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112章

盛唐高歌-第112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御花园侍候了大半天,口有些干,肚子也有饿,正好趁机休息一下,可坐着坐着,高力士突然开口道:“郑判官,你是在找哪一位的画?还没找到?”
 本以为郑鹏挑一会就走,要知道皇宫收藏的,质量差不到哪里去,可郑鹏不停地翻查,一时打开画卷、一会查看标签,那一大壶茶快全进高力士的肚子,点心也吃得差不多,看到郑鹏一幅画都没挑好,忍不住开口问道。
 高力士还得去伺候李隆基呢。
 郑鹏犹豫了一下,很快笑着说道:“高公公,某对吴道子、薛嗣通、展子虔等画家的作品向往久矣,想找一幅真迹回去好好临摹,可这里的画作太多了,找了那么久也找不到,让高公公久等了。”
 难得有便宜自己挑,有便宜不占白不占,郑鹏一心想挑几幅名画回去,可找来找去都是像钱向生、华子峰、贺章、张松等人的画作,都是听都没听过的人,这叫郑鹏怎么甘心?
 一门子心思都放在找画上,差点忘了高力士的存在。
 高力士闻言,明显呆了一下,很快就哈哈大笑起来:“郑判官,你找这么久,是想找吴道子、薛嗣通、展子虔等名家的画?”
 “对”郑鹏很干脆地说:“能成为公认的名家,肯定有很多学习之处、可取之处,某对这些名家早就非常向往,正好趁这个机会圆梦。”
 高力士呵呵一笑:“郑判官,你的眼光倒不差。”
 郑鹏正想谦虚,然后拜托高力士帮自己找,毕竟他对这里那么熟悉,没想到话还没出口,高力士继续说:“说一个不好的消息,郑判官要的这些,弘文馆都没有。”
第226章。226 人精高力士
 什么,没有?
 郑鹏有些惊讶地说:“不会吧,皇宫收藏的字画应该很多、很全才对,怎么会一幅也没有?”
 不仅没有像吴道子、薛嗣通、展子虔等名家的画,就是有点名气的画也找不到一幅,听到高力士说这里没有,郑鹏都不敢相信。
 怎么说也是富甲天下的皇帝,只要他稍稍暗示一下,臣子会争先恐后为他搜集,就是运气再不好,也不能没几幅好的吧?
 高力士看了看一脸惊讶的郑鹏,忍不住嘿嘿笑了几声,然后解释说:“陛下的收藏自然非常丰富,丰富到超出郑判官的想像,只是那些名画不存放在这里,所以这里也就找不到。”
 “那好的在哪?”郑鹏马上发问。
 “除了弘文馆,集贤院和御书房也存放很多字画,御书房收藏的珍品最多。”
 郑鹏一听,心里有些不爽,可脸上没表现出来,笑着走近高力士,一边把一块极品玉佩塞到高力士手里,一边小声地说:“某有今日,幸好有高公公提携,只是最近太忙,都没机会好好报答高公公,这块玉佩还不错,高公公先拿着玩。”
 好家伙,不给好处就给自己使绊子?
 都说姑娘爱俏太监爱财,以为高力士身处高位,对钱财这些早就看淡,郑鹏想不到他会在给自己下这种绊子。
 心里是不高兴,可郑鹏没有说出来,而是很适时送上好处,还暗示还有孝敬送上。
 同样是画,不同的画师就有不同的技巧,价值的相差很大,就以吴道子来说,他可是公认的画圣,说不定他一幅画的价值,就抵得上这里所有字画的总和。
 看到手里的玉佩,高力士楞了一下,很快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把玉佩塞回给郑鹏:“怎么,想用这块玉佩收买杂家?”
 “不,真不是,就是很久不见,像高公公这种人物,岂是钱财能收买的?这只是某的一点小心意,小心意。”郑鹏有些尴尬地说。
 高力士轻轻拍拍郑鹏的肩膀说:“郑判官,杂家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肯定觉得,有那么好的画不给你,而是带你来挑这些没甚名气的画,是不是认为杂家故意刁难你,又或是杂家为了索要好处,故意给你设绊子,对吗?”
 郑鹏心里说是,可嘴上不敢说出来,只是委婉地说:“也许是高公公觉得某画画的水平太低,一下子临摹太好的画会力不从心,于是就挑一些好临募的画作。”
 要是一口否认,太虚伪了,就是自己都不相信,还不如说得婉转一点。
 高力士嘿嘿一笑,挥挥手,示意侍候在一旁的小吏出去,等密室只剩二个人后,这才开口道:“郑判官还真会说话,相识一场,杂家也不瞒你,其实这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郑鹏惊讶地说:“陛下明明说,让高公公挑几幅画给我,没说不给好的,难不成,中途陛下又改变主意?”
 “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仅要忠心实干,还得学会揣摩圣意,这可是一门大学问,算了,杂家心情好,就跟你说道说道。”
 高力士看到郑鹏一脸不解的样子,一下子想起刚入宫受到的欺凌,当年就是挨打还不知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当时的神情和郑鹏差不多,心一软,决定提点下郑鹏。
 有人肯提点,郑鹏求之不得,闻言恭恭敬敬地说:“还请高公公指点迷津。”
 高力士点点头,干咳了一下,这才说道:“郑判官,陛下是说,让杂家给你挑几张画,对吧?”
 “没错。”
 “问题就在这里”高力士分析道:“陛下让杂家给你挑,因为陛下知杂家办事有分寸,不会让你肆无忌惮地把好的都挑走,这是暗示要设槛;要是陛下开口让郑判官自己挑,那就是敞开给郑判官选,名家名作也能随便拿,明白了吗?”
 郑鹏眼睛都瞪大,闻言有些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明白了,非常感激高公公的点拨。”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郑鹏心里一边吐槽李隆基的小家子气,一边对高力士的七巧玲珑心表示敬佩,主仆之间太有默契了。
 李隆基就是小气,把一文当一金,自己前后吃了二次亏,那么辛苦给他送脚踏车、做铁板烧,就是几张普通宫廷画师的画打发自己?
 郑鹏忽然想起前世一件事,有一个一裁判为了钱财和讨好上级,在比赛中吹黑哨,后来审问他,这位裁判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比赛开始前,上级要是打招,就会给他发短信,如果短信是说“公平比赛”,那是暗示他要偏帮客队,因为比赛本来就是公平的,特别提到公平,那就是要打压主队;如果短信说“用心执法”,那是暗示要偏袒主队,原因是比赛为了照顾当地观众的情绪,多少有一点主场哨,用心执法是暗示多点吹主场哨,也就是给主队制造有利条件。
 这些短信就让人看到,谁也挑不出毛病,可他却领悟出。
 都说官场深似海,前面顺风顺水,郑鹏还不以为然,可经高力士这般一说,这才明白这话的哲理性。
 在高力士这位官场老油子面前,郑鹏感觉自己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
 “听高公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郑鹏一脸感激地对高力士行礼表示感谢。
 高力士嘿嘿一笑,打量了一下郑鹏,突然压低声音说:“外人都说郑判官淡泊名利、游戏人间,然而,在杂家看来,郑判官有不羁的眼神和不屈的心,其志绝不小。”
 不等郑鹏回应,高力士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身怀才华,要追求功名可先参加科举,郑判官偏偏放着才华不用,而是由乐官入仕,这是官家大忌,因为出身非常重要,五品乐官还比不上七品文官,郑判官是一个聪明人,肯定知道这些,应该是有一些重大的变故,让郑判官作出急于求成的决定,杂家猜得可对?”
 尼妹,这个高力士,简直就是人精,不仅能揣摩圣意,还能看穿别人的心思。
 郑鹏一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有些勉强地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某也不能脱俗。”
 有点想让高力士帮忙的冲动,想跟高力士倾诉,想求高力士替自己出头,让绿姝回到自己的身边,想请高力士去教训狂妄的崔源,可这些念头只是在脑中一闪而过,很快又放弃了。
 高力士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人,他一生都忠于李隆基,这是后世把他评为千古第一宦的原因,史料上说高力士喜欢提携人,无论他跟其它人的感情有多好,就是最亲近的人,一旦被李隆基猜疑,他也会视若无睹,任由沉沦也不出手相救。
 博陵崔氏根深蒂固,也不知他们跟高力士的关系怎么样,以豪门世家的底蕴,肯定很多人帮他,就是高力士看重,他肯定不会因郑鹏的事动摇大唐的根基。
 再说了,郑鹏和高力士的交情只算一般,以他的个性,肯定不会贸然出头。
 “嘿嘿”高力士点点头说:“郑判官真是坦诚,很好,杂家很久没看到这般有趣的人,再给你一个忠告吧。”
 没进宫之前,高力士也是一个聪明、有抱负的人,可惜命运不济,成了宦官,不知为什么,从郑鹏身上看到自己昔日的影子,于是对郑鹏再三点拨。
 郑鹏心中一凛,连忙说道:“还请高公公赐教。”
 “若想有一番作为,去建功立业吧”高力士冷笑地说:“陛下喜好音律,手下乐官何止千人,郑判官又看到哪个乐官能出人头地的?”
第227章。227 荥阳郑氏的邀请
 郑鹏一听,内心有点黯然。
 开元年间,教坊的规模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在李隆基的授意下,教坊先是从太常寺独立出来,又拆分成内教坊、左教坊和右教坊,能举行上万人规模的表演,乐工、乐官还有女伎不知有多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他经常亲自教授的梨园。
 可以说,宫廷音乐机构在李隆基手里,发展到了巅峰。
 然而,玄宗一朝,还真没听过哪个乐官得到帝宠、扬名立万。
 说明一个问题,李隆基把玩和责任分开,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本末倒置,至于杨玉环,那是一个异数。
 想想也是,玄宗一朝,名臣辈出,姚崇、宋璟、张九龄、王忠嗣、郭子仪等,对于玄宗喜爱音律、大肆扩展音乐机构,这些臣子大多选择沉默,应是群臣之间达成某种默契。
 李隆基不放任乐官扰乱政坛、干涉国事,而文武百官也没有对李隆基供养大批乐师表示不满。
 郑鹏对高力士拱拱手说:“谢高公公指点。”
 高力士嘿嘿笑了二声,很快转移题话题:“郑判官,这里的画,都是宫廷画师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收来的精品,能进弘文馆的字画,质量都是上乘之作。”
 顿了一下,高力士笑着说:“要是找不到合适的画,也会指定题材,杂家可以找人替你画。”
 郑鹏眼前一亮,连忙问道:“还是高公公仗义,听说张萱的画不错,不知这里有没有他的画作?”
 “只要是现任宫廷画师,这里肯定有,算了,这么多也不知挑到什么时候,还是杂家帮你处理吧。”
 高力士说完,把弘文馆轮值的小吏叫来,把要求提出后,一会儿的功夫,张萱的五幅作品就挑了出来。
 郑鹏摊开看了一下,三张仕女图、一张奔马图还有一幅兰花图,画得很细腻、构图很大方,一看就是上乘之作,放在后世,怎么也得百万计吧。
 “高公公,这五幅画,我能带走吗?”
 “带走吧,反正人在宫里,让他多画几幅补回就行。”高力士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这话说得没一点毛病,郑鹏毫不客气把那五幅画卷起,抱在怀中。
 看到郑鹏一脸高兴地样子,高力士乐了:“陛下赏你美女,也没见你多高兴,几张破纸瞧把你乐的,得,杂家作主,你再多挑几幅回去。”
 有好处,不拿白不拿,郑鹏不客气又挑了四幅其它宫廷画作的作品,再三感谢后,这才心满意足往家里走。
 郑鹏走后没多久,回到西苑的高力士,恭恭敬敬把一条汗巾递给李隆基:“陛下,先擦擦汗吧。”
 “力士,郑鹏呢?”
 “在弘文馆挑了几幅字画后,出宫了。”
 听到去弘文馆挑画,李隆基满意地笑了笑:“哦,郑鹏挑了什么画?”
 高力士掩嘴一笑:“郑判官画画有几成功力老奴不知,不过眼光倒是不错,张口就是吴道子的画,老奴就说就是临摹也要由浅入深,最后挑了几张萱的画走。”
 想了一下,高力士继续补充:“郑判官跟兰朵郡主打赌中吃了大亏,老奴斗胆做主,让郑判官多拿了几幅。”
 李隆基哈哈一笑:“这种小事不用禀告,他喜欢就好,现在西域的局势已一触即发,突骑施的兵力对大唐很重要,要注意保护好兰朵,对了,兰朵还住在郑鹏家?”
 “是啊,鸿胪寺的王昌明,再三请求郡主搬回驿馆,可兰朵郡主就是不答应,据说郑判官跑去找王昌明诉苦,说郡主的性子有点野,有时还妨碍郑判官工作,王昌明还特地替郑判官打了招呼,让郑判官时间自由支配。”
 “想必输得不服气,故意给郑鹏找碴,算了,由他陪着,只要不闹出大事就好。”
 高力士嘻嘻一笑,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陛下,老奴觉得,这两位要是闹出一些大事反而更好呢。”
 李隆基楞了一下,很快哈哈大笑起来。
 郑鹏的日子过得很充实,白天有兰朵跟着、烦着,晚上有林薰儿陪着,一时去三宝号看看脚踏车的生产情况,一时又看看郭可棠在京城筹备卤肉的进展,偶尔去找郭子仪和库**天喝酒,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
 让郑鹏感到意外的是兰朵,本以为她是来故意闹事,没想到兰朵的性子有点倔强,可不难相处,特别是去工作的时候,兰朵就变成一个好学的好奇宝宝,有时她一个人能在三宝号呆上一整天。
 看得出,兰朵对匠艺很感兴趣,三宝号做的东西没多少技术含量,达不到保密的需要,郑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她折腾。
 郑鹏在长安,吃好喝好睡好,然而,远在千里的元城郑家,却陷进一片莫名的纠结中。
 庄严肃穆的郑家祠堂内,家主郑长铎坐在上首的位置,眼里现出愁容,放在前面的一壶茶都凉了,也没见他动一口。
 坐在郑长铎左边,是他的本家兄弟郑长柱,右边是一位名叫郑家树的族老,然后坐在下面,是郑元家、郑元业、郑元兴和郑元旺四个儿子,在最下首的位置,郑程、郑万和郑里小心翼翼坐在哪里,大气也不敢喘。
 郑长铎虽说求仕不顺,可无损他的威严果断,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说过的话就如泼出的水,收不回”,在元城郑氏一脉这里,向来是说一不二。
 让郑长铎为难的原因,是放在长桌上面的一封信。
 这是一封来自荥阳郑氏的信,信中很多话都可以忽略,可书信最后一句话让整个元城郑氏一脉人的血都能沸腾起来,荥阳郑氏的家主郑长阳,邀请元城郑氏一脉参加明年荥阳郑氏宗祠的春祭。
 能回到荥阳郑氏的宗祠参拜,这可是回归荥阳郑氏的节奏,有了荥阳郑氏的认可的扶持,振兴元城郑氏一脉指日可待。
 本是一件大好事,可信中指出希望郑鹏同行。
 问题是,郑鹏已经被驱逐出家门,还怎么同行?
 要是其它事,郑长铎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以他的性子,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可这涉及元城郑氏一脉的壮大和前途,一时陷入了两难。
 “耶,要不,我们照样去,到时就说郑鹏有事,来不了,你看这样行不行?”郑元兴看到自家老子唉声叹声,那么大的祠堂,半天也没人说话,一时忍不住打破沉默。
 “不行”说话的郑长铎的本家兄弟郑长柱,闻言摇摇头说:“信中注明要郑鹏同行,我们元城郑氏那么多人,可信中偏偏只提敢郑鹏一个人的名字,要是没有郑鹏,估计连大门都难进。”
 族老郑家树点头附和:“没错,听说去年贵乡郭府举行兰亭会时,荥阳郑氏的郑永阳也到场,有人看到他跟郑鹏相谈甚欢,说不定就是他提议邀请,说是邀请元城一脉,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