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148章

盛唐高歌-第148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理众人的反应,张孝嵩叹了一口气,有些理解地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不用说一个国家或一个部落,有时不注意或脑子一热,干出一些不好的事,本官可以理解。”
 “理解归理解,律法归律法,犯了事,就要追责,不过眼下有一个机会弥补,那就是这次征讨吐蕃和大食,我知道在座的都派了勇士参加,最好是让他们多立战功,将来可以将功补过,要是有人说我没有做错,一心忠于大唐,也要努力赚战功吗?”
 “当然要,陛下说了,有功之臣必有厚赏,对了,康罗一族不在了,可它的领地还在,某在这里说了,这次表现得最好的,将会成为原康罗一族领地的新主人。”
 张孝嵩一番话说完,下面的人眼睛都亮了,有人更是暗暗握紧了拳头。
第294章。294 这一仗,是大仗!
 乌尔玛率先表态:“张御史放心,西夜国的勇士,绝对服从安排。”
 “我会告诉鄯善的勇士,让他们努力杀敌立功”金桑当场承诺:“除此之外,鄯善国愿再出一千精骑,助大唐征讨拨汗那。”鄯善国王金桑不甘落后地说。
 “我伊循国愿再出八百精骑,助大唐平敌。”
 “伊循国已派出全部精锐,我愿意向大军提供粮草。”
 “张御史,我们距离拨汗那近,尉头一族会医术的不少,但凡有受伤将士,可送到尉头族的营地抢救和休养。”
 众人争先恐后为征讨作“贡献”,张孝嵩表面不动声色,可嘴角那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已经出卖了他。
 很多人以为张孝嵩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拨汗那,以最快速度镇压企图挑战大唐权威的人,谁也没想到,张孝嵩的西征之路,竟然是在灭康罗族开始。
 一边杀鸡儆猴,一边恩威并施,把西域的一众势力治得妥妥当当。
 经过这次立威,相信没人敢再在后面阳奉阴违,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去跟大食和吐蕃分个高下,还多了一批精锐,可以说一举二得。
 “厉害!”正在行军中的郑鹏,听到张孝嵩举手间把康罗一族灭族,强行让西域一众势力划清界线,不由发出一声赞叹。
 大唐对西域是统而不治,扶植代理人等方针,为了防止一方坐大,有意识把地盘分而治之,山高皇帝远,不少势力跟吐蕃和大食关系暧昧不清,张孝嵩这一出,正好断了某些人的念想。
 库罗语气中带着些畏惧:“张孝嵩是进士出身,看起来风度翩翩,没想到一出手就灭了族,康罗族也算倒霉透顶。”
 文人不好欺啊,谁也没想到,张孝嵩惩罚得这么血腥。
 “这一招的确厉害”郭子仪感叹地说:“大唐没赶在入冬前快速开赴拨汗那,就知朝廷要下一盘大棋,西域的局势这般微妙,作为这次带军出征的主帅,肯定有所动作,只是没想到,他的行动这般果断、有效。”
 西域幅圆辽阔,掌管这么大一片地方,没点手腕和决断是不行的。
 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作为一个监察御史,张孝嵩一句话,就从西域的版图上把康罗一族彻底抹去,手段之狠辣,气魄之强大,郑鹏听到只能仰望。
 郑鹏跟着附和道:“是啊,一个文人有这样的气魄,真是让人侧目。”
 郭子仪呵呵一笑,有些意味深长地说:“俗话说否极泰来,其实泰极也能否来,张孝嵩的权力太大,未必是好事。”
 三人正在有说有笑时,突然有传令兵策马跑到郑鹏身侧,大声叫道:“报!”
 “有什么事?”郑鹏开口问道。
 传令兵大声说道:“大总管有令,今晚要在乌蒙山扎营,请郑监军部尽快赶路。”
 “知道了。”
 等退令兵退下,郑鹏有些无趣地说:“这个那史那献,很会保持距离啊。”
 除了开会和基本的日常交流,那史那献和郑鹏一直保持着距离,明明在同一个队伍,可他就是喜欢通过传令兵来完成交流。
 主将不和郑鹏走近,那些部属也刻意跟郑鹏保持距离,以至郑鹏和手下的护卫队,好像自成一军。
 郭子仪点点头说:“不奇怪,阿史那献跟苏禄可汗是死对头,三弟和兰朵郡主走得那么近,很自然就成了他敌对的一面,没下手整你已经万幸。”
 安禄可汗和阿史那献是大唐在西域挑选的二个代言人,二人为了争夺资源,没少擦枪走火,像这次征讨拨汗那,张孝嵩故意分成南北二路,就是让二人来个竞争。
 一路上,根本不用郑鹏催着前进,阿史那献率着军队,起早赶黑地往拨汗的方向进军。
 从庭州出发,途经鹰娑都督府、挚山都督府、循州都督府、东休镇,经过十二天的急行军,终于在三月初二时,郑鹏所在的北路军顺利抵达康居都督府。
 西域最大的行政单位是都护府,都督府可以看成是西域的县,大唐统治下的西域各地通常有二套系统,一套是各个附属国、部落的头领,另一套是大唐设立的机构。
 一路急行军到达康居都督府时,急着行军的阿史那献终于停下急匆匆的脚步。
 这里距离拨汗只有二天的路程,经过长时候的急行军,正好休整一下,补充体力和粮草,为出击作准备。
 最重要是让马休息。
 郑鹏是副监军,李隆基派出的代表,地位超然,一到康居的地界,就被当地的官员接到都督府休息,各位好酒好菜侍候不提。
 一连休整了三天。
 三天后,精神抖擞的大军再次出发。
 再次出发时,行军速度较前面慢了很多。
 庭州到康居都督府,处在大唐强而有力的监控上,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过了康居都督府,不安定因素的增多,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袭击,众将士换下轻便的棉甲,穿上皮甲或铠甲,出行也要斥候开道,速度自然慢了起来。
 队伍的气氛也变得严肃起来,前面行军时交头接耳,神情轻松,现在变得认真多了。
 让郑鹏感到惊讶地说,将士们变得认真谨慎,眼看随时就要发出战斗,可将士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害怕的表情,相反,一个个斗志昂扬,特别是那眼神,狼一样的眼神,在他们眼中,看的不是风景,而是在寻找猎物。
 从康居都督府出发了二天,还是风平浪静,郑鹏有些惊讶地说:“人呢?吐蕃、大食还有西突厥余孽呢,怎么没一点动静?他们不会逃了吧?”
 大唐这样大张旗鼓,二路大军浩浩荡荡,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就这让任由大军顺利去跟他们决战?
 有点不同寻常。
 库罗摇摇头说:“不可能,前天还收到情报,说拨汗那里的敌兵正在集密调动,那会这么容易放弃,估计憋着劲跟大唐干一场。”
 郭子仪也点点头说:“吐蕃还好说,那是一条饿狼,有什么行动都不足为奇,大食不可能这么容易退走,他们劳师远征,还给了吐蕃那么多镔铁,那些价值连城的镔铁,比一个小小的拨汗那重要多了,他们按兵不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大哥,什么问题?”
 “诱敌深入,拉长唐军的补给线,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胜算,所以说,这一仗,是大仗!”
第295章。295 阿史那献的精明
 随军的第一天,郑鹏就想着怎么遭遇敌人,可一路都很顺利,别说打仗,就是找个人都困难。
 然而,该来的总会来,就在大军离开康居都督府的第三天晚上,熟睡的郑鹏被一阵马啼声和喊杀声惊醒,张眼一看,帐蓬外一片火光。
 “发生什么事?”郑鹏一个激灵站起来,连忙问道。
 “少爷”阿军马上应道:“敌人夜袭,两方正在交战中。”
 说话间,阿军把郑鹏的铠甲拿来,一套软甲一套硬甲,软甲是犀牛皮作的皮甲,而硬甲是精铁打造的细鳞甲,从头包装到脚,算是一个双保险。
 不夸张地说,穿上这两套铠甲,就是射几箭、砍几刀都没事。
 有好处也有坏处,即使是特别制订,二件甲加起来超过五十斤,要不是郑鹏这二年跟阿军练武健身,估计都穿不起,现在就是穿得起,走起路来也不方便,还好,不用亲自上战场。
 安全很重要,穿着这么重的铠甲,郑鹏把它看成是一种锻练。
 “来了多少人?”郑鹏一边穿一边问道。
 “黑暗中看得不真切,不过听马蹄声,人数不多,应是袭扰。”
 战争除了战场上真刀真枪较量,还包括各种攻心、骚扰、断后路、烧粮草、策反、伏击等手段,现在快到拨汗那,无论怎么样,对方也该出手了。
 郑鹏点点头,走出营帐,一出营帐,看到漫天遍地的火把,很多将士拿着火把在等候着命令。
 二万余人的营地,阿史那献的中军帐蓬置在一个高地上,以中军帐蓬为中心,呈圈状散开,密密麻麻扎了一大片,敌人要想接近阿史那献,至少要连破三道防线才有机会,一来保护主帅的安全,免得遭到敌人袭击,二来居高望远,也方便阿史那献指挥调度。
 只是四处打量了一下,郑鹏心里就得出四个字:训练有素。
 一个帐蓬住一伙人,当警报响起时,每个帐蓬边站着一个拿着火把的士兵,不用说,他们的职务是保护营地的安全,免得有人趁着黑夜摸进营房,二来也可以观察军情,有突然事件或上面有军令下达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唤醒同伙的战友。
 三层防御,里面二层只是点亮火把待命,其它人安然酣睡,好像没有受到影响。
 看看外围,黑夜中马蹄声、呼叫声、箭矢破空声不绝于耳,然后是手持火把的士兵一会儿聚,一会儿散,看起来很有意思。
 阿史那献坐镇的中军大帐没出现慌乱,作为定远道行军大总管、北路主帅的阿史那献,出现敌情后不慌不忙,把酒桌搬到高处,一边倒酒独酌,一边看着下面的情况。
 要不是知道他是北路的主帅,都把他当成一个有浪漫情怀的文人雅士。
 郑鹏瞄了阿史那献一眼,然后有些不屑地撇撇嘴:这个家伙,明明看到自己出来,硬是装着没看见,还是一个坐着,自斟自饮。
 真是小气。
 郭子仪看到郑鹏的表情,心中一乐,笑着劝道:“三弟,回去睡吧,典型的袭扰,为的就是不让你好好睡,情报说吐蕃和大食的大军还没有出动,今晚闹不起来。”
 “算了,反正没一会就要天亮,不睡了。”郑鹏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说。
 “不去睡,三弟,你想干什么?”库罗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郑鹏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下阿史那献,转头吩咐道:“阿军,准备炭火和食材,我一会烧烤,对了,今天是哪两个伙长值勤?”
 “周权和陆进。”
 “行,把他们也叫过来,一起烧烤,半夜醒来,还真有点饿了。”郑鹏吩咐道。
 美美地睡了一觉,也不觉得困,本来半夜醒来容易肚子饿,阿史那献还吃得那么香,把郑鹏馋得不行,决定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直接来个烧烤。
 听到有吃的,周权和陆进二话不说,马上屁颠颠地走过来。
 阿史那献从高处一边看着敌我双方你来我往,不断袭扰、不断追杀,一边不时打量着郑鹏,当郑鹏在营房门前摆好炭火烧烤时,让阿史那献着实吃了一惊。
 一个乐官在敌人夜袭时还能这样镇定,很不错了。
 郑鹏也不管别人的看法,烤肉烤菜、做铁板烧,没一会,烤肉和铁板烧的香味开始在营地弥漫开来,就是阿史那献也被香味吸引,忍不住深深吸了二口气。
 “好香啊,他们在弄什么吃的?”一名副将好奇地说道。
 “这些京官,办事能力一般,对吃喝玩乐倒是样样精通。”阿史那献有些不屑地说。
 副将看到阿史那献有些心动,自己的口水快流出来了,于是怂恿道:“大总管,要不过去坐坐,拉拢一下关系,跟这位刘监军好好聊聊,以后也好合作。”
 监军相当于皇帝的眼睛,除了可以把奏折送到御案上,很多监军还会有各种特权,像张教嵩,一个监军御史,可他在西域有独断的权力,成为西域的无冕之王。
 谁知在重要时刻,这位皇帝派来的副监军会不会从身上拿出秘旨什么的。
 “不用!”阿史那献斩钉截铁地说:“我绝不跟与突骑施一族走得近的人来往。”
 说完,阿史那献冷哼一声,毫不犹豫地进了属于自己的中军大帐。
 几名手下的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轻轻摇摇头,跟着阿史那献一起进帐。
 谁都知跟监军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可阿史那献却是一个例外,凡事都好商量,可一旦与苏禄可汗牵上关系,马上变得不近人情。
 “三弟,他们回去了。”库罗小声地说。
 郑鹏摆摆手说:“算了,眼不见为净,由他去吧。”
 本想烤好后,给阿史那献送点过去,二人可以借机破冰,郑鹏把铁板烧的绝权也拿出来,可阿史那献根本就没给机会。
 也不知阿史那献是不是看不惯郑鹏在军营中烧烤的问题,可他对郑鹏没有管理权,于是来个眼不见为净。
 郭子仪有些感叹地说:“这个阿史那献,原则性极强,看似有些不近人情,实则这是他聪明的地方,难怪他能镇守北庭。”
 唐朝对西域统而不治,并不代表大唐放弃西域,相反,朝廷通过挑拨、扶植、打压等多种手段,维护西域保持原状,不可能让一家独大,安禄可汗和阿史那献是大唐精心扶植的代言人,两者相互牵制,站在大唐的角度,绝不希望现两股势力走得太近。
 阿史那献故意疏远与安禄可汗走得“近”,那是变相向大唐表忠心。
 郑鹏也想到这点,也就没作多纠缠,突然开口问道:“军中不是禁酒吗?阿史那献作为北路的主将,怎么公然喝酒?”
 行军打仗,一个疏忽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防止将士贪杯误事,军营有很完善的禁酒令,阿史那献公然挑衅?
 郭子仪解释道:“军中是有禁酒令,不过西域这里例处,很多将士冲锋前都喜欢喝上一口,这样会让他们更加勇猛,阿史那献不算违反军令。”
 这算是少数民族的特权,像一千多年后,少数民族还有不少特权。
 往更深的地方想,政策也付合大唐的政策:管理地方时,统而不治;管理军队时,约而不束,那天双方反目,一松纪律相对松散的军队,肯定比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更好对付。
 郑鹏一边想,一边把烤好的一大把羊肉串递过去:“好了,别光顾着说话,吃东西,羊肉串刚烤好时最好吃,来,吃。”
 营地最外围很热闹,敌人分多批不断袭扰,外围的士兵有条不紊地防卫、反击,丝毫不乱,外面弄得热闹,郑鹏一行也吃得尽兴。
 不得不说,在千军万马中,可以公然烧烤吃东西,这是一个很不错体验。
 第二天的统计结果一出,郑鹏有点目瞪口呆:足足折腾了一晚,大唐方面死亡三人,其中有一个还是从马上摔下被自己人的马踩死,重伤五个,轻伤三十一人,来犯的是胡禄居部落,死亡十七人,伤多少无法统计。
 足足折腾了一晚,马蹄声彻夜未停,刀剑相撞声、喊杀声、箭矢破空声不绝于耳,特别是追击时,漫山遍地都是火把,可伤亡还地真不高。
 胡禄居部落的骚扰只是一个开始,很快,各种扰乱、袭击就一直没停过,一路上都是围绕着的防卫、反击的节奏,面对敌人的骚扰,阿史那献开始发挥他的军事才能,怎么轮值、怎么防卫、怎么反击、怎么安置伤员等,在他的灵活调度下,前来袭扰的敌人很难讨到什么便宜。
 郑鹏是监军,不用上战场,阿史那献也不准郑鹏接近战场,都是远远看着双方厮杀,不过这些袭击和厮杀的规模都很小,敌人常常是一触即走,唐军在追击时也很小心,怕不小心就被对手埋伏,追一会儿就回队伍。
 敌人好像知道唐军这个顾忌,每次被驱赶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