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折上说霍崇有了上万亩土地,雍正按照这帮人的尿性,先给这个数字打了个折扣。至于霍崇开办各种作坊,用土豆红薯酿酒的指控。雍正只觉得霍崇这路数很有可取之处。
康熙时代就禁止私酿,因为酿酒需要大量的主粮。把粮食用于酿酒,遇到灾害吃什么呢?
但是朝廷也知道没有酒喝会让百姓很不爽,并不禁止用果子酿酒。霍崇采用了新的酿酒材料,雍正非常满意。那种烧刀子喝起来很不舒服,却是真的酒。土豆红薯产量大,不影响稻麦产量。
让雍正在意的是霍崇办的这些‘学校’。霍崇根本不教授四书五经,只是教授认字与算术。被称为‘擅学星象’的指责早在康熙时候就调查过。如果把背会‘二十四节气’以及看出月亮圆缺都视为星相学,雍正觉得自己完全干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虽然想把这些给扔到一边,可霍崇这个名字就让雍正放不下。正在考虑,太监前来禀报,怡亲王允祥来了。雍正心中欢喜,立刻把这位自己最爱的弟弟传进来。
等待的时候,雍正就想起自己的亲弟弟老十四。太后终于向自己服软,请求自己放过老十四。总算是解开了雍正了一点心结。
雍正本来就没有真想把亲弟弟弄死,只是考虑把他给圈禁起来。既然太后已经做了表态,就让老十四先给父皇康熙守灵。如果他能消停几年,老老实实低头认错,也可以放了老十四。但是老八、老九、老十,决不能放过……
正在想。脚步声响,太监引了一位身材高挺,脸瘦长的王爷进了书房。雍正起身拉着自己亲亲的十三弟,不让他行礼。雍正笑道:“十三弟,朕有个事,总是放不下。”
老十三听了这话连忙站好,“皇上要臣做什么?”
见十三弟完全是听到事情就立刻要去解决,雍正心中更是安慰,“十三弟,朕见过一个狗贼,叫霍崇。”
“是皇上说他能把真话讲的和假话一样的那人吧。”老十三对此有印象。单反惹了雍正厌烦的人,大抵是要被收拾的。霍崇这厮却是个意外,雍正竟然没能收拾他。不过在老十三看来,这也是雍正宽宏大量的证明。
“那厮做人很奸猾……”雍正数落起这个想收拾,却被康熙意外到雍正府上而逃掉一劫的家伙。
老十三并不知道霍崇竟然敢在康熙面前说出霍崇这种注重控制成本的作坊主大事上靠不住,朝廷在京城的作坊才是皇家真正能靠住的力量。心中很是讶异。
听完雍正对霍崇的抨击,老十三压低了点声音,“皇上。若是想惩戒霍崇,不如就真的给他个官,等他原形毕露,以国法处置。若是皇上只是对这狗贼不快,便给他个脸,下旨呵斥就好。只是这厮到底哪一点让皇上如此耿耿于怀?”
雍正想了想,其实霍崇真的没干出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只是霍崇是雍正人生中少见的被证明雍正看错了的人。这种跳脱出雍正对世界认知的家伙就如一根看不到的小刺,就扎在雍正心头。一旦被触及,就觉得不舒服。
可雍正并不想把这个说给老十三听,就说了霍崇办学,教给那些百姓子弟们能用来谋生的种种技能的事情。说完,雍正觉得自己掌握了某种正道的光,“这霍崇既然办蒙学,何不大大方方教授人家弟子读书。打着办蒙学的名头为他自己招揽学徒。”
老十三已经明白自己这皇帝哥哥到底在想啥。现在直接下令把霍崇抓了下狱,对于皇权来说什么都不算。既然已经有人对霍崇如此不满,一道圣旨下去,定会有人将此事办好。
然而就老十三对雍正的认知,这位皇帝并不会从这样的暴力行动中获得欢乐。能让雍正开心的是霍崇做了真正的错事,被证据确凿的给拿下。这才可以真正解开雍正的心结。对于没做什么错事的人,雍正还未必能痛下杀手。
想到这里,老十三只能劝道:“皇上,这霍崇倒也是奸猾。办了蒙学大大方方教给孩童们读书没什么不好。只怕此人是想避嫌。”
“避嫌?”雍正有些点听进去了。
老十三解释起来。若是霍崇兴办蒙学,真有些蒙学的学生考上了功名,那许多人定然会说霍崇此人是想施恩图报。若是从一开始就不教这些,上了霍崇那蒙学的孩童长大后当了霍崇的伙计,就没人能攻讦霍崇。
“以皇上圣明,定然能看穿其中的关节。下面的督抚们也不会以这样的事情将霍崇抓起来。看来霍崇身边有谋士帮他。”
听到这里。雍正眉头一皱,如果霍崇这么奸猾,倒也与雍正对霍崇那种‘江洋大盗’的感觉完全一致。然而这种形象上的一致倒是让雍正心情好了许多。
既然霍崇是个坏人,以后有的是收拾他的机会。雍正就与老十三商议起收欠银的事情。
第125章 第一次赈灾(九)
雷虎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被迫学习数学。更没想过当一拉溜七八间屋子里都是会计,自己与这帮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一起做账。
痛苦啊痛苦。雷虎觉得精神上遭受着钝刀慢慢割一般的痛苦。稍有不小心,就会算错账。然而全神贯注,很快就感觉胸膛里仿佛燃烧起火来。烧的浑身难受。
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雷虎索性鼓起勇气前去见霍崇。霍崇正好回到了淄川县的总部,见到雷虎进来,就问他近况。雷虎率直的将自己的感受讲给霍崇,听得霍崇面露笑容。
“霍先生,你是笑话我么?”
“不。我也干过会计。我本就没有小看过能稳稳当当做这些的人,等我自己干过之后更是再小看这些会计。人家比我们强啊。”
听霍崇说的真心,雷虎叹道:“便不是天下豪杰,也不能小看啊。”
“那你想做啥?”
“可有能为霍先生跑腿出力的差事?”
“你想出的是脑力吧?”霍崇笑道。看着雷虎这明显是读书人出身的家伙,霍崇知道自己年轻时候想什么。这雷虎二十出头,只怕不到二十二。本就会如此期待自己的人生。
“霍先生,我是想为你出力。不过我觉得霍先生这赈灾的路子,未免有些不韬晦。”
“那些想弄我的人,不管我多韬晦都没用。我已经不在意这些了。”
“霍先生……”雷虎很想说霍崇这气量太大了,很可能会搞出些大事。不过雷虎觉得自己与霍崇相识两三个月,说这个不合适。
“雷虎,你一个读书人,看来书还读的不错。怎么会跑到这里了?”
听霍崇也岔开话题,雷虎觉得还行。然而说起自己的伤心事,雷虎忍不住说道:“霍先生,我也不想瞒你什么。我得先说明白,我从不觊觎别人的财物。”
“明白。敢直接说觊觎我大徒弟美貌的人,怎么会把别人的钱财放到心里。”
雷虎听到这话更是急了,“不是,不是那般!霍先生,钱姑娘的确美貌,不过她行走的模样,可比美貌要更令人仰慕。钱小姐秀外慧中,比起色,这德更胜之。”
“明白明白。哈哈。”霍崇忍不住笑出声。在21世纪,妹纸的美貌可以靠化妆,然而体态可得靠自己严格的训练。钱清可是从霍崇这里学的运动学,在这时代别说女人比不了,就是一般的男人也远远不如。
哪怕是在霍崇手下,感受到这种力量的人更多的是怕钱清。雷虎能欣赏,敢欣赏钱清的美,还真不容易呢。带着对雷虎的一点欣赏,霍崇问:“雷虎,你这是被社会怎么毒打了?”
雷虎不明白这话啥意思。和霍崇交流,清楚了‘被社会毒打’的含义之后,雷虎连连摇头叹气,说起他的经历。
雷虎是保定人,今年二十岁,虚岁二十一。他十八岁考上秀才,学问很不错。因为爱看书,这傲慢也很不错。因为这份傲慢,雷虎也得到了与之相配的敌意。最后有人把贼赃至于雷虎家,又告发雷虎。最后雷虎只能跑路,流落到山东这地方。
“可怜啊。你这功名……”霍崇叹道。
“霍先生,我方才说你不知韬晦,也不是因为我狂妄。只是想起自己的种种,有感而发。霍先生莫想岔了。”雷虎找到了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霍崇干笑两声。如果雷虎没有说谎,此人倒是真的能用。钱清能毫不在意的选择跟随霍崇,完全不在意霍崇要造反。是因为钱清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也没有什么未来。雷虎某种意义上也差不多,当读书人绝望的时候,他们至少会希望能够拉着这个世界陪葬。
不过霍崇也不想多说。又聊几句,霍崇就说起赈灾快结束了,“等结束之后,要赶紧将所有财务都了结。也该准备明年的安排。”
“霍先生,种福平台下如此之多的百姓,真的能将其安排好么?”
霍崇见识过新中国把十几亿人通过政策都给安排了,这几万户农民和无地的劳动者有啥难安排的。更何况满清这狗屁时代没有工业,更没有什么商业体系。在这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大地上连竞争者都没有。
“雷虎,我说的安排乃是安排生产。这不是我安排这些人,而是这些人需要通过生产来过日子。我所谓的安排,是向这些人提供更便捷的生产、销售、购置牲口、农具、种子。如果他们肯跟着我们,我们连他们该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的东西怎么收,都给安排了。这个要点不在于我要干什么,而在于百姓们要干什么……”
雷虎听得津津有味。霍崇讲的也挺开心。那些不得不从事农业的百姓们其实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过于狭窄的环境下,他们无法形成一个概念。
霍崇现在有点明白了当年雍正为何把自己看做‘江洋大盗’,那的确是因为雍正看走了眼。雍正是不相信眼前的霍崇心中已经有了对世界的理解,不知道霍崇通过学习构架出了对这个世界的框架与概念。
然而雍正却看到了霍崇能够穿透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屏障,能够达成霍崇期待的结果。这种人的确符合江洋大盗的标准。
雷虎当然不是江洋大盗。这家伙与满清百姓的不同在于,雷虎通过学习拥有了一定的接受别人的概念,并且塑造他认知中概念的能力。仅仅这一点,雷虎是真的比很多人强。霍崇与雷虎说话,不那么累。
聊了好一阵,雷虎脸上都是疲惫的欢喜。正常人动用脑力塑造概念是非常消耗心力的过程。霍崇也觉得很爽,总算能找到一个可以就概念层面进行讨论的人,在这个狗屁时代可不容易。
就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雷虎说道:“霍先生。我不是危言耸听。以霍先生这种明辨是非,高屋建瓴的眼光。恨你的人只怕太多。他们不是因为霍先生真对他们动手才恨霍先生。只要他们能明白霍先生能看到他们所不能见,他们就恨霍先生。还请霍先生小心。”
第126章 第一次赈灾(十)
春三月,几场透雨下下来,山东百姓们再不担心今年会出现旱情。然而卖儿卖女却进入了高峰。四月青黄不接,乃是最残酷的月份。
霍崇骑着马走过县城,就见有道路两边头插草标的干瘦孩子们傻乎乎站在路边,旁边是他们瘦骨嶙峋的父母。即便是种福平台已经扩展到现在的局面,卖儿卖女的人家依旧很多。
“老爷,把这俩孩子带走吧。”一位妇人扑到在霍崇的马前。霍崇居高临下的看了看女人,勒住马匹。又看了看女人,霍崇索性下了马。
蹲**,霍崇说道:“这位大姐……你病了。”
女人的皮肤呈现出异样的颜色,应该是内脏的病变所导致。听霍崇这么问,女人挣扎着爬起来,“老爷,俺活不了几天啦。只求老爷把这两俩孩子带走。俺……俺不要钱。”
霍崇看了看两个孩子。以灾民而言,两个孩子已经算是干净整洁。就这一点,霍崇已经觉得不讨厌。而两个孩子的目光甚是明亮。虽然也怕生,对周围从未见过的新环境不安,但是两人的目光并未因此仓皇。
再看这妇人,衣衫与谈吐并不算差。至少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做什么,期待什么结果。再把她身处病中的现状考虑进去,霍崇不由得对这女人有些肃然起敬了。
“这位大姐,你身处如此境地尚且不糊涂。这两个孩子应当不一般。你若是有什么要帮的,俺可以助你。”
女人听霍崇这么讲,愣住了。然而片刻后她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应该是病灶发作。眼见女人头上冷汗大滴大滴的滚落,眼瞅要不行了,霍崇对跟着过来的部下说道:“把这三人带去咱们分部。”
其他人见霍崇竟然相助这三人,连忙上来要卖儿卖女。霍崇也不搭理他们,自己现在是某种程度朝不保夕,如果把人买了,只怕就害了人。
拨开其他人,霍崇上了马继续前行。
此次前来的目的并非买人,而是前来拜见长信道长。道长见到霍崇,上下打量了霍崇一番,问道:“霍先生看上去心事很重。”
“是。有些事情总是放不下。”霍崇坦率的答道。
年羹尧大将军正在西北作战,向霍崇定了一大批固体酒精。这笔钱缓解了霍崇的燃眉之急,让种福平台能够继续良好运营。
但霍崇并不认为这样的好日子还会继续下去。雍正对自己下手只是迟早的事,便是说不清理由,霍崇对此依旧很有信心。
当下霍崇只是期待雍正的注意力都放到西北战事上,等年羹尧被雍正赐死之后再对霍崇下手。
与长信道长一起进了道观,霍崇直接问道:“道长,再过三四个月就要秋收。我已经准备了粮食钱财,却不知道长可否有什么吩咐。”
“霍先生说的太客气了。贫道一个世外之人,怎敢再故意招揽信徒。若是那么做,就是欺负霍先生的善心。”
长信道长说的率直,霍崇也很感激。此时前来拜会就是想把这个问题给拎清楚。如果长信道长是个贪婪之辈,很可能利用霍崇的种福平台为他个人广纳信徒。霍崇的实力真的用到了尽头,不会再接受任何额外的要求。
双方就当下已经加入种福平台的人进行了一些讨论,长信道长通情达理,霍崇算是放下了一大半心。等事情谈完,长信道长又提起了霍崇自己的事情,“霍先生,贫道觉得你心事太重。这其实于事无补。”
“我就用佛家的话回答道长。放不下就是放不下,装能放下根本没用。我可不是那种有大修行之人。”
“霍先生已经颇有修行,贫道就不再扰乱霍先生的心情。不知霍先生以为机缘要在何时出现?”
“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两年内。”霍崇应道。年羹尧的死会引发一件事,一件很有趣的事。不管雍正自己是如何认为年羹尧该死,其他本就和雍正不是一条心的官员看到年羹尧被杀,和雍正只会更加离心离德。
霍崇自己一个人,再如何能干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敌对整个满清。自己的实力已经确定之时,只能期待敌人内部的分裂。
就在霍崇心中算计着雍正之时,雍正心中盘算着隆科多在单独拜见雍正时候说的话。不能委年羹尧以专权。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是佟佳氏的弟弟。雍正从出生后没多久就给膝下无子的佟佳氏抚养。虽然没有血亲,雍正还是认为隆科多是自己的舅舅。
而且这位舅舅在雍正登基这件事上也出了不少力。康熙死时,就是让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与一些文官重臣起草的遗诏。如果隆科多在里面动了什么手脚,雍正可就难以如此轻松的登基。
以这般的关系,隆科多的建言在雍正这里不能当做没听到。更何况不让年羹尧独揽西北大权的建议本身也没什么问题。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