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122章

盛唐高歌-第122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鹏心生佩服,不过有些犹豫地说:“大哥,这事你要考虑清楚,你也说了,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什么时候有危险,这些得找家人商量,再说要大哥做私卫,这事还真担不起。”
 “不会,这个时刻,要是不上战场反而家父斥责呢,至于什么担不起的话不要再说,我们是结拜兄弟,不分彼此,为大唐受点委屈又算什么。”郭子仪一脸正气凛然地说。
 刚想再劝一下郭子仪,没想到库罗大声说:“大哥说得对,好,我们兄弟三人共同进退,三弟,私卫的位置,给我留一个。”
 “二哥,不会吧,大哥胡闹,你跟着起什么哄?”郑鹏有些头痛地说。
 库罗一脸认真地说:“三弟,这不是起哄,大哥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兄弟三人应一起进退,要是有事各顾各,那还拜什么兄弟?”
 不待郑鹏反驳,库罗继续说:“说到底,这事也有一点私心,你们也知,我葛罗禄族与拨汗那相距不远,就怕有人趁火打劫,伤害我的家人和族人,正好趁机回去保护他们。”
第245章。245 一路向西
 都说患难见真情,现在还没到患难,可已经看到了真情,郑鹏一时都不知说些什么好。
 郭子仪是官二代,库罗也算是部落中地位很高的人,听到自己要上战场,劝说无效后,竟然要一起上战场,还是以私卫的身份,对他们来说,这是很大的付出。
 看到郑鹏的神色,郭子仪拍拍他的肩膀,一脸无所谓地说:“别忙着感动,我跟老二是去找个练兵场,历练一下,看能不能顺利发个小财,对了,虽说是私卫,可有了功劳,老三你可不能独吞,现在你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到时可得替我们引荐一下。”
 “对,我可是挟了私心,三弟不用太过激动。”库罗也笑呵呵地说。
 郑鹏有些感动,举起酒杯,一脸感性地说:“那好,我们三兄弟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别的话不说了,都在酒中,干了这杯。”
 “干!”
 三人一起举起酒杯,相互一碰,然后一饮而尽。
 郭可棠有些惊讶地看了一下郭子仪和库罗,眼中也有些感动:郑鹏有那么好的资源,能搭上“大内总管”高力士,又和申王有交情,最重要得到皇帝的宠信,不知多少出身高贵的少年才俊想跟郑鹏走近,可郑鹏对其它人只是泛泛之交,偏偏对名不经传的郭子仪和库罗有青睐有加,不仅把三宝号的股份分给的二人,还结为异性兄弟。
 郑鹏要上战场,这二人能不计身份,以私卫陪行,这份情义倒是让郭可棠刮目相看。
 这样挺好,郭子仪和库罗都是练武的人,精通十八般武艺,特别是库罗,熟悉西域的情况,有他们帮助,郑鹏的安全又多了几分保证。
 在郭可棠眼中,郑鹏就是财神爷,很担心郑鹏的安危。
 兰朵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下郑鹏等人,眼珠子转了转,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也不知她在想什么。
 三人干了一杯,郭可棠亲自给三人倒满了酒,一脸敬佩地说:“小女子敬三位公子一杯,祝三位公子旗开得胜,早日凯旋归来。”
 “这杯要喝,兄弟们,举起杯来。”郑鹏高兴地说。
 达成共识后,一桌人频频举杯,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才各自散去。
 郑鹏带着几分醉意,朦朦胧胧躺下的,也不知什么时候,郑鹏感到喉咙有些干,下意识地说:“渴,水,我要喝水。”
 话音刚落,马上有人柔声地说:“少爷,水来了,小心。”
 郑鹏睁开眼睛一看,楞了一下,只见林薰儿拿着一只水杯,笑意盈盈地站在床头。
 烛光下的林薰儿,穿着一件诱人的抹胸长裙,没有涂腮红,只是淡扫蛾眉,可天生丽质的她,清丽脱俗,反而显得美艳不可方物。
 看着那张清丽可人面容,还有颈下的那一片雪白,一瞬间,郑鹏有种呼吸加重的感觉。
 林薰人好像没注意到郑鹏炙热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扶起郑鹏的头,把水送到郑鹏的唇边。
 郑鹏喝完水后,感到喉咙舒服多了,长长舒了一口气,随手抱着林薰儿地腰问道:“薰儿,现在是什么时辰?”
 “少爷,丑时的更刚刚敲过。”
 丑时?
 那是凌晨一点。
 “薰儿,这么晚了,你还没睡?”郑鹏有些惊讶地问道。
 林薰儿虽说出自青楼,可她从小就锦衣玉食,比很多大户的小姐还要讲究,例如她睡觉时,肯定换上一套舒适柔软后薄绸亵衣亵裤,相当于古代的睡衣才睡下,可她梳了一个新式发髻、化着淡妆,还穿着一袭诱人的新衣裳,肯定是没睡。
 喝酒后人会容易渴,自己一说口渴,林薰儿马上就送上,明显一直在旁边伺候着。
 “少爷喝了酒,就怕半夜口渴,奴家伺候少爷是应该的。”林薰儿扯着衣角,面色有些嫣红地说。
 郑鹏闻言有些感动,自己大约是傍晚六点多上的床,现在都凌晨一点了,也就是说,林薰儿静静坐在旁边,守了自己五六个小时。
 “真乖,那本少爷就好好奖励你。”郑鹏右手一拉,一下子把林薰儿拉到床上,一翻身,把这位漂亮得一塌糊涂的小妖精压在身下。
 要是平日,林薰儿肯定会惊叫一下,然后来个欲拒还迎,可这次有些不同,林薰儿没有半分逃避,反而双手抱住郑鹏的脖子,吐气如兰地说:“少爷,你明天就要踏上征程,奴家帮不了少爷什么,只能好好伺候少爷,今晚,少爷。。。想怎么。。。奴家都全听少爷的。”
 说到后面,林薰儿的声音越来越少,脸都红了。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行动是最实则的,郑鹏什么话也没说,一下子重重亲了上去。。。。。
 第二天,郑鹏早上起床的时候,明显感到腿脚都有些发软的感觉。
 昨晚林薰儿对郑鹏百依百顺,以前一些太羞人的姿势也全力配合,用尽一切办法让郑鹏得到的欢愉和放松,郑鹏算过,自己一晚七度春风,可以说打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发“子弹”。
 不夸张地说,昨晚前半夜是沉睡如猪,后半夜是“耕耘不止”,早上都不是醒来的,因为一直战斗到早上。
 好在年青人身壮力健,身体有点劳,可精神很好。
 不要紧,昨晚商量好了,前半程官路的路况好,几人乘马车出发,养精蓄锐,可以日夜兼程,到了后半程,特别是靠近西域,路况不好,坐车不如骑马快,到时再改骑马。
 时间太紧,骑自己的马去,得跑废,只能从驿站换马,到时到西域再想办法置几匹好马。
 这年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难事。
 “咦,郡主呢,还没起床吗?”郑鹏一边用着早饭,一边问道。
 约好了郭子仪、库罗,在灞桥汇合,得抓紧时间,幸好昨天准备饯行宴时,跟钱公公告了假,还开好了相关的通行文书。
 “不清楚,她一早带着婢女,说要去吃新鲜的胡饼,早早出门了。”阿福禀报道。
 黄三在一旁可怜巴巴地说:“少爷,这次真不带小的去吗?小的可以替少爷鞍前马后跑腿的。”
 听到郑鹏要到西域出任副监军一职,黄三很快上了心,死缠着想跟郑鹏去,可郑鹏昨天就明确拒绝。
 “不用”郑鹏很干脆地说:“这次阿军陪我去好了,本少爷不在,你们就听薰儿的,家里的事都是由她作主,要是碰上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就去找郭小姐,明白了没有?”
 众人连连称是。
 用完早饭,又交待了林薰儿几句,还把眼圈红红的小香拉到一旁安抚了好一会,郑鹏这才头也不回坐上阿军提前从驿站借来的马车,一骑绝尘直奔灞桥。
 到了灞桥,郑鹏看到,郭子仪和库罗已经驿亭处等着自己。
 除了郭子仪,还有提前出门,说要买新鲜胡饼的兰朵。
 “郡主,你怎么来了,是来给你库罗阿哈送别的吗?”郑鹏好奇地问道。
 兰朵摆摆手,有些无聊地说:“送什么别,本郡主答应过阿爸,库罗阿哈回去,我也得跟着回去,郑公子,这下你可以笑了,没人抢你房子了。”
 “郡主言重了,郡主能来,欢迎还来不及呢,哪能说什么抢。”
 “哼,你先别得意”兰朵咬着牙地说:“本郡主只是回家看看,属于我的那份分红还是要的,你想都别想要吞我的分红。”
 郑鹏抹抹额前的汗说:“当然,当然,哪能呢,少不了郡主的那一份,少不了。”
 西域兰朵可是地头蛇,还是先不要惹她为妙。
 回去也好,让她给自己弄几匹好马,在战场上,有一匹好马相当于多一条性命。
第246章。246 西域不良
 “好,人齐了,我们出发吧。”郑鹏大手一挥,意气风发地说道。
 郭子仪出人意料地说:“不急,还有重要的人物没有出场呢。”
 重要的人物?
 就在郑鹏有些愕然时,突然间响起一段很熟悉的旋律,然后是悦耳的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随着清脆高亢中又带有悲凉之感的羌笛声响起,从一旁驿舍里,走出一群唱着歌的孩子,他们一边唱一边向郑鹏走近。
 歌声优美,旋律动人,感情丰富,特别是那一双双真挚的眼睛和一张张带着稚气的脸庞,给郑鹏很强列的心里冲击,一瞬间,郑鹏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是花芽堂的孩子。
 走在前面的,正是可爱的小恩,郑鹏和候思亮打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郑鹏要输,可郑鹏出人意料用春芽堂的孩子,硬是“咸鱼翻生”,不仅出了一口恶气,声名大振之余,还得到李隆基的赏识,也因一首《送别》,成为接待副使,从而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升迁之路。
 不夸张地说,眼前这些孩子,都是郑鹏的功臣。
 看到孩子们唱着自己写的歌来送别自己,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郑鹏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一群孩子冲过来,边跑边叫“判官哥哥”“判官哥哥”。
 郑鹏对春芽堂的孩子很好,从不打骂,经常给他们带好吃的、好玩的,也不让别人欺负他们,有了郑鹏的庇护,春芽堂孩子的地位都高了很多。
 “好,好,都很乖”郑鹏摸摸这个的脸,又拍拍那个的肩膀,像孩子王一样被围在中间,最后一把抱起身边的小恩,用手轻轻划了一下她的鼻子说:“你们怎么来了?”
 “是周都判官带我们来的。”小恩小声地说。
 话音刚落,左教坊新任都判官周子冲笑着走上前:“得知郑判官要出使西域,路途遥远,特带花芽堂的孩子们给郑判官送行,祝郑判官一路顺风,早日凯旋归来。”
 “太客气了,某感激不尽。”郑鹏有些感动地说。
 周都判官继续说:“钱公公有事不能来,托我祝郑判官一路顺风。”
 “代我向钱公公问好,也感谢周都判官的到来。”
 “不用谢”周都判官突然压低声音说:“郑判官到时带些西域的特产回来就行了。”
 郑鹏哈哈一笑:“西域的特产很多,周都判官喜欢哪种?”
 西域没中原繁华,可胜在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像玉石、马匹、葡萄酒、甜瓜等。
 周子冲对郑鹏眨眨眼说:“听说西域盛产黄金和美女,随便带点就行。”
 这也行?
 郑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有趣的答案,闻言楞了一下,看着周子冲一眼,很快,两人相互大笑起来。
 平日没注意,没想到左教坊还有一个这么有趣的人。
 终于,郑鹏和送别人的在灞桥辞别,与郭子仪、库罗、兰朵等人,坐上马车,一路向西面的方向奔驰。。。。。。
 郑鹏踏上向西的征途时,安西都护府内,现任安西都护吕休恭恭敬敬地向张孝嵩禀报:“张御史,吐蕃和大食的军队在拨汗那四处抢掠、肆虐,底下的将士天天请战,敢问张御史,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大唐一向注重收集情报,李隆基御案上绝大部分情报,都是经张孝嵩之手传上去,面对吐蕃和大食的行动,张孝嵩早就让手下备好粮草、磨好兵器、将士早早调集待命,就等一声令下就出击。
 张孝嵩是南阳人,进士及第,虽说是文人,可骨子里慷慨好兵,想的都是去边疆建功立业,由于他政绩卓越,而他又主动申请到条件相对艰苦的西域地区,被朝廷命为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廓州,廓州地处西陲,是唐和吐蕃的前沿阵地,所以州境虽不大,却是唐朝边境重镇。张孝嵩在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察后,发现了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回京后张孝嵩将自己所见所闻反映到唐玄宗那里,并请求去碛西(西域)考察军情。这一建议得到了唐玄宗同意,同时唐玄宗还允许他在关键时刻可以相机行事,机断专行,不必上奏朝廷。
 本有机断专行的权力,得知吐蕃大食的行动,张孝嵩已调集大军,准备火速支援拨汗那,可在最后一刻,被八百里急报叫停,说朝廷另有计划,让张孝嵩暂援军事行动。
 于是,调集好的军队在军营中待命。
 这次攻击拨汗那,大食和吐蕃各出一万人,加上分裂出去的突骑施部和阿了达召集的士兵,人数大约在三万之数,人数不多,张孝嵩决定征用西域的兵源,主要是北庭府兵和安西府兵,尤其是征用附属大唐少数民族的兵源。
 听到有仗打,底下的将士都很高兴,可集中后不出动,都心急得主动请战。
 别人听到打仗怕死,可西域将士听到有仗打,一个个主动请战,这与大唐的府兵制有关。
 大唐军制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士兵没有兵饷,就靠封赏和缴获。
 战场上的杀敌立功,可以凭战功获得封赏,此外,战场上的一切缴获归自己所有,不过像兵器、护甲这类战略物资要按规定卖给军部。
 在战场上缴获一把好兵器或弄到一匹好马,比在家里种一年田还强。
 张孝嵩有些无奈地说:“眼看着战机不断失去,某心急如焚,可陛下的旨令是按兵不动,就是急也没有办法,可能是朝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吧。”
 朝廷严令不能轻举妄动,张孝嵩就是再急,也只能忍着。
 吕休闻言,只能叹一口气说:“西域问题,早就到了尾大不掉、到了下一剂重药的时候,朝廷越是沉得住气,越是可能要下重手,也好,让他们好好乱一乱,到时一起收拾。”
 “是要收拾”张孝嵩寒着脸说:“听说康居、大宛、罽宾等国,平日阳奉阴违、左右逢源就算了,在这次吐蕃和大食的战争中,给他们提供情报,提供粮草,哼,真要给他们来一次清算。”
 西域地广人稀,小国林立,但主要是吐蕃和大唐在角逐,除了这二个大国,那些夹在大唐和吐蕃中间的小国,为了生存,只能左右逢源,这边给大唐称臣纳贡,那边给吐蕃暗中送礼等,算是两不得罪。
 平日这样做,没关系,可在战时还这样做,简直就是作死。
 吕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该好好清算一下他们。”
 “对了,吕都护使,拨汗那现在什么情况,索图尔现在还安全吗?”张孝嵩好像想起什么,连忙开口问道。
 “据我所知道的情报,现在索图尔还是安全,带着人四处游走,不时给联军一个突袭,每次都不恋战,无论得不得手,一触就走。”
 “这就对了”张孝嵩点点头说:“本来就人少,硬拼不得,只要做点动作,让拨汗那的百姓知道还有人反抗就行,索图尔这一点做得很好。”
 顿了一下,张孝嵩开口问道:“对了,现在素图尔身边有谁?能确认他的身份吗?”
 吕休闻言,挥手让身边伺候的人全屏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