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嫡女打脸日常-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如果发生了灾情,该如何应对啊。”
秦婠对这些不是特别了解,但前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特大地震,她曾特意了解过国家面对突发灾情是如何应对的。
那时候,但凡是个华夏人,都在心系灾区,秦婠还捐了一半的存款出来。
秦婠照着自己的理解,对李澈道:“以旱灾为例,灾情发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粮仓,层层上报朝廷,第二件事就是派出军队,稳定秩序,防止发生哄抢等暴力事件,第三稳定粮价,不得让商人发灾难财,严令禁止富庶人家屯粮,采取限量供应的政策。”
“若是粮仓的粮不够赈灾,就得由官府出面,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若有不配合者当治罪关押以儆效尤。在灾情初初稳定之后,就得开始寻找水源,依旧是由军队出面运水,甚至是挖沟挖渠引水。”
“如果受灾面积太大,就得让各地官府联合办事,以最快的速度,来处理灾情。”
李澈听闻之后,认真问道:“为何是朝廷的军队去做此事?朝廷的军队,职责不在于此。”
听得这话,秦婠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很想问他一句:A
e you kiddi
g me?
秦婠简直被他这理所当然的态度给气着了,很是没好气的道:“那你说说,那些地方上朝廷的军队用来干嘛的?”
“自然是……”
说到一般李澈却突然没了声,护一方安宁五个字有些说不口,他看向秦婠道:“婠儿说的对,这事儿确实得他们去干。”
“这不就结了?”
秦婠摊了摊手:“朝廷派去的钦差,一是去送钱银物资的,二是行监督之事,三是表示朝廷对灾民的慰问和灾情的重视,唯有赈灾不利的时候,才有撤换官员的权利,殿下担心他们夺什么权?”
李澈被秦婠问的哑口无言。
秦婠却恍然大悟:“莫不是殿下担心,陆国公一派,会将秦地的官员都换成他们的人?”
“孤还没有那么心胸狭隘,如今一切当以赈灾为首。”
李澈叹了口气,破天荒的发现,自己竟然说不过秦婠,屡屡被她问的哑口无言。
他能告诉她,他先前担心的是,李翰行令不达么?
经过秦婠这么一说,好像李翰这个钦差确实没什么令可行的,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灾银一文不少的运到灾地去。
说起这个,李澈有些担忧的道:“若是一开始便如婠儿所言那般,控制了粮价采取了限量供应倒也问题不大,可如今的问题是,孤有些担心,这些银子即便运过去了,也是无济于事,根本买不到足够的粮食,甚至,在赈灾的时候,那些经手的官员还要贪墨。”
这就是发国难财嘛。
“那就一路买过去。”
秦婠回答的十分干脆:“此去秦地路途遥远,大可在临近秦地之时就采买粮食,专门买那些便宜的陈粮和粗粮,然后在粮食里面掺些沙土。”
听得这话,李澈惊了:“掺杂沙土?”
“对,掺杂沙土。”
秦婠一脸认真:“少掺些便是,真正的灾民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们只求能填填肚子活下去,米粮总比树皮草根观音土之类的强,而那些在意的都是不愁吃的,你若担心经手官员贪墨,便这么办。”
李澈不笨,相反的他极为聪慧,秦婠的话在他看来,虽有些不可置信,但细细想来,这确实是能够保证,让采买的粮食都分发到灾民手中的最好办法。
李澈忍不住在秦婠面上轻啄了一口:“婠儿怎的如此聪慧,竟能想出这般好的办法!”
秦婠闻言有些羞愧,这办法不是她想的,而是大贪官和氲模徊还瞳|想这个办法是为了贪银子,而她用来,防止贪墨。
李澈抱着秦婠起了身,急急就朝外走,走到门口之时,他忽然又停了下来,回身看向秦婠问道:“若是依着你的办法,缓解了灾情之后,朝廷该如何后续安置灾民?即便引水成功,待下次收成亦有好些个月。”
秦婠歪着脑袋想了想:“咱们不是有国债了么?可以用国债的银子,雇灾民引水挖渠。如此一来灾民的生计也解决了,后患也解决了,引水成功之后,灾民手里也能有点银子,能够支撑到粮食成熟。”
李澈眼睛一亮,随即又问道:“不是说朝廷的军队挖渠引水么?”
“我就是举个例子。”
秦婠觉得李澈是在跟她抬杠,没好气的道:“难道就不能一起挖减少些时间?你不让灾民挖渠引水也成,那就给灾民派发生活保障银子,只是我丑话说前头,白领银子习惯了,将来是要出问题的。”
李澈又问:“若是有不能出劳力的人家呢?”
“那就做后勤!”
秦婠有些懒的理他了:“不能做劳力,理理菜烧烧火,分分饭菜什么的,总能做吧?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得有劳才能有得,不能白给,谁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说完这话,她又补充道:“若真的是卧床不起的孤苦人家,那就特事特办,这个不在有劳有得的规矩内,但灾情一旦过去之后,这银子就得停。至于接下来怎么办,就得你来想办法了。”
不是秦婠没有同情心,而是她不了解大胤是不是有低保户这种概念,也不知道李澈有没有后续的想法。
而且现在的朝堂也不是李澈一人能说了算的,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什么事情都得慢慢来,就如同当初华夏建立新国之后,也是一点点的建设起来,人民生活保障一点点完善的。
她不能想当然的,乱给他出主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量力而行才是。
李澈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秦婠半响,直看的秦婠怀疑自己是不是哪有问题。
正要发问,却见他忽然朝她大步而来,而后猛的捧住她的脸,在她唇上狠狠的亲了一口,又放开。
二话不说,转身走了。
走了……
秦婠嘟了嘟嘴,有种被用完就丢,工具人的赶脚是肿么回事?
………………………………
第269章:当海王它不香么
李澈走了,看样子又是不到半夜三更回不来,秦婠也已经习惯,转头吩咐摆膳。
趁着饭菜还没端上来的空隙,她言简意赅的同绿鸢说了那妇人的事情。
为了以防万一,秦婠还是描述了下那妇人的长相,然后问道:“那妇人当真是你的母亲?”
绿鸢朝秦婠行了一礼,语声沉沉道:“应该是奴婢的母亲,是奴婢给娘娘添麻烦了。”
“你是你,她是她。”秦婠看着绿鸢道:“我现在就想知道,对于你母亲,你打算怎么办?如今人已经被我送进了官府,你若要求个情,我将她放出来不与追究也不是不可以。”
绿鸢想都没想便道:“娘娘的好意奴婢心领了,只是这事本就是她的错,若是此次不给她一个教训,往后定会变本加厉,自从奴婢与她相认之后,她没有少拿着小姐的身份在外横行霸道,如此也算是自食其果。”
秦婠没有想到,在这个孝义大过天的时代,绿鸢竟然看的如此透彻,当下便点头道:“好,便依你说的办,若是你那母亲一家,来寻你的麻烦,你告知我便是,我自会替你做主。”
绿鸢闻言朝秦婠又福了福身:“娘娘放心,奴婢与他们打了好些年的交道,自有办法应付。”
她这么说了,秦婠便没有再过问,再者,她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想必那妇人也此刻也被吓的半死,一时半会的,也不敢来找绿鸢的麻烦。
这一晚,李澈没有回来。
第二天秦婠起床的时候,问起来,紫嫣这才道,昨儿个夜里,秦婠睡下之后,有内侍过来传话,说是李澈晚间同众人议事,早间还要亲送赈灾的李翰,就不回来了。
秦婠嗯了一声表示知晓,对于李澈这种,不回来也知道要向老婆报备的行为,表示十分满意。
有时候她都在想,李澈这家伙会不会也是从现代穿过来的,不然在这种男尊女卑的时代,怎的会有一个好老公的自我修养?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间有内侍来报,说是方大求见。
秦婠挑了挑眉,看向故作镇定的红苕,笑着道:“现在才刚刚巳时吧,他来的还真够早的。”
红苕看了一眼秦婠,脸上微微泛了红,到底是面皮薄,没好意思接秦婠的话。
一旁绿鸢笑了笑道:“能不早么?再不早点,煮……快到手的媳妇儿就该飞走了。”
秦婠觉得,绿鸢真正想说的应该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终究还是社会人啊,讲究。
秦婠一边洗漱,一边吩咐内侍,让他将人领到前院的会客堂去,然后自己慢条斯理的洗漱化妆用饭。
秦婠一点都不着急,可红苕有点急了。
她又不敢催,也不好意思明说,只的自己暗暗跟自己较劲。
秦婠是故意的。
一来,她是故意晾一晾方大,好让他忐忑那么一番,毕竟她还在生气,她这边都给准信了,他居然还不跟家里人说,这是在顾忌什么?难道方家人还嫌弃红苕配不上他不成?
二来,她也是想看看红苕的反应,可如今她算是瞧出来,这小丫头当真是将方大给放到心里去了。
秦婠叹了口气,唉,女大不中留啊,将来她若是有个女儿,一定要好好教导,不谈个三五次恋爱,别那么早急着定下来。
也别跟她似的,招惹了什么招惹不起的人,弄得英年早婚,当海王它不香么?
香!
半个多时辰之后,秦婠终于吃完饭,端起红苕递过来的茶盏清了清口,这才站起身来:“走吧,去看看方大,别让他久等了。”
红苕:……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还不算久么?
前院会客堂内,方大急的坐立难安。
昨儿个晚上他一回家,就得知秦婠来过的消息。
当时他就有种预感,出事了。
所以不等母亲和妹妹们,絮叨夸赞完秦婠有多美多贵气多平易近人,就急急的追问道:“娘娘她有没有跟你们说什么话?你们都是怎么回的?她带来的三个丫鬟里,有没有一个笑起来有妆靥(酒窝)的?”
方大一连三个问题,将这母女五人给问懵了。
她们压根就没怎么敢抬头看过秦婠,更不用说她的几个丫鬟了,方大问她们丫鬟有没有妆靥,还不如问丫鬟的衣角是个什么颜色,她们来的更了解些。
再说,人家丫鬟也没笑啊。
看着方大着急的样子,方大的娘,就将她知道的都原原本本说了。
方大听完之后心顿时就凉了,然而让他更凉的自己小妹的话。
“我本来还想着,娘娘如此心善,在她身边伺候着,一来可以养活自己给家中减少负担,二来尽心伺候好娘娘,也算是报答她的恩情了,我不要工钱,只要娘娘给口饭吃就行。”
“可娘娘跟我说,当丫鬟是要入贱籍的,我便作罢了。”
方大听得这话,一颗心顿时如坠冰窖。
他什么话都没说,立刻转身急吼吼的就要往外走。
他娘一把拉住了他,看着他道:“这么晚了你要去哪?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去办?现在天都黑了。”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方大颓然的跌坐回了凳子上。
是啊,天都黑了。
方大娘瞧着他这个模样,心里就是咯噔一声,她小心翼翼的问道:“是不是娘和你妹妹们,当着娘娘的面说错了什么,给你惹麻烦了?”
“这不关娘和妹妹们的事儿,是我自己造的孽。”
方大低了头,双手痛苦的捂住了脸,将红苕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低低说了。
他道:“娘您从小就告诉我们,再苦再难,不到快死了,都绝不能糟践自己卖身入贱籍,红苕她是贱籍,而我又刚刚有了些起色,咱们家如今住的还是租来的房子,除去了娘娘给的,依旧是一无所有。”
“再者,娘娘也有意再留红苕一两年,顺带考察考察我的能耐,我便一直没有同你们说这事。可我没想到……”
他痛苦的捂着脑袋,心中无比懊悔,早知道会有这般误会,他一开始就该跟娘和妹妹们说清楚,也不至于闹成了如今这般。
………………………………
第270章:感觉亏大了啊!
他现在最最担心的是,红苕会不会因此而厌弃了他,娘娘会不会因此改了主意。
方大娘听得这话之后,也是脸色发白,她后悔的直锤胸口:“好好一桩姻缘,都是为娘害了你啊!”
方大的四个妹妹也是后悔的紧,尤其是问秦婠身边缺不缺丫鬟的那个,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断了大哥姻缘,说不定还有事业的刽子手,当场就哭了。
一边哭还一边给方大道歉:“大、大哥,我真的不是有心的,都是我的错,呜呜呜……”
方大摇了摇头,低沉着道:“跟你们没关系,归根结底错的是我。”
方大娘看着他们兄妹,互相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咬了咬牙道:“明儿个一早,娘带着你妹妹给娘娘磕头认错去!”
方大怎么可能让她们来给秦婠磕头认错,即便要认错,也是他自己,都是他自己没有说清楚,他娘和妹妹根本没有做错什么。
所以,一大早方大就来了,在太子府后门巷子的尽头,等了足足一个时辰,约莫着时辰差不多了,这才前去让人通报。
还好,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好的多,最起码娘娘还愿意见他。
方大的客堂内等了大半个时辰,半点都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反而庆幸,娘娘好歹还愿意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只是不知道,红苕有没有被他伤了心。
就在忐忑不安的时候,秦婠终于来了。
只看了一眼,方大的心就沉了下去,因为秦婠没有像往常一样带着红苕。
瞧见秦婠,方大噗通一下就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的给秦婠磕了一个响头,沉声道:“娘娘,小的有过。”
秦婠看了他一眼,没有接他的话,而是在一旁椅子上坐下,淡淡开口道:“昨儿个海棠坊上新的销售如何?”
方大闻言愣了愣,但还是直起身子,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娘娘的话,昨儿个一天,海棠坊五间铺子,共计办理会员六百多名,出去会员的销售额为四百六十多两。”
秦婠听了比较满意,会员说白了等于就是预售,就以最低档的会员费5两为例,六百个会员就是三千两,这还只是第一天的销售额,就算接下来会员销售会跌,但一个月内,突破以往海棠坊大半年的销售额不是问题。
古代不似现代,有电脑办公可以实时统计,方大能够统计出这个数,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秦婠从不吝啬对出色员工的表扬,当即点了点头道:“你做的很好,辛苦了。”
“这都是小人的本分,当不得辛苦二字。”方大看着秦婠,有些羞愧:“娘娘,属下今日求见,是来向娘娘认错的。”
秦婠微微挑了挑眉,这才接了他的话:“哦?你何错之有?”
方大又恭敬的叩首道:“属下不该不曾对家中说过红苕之事。”
听得这话,秦婠有了些笑意,这个方大,她果然没看走眼,是个聪慧灵透的。
她没有接他的话,任由着方大忐忑不安的,将为何不曾同家中提起红苕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
说完之后,方大又给秦婠磕了头道:“千错万错都是属下的错,属下不求娘娘能够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