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剩下师徒二人,陈铭泰叹道:“高庞,霍崇胆子真大。说挖开黄河就挖开黄河。”
“老师,我回到南方前专门去看了黄河,果然是悬河,河床比两边高了几丈。不是都督胆子大,只要敢挖,黄河就一定北归。倒是以前的人胆子才叫一个大。本该早早北归的黄河硬是憋到现在。都督只是顺天应人而已。”
“顺天应人,就让女人出来当官?”
“若是不这么做,我们华夏朝廷政治理念上所说解放其不是瞎说了么。女人占了天下一半人口,放着一半人口被压迫,当做没看到。这能叫解放么?”
“女子……唉……算了。你们所说的那些的确自成道理……”
“那叫逻辑自洽。”高庞解释道。
“逻辑自洽么。呵呵,霍崇胆子的确大。这个姑且算了,有件事我想问你,你们已经收了这么多土地,又准备如何营运?”
“水土保持是第一位,因地制宜是第二位……”
陈铭泰听了一阵,嘲讽道:“改稻为桑,乃是国策。这种破事你竟然真信么?”
“也没啥不信。就看我们收的桑蚕丝可否能卖的出去。”
“哦?这么多桑蚕丝你真以为能卖出去么?”
“试试看呗。”高庞却不愿意向老师解释更多了。
就在师徒聊天之时,西班牙吕宋船队司令,西班牙人织田秀吉的船队已经停靠在松江府的港口。这位舰队司令率领着八艘大船,下船后见到前来迎接的冯玉宽,立刻亲热的上前拥抱,“冯兄弟,尊贵的霍阁下最近身体可否健康?”
冯玉宽没有回答这么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织田兄弟,你可是发达了。”
回头看了看那些大船,西班牙人织田秀吉笑道:“这里面有四艘都是从美洲来的,临时加入了我的船队。等回航之时,他们就不归我管啦。冯兄弟,你可得帮我撑住场面,不能让这些人小看了我。”
冯玉宽没有多话,引着织田秀吉等人去了商行。这边已经准备了瓷器,生丝,丝绸,锦缎,茶叶等物。
织田秀吉看着其他几名船长,就见他们虽然还想尽力保持冷静,可第一次见到堆积如山的这些奢侈品,想保持彻底的冷静并不是那么容易。
“倒是你们,准备了什么来交易?”冯玉宽问道。
西班牙船队拿出了自己的商品,却是橡胶以及各类种子。
织田秀吉试探道:“除虫菊,英国甘蓝油菜,海岛棉,还有玉米、花生等殖民地作物种子。这可是花了我们不少力气。”
冯玉宽笑道:“哈哈,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你们怕什么?便是向我们要一个高价,以后不来了么?”
交易进行的相当艰苦,西班牙船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有如此巨大的出货量。此时的西班牙大帆船早已经没有横行大洋的威风。随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兴起,船只吨位越来越大,跑得越来越快。
当下的西班牙人也采取了不少这种样式。尤其是太平洋上海盗数量不多,尤其是到中国沿海的海盗数量更少,装备又很落后,根本不是西班牙船队的对手。
横亘在西班牙人面前的唯一问题是中国允许他们贸易的港口太少。譬如松江府以前就是不对西班牙人开放的。
此时八艘船上运输了一万吨的货物,便是在欧洲,一次性交易一万吨商品也不是那么司空见惯。而且返航的时候,西班牙船队上要装满一万吨中国商品,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边织田秀吉让那些商人交易,自己与冯玉宽谈论起更重要的事情,“不知道其他港口也向我们开放么?”
“我们都督已经下令组建海关,以后你们再来就要交关税了。”冯玉宽答道。
织田秀吉一听就来了精神,“这个好!这个好!这个可太好啦!”
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引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引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此时的欧洲早就建起并且完善了海关关税改革。反倒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搞起过这样的海关关税。
真正搞起来,那都是被外国入侵之后,强迫中国搞起的海关关税。也是满清后来能够续命的关键所在。
西班牙人织田秀吉当然对关税并不陌生,大赞之后就说道:“既然要收关税,想来尊贵的霍阁下要建立海军了吧?”
冯玉宽愣住了。霍崇的确要建立海军,甚至建立海军的钱有一部分要从关税中来,也是霍崇提出的。
眼前的西班牙人怎么就跟听到一般,完全讲述出来了这个流程。
冯玉宽试探着问道:“你们是希望我们的海军剿灭一切海盗吧?”
提起海盗,西班牙人织田秀吉就一脸的愤怒,“所有海盗都该被绞死!如果阁下的舰队能够剿灭所有海盗,我们会每天都为阁下祈祷。”
冯玉宽听闻织田秀吉又有传教的意思,觉得更是佩服霍崇。这些事情都是霍崇说过的。譬如西班牙人有特么传教热情,西班牙人乐于消灭海盗,还有就是西班牙人不会拒绝海关关税。但是会要求海军保护。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大概也有点意思,冯玉宽问道:“既然西班牙曾经纵横海上,想来贵方也能够帮我们培训船员。”
“如果阁下希望组建海军,我们不仅愿意培训船员,甚至愿意派遣船只为阁下提供服务。”
听到服务二字,冯玉宽心中咯噔一下。霍崇最近在学习中反复讲述‘服务’,要华夏朝廷要有服务的意识。
不过这个服务和被人驱使绝非一回事。而西班牙人所说的服务,貌似与霍崇所说的有相同的意思。
勉强收回心情,冯玉宽请西班牙人讲述一下最新的船只动向。
织田信张倒也没有瞎编乱造,首先就把15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给拿出来吹一番。
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西班牙大帆船最显著的特点是高耸的船首和船尾甲板,战争中当两船并肩卡住时,其优势在于可轻易登上敌船。它吓人的城堡状外形也起到了在心理上威镇敌人的作用,50磅的炮弹射程400米。
冯玉宽听的很是讶异。最后问道:“你们说的50磅,就是45斤重的炮弹吧?”
织田秀吉点头表示赞同,“对!这种炮弹一发命中,甚至能够直接摧毁一艘大船。或者直接把小船贯穿!”
冯玉宽没说啥。最近华夏海军的船只吨位大概是800吨。这样的船装10斤炮,总算是稳了。然而45斤炮的话,估计自己放一炮,船先倾覆。
没想到那些吃海上饭的欧罗巴人果然是亡命徒。几百年前就敢造这样的大炮,并且在船上用。
织田信长把海军分为三类军舰。
其中装备100门火炮以上,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火炮甲板,一般整备船员超过900人的战舰被叫做一级舰(1st),这型战舰造价高昂,只有少数列强才能建造数艘,随便一艘的损失都是令人不可接受的放在那个大国战列舰数量普遍三位数的年代,产量小的可怜,主要作为一国的海军象征和大舰队旗舰来使用。
装备90门火炮,具有三层火炮甲板,一般整备船员在700到850人的战舰被称之为二级舰(2nd),这级战舰产量也并不大,大国装备的二级舰数量也在三位数以下,不过不像1st那么稀少,主要是作为大国殖民地舰队或者分舰队旗舰使用,或者一些非海权国家的旗舰。
装备60到80门火炮,具有两层火炮甲板,一般整备船员在450人以上的战舰被叫做**舰(3rd),其中**舰主要是74炮**舰和64炮**舰最为常见,比较有名的是纳尔逊在土伦战役时指挥的阿伽门农号64炮**舰还有74炮**舰的原型机贝隆娜号,**舰因为建造工艺相对简单,航速、防护和火力都比较平均,一般作为大小作战舰队的主力装备和中坚力量,因此被大量建造,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舰数量接近300艘,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英国皇家海军拥有的175艘主力舰当中有117艘是**舰,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国,法国是唯一一个把二级舰当做舰队主力装备的国家。
第304章 解决问题(九)
一艘船上居然要装配几十门大炮,船身竟然要有三层以上甲板。冯玉宽从松江府回到临淄,是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霍崇听。不成想霍崇根本不笑,倒是点点头,露出‘本该如此’的神色。
冯玉宽怕自己看错,赶紧询问道:“霍兄弟,你莫真的信那西班牙人。”
“我怎么会信西班牙人。”霍崇嘴上应道,心里面暗道,我只是知道这说法没错而已。
冯玉宽这才有些安心,“霍兄弟,我看你这么想建造大船。怕你信了这些西班牙人。”
“大船必须建造。想跑几万里海路,必须得用大船。只是咱们当下没必要着急一口吃成胖子。那些铁骨木壳的船,每次设计都要尽量加大点。”
冯玉宽觉得不妙,只能试探着问:“那霍兄弟想跑多远?”
霍崇笑道:“冯大哥,你看,西班牙人跑了几万里到咱们这里。为何咱们就不能跑去西班牙人的老家去看看。难道是冯大哥老了,所以没了这股锐气不成?”
冯玉宽听霍崇竟然说起‘年老’的话题,心中登时起了逆反,大声说道:“我便是老了,也不至于没出息。去西班牙人的国家看看又如何!”
说完,快六十岁的冯玉宽想到跑去倭国的船这一路上颠簸才逐渐变小,这样的船跑几万里可是痴人说梦。又有些心灰意冷的说道:“我……是真的老了。还是霍兄弟说得对,咱们得造大船才行。船若是太小,的确没办法跑那么远。”
华夏朝廷当下海上最年长的一位认同了要造大船的思路,霍崇觉得是一个胜利。
然而这个急不得,霍崇更在意的就是这次贸易中西班牙人的敏锐。即便是得到了霍崇的消息,这帮西班牙人也已经搞出来了这么多商品来交易。其中必然有许多商品是霍崇攻克松江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
经过判断,霍崇得出了个结果,自己在山东开港口的事情在西班牙已经为上层所知。
既然已经有西班牙商人知道此事,就不清楚这消息传到其他地方会多久。
就在霍崇刚想明白此事的第二天,山东即墨港这边灯塔瞭望人员就发现有船只向着港口这边进发。在望远镜中看到,这几艘船都悬挂着米字旗。
观察人员眼见旗帜印刷的相当认真,应该是真正的旗号,而不是随便画的。就翻开手册上的国旗图案,很快找到了米字旗。
等霍崇知道消息之后,即墨的港口已经派遣引水员将英国船只引进港口。英国佬明显没想到竟然会遇到海关,立刻要求华夏朝廷提供海关管理说明。看完这颇为简单的海关条例,英国佬就拿出了一份货物入关清单。
清单入手,轮到华夏朝廷的海关人员懵圈了。大伙没和几个外国人打过交道,所以没办法想象,外国人竟然这么懂规矩。这边交流之后才知道,原来英国佬自己的国家就有海关。
霍崇看了看商品清单,看到其中一项,心中翻腾起来。果然,英国商船上有鸦片销售。
作为中国人,霍崇对于毒品当然是深恶痛绝。不过作为商人,作为期待自己成为资本家的人,霍崇又深知阿片类药物到底蕴含着多大的利润。
不仅阿片类,包括现在还没有被提炼使用的可卡因,都是良好的麻醉剂,镇痛剂。
只要麻醉类药物最后两个字是‘卡因’,都是可卡因那一系分子。甚至还没有到霍崇前去南美制作可卡因,山东这边已经不太用乙醚来麻醉,而是使用零星购买的鸦片作为原材料制作的麻醉剂。
想到这里,霍崇咬咬牙,叫来卫生部门人员。
英国商人亨利听闻中国人要进口鸦片,心中有些不解。却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答道:“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
商务部这边的谈判人员爽快的答道:“不是我们需要多少,中国这么大,你有多少,我们就能买多少。问题在于你能弄到什么价钱。你价钱贵了,一斤我们都嫌多。价钱便宜,几万磅我们都要。”
本来觉得这场面话已经不错了,商务部谈判人员不成想英国商人亨利根本不被诱惑,“阁下,我们一条船只能运输这么多商品。如果一条船运的货赚到的钱还不如一斤,我们为何不运一斤的。反倒能够出船舱装些别的。”
在商言商,看到对方也是个非常认真的商人,商务部谈判人员只能小心的应对。
当双方完全是就价格与利润进行争夺的时候,这番讨价还价就是简单的事情。最后总算是有了一个价格,与之前的鸦片进口价钱差不多。
确定鸦片这么一个特定商品的需求,谈判就交给其他人来做。英国船上此时运输的商品很多都是些普通商品,谈判人员看了看之后甚至没啥兴趣。这些手工艺品并没有表现出格外的优势,反倒是劣势。谈判人员只是对于造型什么的有点兴趣,对于这些受工业品本身没什么兴趣。
不过按照海关规定,人家报关了,交了关税。这些英国佬就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联络商人,寻求买家。
霍崇看了看带回来的样品,笑都不想笑。书中的这些玩意质地粗糙,造型更垃圾。白送给霍崇的话,霍崇都嫌占地方。花钱买更不可能。
怪不得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得用武力打开通商口岸,就这样垃圾的消费品,中国人肯买才是怪事。
把那些东西推到一边去,霍崇拿出了几样东西放到了谈判人员面前。
吗啡碱,从鸦片中直接提取的生物碱,在毒品交易中常被称作“黄皮”、“黄砒”等,其中吗啡含量约为60%~70%,呈浅咖啡色,有鸦片气味,呈细粒状;粗制吗啡,在毒品交易中常被称作“1号海洛因”,其中盐酸吗啡的含量为70%~90%,颜色有深褐色、米色和白色等,呈粉末状或块状;吗啡片,合法生产的麻醉药品,有盐酸吗啡、硫酸吗啡之分;颜色有米色或黄色,呈片状。
霍崇这次提供的乃是盐酸吗啡,装在挺精致的小玻璃瓶中。在谈判人员不解的目光里,霍崇说道:“你正好问问那些英国佬,有没有人生病,剧痛什么的。”
谈判人员立刻答道:“有!他们那边已经送来了人,想找医生给治疗。”
“哦?什么病?不会是传染病吧?”霍崇有些紧张起来。
“当然不是传染病,我们检查之后发现是阑尾炎。已经做了手术。”
“那你就去询问英国佬,他们需要做手术时候的麻醉剂么。”霍崇放下了心。
此时英国人亨利,更明确的说,是大不列颠以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臣民亨利与大副等几个人正围着死里逃生的船员,左一句右一句的询问。同时还在检查着船员的腹部的刀口。
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或是摔破了膝盖,那种疼痛的滋味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如果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做外科手术,那种滋味更难以想象。
欧洲在黑死病之后就开始研究人体,几百年积累下来,成效当然有。但是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外科手术就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时的病人做外科手术就好像是犯人受残酷的刑罚一样。
“难道中国人竟然能制冰么?”大副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水手不得不第几十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