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革清 >

第261章

革清-第261章

小说: 革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更是得到欢迎。
  从军在华夏朝这边简直是一道神奇的大门,只要能走进去,出来的时候就可以通向华夏朝廷几乎所有部门。退役军人若是回到乡村,就是村委会的一员。若是在村里教书,还能当校长呢。甚至连从政的大门都向退役军人打开了。
  怪不得华夏军军纪严明,作战勇猛。有这样光明的未来,谁肯放手?当然是要严守军纪,奋勇作战。以期待在离开军队的时候获得更高评价,以得到了更好的起点。
  回想家里人对于满清军队评价之低,罗夫人心中感叹,满清输给华夏军真不冤枉。
  当然,感叹归感叹,罗夫人还是觉得去当个女老师或许更适合自己。当公务员虽然看着更好点,却要被人呼来喝去,远没有在学校教书来的清贵。
  罗义仁并没有感觉到老婆内心的折腾,见老婆决定去当老师,就觉得自己终于为华夏人民解放尽了点义务,起码让自己家完成了人民解放与妇女解放的双重目标。自此,就不用担心被人攻击老婆在家不出来工作的缺点。心中着实欢喜。
  第二天,本想亲自去办手续,却被叫去开会。本想让秘书帮着办,又觉得不合适。就让秘书送了条子给老婆,写清楚先去找谁,大概是个什么流程。这边就急急忙忙去开会。
  会议上内容就没有家庭商议这么温馨。西征军传来消息,退到湖北的清军抵挡不住,就向湖南退却。西征军请求派遣部队沿江驻扎要害城市,守住长江交通线。同时对礼部再次询问关于镇压地方**地主士绅的权限。
  这反应与历史上相类似的情况相比,就反了。本来应该是朝廷给西征军提出关于解决地方的谋略。什么人可以杀,什么人不要杀。什么人强硬对待,什么人需要怀柔。
  轮到西征军先提出来,本就不是常态。不过礼部既然已经开始领军,此事就得先请示礼部。礼部这边也不能空对空的对着几千里外的西征军发号施令,这就不实事求是。最终商议结果,就把比较温和派的司马容派去了那边。
  罗义仁又担心司马容或许有宽大无边的问题,让礼部先圈定三个人选。自己就先把司马容叫来对话。司马容听完安排,已经有些为难,“尚书,我去的话,会不会让西征军的同志不高兴。”
  “西征军又不是屠夫,你怕什么?再说,现在只是攻打湖广,还不到安定湖广。你也知道各大关系么。现在多看看,以后一些事情也能明白来龙去脉。”
  司马容想想也觉得有道理。此时跟着西征军见识一下顽匪是哪些人马,以后也能避免过多杀伤。就同意了。
  之后罗义仁见到了其他两名同志,觉得他们比司马容更没有什么准备,就确定让司马容去湖北。
  此时华夏军已经有了水上优势,明轮船一站接一站的走,司马容不到七天就从徐州赶到了汉口。靠岸之时,就见江中顺流而下些尸体。虽然并不惊讶,却也难免奇怪。这大冷天的,定然不是有人游泳溺水。定然是上游有人在打仗。
  到了设在汉口的司令部,一问就知道果然如此。清军们退向湖南,但是上游汉阳的地主士绅组织了‘联军’,满清江宁将军还给为首的这些**武装头子封了游击的头衔。这帮新晋‘游击’们当即觉得自己有了这个头衔,就抖起来了。更是获得了与游击这头衔相称的指挥能力。
  司令部的人说的轻松,司马容听得爆笑。大笑一阵后,他抹了抹眼角笑出来的泪花,“这得编出戏来唱才行。”
  “当然。见过傻的,没见过这么傻的。以前礼部讲课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当了什么官,就有了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当时我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心里头觉得好像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就觉得很害臊。”
  “没错。现在看看那帮人,我们不害臊了。看来我们也不是最傻的。”
  司马容忍不住对部队的同志们大赞,“这想法太好了!”
  人不做傻事,不犯错,是不可能的。提升自己的过程,靠前的定然是承认自己的确存在问题,然后再弄清楚问题所在,就可以向下一个阶段走。
  如果面前的同志们能如他们所说般的感悟,起码他们不会再犯这样的错。
  这和同志们说着话,脚步声响,雷虎已经与参谋长等人回来了。见到司马容,雷虎没问什么,直接说道:“我等马上就要南下。定然有血战。这次清军便是逃到广西,也得追上去歼灭他们。”
  听雷虎说的杀气腾腾,司马容笑道:“这些清军的确不能放过。”
  雷虎这试探间得到了这么一个答案,也明白司马容起码不会在战场上添乱。就开起作战会议。
  被西征军定为必须歼灭的清军此时就在距离汉口几百里外的南边。虽然华夏军司令部还没南下,但是西征军的前锋正追着清军。
  此时的傅清已经不知道多少天没换过一副。冬天的衣衫散发着一股腥味。便是如此,傅清只是骑在马上,前来迎接的湖南团练们也纷纷拱手作揖。
  居高临下看着这帮长袍马褂的团练首领,可见他们都是读书人。各路人马都有各自旗号,不过在居中的大旗上写了两行字,‘读书不怕死,怕死不读书’。
  冬日的寒风中,大旗烈烈作响,那遒劲有力的大字仿佛要飞起来。
  就听为首的人大声说道:“曾某,给将军请安了。湖南各书院的读书人各领团练人马前来助战。”


第394章 湖广赤水(三)
  大清朝的汉人读书人,面对官员的时候既能展现读书人的骨气,又能体现出对权力的尊重。这态度把富察·傅清将军伺候的舒舒服服。毕竟么,奴才们要是懂得伺候,又知道要保持体面,江宁将军都想挑起大拇指赞一句‘真真的好奴才’。
  这就如21世纪时候牵狗出去溜,若是狗光鲜体面,狗主人当然会觉得大大有光彩。尤其是狗还是自己把自己打理的光鲜体面。
  不过傅清将军听闻为首的姓曾,心中就有些芥蒂。毕竟华夏朝廷那边有个叫曾静的家伙,也是湖南读书人,
  询问为首的曾首领,首领赶紧表示自己与那个反贼曾静没有一点关系。
  傅清也没有说太多,到这个时候还能跑来为朝廷尽忠的,定然是忠臣。毕竟么,要是这么多团练集结起来挡在傅清军前,傅清还真的会很惨。
  有了在湖北的经验,傅清立刻宣布,所有前来的团练,全都给与‘游击’的职务。
  宣布完,面前的读书人们并没有十分高兴的样子。这让傅清将军很不高兴。只是脸上稍微有了点不快,读书人就看出来的。为首的曾首领赶紧上前解释,“大人,我等乃是读书人,这游击乃是武职……”
  这等时候还在意文武之分,傅清干笑两声,“诸位的团练乃是几年前开始组建的吧?”
  “是。”
  “几年前皇上将逆贼霍崇的恶性昭告天下,那时候就说,凡是组建团练的尽数授予官职。”
  “是。大人,我等就是那时候知道霍崇败坏天下的恶行,恨不得食肉寝皮!这才开始组建团练。”
  “那就对了。”傅清一拍大腿,“皇上令诸位组建团练,只能授予诸位武职,若是授予诸位文官,那就是大错。诸位之奋勇,皇上都知道。诸位的书读的如何,定然是好。却有多好,非得诸位得胜之后觐见皇上,皇上与诸位谈过之后才知道。对吧。”
  这下一众文人登时明白过来,连声称赞傅清谨收臣礼,不逾制。果然是国家栋梁。
  傅清被这番得体的称赞弄的心情好了些,就继续介绍了这游击的好处。
  地方团练们带兵来投,又是独立指挥。大家是读书人,当把总那是大大的屈才。职位比游击低的只有世袭牛录,团练们又不是旗人。现在改官制也来不及,只能是游击。
  文人们都听的明白,看得出他们对于大清官职十分熟悉。见朝廷如此用心,都发自内心的表示感谢。又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死战。
  傅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一众新晋游击,华夏军的追兵就在后面。不如摆开一个口袋阵,由清军引诱华夏军追击,由清军与游击率领的人马进行伏击。
  众游击大人听了这个建议,当即称赞这果然是神机妙算。由于团练们是刚加入,贼军定然不知道有这回事。以多打少,可以必胜。
  商议好对策,一众游击们就商议起在何处设伏。傅清听着这些人商议,觉得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这边商议妥当,傅清先派人去查看地形,同时让一众游击大人们先休息。
  游击大人们当然开起了会,有些人为接下来的战争感到紧张,有些则吩咐人赶紧做补子。听的那些谨慎派们十分的不快,曾首领喝道:“此时还做这些虚头!成何体统!”
  那位兄弟听到有人竟然如此抨击,当即反驳起来,“兵凶战危,我可能下次就为国尽忠。死的时候若是连补子都没带上,岂不是显得朝廷对不起我等。诸位甚是清高,可我乃是个俗人。信的就是这名至实归!”
  被如此怼了一番,文人们说不出话来。大家都是读书人,此次湖南各个书院召集大家开会,有不少读书人嘴上说着对逆贼霍崇**恨不得食肉寝皮,却并没有带人来参战。能来的的确是如大旗上所写,抱着‘读书不怕死,怕死不读书’的信念而来。
  死都不怕,现在大伙又都是游击,更没理由对其他人妥协。
  起了对峙,就冷了场。有人不想如此,就劝道:“我以为我等虽然没打过仗,却未必会输。”
  众人都是读书人,也不太肯信这样的话。虽然心里很想信,却还是说不出口。只能不搭理他。却还是忍不住看去。
  这位继续说道:“诸位,我若是中了状元,为什么能中状元呢?”
  大家觉得这话简直是莫名其妙,也不搭理他。就听这位大声说道:“哪位状元不是皇上钦点,乃是皇帝看了试卷,认同其能力,所以才钦点状元。现在我等身为从三品的游击,为啥呢,这说明我等有从三品的实力被皇帝承认了啊!若说我等被封了游击但是没从军,我等这几年训练团练,难道就是白练,什么都没学会不成?大家可都是看过兵书战策。所以说,我等当然有游击之能,不然,状元是怎么中的状元?”
  这话的逻辑若是放到华夏军那边,定然会被笑死。不过在读书人这边,起码有了内在逻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此逻辑对于封建的满清就是符合了三纲五常,是没错的。
  读书人们本就想有个支撑,此时终于找到了被皇帝认可就是证明自己行的逻辑支撑,心中都有了些慰籍。心情好了不少。
  曾首领没有这么自信,不过大伙都这样了,他也没来说些不合时宜的话。毕竟么,自从皇上下旨各地组建团练,以对付逆贼霍崇。湖南的士绅们商议之后,向湖南巡抚提出,训练乡勇的钱就可以抵税。
  当时华夏军断绝了运河,漕运中断。钱还好点,粮食根本运不出去,湖南巡抚就答应下来。这些士绅们本就觉得朝廷能横征暴敛,是因为手里有兵。此时士绅们手里掌握了乡勇,也增加了与朝廷谈判的筹码。对此颇为认真。
  这两年读书人们读了些兵书战策,训练了些乡勇。若是说在用兵上毫无进步,曾首领也觉得这也是小看读书人。
  第二天,那位要做补子的读书人还真就在长衫胸前缝了像模像样的补子。游击,从三品,方形豹子补子。上面的豹子黑白色,形状一致,栩栩如生。大伙凑近了看,却不是连夜刺绣出来的,而是用纸画出来的。
  湖南产竹子,自然出产好竹纸。这位就用上好的纸张画了补子,缝在长衫上。
  不少人虽然嘴上嘲笑,心中却也有些羡慕。若是自己能想到这点,岂不是也能这么做么!
  心中虽然紧张,读书人们却也很谨慎。埋伏的时候听从了官军派来的人指挥。果然,就见官军一路败退,后面一支人马紧紧追赶。
  等那路人马进了包围圈,‘游击’们就要收网。那些清军的人赶紧阻止。有些‘游击’听了劝,有些‘游击’可不愿意听。自己已经是游击,更是读书人,自己面前哪里有丘八们说话的余地。
  也不管那么多,游击下令本部的乡勇杀了出去。这些乡勇平日训练之时就要他们学会咋呼,此时往外一冲,真的是杀声大作。其他游击们一看,忍耐不住,也指挥本部乡勇跟着冲杀出来。
  这些人马汇集起来,成千上万的人冲出来,真的是杀声震天。
  就见华夏军眼见被包围,立刻掉头就往回冲。游击们生怕放跑了贼军,催促手下乡勇们跑快些。
  可贼军一个个跑得如同兔子,虽然道路上的确有几个跑得快的乡勇卡在路上,却被贼军三拳两脚放倒在地。贼军随即架起这些乡勇,逃出了包围圈,跑的不见踪影。
  虽然没能消灭贼军,然而如此轻松的打退了贼军,初战告捷的游击们不禁大声欢呼起来。他们的手下也跟着欢呼雀跃,觉得自己已经立下了大功。一时间,欢呼声直上云霄,几里外都能听到。
  指挥先头部队的正是于浅,远远听到这般动静,还真把于浅给惊到了。这动静非得万人规模才能发出,清军的援军到了么!
  于浅赶紧派人去接应尖刀部队,很快部队就回来了,于浅赶紧问部队损失。却见部队将捆好的几人推上来,“那边人多,上万了。却不是什么厉害人物。还让我们抓了几个活口。”
  瞅着吓到脸色惨白的俘虏,于浅挠挠脑壳,竟然想象不出发生了什么。
  此时雷虎正在与司令部一起南下。身为北方人,雷虎觉得江宁就已经是南方了。风土人情,气候物产,都与直隶大大不同。可越是接近湖南地界,雷虎才发现南方只是个概念。这湖北到湖南的地方,与江浙有种更南方的感觉。也就是更南蛮的感觉。
  房屋结构与直隶不同,土地与直隶不同,湿度与直隶不同。包括人的穿衣打扮,与直隶简直是两个世界。
  在路上行进,雷虎甚至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无法完成任务。直隶的山上,林木差不多被砍光了。树林得是大地主家的柴林才有。其他地方都是孤零零的树。
  湖北中南部,树也不多,但是竹林,树木可比直隶多多了。至于山路更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地形下,华夏军定然是没办法摆出排队枪毙的大阵仗。霍崇最新推行的那些纵队的灵活作战,在这样的山地貌似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更不用说,清军若是打不过,钻了林子。华夏军只能分兵去追,若是落入包围,可就危险了。
  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先头部队的于浅送来情报,清军败兵与一万多湖南团练合兵一处,重新恢复到了三万多人。


第395章 湖广赤水(四)
  “湖南团练打出读书不怕死,怕死不读书的旗号……”
  参谋把报告中的内容读到这里,雷虎先是一愣,随即冷笑起来。参谋停顿下来,等着雷司令发表看法。
  雷虎瞅着一众人的目光,心里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之所以冷笑只是因为受到了刺激,雷虎其实很在意自己的读书人身份。虽然单纯读书人身份在推崇工农兵的华夏朝廷里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不过雷虎依旧比较在意。
  此时也不能干耗着,雷虎只能敷衍道:“这些人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不怕死。”
  这话让西征军的众将也跟着笑出声来。十年来,除了鄂尔泰一人之外,能在战场上给华夏军造成麻烦的都是军人,而不是什么狗屁读书人。秀才、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