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三月开始,农田的事情越来越多。霍崇这边的制作固体酒精的事情也越来越紧。好在有了这么多琼脂,霍崇制作了琼脂与酒精混合成的固体酒精。
十四爷这边对此很是满意。三万斤琼脂到四月初全部运去了县城,由山东知府那边派人运往京城。
霍崇对运输业毫无兴趣,专心自己的事情。今年三个村里地豆子种植量可以说从无到有,除了少数整块的土地之外,参加种福的人你种几垄,我种几分,零零碎碎加起来竟然有大概二十几亩地。
葵花籽的耐活程度也超出霍崇想象,除了留种的几十颗之外,几百颗葵花籽竟然大多数都发芽了。花生也发芽了,不过长势实在是不乐观。
真正有大突破的乃是霍崇的养兔场,刘猎户得到了霍崇的命令,便开始各种抓捕兔子。这段时间刘猎户家的院子里又晾起大量剥了皮的兔子。这都是在抓捕行动中不幸丧生的兔子。那些没丧生的兔子都进了霍崇的饲养场。
现在霍崇这边的饲养场里已经有了四百多只在饲养场出生的兔子。霍崇发现自己家实在是不能充当饲养场。兔子看着的确很可爱,但是兔子身上的臭味也实在很可怕。不少村民已经公开表示味道不对劲。霍崇只能在村外寻找一个适合做兔子饲养场的所在。
这种丘陵地带,有人住的土地是少数,没人住的才是多数。霍崇很快就找到了一片地,询问这块地是谁的,得到的回答却是“这地是官府的”。
眼看着这片荒地多少人都没啥人烟,霍崇也不想去打搅官府,立刻就开始兴建饲养场。饲养场理论上很简单,就是给兔子们搭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冬天最好还能有取暖的设施。除此之外,还要方便提供和饲料与兔子的饮用水。
通过霍崇建立的情报网,三个村里的村民很快就知道霍崇要雇人。工钱当日结清。此时作物已经长了出来,农民进入了相对轻松的阶段。此时有点外快的确是好事,尤其是那些向霍崇借了钱的人,更是纷纷报名。
霍崇正在按照图纸让这帮人修建养兔场之时,村里来了几个人。几人都骑着马,引路的是临淄县放贷的,向霍崇稍微引荐一下,被引荐的这位问道:“你就是霍爷。久仰了。”
霍崇心中暗笑,自己出名还没几天,不用说的这么假惺惺的。便问道:“这位冯兄弟,不知有什么事指教?”
冯兄弟拿出一张用兔子皮缝制成的内衬,“这里衬是霍爷造的么?”
霍崇想象过会有人上门买酒,会上门买琉璃火,甚至会上门买琉璃器。万万没想到第一个上门的居然是来询问兔子皮的。
这些兔子皮上明显有伤口,毛色驳杂,就是野兔该有的模样。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捏了捏,霍崇答道:“这就是俺造的。”
“霍爷,你手里还有多少。俺都买了。”冯兄弟爽快的说道。
第61章 种福宝(一)
霍崇手里的几样产品中,真正做到技术不外泄的大概就只剩下单宁糅革技术。见到这位冯兄弟跑来专门购买兔皮,霍崇有点佩服这位的眼力价。既然对方识货,霍崇也不想过多试探。
“冯兄弟,俺这兔皮论斤卖。”
冯兄弟看着也是个爽快人,直接问道:“一斤多少钱?”
“六十文。”
“霍爷有多少斤?”
“俺给你看看。”霍崇命老四去库房把兔皮都搬出来。
冯兄弟一张张检查过,满意的说道:“俺都要了。”
这兔皮看着一大摞,真的称量下来也不过几十斤。算下来五两银子。
既然人来了,霍崇总得招待一番。没想到冯兄弟却看看天,“天色不早,俺还得回去。霍爷,俺一定会来。下次再来叨扰。”
等这位欢欢喜喜离开,霍崇颠了颠手里的银子,觉得这笔钱大概能把养兔场给修好了吧。
半个月后,养兔场真修好了。钱清噼噼啪啪的算盘声里,那些欠下霍崇钱的农民们盯着他们其实也看不懂的数字。钱清算出一个人的数字,帮忙的四师弟就喊了名字,讲出了结余。在四师弟把扣除欠款后的铜钱交给村民的时候,村民们脸上都有了笑容。
老三铁牛此时则上前开始讲述‘种福钱’的意义,存半年给一百零一文,存一年给一百零二文。听得村民们一愣一愣的。紧紧捏着手里的钱,村民们只是听,却没有加入的意思。
“大伙,这种福钱不光是种福,交税的时候也能抵税金。”三师弟铁牛进一步向这帮从一开始就对种福没什么兴趣的村民放出了新的大招。
有些农民已经被说动,正犹豫间,铁牛便劝道:“你把这钱拿回去,你家媳妇孩子若是想买点东西,你要不要给买。隔几天一文两文的出去,等你急用的时候,钱够用么?不如加了种福钱,有人问你要钱,你就推到俺大师兄这里。若是真急用,来俺大师兄这里取出来就能用。到了每年缴税日子,直接就用这钱抵了税钱。”
铁牛已经对不少人说过这话,此时已经能非常流利把套路讲给众人,霍崇在屋里听得只想笑。如果到了21世纪,铁牛一定能在保险部门混得风生水起。若是把‘种福钱’起个21世纪的‘种福宝’,妥妥一优质金融理财产品。
正偷着乐,就听已经想明白其中关节的村民不爽的质问道:“铁牛,你说来说去,还是要俺们先把税金交了。”
对面质问,铁牛也嘲讽的答道:“你们自己交税金,一两银子换850文铜钱。差役问你要铜钱的时候可是按一两银子一千文铜钱算。你们交多交少,先多掏一成五的钱。俺大师兄是按一两银子850文给你们算,先给你们省下一成五。你们还想咋样?俺这是为你们好。不想种福,吃亏的是你们。你们多想想就明白了。”
虽然铁牛已经把培训过的内容都讲了出来,交钱的还是少数,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继续观望。霍崇不着急,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同样的,破坏信任也需要时间。
与十四爷的事情终于结束,霍崇想的是要不要再将许给四爷的固体酒精给结清。
如果可以的话,霍崇实在不想招惹四爷。不过霍崇知道四爷的性子,那是极为记仇的。也许四爷现在为争夺皇位费心,一时半会还想不起霍崇。可等他当了皇上,这些账肯定要清算。
最后霍崇还是决定将这件事给清了。正好手头还有五千斤固体酒精,霍崇先派人去联络大清河槽帮的洪舵主。
洪舵主并没有如徐右林所说的那般记仇,得知霍崇要运一批货到京城,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霍崇赶紧动身出发,也不知道在京城里会耽搁多久,这趟回来之后就得前往海边准备琼脂的事情。
有了这身官皮,霍崇乘坐的船只得到了各种优待。该交的钱虽然一文没少交,却也没被额外刁难。或许是这次运气就是很好,霍崇把固体酒精送到雍亲王府的时候,四爷竟然不在。而张卫竟然在。
张卫乜斜着眼看着霍崇,傲然说道:“东西留下。你先回去吧。”
霍崇等的就是这句。七八两银子的确不是个小数目,之前需要启动资金的时候,不管四爷出于什么目的总是给了钱。那个无比艰苦的阶段已经过去,和霍崇的小命相比,七百两真算不上什么。
离开了雍亲王府,只觉得天也蓝了,风也清了。直到一阵风卷着街边的尿骚气吹来,熏得霍崇连忙捂住口鼻。
这四爷已经不用继续招惹,霍崇却没有离开京城。之前张卫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介绍了些京城的商人与霍崇认识,霍崇就去见了这些人。
在商言商,大伙见面之后并不热情,但是以金钱为核心的局面却让霍崇感觉无比轻松。众人锱铢必究,却力求让生意完成。尤其是霍崇感受到这帮人竭尽全力想套出底价的时候,霍崇更是开心。
“诸位,十四爷买这琉璃火,到山东淄川县自取。一两银子十五斤。就这价钱。”
“十四爷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我们哪里敢和十四爷比。十四爷这边是一两银子十五斤,我们得一两银子三十斤。”
“诸位,你们都知道十四爷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我就没听说过点?若是给你们的价钱比这个低,十四爷知道了,定然会怪我坑他。我可担待不起。”
“十四爷只会觉得霍爷看得起十四爷,知道十四爷能拿的出这个价钱……”
生意场上各种屁话乱飞,喝着茶谈不拢,众人就喝着酒说。霍崇坚持了底价,毫不放松。当这帮掌柜的最后各个喝到迷迷糊糊,霍崇还是一文钱不让。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
价钱按十四爷的这个走,但是一批一千斤,要压一批。下次这些人到淄川县再买货,就把上次的钱结清。
完成了这笔交易之后,还有点宿醉的霍崇立刻出京。看着越来越远的京城,霍崇扑到船边又干呕起来。这船晃悠的还真是厉害。
等胃终于平静下来。霍崇看着越来越远的京城,本想回忆起再别康桥的话。为这次也许是永久的分离做个收尾。
可河水上漂浮着垃圾,京城人也在河边随意便溺。凯撒的名言名言不知道怎么就蹦了出来,“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霍崇心中恨恨的想着,若自己掌握了京城,一定要多建厕所。凡随地便溺的,轻则打屁股,重则割鸡鸡。
第62章 种福宝(二)
阴历八月初五,钱清很没形象的瘫在椅子里,直到霍崇进了屋,她才赶紧站起身,“大师兄。”
“辛苦了。”霍崇赞道。
税收马上就要开始。全村只有十几户人没有参加‘种福宝’项目,便是这十几户人也都老老实实准备了铜钱给霍崇送来。
霍崇干过给几百号人做归档的工作,有了电脑之类的设备尚且累得要死要活。钱清一个人靠着账本,她没直接睡在桌上就算是不错了。
想到这里,霍崇笑道:“老七,要不要给你弄张小床,你累了直接躺下。”
“真的?”钱清眼睛亮了。不过片刻后她还是收起笑容摇摇头,“大师兄,算了。”
钱清是个很体面的孩子,霍崇也不逼迫她。便说道:“老七,接下来俺要给你安排个老师的差事。村里面的人娃可以来上学,认点字,学些算术。以后能给打下手。”
“好。”钱清爽快的答应下来。不过片刻后她问道:“大师兄,你之前说要教给俺武术。啥时候开始?”
这么一说,霍崇想起了之前的约定。看着钱清现在一副软弱文员的模样,霍崇又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皮。曾经八块明显的腹肌,此时也有点整块化的感觉。
“等这个忙完吧。”霍崇不得不说出了自己在办公室工作时候经常说的话。
“好。”钱清立刻来了精神。看着这个穿着合体长裙的女孩子,霍崇怎么都没办法与这个看着健康却比较纤细的形象和最初那个手持过长单刀的女孩子联系起来。
八月初十,收税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前来的李捕头向霍崇拱拱手,“霍爷,劳累了。”
“李捕头跑了几十里,才是真辛苦。”霍崇随口说着场面话。
李捕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舒服的叹了口气才说道:“霍爷,徐知县请霍爷八月十五到县里赴宴。”
虽然不知道徐知县到底想干啥,霍崇笑道:“俺一定去。”
这边送走了李捕头,霍崇立刻把手下派出去,询问各村的人有多少愿意加入种福宝第二阶段的工作。兔子们在安静的养兔场幸福的生长,也拼命生。数量已经破了五百大关。
眼瞅着兔肉和兔皮都在不断生长,却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兔子们要吃东西,草料固然重要,但是按照养兔场的规划书里,最好每天给兔子喂点青饲料。譬如生菜。
可生菜这玩意种植起来并不容易,而且这东西人也喜欢吃。另一个食物就是胡萝卜了。
霍崇的师弟们现在都充当办公室人员,能利用的就是各个村头面人物推到霍崇这边的人。这些小子们大概还是亲他们自家人,不过到了霍崇这边当学徒,霍崇就要好好利用起来。
三天里,这帮人都回来了。这几个小子中有三人表示自家愿意听霍崇的安排,其他人家中只有五家人表示愿意听霍崇的。
找出名册,把这些土地算了一下,一共有四十几亩地。加上霍崇自己的三十几亩地,一共有将近八十亩地。霍崇觉得应该够用了。
但霍崇还是不太放心,就把大伙叫到一起,问道:“俺要和这些家的人都立下字据,若是人家问为什么要立字据。咱们要怎么答。”
一种少年青年都傻了眼,看得出一半以上的人根本不知道为何要立字据。有想法的人都不敢吭声。霍崇看了一圈,指了指朱秀林,也就是与之前离开的朱秀山同辈的青年,“秀林,你咋看?”
朱秀林一脸为难,看霍崇根本没有放过的意思,只能勉强说道:“霍爷,立字据不就是不反悔么?”
“对。那你要怎么对人家说?”
朱秀林嘟囔道:“立了字据之后就不能反悔了。”
“秀林,要对人家说,是立了字据之后,我……”霍崇边说边点着自己的胸口,“我就不能反悔。”
三师弟铁牛听到这话,不乐意了,“大师兄,不是都不能反悔么?”
霍崇开始了培训课程,“老三,大家都知道立了字据之后不能反悔。咱们就得说咱们的话,咱们要说的是咱们不能反悔。人家是不是反悔,是人家要说的话。咱们不能人家说的话。”
培训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同样也不是那么麻烦。霍崇抓住‘不能说别人要说的话’这个要点入手,说到最后,少年和青年们发现事情的核心不在乎怎么说,而是‘愿意不愿意承担风险’。
老三真有点急了,“大师兄,你方才说的那些,出了事,岂不是全由咱们担了么?”
“对。”霍崇爽快答道:“地豆子还有人种了些,这向日葵,胡萝卜,还有花生,没什么人种过。种在哪种地能长出来,种在那些地里能长好。咱们不知道,人家也不知道。既然是咱们挑头,咱们就得担起来。若是担不起来,咱们还挑什么头!”
老三激动的说道:“大师兄,可咱们包了种子,包了收成。要是种不好,咱们照样给种这些的钱。咱们担的太多。”
霍崇斩钉截铁的说道:“老三,你觉得这不应该?若是真的没种出来,人家心里就不难受么?咱们到时候还要给人家赔不是。让人家为难了。”
会议最后有点不欢而散的意思,至少老三明显不能接受霍崇的安排。但霍崇不想说太多,至少老三这性子还没成熟到能够负责一个研发项目的程度。而霍崇未来要做的事情有太多需要开发的项目。看来自己需要准备找其他人选。
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霍崇一早就起身前去县城。礼物已经准备好了,就是一套兔皮内衬。
一斤棉花在山东这边卖60文钱,一年做三套衣服,夏装,春秋装,冬装,大概就需要一两银子。兔皮内衬的好处就很明显了,这东西能重复使用,不受衣服的限制。如果是春秋装里面有能配合的部分,直接就可以利用上。
霍崇对于自己的糅制技术很有信心,即便不如现代技术那种能用十年,至少也能用几年吧。兔皮用几年后只会更软和。棉衣里的棉花用两年可就不行了。
本以为徐知县会大排宴宴,没想到到了之后徐知县的宅子里竟然只坐了一个老熟人,看着许久不见的徐右林,霍崇喜道:“徐兄弟,俺还以为得罪了你,你不肯再见俺了。”
徐右林苦笑一下,“霍兄弟,我只是家里出了些事。不得不回去。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