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薰儿也有些担心地说:“郡主,最重要是什么?”
兰朵看了郑鹏一眼,看到郑鹏并没有表示太对,开口说道:“官场上讲究论资排辈,其实军中也一样,每一个位置,都有人盯着,很多人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用资历和军功累进,对那些加塞户并不待见,加塞户就是外来人,他并不属于原来的团体,硬是从外面安排进来。”
“有人进,自然有人退,有官位空缺,不少人在琢磨怎么更进一步,不少人把它视作自己锅中菜,可突然弄个加塞户进来,硬是断了原来很有机会晋升人的念想,也生生打破原来奉行的那一套晋升制度,有些人看得开,有些人心恨暗恨,会暗中捣乱,关系能好吗?”
“再说了”兰朵补充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怕军中也有妒忌郑鹏的人,万骑军是什么,皇上亲兵,左右羽林军四大部属之一,军中不是勋贵子弟就是骁勇,不是自命不凡就是桀骜不驯,可不是那么好统率的。”
绿姝本来还是笑容满面的,听到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脸色就开始变了,听兰朵又说到的军营的潜规则,脸上的欢喜变成了担忧:“做个将军还那么多事,夫君,要不,这个将军就别当了,反正家中也不缺那点俸禄。”
现在绿姝把后半生的幸福都系在郑鹏身上,听到郑鹏有危险,当场就怕了,连忙劝郑鹏不要去上任。
郑鹏心里苦笑一下,不过脸上还是无所畏惧地说:“没事,说什么也是将军,还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没人敢动我的,对了,皇上承诺过,不让我在万骑军里有危险,绿姝,你就放心吧。”
兰朵说的这些,郑鹏早就想到了,还曾在李降基面前推辞,只是李隆基就是不答应,以至郑鹏也很郁闷。
林薰儿拉着绿姝的手说:“夫人,放心吧,公子是天佑之人,肯定不会有事,西域那么危险都不怕,以公子的精明睿智,肯定不会有事。”
“有事也是好事。”林薰儿觉得自己后面那句话有些不妥,马上补充道。
兰朵也安民慰道:“绿姝,皇上金口已开,圣旨已下,没机会讨价还,现在皇上都说郑鹏是大唐福星,肯定不会让他有事,都放心吧。”
看到众人都这样说了,绿姝点点头说:“皇命难违,夫君,那你记住小心行事啊。”
“一定,一定。”郑鹏连忙作了保证。
绿姝看看郑鹏,再看看郑鹏手中的圣旨,开口问道:“夫君,什么时候到万骑报到?”
“圣旨上说了,接到圣旨的三日之内。”郑鹏一边说,一边挥挥手中的圣旨。
兰朵看到气氛有些凝重,知道都是自己的话造成,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道:“不管怎么样,升官怎么也是一件好事,今晚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好啊”林薰儿也不想再尴尬下去,开口附和道:“公子的烧尾宴,我们就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吃得也不痛快,不管了,今晚一定要把它补回来。”
郑鹏大手一挥说:“好,今晚就大吃一顿,一会不喝醉的,不准离桌。”
第557章。557 过江龙与地头蛇
虽说郑鹏极力安抚,绿姝还是有些担心,不仅笑脸没了,吃饭时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好像在想着什么,饭菜也用得很少,明显是被十七禁五十四斩吓怕了。
也怕郑鹏遭人妒忌。
郑鹏没那么多想法,反正事已定局,见步走步就行,反正急也没用。
没几天懒觉好睡了,信奉睡到自然醒的郑鹏,第二天早上睡到三竿才起床,在林薰儿的侍候洗刷后,习惯在院子里先练一会拳,出点汗再吃早饭。
“薰儿,绿姝和郡主去哪了,一大早就不见人,崔二也不在。”郑鹏一边练拳一边问道。
“公子”林薰儿笑着说:“绿姝姐说回崔府拿点东西,郡主跟着去凑热闹了,崔二去找大师择胜业坊新宅进宅的吉日。”
回崔府?
郑鹏楞了一下,很快内心有些感动:虽说崔源对绿姝很好,可两者始终有代沟,冲突也不少,绿姝极少回崔府,多是崔源经常派人给绿姝送吃的、穿的、用的,绿姝不时派人送一些东西过去,算是回礼兼孝敬,虽说不常见面。,
突然要回崔府,很明显绿姝找崔源,希望他能在郑鹏的事上出力。
分明是为了自己才回去,为了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像绿姝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郑鹏能不感动吗?
“这宅子太小,的确要换了,反正郑锦伦说已经完工,工匠也遣散,早些进宅也好。”郑鹏点点头说,转移话题。
扯到崔源,谈下去没什么兴致。
自己对住要求不高,但不能让绿姝和林薰儿跟着一起受苦。
林薰儿打量一下宅子,有些感触地说:“不知不觉在这里住了几年,好像真走了,还有点舍不得,公子,搬走了,这宅子怎么办?”
过年时手头阔绰,郑鹏不忍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改造的宅子让出去,就花钱把它买了下来。
“小万和小里就要国子监读书,这小宅子给他们住刚好。”郑鹏早就有了打算。
“公子说得也是,两位小郎君在长安有个住处也方便,让他们独立居住,也可以静心读书。”
郑鹏做了一个收拳式,然后一手揽着林薰儿说:“一起吃早饭,吃完去酒坊瞧一下,然后带你去东市逛逛,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都出去了,只剩林薰儿一个人在家,郑鹏干脆把她带上,最近事太多,也要照顾绿姝的情绪,对林薰儿有些欠缺,有机会得多弥补一下。
林薰儿眼前一亮,马上含情脉脉地说:“奴家全听公子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林薰儿跟着郑鹏身边,一脸春风荡漾,而在兴化坊一处私宅内,几个壮汉正在喝着闷酒。
“兄弟们,喝一个。”
“喝,哪个不喝就是不给我刘礼杰面子。”
“这白酒就是够劲,今天要不醉无归。”
方桌上坐着四个人彪形大汉,个个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富家子弟,桌上菜是好菜,有鹿肉、大块羊排、鸡、鱼等等,喝的酒全是市场上紧销的白酒,然而,好酒好菜却没一张好脸,一个个兴致不高,特别是坐在主位的方脸汉子,席间频频举杯,喝得一脸通红,看似喝得尽兴,可他一直阴沉着脸。
四个人就是一直吃、一直喝,很少说话,气氛有些凝重,分明是在喝闷酒。
还是大白天喝闷酒。
刘礼杰喝完,提起一坛酒又给三人倒完,继续举杯道:“好。。。好。。。不容易轮个休,兄弟。。。们,喝个痛快。”
看到刘礼杰说话都大舌头了,坐在左下首的钟浩劝道:“大哥,别喝了,喝多了伤身,明天还要轮值呢。”
“是啊,大哥,没必要理会姓郑的那个家伙,他算什么,兄弟们就服你一个。”
“就是,姓郑的就是仗着有点运气,还有老丈人家给他撑腰,还拍得一手好马屁,哪能跟你相比,就当他小人得志好了。”
同席的黄民友和周猛也纷纷开口劝道。
三人都知刘礼杰不高兴的原因:刘礼杰是折冲都尉刘幽求的儿子,也是右万骑的百骑长,在四人中属他资格最老、地位最高,同属右万骑的钟浩等人把他奉为大哥,按理说刘礼杰的资历和军功都够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千骑长的空缺,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是刘礼杰的囊中之物,就是刘礼杰也觉得这件事是两手捏田螺,十拿九稳时,突然空降了一个郑鹏。
刘礼杰咽不下这口气,听到圣旨已下,过二天郑鹏就到右万骑上任,心里郁闷,就约了几个心腹兄弟喝闷酒。
区区一个百骑长,没有跟郑鹏叫板的勇气,然而,刘礼杰的父亲刘幽求可不是普通人,当年李隆基在生死存亡之际,发动武隆政变,把大唐江山从韦后手里夺回,刘幽求就参与了策划,攻打白兽门时,就是刘礼杰第一个攻破白兽门,李隆基得势后,当年参加武隆政变的人都得到重用。
刘礼杰也是凭着父亲的关系进入万骑,凭着努力升到百骑长的职位。
四人中,钟浩的叔父钟绍京也参与了政变,有从龙之功,只是个人能力有限,只做了一个小队正,周猛也是队正,而黄民友是右万骑的骑曹,负责马匹的调用、饲养。
不提还好,一提郑鹏,刘礼杰就无名火起,猛地一拍桌面,大声吼道:“论身世,某是忠良之后,论资历,某在万骑已五年,论功绩,大功一件,小功十数件,拼生拼死,就是唐将军也暗示那位置是某的了,姓郑的凭什么把它抢了,就凭他会拍马屁,还是凭他娶了一个五姓女,抱上博陵崔氏的大腿?”
说到这里,刘礼杰把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啪”的一声放在桌面,愤愤不同地说:“其他人某还服,就是郑鹏,不服!”
“大哥,小点声”黄民友吓了一跳:“不能妄议朝政和上司,要是传了出去,这可是犯上之罪。”
“说的都是实话,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怕什么。”刘礼杰不满地说。
嘴上说不怕,可声音明显低了很多。
黄民友有些郁闷地说:“现在郑鹏风头正盛,皇上又那般信任他,身后又有高公公、博陵崔氏支持,背景太硬,不宜跟他硬碰。”
“对啊”钟浩附和着说:“大哥,不宜跟他对着干,官大一层压死人,小弟听过他的事,是一个没什么进取的人,无论担任什么职位,轮值都是垫底,还经常请假,最喜欢捣弄一些匠人的活,估计来万骑就是转转,很快就走,没必要跟他对着干。”
周猛劝道:“大哥,忍忍吧。”
三兄弟都劝了,可刘礼杰还是不为所动,阴着脸说:“对着干肯定不行,姓郑的点子太硬,不过右万骑也算咱们的地盘,不能由着他来,给他设些绊子,让他早日知难而退还是可行的,三位兄弟,你们会支持某吗?”
“那还用说,我们可是同生同死的兄弟。”
“大哥,你这话就是打兄弟们的脸,这么多年兄弟,可不是白当的。”
“刀里火里,有事大哥尽管吩咐。”
刘礼杰为人仗义,也会收拢人心,三人一直唯他马首是瞻。
“好!”刘礼杰脸上这才有了笑容:“某倒要看看,是我们这些地头蛇厉害,还是郑鹏这条过江龙霸道。”
右万骑还没有迎来新上任的中郎将兼令押千骑使,一股不安份的因素已经在酝酿,刘礼杰等人没料到,就在几里之遥皇宫的御书房内,也弥漫着一股怪异的气氛。
李隆基把一道奏折合上,扔在御案上,一边揉着眉心,一边说道:“两位爱卿,这是吐蕃派人送来奏折,你们拿去看看。”
第558章。558 狼牙堡风云
宋璟拿过奏折,没有自己看,而是先递给一旁的姚崇。
姚崇接过来打开一看,脸色有点怪异起来,一边递回给宋璟,一边皱着眉头说:“怪了,吐蕃一向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次竟然主动服软?”
宋璟接过奏折一看,很快皱起了眉头:奏折中说,最近吐蕃边境出现一股行迹无定的悍匪,在吐蕃境内无恶不作,还袭击哨所,掠夺军械,有目标者发现向大唐境内移动,希望大唐彻查云云,隐隐还有询问是不是大唐军队所为的意思。
“这事有些怪异”宋璟开口道:“一般的流匪,不会惊动到吐蕃的高层,这封奏折,相当于国书了,看来这股悍匪不简单。”
宋璟说完,猛地想起一件事,连忙补充道:“皇上,上个月不是接到密报,吐蕃羊同有村落受袭,全村男女老少被屠戮一空吗,会不会与这件事有关?”
李隆基犹豫一下,点点头说:“没错,的确是有这么一份密报。”
不用吩咐,一旁的高力士已经在一旁存放资料的柜子里寻找,没一会的功夫,高力士恭恭敬敬把那份密报送到李隆基面前:“陛下,密报在此。”
平日功课做得好,高力士喜欢井然有序,奏折会分类存放,找与吐蕃有关的奏折,就在专门存放的柜子里就能找到。
密报上的字不多,只是简单地写着羊同一个叫哇瓜村在夜间受袭,全村男女老少无人生还,后面还建议暗中调查是不是边军所为。
宋璟继续说:“这件事臣记得很清楚,军部派了特使,调查的结果是边军并没有任何异动,难度真有异地的悍匪闹事?”
姚崇抚着胡须、半眯着眼不说话,少倾,他老眼一睁,有些焦急地说:“皇上,边境估计有变。”
“哦,何以见得?”李隆基开口道。
姚崇解释:“吐蕃这封奏折,明是请求,暗是指责,实则却是提前为自己洗脱嫌疑,掩饰它的行动,边境,怕是有变。”
“不至于吧,一股流窜的悍匪,最多就是掠夺一些财货、牲口,会不会当日攻打拨汗那溃败的流兵散勇还没有肃清?”宋璟开口说道。
打仗时太乱,很多人被冲散,一些将士流落在外,他们有的回不去,有的不想回去,有的怕回去被罚或追究责任,干脆落草为寇。
姚崇解释道:“广平,有件事你不清楚,那个哇瓜村是大唐多年经营的一个据点,村里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归顺大唐、充当大唐的密探,那股悍匪很有可能是吐蕃人所扮,一来不动声息拨掉大唐苦心经营的据点,二是掩饰下面的军事行动,例如以悍匪的名义扰乱大唐边境。”
李隆基点点头说:“姚爱卿分析得很有道理,看到吐蕃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宋璟有些意外地看着姚崇,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姚崇退下相位已久,可每逢大事,李隆基都把他唤到场,也很重视他的意思,像秘密据点这种绝密的事,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而退下来的姚崇却知道。
可以看出李隆基对他的信任。
好在姚崇是自己人,倒不至于羡慕妒忌,宋璟打了一个激灵,连忙说:“皇上,有必要让边军、特别是与羊同地区相近的于阗镇守军加强戒备,不能让吐蕃有机可乘。”
李隆基一脸沉稳地说:“吐蕃的狼子野心,大唐上下皆知,对吐蕃严加戒备是常态,要是戍边还要朕提醒,那戍边的将士是万死不能辞其罪,现在要做的,就是想想怎么抓个现行,不能让吐蕃在边境胡搞蛮缠,姚老,你有什么看法。”
“现在还不知边境会有什么变化,仅凭一封奏折,很难判断出什么事,一动不如一静,一边留意边境的变化,一边让密探看看吐蕃到底有没有异常。”姚崇开口说。
宋璟摇了摇手里的信,有些担忧地说:“吐蕃至长安,路途遥远,若是真有异心,只怕边境已有异变。”
“怕什么”李隆基一脸霸气地说:“大唐国势强盛,坚如磐石,还怕那些鼠辈毛贼,来了好练练兵,别让将士们太清闲,怕的就是他们不来。”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信心满满、霸气外露,把天朝上国皇帝的自信与王者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姚崇和宋璟也被他折服。
要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崔希逸听到的宋璟的话,肯会赞他一句料事如神。
二月十七日,夜,对狼牙堡的将士来说,这是一个平凡却又很有意义的日子。
日夜赶工的新堡终于完工。
戍边的日子,单调、孤寂,特别是孤堡深入的狼牙堡,除了自己的同僚,有时半个月都没看一个活物。
天,很黑;山风,很大;郊野,很寂寥,然而,狼牙堡内,崔希逸睡得非常香甜,甚至微微打起了呼噜。
狼牙堡是水泥的试点,把水泥运到狼牙堡后,崔希逸起早赶黑,监督工匠建造狼牙新堡,昨日才刚刚完工,累得不轻的崔希逸倒头大睡。
顺利完成任务,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可以回家。
家里还有意中人等着自己呢。
睡得正酣,突然有人摇着自己,隐隐还听到有人小声地说:“营正,营正,有情况。”
一听到有情况,崔希逸双眼一睁,猛的坐起来,看到叫自己的是心腹马家兴,沉着问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