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爷,小姐让老奴带回三万贯钱,供少爷以备不时之需。”崔二压低声音说。
“不用,现在手头是有点紧,不过刚才解决了,崔管家,姝儿的钱,没我的同意,不能准动擅动一分一文,明白吗?”郑鹏一脸正色地说。
“明白。”崔二恭恭敬敬地说。
郑鹏一边往里面走,一边问道:“高公公来干什么?”
“高公公是带着二个老头来的,身上有一股很浓的酒味,老奴也猜不透他的来意,不过姑爷放心,高公公的心情不错,脸上一直有笑容。”崔二简明扼要地。
观察得挺细致,不愧博陵崔氏培养出来的管家。
郑鹏心中一喜,高兴地说:“正好,我也想高公聊一下。”
不用说,高力士是给自己送酿酒的人才来了。
回到大厅,只见高力士一个人悠闲自在地品着小酒,郑鹏笑着说:“难怪一大早左眼皮子不停地跳,就知有好事,现在看到高公公,就知这好事跑不了。”
“嘿嘿,郑鹏,就你嘴甜。”高力士笑容可掬地说。
郑鹏打个哈哈,然后说道:“转眼又一年了,早就想找公公一起喝一杯,也不知公公这个大忙人什么时候有空,真是巧了,今天一定要跟公公好好喝几盅,来个一醉方休。”
“免了,饶了咱家吧”高力士苦笑地说:“快过年了,宫中的事多如山,咱家就是少看一阵也不行,这次出来,就是给你送人的。”
说到这里,高力士拍拍手说:“把人带上来。”
一声令下,很快有人带着两个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头进来。
高力士指着一个身形有点胖的老头说:“陈良,擅长配料,站在陈良旁边的叫鲁平,擅长发酵,这两个人都在宫中酿酒超过三十年,手脚不够利索,干活也慢,就把这二人扔给你了。”
“见过郎君。”陈良和鲁平人是老了点,但很识趣,一起给郑鹏行礼。
郑鹏点点头,让这二人先站起来,再让崔二把这二人领出去。
等人出去了,郑鹏对高力士拱拱手说:“公公仗义,这次有劳公公了。”
高力士倒也不贪功,摇摇手说:“是你那活干得漂亮,陛下高兴,就是没咱家说话,这事也大半能成,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
郑鹏压低声音说:“公公,那个陈良和鲁平,手艺怎么样?”
“经验非常丰富,就是年纪上来,干不动,要不然也不会便宜你。”
“那太好了,到我这里不用他们干活,要的就是他们经验。”
高力士点点头,突然开口问道:“对了,烧尾宴准备得怎么样了?”
昨天才升官,官服和新的官印还没有了,这么急着要吃宴?
“还在筹备中,只怕一时半刻不能完成。”郑鹏苦笑地说。
高力士摆摆手说:“咱家来,就是想告诉你,不用太急,陛下在上元节前都没空,要请陛下吃烧尾宴,把时间定在上完节以后。”
“谢高公公提醒”郑鹏谢过后,小声地问道:“对了,公公,关于升官的事。。。”
“嘿嘿嘿,怎么,升官了,是不是想急着去万骑营抖威风?”
郑鹏苦笑地说:“公公开玩笑了,万骑营里的,不是功臣之后就是功勋之弟,哪敢抖什么威风,听说里面军纪极严,有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官是封了,可什么时候走马上任陛下可是没说,就怕误了时辰小命不保。”
“哟”高力士笑逐颜开地说:“怎么听着有怨气?陛下升你的官,感情还升错了?”
“不敢,就是自己有些懒惰,就怕一不小心犯了军纪,到时就是想见高公公一眼也难。”郑鹏有些可怜巴巴地说。
十七禁律五十四斩,郑鹏看一次就心惊胆跳一次,真怕一不小心就栽在里面,高力士来了正好找他诉诉苦,希望他给想个办法。”
高力士有些惊讶地看着郑鹏,接着嘿嘿嘿地大声发笑起来。
郑鹏苦笑地说:“高公公,你就别笑了,我还真怕。”
“不用怕”高力士拍拍郑鹏的肩膀说:“官服、官印还在制作中,现在快过年了,宫中乱七八糟的事一件接一件,依咱家看,这新官正式上任,估计要一月下旬。”
“到时上任,咱家亲自送你进万骑营,一是带路,二是给你壮胆,想必多少也能得到几分薄面,至于那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也不用怕,你是中郎将兼令押千骑使,还有爵位,在万骑营,营正以上的官员,处死要经得陛下御笔亲批方能执行,放心吧。”
原来是这样,这样的话,也不怕一言不同就套上一个罪名斩了,连冤都没处报。
“谢公公。”
高力士突然话音一转:“飞腾,讨要酿酒师,你准备干什么?”
第525章。525 堂中论酒
“酿酒喝啊。”郑鹏笑嘻嘻地说。
高力士把脸一扳:“说实话。”
“就是觉得现在的酒不够好,想找人弄一种更好的酒,高公公有没有兴趣凑个热闹?”
“嘿嘿,只要是飞腾要做的事,咱家都有兴致。”高力士笑嘻嘻地说:“不知咱家怎个凑法?”
郑鹏在宫中厚着脸皮索要几个会酿酒的工匠,高力士就猜想郑鹏有想法,原国很简单,郑鹏并不是一个好酒的人,再说以他跟自己的关系,想弄几瓶御酒并不困难,并不需要找个酿酒的人自己酿,从中可以看得出他有想法。
从三宝号尝到甜头后,高力士对郑鹏越发有信心,给郑鹏送二个会酿酒的老酒匠,本来随便派个小太监就行,不过他亲自送来,就是看看郑鹏到底要干什么。
郑鹏一听,就知高力士在变想索要份额。
按照三宝号的分配,高力士是拿二成,作为保驾护航的报酬,现在他主动提出怎么分成,明显是想多拿一些分子。
高力士说完,瞄了郑鹏一眼,继续开口说道:“咱家也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用在孝敬陛下和后宫那些娘娘身上。”
“不瞒公公,最近开销有点大,有点缺钱,要是公公愿意凑份子,那最好不过。”
高力士开口,郑鹏很难拒绝,刚好郑鹏又需要钱,从他身上筹点钱也不错。
“咱家比不上飞腾,现在有二万贯闲钱,不知可以占到几成?”
郑鹏犹豫一下,很快说道:“公公开了口,这面子一定要给,四成五分子,不知公公怎么看?”
“四成五?”高力士皱起眉头,突然问道:“飞腾,咱家问你,要是这酒捣弄出来了,算不算三宝号的?”
二万贯是一笔巨款了,要是在三宝号,能占四成五的份子,高力士肯定满意,问题是,郑鹏能让自己占这么多吗?
“不算,我准备另起炉灶,开一个独立于三宝号之外的商号经营这件事。”郑鹏老实地回答。
高力士径直开口问道:“飞腾,都说人情归人情,数目要分明,有些话,咱家就直说了。”
“理应如此,公公有话,不妨直言。”
“长安一个普通的小酒坊,作价不过区区几百贯,西市有名的张记阿婆清酒,传承了一百多年,去年折价卖了,作价不过是八千五百贯,凭着咱家的面子还有二万贯钱,只拿四成五,何解?”高力士一脸认真地问道。
郑鹏一脸自信地说:“公公,凭的是我自信,对了,在这里,我给公公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
“如果二年内酒坊的发展或营利不能让公公满意,公公随时可以退出,当然,就是退出,投的钱也不能白投,现在投了二万贯,退出时可以拿四万贯,要是公公觉得经营得还可以,那就按约定四成五的分成,选择权在公公手上。”
顿了一下,郑鹏继续说:“其实以公公的身份,多拿一些份子很应该,不过这事牵涉有点多,就是我,估计连三成都拿不到,还请公公体谅一下。”
古代做买卖,不仅仅要有头脑,还要有靠山,要不然就是别人眼里圈养的猪羊,郑鹏给出的条件很优厚了,可还是要解释一下,要知道,有些商人为了找靠山,会把赚到的钱上贡五成到九成,普遍都有七成,高力士出了二万贯才给他四成五,郑鹏认为自己要解释一下。
高力士都拿了大头,自己拿小头,总该没话说了了吧。
“好,四成五就四成五,咱家就静候飞腾的佳音。”高力士也是一个办大事的人,闻言只是想了片刻,很快就爽快地同意。
今时不比往日,郑鹏现在有博陵崔氏做靠山,皇上对他的印象很不错,特别是郑鹏还会写诗作歌,谁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又写出一首讨得皇上喜欢,不过份地说,就是郑鹏不找自己作靠山,估计也没什么人跟他作对。
就是作靠山,高力士也算是不合格的那一种,那些拿了好处的“靠山”,会在拓展生意、打压竞争对上出大力气,而高力士极少出面,只是作震慑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郑鹏承诺可以翻倍退出,要是觉得发展不力,高力士可以随时退出,退出时可以拿走四万贯,九出十三归也就四成利润,二年不过八成利润,还不知能不能收得回,而放在郑鹏哪里,那是一倍的利润。
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郑鹏举起酒杯说:“高公公,来干一杯,祝我们合作愉快。”
“嘿嘿,应该的。”高力士笑逐颜开地举起酒杯,和郑鹏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高力士得到丰厚的回报,郑鹏也可以解了燃眉之急,可以说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就是酒捣弄不出来也没关系,用二万贯就跟高力士搞好关系,这比什么都值。
有些人一赠万金,高力士也不屑一见呢。
谈妥了合作,高力士只是聊了一会,很快就走了。
对高力士来说,他不是走不开,而是不舍得走开,怕的就是有人乘机上位,占了自己的位置。
送高力士走后,郑鹏想了想,让崔二把高力士亲自送来的两个人叫到大堂。
“老奴陈良,见过小郎君。”
“老奴鲁平,见过小郎君。”
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郑鹏后,不敢怠慢,连忙给郑鹏行礼。
从宫里出来时,二人就被告知皇上把他们赐给了郑鹏,看到正主,自然要表示尊敬。
郑鹏挥挥手说:“起来,你们是第一天到这里,我给你们立个规矩。”
一听到规矩,陈良和鲁平下意识跪下,恭恭敬敬地听教。
郑鹏打了一个呵欠,给一旁的崔二打了一个眼色。
崔二回意,马上扶起二人,一边扶一边说:“两位,站起来说话,姑爷最不喜欢别人跪拜这一套,记住,以后叫少爷,不要叫郎君,少爷说话,站着恭敬地听着就行,不用跪来跪去,明白吗?”
这个规矩有点奇怪,不过主人怎么吩咐就怎么做就行,两人嘴里称是,心里则暗暗想着:新主人还不错,地方虽说小一点、简陋一点,不过新主人待人和气,以后也不用再跪跪拜拜,省了不少功夫。
陈良和鲁平都是年近花甲的人,年轻时一直做苦力,身子骨早就不比以前,不用跪拜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听明白了,崔管家。”二人连忙应道。
郑鹏突然饶有兴趣地问道:“二位是宫中出来的酿酒匠,不知你们擅长酿什么类型的酒?”
陈良犹豫了一下,很快恭恭敬敬地说:“回郎君。。。不,回少爷的话,市面上几种香型的酒,老奴和鲁平都会酿,但我们最擅长酿酱香型、凤香型和香型的酒,如酱香型的望驿台酒,凤香型的西凤酒,清香型的汾酒等。”
“望驿台酒?哪里出的?”郑鹏好奇地问道。
像汾酒、西凤酒郑鹏听过,这个望驿台酒又是什么酒?
鲁平连忙解释道:“少爷,望驿台酒出自蜀中广元,这是则天大圣皇后的故地,采用当地特产糯高粱,小麦和天然山泉为原料酿出的一种酒,品感好,回味甘,当年武后称帝后,广元州府都督把望驿台当地酿制的美酒进贡宫廷。女皇品尝望驿台酒后非常喜爱,就将望驿台酒钦定为自己的御用酒,不过流传度不广。”
还有这种故事,郑鹏对酒了解得不多,开口问道:“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种香型的酒?”
“回少爷的话,大致分为六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其余的归为同一种香型。”陈良马上接过话头。
郑鹏点点头,继续问道:“你们知道哪种香型的酒卖得最好吗?”
陈良和鲁平对视一眼,然后低着头说:“少爷,老奴平日在宫中,半步不能离开酿酒坊,外面哪个种好卖,实在不知道,不过中宫中,是酱香型和清香型的酒酿得最多。”
鲁平看到郑鹏不说话,开口解释道:“皇上设宴、赏给臣子,多是选酱香型的酒,而后宫的娘娘们,则是喜欢清淡的清香型酒。”
郑鹏敲着台面说:“你们说,如果要卖酒,什么类型的酒最好卖?或者说,什么类型的酒最适合卖?”
陈良和鲁平一听,眼里有吃惊的神色,忍不住望了郑鹏一眼。
不会吧,这位名满长安、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竟然说要卖酒?
卖酒那是贱贾的行劲,有身份的人哪里做这种事?
就是做,也是隐身在幕后做,不像少爷,说起买卖时理直气壮,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一旁的崔二有些无言地看着自家姑爷:堂堂手握实权的大将军,怎么那么有兴趣捣弄这些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也不嫌丢面子,有心提点,可是小姐没觉得不好,就是以前的郎君,也对此郑鹏的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崔二就不好多说什么。
想归想,陈良很快说道:“少爷,老奴觉得,酱香型最适合。”
酱香型的酒在后世大行其道,像赫赫有名的国酒茅台,就是酱香型白酒,每年赚的钱是数以百亿计,郑鹏好奇地问道:“陈良,你说说,为什么是酱香型的合适?”
第526章。526 意外来访
陈良解释道:“少爷,酱香型的酒的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饮后空杯香犹存,就是隔夜留饮也不影响口感,这种酒没有地方的限制,大江南北的士人百姓都喜欢喝。”
这点跟郑鹏的观点不谋而合,郑鹏高兴地说:“不错,两位觉得,现在酿酒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老平,这个你比较专业,你来说。”陈良对鲁平说道。
鲁平犹豫一下,开口说道:“回少爷的话,现在酿酒,主要多放料,造成粮食浪费,要是少放料,纯度和香度也不够,发醇稍不注意,就会发霉变味。”
“其实主要酒味散逸得太快,在发酵时很味,可成酒时味道就变淡。”陈良补充道。
“哦,你们没想过办法去改良吗?”
“想过很多办法”鲁平苦笑地说:“少爷,不瞒你说,老奴用了很多香料,像桂皮、丁香、陈皮这类,可是酿出来的酒,不是变质就是味道有些怪怪的,最后只能放弃。”
郑鹏想了想,开口问道:“你们说说酿酒的过程。”
陈良和鲁平相付望了一眼,然后把自己怎么选料、怎么造酒槽、怎么发酵酿酒的过程说了一遍。
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皇上把自己赏给了新主人,离开皇宫时,也没人说过要保密什么,于是一五一十把流程详细地说了。
经他们一说,郑鹏算是明白了,他们酿酒,在选料和发酵上很讲究功夫,可是像萃取、高酒烤酒、陈贮方面的工序是没有的,记得看过国酒茅台的介绍,一瓶好酒,经过采刚高温堆积,一年一周期,二次投料,八次发酵,以酒养糟,七次高温烤酒,多次取酒,长期陈贮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中间少了多个步骤,质量肯定有很大的差别。
大唐酒文化繁荣,有名的酒过百种之多,除了国泰民安、粮良丰盈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少号召力强大的酒,这才让那么多酒有生存的空间。
郑鹏开始循循善诱地说:“两位,酒香不够,酒味不足,那料一次不够,可以投二次啊,一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