珠,真有这般神奇?”
 “大家,一试便知真假,不如登高望远。”
 “去朱雀门城楼。”
 很快,主仆二人登上朱雀门的城楼,李隆基按图上的方法一试,清晰地看到明德门守门的士兵汗毛,就像那个人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放开望远镜,只用肉眼,只能隐隐看到有人,当再次举起望远镜,马上又可以看到守城门士兵的一举一动。
 “神奇,太神奇了”李隆基一脸惊讶地说:“利用热气球把人送到高处,再利用这种望远镜监视和防备,能制敌先机,不错,真不错,这个郑鹏,还真是朕的福星。”
 “大家。。。英明”高力士连忙附和道。
 看到高力士跃跃欲试的样子,李隆基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高力士。
 高力士动作、表情跟李隆基差不多,一会用望远镜,一会放下,就是脸上震惊中带着吃惊的表情,差不多一模一样。
 真是神了。
 又玩了一会,高力士开始把玩起望远镜来,突然指着镜头说:“大家,你看,这是什么宝石?晶莹剔透,比白玉还要纯净、透明,莫非这是一种老奴也没看过的新玉?”
 李隆基拿过来一看,惊讶地说:“玉石?玉石有这么通透的吗?朕还真没见过,看样子有点像水晶,可刚才朕摸了,没有水晶的质感,真有新玉?”
 “不管如何,光是这块东西就值老鼻子钱了,可惜。”高力士突然有些婉惜地说。
 “哦,力士,你可惜什么?”
 高力士指着单筒望远镜的镜身说:“别的不说,光是头尾两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就价值连城,郑鹏可好,用一个灰不溜秋的黄铜、还是有很多杂质的黄铜,简直就是明珠暗投。”
 这小子,太不上心了,给皇上进献东西,本来就很得李隆基欢心了,偏偏虎头蛇尾,这不是浪费机会吗。
 李隆基倒是不介意,爱不释手地说:“无妨,战场上好看不如实用,有此神兵利器,何愁边境不保,何愁流匪一灭,这个郑鹏还真能给朕惊喜,好,很好。”
 说到这里,李隆基突然说道:“力士,拟旨。”
 这么快就封赏?
 郑鹏受不受封赏,高力士并不在意,让高力士在乎的,是他看到李隆基笑了,对一个老忠奴来说,没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开心,闻言随口应道:“大家,这是要赏赐郑鹏吗?”
 “不”李隆基出人意表地:“流匪一日不剿,西域的所有兵马,没资格受赏赐,力士,你拟一份旨,有要有二点,一是望远镜在打仗时作用很大,堪称神兵利器,绝不能流入外人之手,下旨有关望远镜的事,要绝对保密;二,传朕旨意,一定要保护郑鹏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一点点事,若不然,严惩不殆。
 再次印记郑鹏是大唐的福星,好像有他在就不缺乏惊喜,生怕郑鹏遇上危险,李隆基再一次强调郑鹏的重要性。
 “老奴遵旨。”
 。。。。。。。
 西域,于阗镇以南大约八十里处有一个先锋哨所,先锋哨所建在一座叫石门山的山顶上,平日只有三十人编制的哨所多了二个不逐之客。
 来自猛虎营的陆进和钱杰雄。
 两人站在哨所最高处,陆进手里拿着一支新制的望远镜,不断四处打量。
 大唐对付流匪的策略,由主动出击变成战略防御,郑鹏把望远镜开出来,并没在大肆宣扬,只有猛虎营的兄弟和西域高级将领知道。
 为了防上秘密泄露,也怕被敌人发现,郑鹏起早贪黑赶出来的望远镜,全交到心腹心里,通过外借的方式安插在各处,随时打探敌人的消息。
 “队正”钱杰雄压低声音说:“我们都守了这么多天,那伙流匪现在还不来,会不会听到什么消息,自己躲起来了吧。”
 陆进摆摆手说:“老大分析过,那伙流匪明显不是为了财,他们费了那么多功夫,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第615章。615 伏击与反伏击
 “等等”陆进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双手紧紧地握着望远镜。
 望远镜中,只见一队骑兵打扮的人从远处飞奔而来,这些人肩背强弓、腰挎弯刀,全是身形高大的青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村民或牧民。
 通过望远镜,陆进可以清楚看到这伙人的相貌、表情和动作,经验丰富的陆进一看就知,这些都是吐蕃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养出的人,有眼力的人,从相貌和气质一看就能看出。
 正主终于来了,陆进忍不住握紧手中的望远镜,紧紧地盯着那队人的动静。
 在望远镜的帮助下,陆进清晰地看到,那支由吐蕃人假扮的流匪,在一个叫黄岩峡的峡谷把人马隐藏起来,然后派了二个人鬼鬼祟祟在望风。
 看阵势,准备伏击大唐的巡逻队。
 “奶奶的,终于逮到你了。”陆进放下望远镜,开口叫道:“地图。”
 换作以前,肯定很难发现,可在望远镜的帮助下,陆进很快找到他们的踪迹,一切就像在陆进眼前一样。
 钱杰雄应了一声,很快递上地图。
 陆进拿炭笔在上面圈了圈,然后交到钱杰雄手里:“用飞鸽给老大传回去,我去找肖所正。”
 “知道。”
 很快,整个石头山哨所在不动声色中,把敌人的位置、人数、武器种类等信息传了出去,而躲在黄岩峡的吐蕃人还是浑然不觉。
 “百户长,真没意思,去袭击树庄多好啊,有钱有粮食,还有白嫩嫩的女子,到这里伏击巡逻队,弄不好把自己弄伤了。”
 “就是,这么久没有出动,早就想开开浑了。”
 这次领队伏击巡逻队是吐蕃一位名叫勃儿斤的百户,闻言沉着声说:“你们说的,本百户哪里不知,不过这是上面的命令,谁敢违背?想想扎卡多吧。”
 勃儿斤的话音一落,现场一片沉寂,没有说话。
 就有三天前,扎卡多觉得躲在营地太闷,就带着手下偷偷出营,准备窜入大唐境内打草谷,最想是多抢回几个美女回营地享用。
 出了营地,离大唐边境还有五里地时,被巡视的次仁发现,当场缴了武器,为首的三十多人,全部斩立决,现在人头还在营地校场边挂着。
 这次行动再三强调隐秘,任何泄密者、违令者格杀勿论,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参与人员都经过精心挑选:忠诚之外,还要有家室,相当于把家人当成人质,以防士兵有什么别的想法。
 看到手下不再说话,勃儿斤眯着眼说:“一会所有人听我命令,先射一波箭,然后所有人跟我冲,不惜一切代价歼灭大唐的巡逻队,记住,一个人也不能放过。”
 顿了一下,勃儿斤继续说:“还有一点,多少人来,多少人回,有气的带人,没气的带尸体,绝不能落在大唐手里,明白吗?
 众人神色一肃,连忙称是。
 看到气氛有些严肃,勃儿斤马上说:“一个个别老想着打草谷,把大唐的巡逻队吃下也不错,人可以抓回去做奴隶,马匹、兵器和铠甲都很值钱,不错了。”
 “兄弟们,一会下手轻点,别杀死太多。”
 “对,对,尽量别射马,现在马匹贵着呢,特别是军马,供不应求。”
 “打不了草谷,来一队肥羊也不错。”
 一队人小声地议论着,在他们心目中,还有半个时辰就经过这里的巡逻队已是自己的战利品。
 勃儿斤小声训斥道:“好了,别嚷嚷,一个个都藏好,看好自己的马,千万不能暴露目标。”
 众人小声应允,然后默默地等待。
 能参加这次行动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精锐,纪律性很强。
 勃儿斤一直等,也不知过了过久,突然有人说:“百户长,有动静,听马蹄声,应该是一支巡逻队。”
 队伍里有伏地听马蹄声的高手,听到动静,马上向勃儿斤报名。
 “百户长”负责望风的人小心翼翼走到勃儿斤面前声禀报:“大唐巡逻队来了,二十人,清一色骑兵。”
 终于来了,勃儿斤点点头,把手举手,压低声音说:“勇士们,肥羊们送上门来了,用你锋利的弯刀去夺取吧,所有人准备好,听我命令。”
 藏在黄岩峡的吐蕃精锐开始为战斗作准备,检查武器,给马匹装上鞍,随时准备出击。
 勃儿斤没有闲着,小心翼翼走到高处,观看大唐巡逻队的位置,以便在最适当的时机让手下冲出峡谷,一举把这支巡逻队吃下。
 以前一队巡队兵只有十个人,可能被伏击得怕了,人数加了一倍,有二十人之多。
 勃儿斤带了六十人,人数是巡逻队的三倍,又攻其不备,这一战肯定很快就结束。
 那队巡逻队越来越近,勃儿斤也变得紧张起来,只要巡逻队走上峡谷旁边那个小斜坡,那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近了,近了,勃儿斤看到大唐巡逻队有些心不在焉地巡逻,有的还一边骑兵一边聊天,嘴边露出一丝冷笑: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眼看巡逻队快要上坡,勃儿斤握紧手,都准备下达攻击的命令,没想到那队巡逻兵没有上坡,而是从一旁山脚前进,显然是绕开那个坡地。
 “百户长,怎么办,他们绕开了。”一名下属焦急地说。
 “是啊,百户长,怎么办,他们不进圈套。”
 勃儿斤咬咬牙,猛地一挥手:“追,一定要把他们全部留下。”
 进了圈套,可错开了最佳伏战点,可战机一般般,战还是不战,勃儿斤脑中一度天人交战,最后他还是决定不放过这队巡逻兵。
 上面交待的任务要完成,带兄弟们这么远来一趟也不能空手而归,最重要的是,自己人数占了绝对优势,又是以逸待劳,大唐巡逻队的马匹累了,自己这边的马匹经过休息,体力回复,就是追也很快追上。
 一旦追上,那就是肆无忌惮地俘虏、杀戮。
 当然,还有诱人的军功。
 “杀啊。”
 “兄弟们,把那队唐狗都杀了。”
 “杀啊,谁缴获就是谁的。”
 勃儿斤喊了冲锋,自己也不甘落后,骑着一匹黑色的大宛马,挥着一根狼牙棒,一马冲先直追那队偏离路线的巡逻队。
第616章。616 首战告捷
 “有埋伏,兄弟们,跑。”巡逻队的队长看到勃儿斤等人突然杀出,数量又多,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下了撤退令。
 敌众我寡,巡逻又不是两军对垒,没必要去送死。
 巡逻队的队员闻言,一个个用力挥动马鞭拼命催马,夺路狂奔。
 “杀,一个也不能放。”
 “怂包,见面就逃。”
 “这就是大唐精锐?一个个都是裤裆没带把的胆小鬼吗”
 “哈哈,跑啊,你们的马都出汗了,最多十里地,肯定能追上。”
 大唐的巡逻队拼命在前面跑,勃儿斤率着部下在后面怪叫着追杀。
 勃儿斤猜得没错,前面两队还能僵持,跑了大约五里地,双方的距离开始慢慢拉近,心里暗暗对大将军敬佩起来。
 把埋伏地点设在黄岩峡,显然经过精心计算:最近只有一个叫石头山的小哨所,易守难攻,但没有出击支援的能力,离这里最近的军营,至少要三刻钟才能赶到,到黄岩峡时,正是大唐巡逻队巡了大约三分二的路程,这时人累马乏,就是想跑也马力不足。
 勃儿斤用马鞭猛地一抽,马儿吃痛之下猛地向前一窜,瞬间又拉近了近一丈的距离,此时勃儿斤眼里露出一丝冷笑,两腿用力一夹,一手拨弓,一手抽箭,瞬间把弓拉得像满月,手一松,一支劲箭飞似的射向巡逻队最后一名士兵。
 “啊”的一声惨叫,那名士兵应声倒下。
 这是击倒的第一名大唐士兵。
 “百户长威武。”
 手下看到勃儿斤那么神勇,一个个怪叫着追赶,冲在前面的人拿也弓箭,准备射杀逃在前面的唐兵。
 在高速奔跑的马上松开双手,仅靠鞍具和两只脚夹住,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更别说还要在这种状况下弯弓射箭,但对这队吐蕃精锐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伙伴被射杀后,大唐巡逻队的队员不敢怠慢,一个个拼死催马,而那些吐蕃士兵手里的弓也不如勃儿斤手里的强弓,一波箭雨只有一支箭射中一名巡逻队员所骑马的马屁股。
 跑得更快了。
 这里是大唐的地盘,出发前大将军亲自交待,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袭击,得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退,免得迟则生变。
 不知为什么,勃儿斤心中突然冒起一丝不太好的感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没有啊,是按大将军规划的路线潜入,又在大将军预定的地点设伏,大唐巡逻队的人数也没变化,是哪里让自己感到不安呢?
 巡逻队稍稍绕了一点路线?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刻勃儿斤想到的,不再是奴隶、马匹、兵器这些值的战利品,而是想着怎么把前面拼命逃跑的巡逻队尽数杀死,完成任务马上撤回大本营。
 “快,杀啊,回去我请兄弟们喝。。。。”
 勃儿斤想为部下鼓劲,话还没说话,感到身体猛地向前冲,然后惊恐万状地看到骑着的爱马失去平衡向前倒去,巨大的惯力,让勃儿斤向前坠地。
 不好,有绊马索。
 “澎”的一声闷响,勃儿斤摔倒在地,饶是摔倒的地方是草皮,也把勃儿斤摔得头昏脑涨。
 倒地的一瞬间,勃儿斤感到脑袋一片空白。
 “不好,这是埋伏”回过神的勃儿斤大声吼道:“快,杀出去。”
 左手提不上力,从肩头处传来钻心的痛,也不知是不是断了,勃儿斤第一时间拨出弯刀,大声发布命令。
 此时,现场乱成一片,全是马的嘶叫声和摔伤士兵的惨叫声,人马摔了一地。
 “不好了,百户长,你看。”一名亲信焦急地指着四周。
 好像变戏法般,四周突然出现大量的大唐将士,走在最前面的,是举着五尺多高盾牌的盾牌兵,盾牌兵的后面是长矛兵,在长矛兵后面,还有一队队的骑兵。
 勃儿斤脑中轰的一下,脸色瞬间苍白如纸:看这阵势,唐军早就布好了一个口袋等自己,自己以为那支巡逻队肥羊,没想到这肥羊其实是诱饵,还是致命的诱饵。
 回头看看自己的部下,勃儿斤眼中现出死灰的神色:本来只有六十人,中了大唐设下的绊马索,死伤过半,其实就是毫发不损,今天也是栽定了,包围自己的唐兵,少说也有上千人之多。
 “我们中了唐狗的埋伏。”
 “百户长,我们队长不行了。”
 “唐军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人把我们卖了?”
 “百户长,跟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赚二个赚一个。”
 吐蕃士兵也够硬气,中了埋伏被包围,没一个有害怕。
 这与吐蕃的习惯和信仰有关,“崇贵壮贱孺弱”、“重兵死、恶病终,以累代战死为甲门”。谁如果在战场上败北溃逃,就把狐狸尾巴挂在此人头上,游街示众,辱其胆怯如狐,面对死亡,一个个反而有种向往、解脱的表情。
 勃儿斤眼里闪过一丝决绝,举起弯刀,大声喊道:“兄弟们,为国尽忠,死也不给大唐俘虏。”
 说话间,勃力斤一刀挥下,只见刀光一闪,站在他身边的一名部下双手捂着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