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革清 >

第156章

革清-第156章

小说: 革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这知道这些,鄂尔泰选择自己前来开封。如果是岳钟琪前来援救,鄂尔泰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毫无破绽的指挥九万人马。在这方面,岳钟琪曾经的失败才是最有价值的经验。
  既然全力防备出事,鄂尔泰一天行军不过四十里。就这么慢悠悠向着开封城进发。
  在整个河南,钱清所部大概是最轻松的一支人马。满清的官员守土有责,哪怕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知县或者县令都不能走。既然知县不能走,下面的官吏也不敢走。
  汉军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行进在河南平坦的大地上。部队正如歌中教育的那般,秋毫无犯。顶多是以合理的市价向百姓购买粮食,不拖欠,不打白条。就是老老实实买粮食和一些行军需要的物资。
  在山东的时候,部队文工团有了越来越多的舞台剧。其中一出就是讲岳飞的军队。内容是岳飞的军队‘饿死不抢掠,冻死不烧屋’,以铁的纪律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朱仙镇之战中,岳飞攻击金兵,就是靠着军纪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与帮助。最终击败了人数远超岳家军的金兵。
  汉军本就是良家子出身,在山东这地方,当贼人是会全家被戳脊梁骨的。这些士兵根本就不懂抢掠。此时又有军纪和中榜样宣传,大伙更是严守军纪。对人民客客气气。
  钱清虽然并不怎么热爱人民,却完全支持将人民看做一家人的理念。尤其是坚持这种理念的汉军并不把官吏当做人民看待的阶级觉悟,让钱清更是满意。满清上到皇帝下到官吏,都是以文字狱为理由杀害钱清满门的凶手。不管杀了多少满清官吏,钱清都只觉得他们罪有应得。
  将郑县官吏杀戮一空之后,钱清挥军南下,没多久就攻下了长葛县。
  这边的官吏们依旧没有逃跑,全部被抓。见到这些人各个面如死灰,钱清心中波澜不惊,只是命道:“全部枪毙。”
  部队早就习惯了流程,把这帮人押到城墙边,让他们靠着城墙跪好。行刑的部队端起装好子弹的步枪。
  “举枪!”行刑官命道。
  行刑队举起了步枪开始瞄准那些不久前还是凌驾百姓之上的官吏。
  “别杀俺爹!”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听到是女孩的声音,部队都愣住了。连行刑官都停下命令,转头看去。
  就见有位十三四岁的女娃边喊着‘别杀俺爹’,边奔来。不过女娃裹了脚,跑不快。而且全力跑了一阵,已经脚上剧痛,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跟随钱清的俩俩看不下去,跑到女孩身边拉起她。
  那女孩却奋力挣脱俩俩的手,继续向要枪毙的官吏那边跑去。
  士兵们不仅不伤害百姓,在军歌中尤其强调必须尊重女子。哪怕这女娃很瘦,更因为裹了脚,行动能力都十分有限。然而一众在战场上毫无畏惧的士兵们却无人动手,任由女孩子扑到了一个官吏身边。
  官吏们都被绑了,为了防止他们在挨枪子前乱动。部队用一个很巧妙的捆绑术把他们的手、脚、腿连在一起,让他们只有极小的动弹空间。这样在枪毙的时候至少不会打不中。
  步枪的威力很大,近距离来上一枪,当时不死,也不过是多苟延残喘片刻。
  女娃见解不开父亲身上的绳索,索性站起身挡在父亲身前。这么一个瘦弱的女娃面对几十号士兵,士兵们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武器。没有一个人用枪口对着这女娃。
  行刑官也没有动弹。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局面,行刑官转头看向钱清。
  钱清心中也在翻腾。枪毙过这么多官员之后,杀死满清官吏只是一种绝对的认知。钱清的心情早就波澜不惊了。
  然而此时钱清的心脏又加速跳动起来。不知怎的,钱清的眼角湿润了。当年的她也是这么奋力护住父亲,试图让父亲能够从前来抓捕的满清官吏手中逃脱。
  然而那时候钱清面对的乃是满清官吏,而不是大汉军人。官吏们毫不客气的打倒了钱清,将钱清全家都给抓了起来。
  之后钱清被关在县里的大牢里,暗无天日,没有饭吃。在这样的饥饿和恐惧中,钱清渡过了也不知道多少天。
  在之后,有官吏前来告诉钱清,她全家都被杀了。钱清作为女孩,饶她不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钱清被判给关外披甲人为奴。
  得知这个消息的当天,就有监牢的小吏趁着喝多了,打开牢门进来试图非礼钱清。钱清就用自己用木棍磨成的攮子捅死了两名小吏,从牢房里逃了出来。
  之后钱清又拿了狱卒随便放在屋里的刀,杀了两名狱卒。拿了他们的钥匙,从大牢里逃了出去。
  抹去眼角的泪水,钱清只觉得眼前女娃死都不怕的模样又模糊起来。钱清掏出手绢,擦干泪水。
  当年的自己但凡能被人放一马,大概就不会那么年轻就开始杀人。不过钱清虽然缅怀自己的不幸,却没有后悔。钱清已经从长信道长那里学到一件事,‘这就是命!’
  如果论后悔的话,没有之前的大难,钱清就不可能遇到霍崇。遇到霍崇和失去亲人,这两件事是因果关系,如果家里没事,钱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遇到霍崇。得到一样,就必然失去另外一样。钱清知道自己无法做出选择。
  迈步向前,钱清走到女娃面前。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面对男人们并没有先露出恐惧的女娃终于露出了恐慌的神色。
  看着开始瑟瑟发抖的女娃,钱清问道:“丫头,你给俺说个你爹能活下去的说头。”
  虽然没有吓唬女娃的意思,钱清看到女娃更恐慌了。不过女娃却能够忍住恐慌,战战兢兢的开口说道:“俺爹……俺爹是好人。”
  “好人?哈哈!”钱清突然就没了放人的意思。霍崇早就讲清楚了满清朝廷里头不可能有什么好人。只要站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满清朝廷里头只有狗皇帝、狗鞑子、狗官,以及和狗皇帝、狗鞑子、狗官们沆瀣一气的狗东西。
  如果女娃现在跪倒哀求,钱清觉得自己会放过女娃的爹。但是女娃要是用好人来描述她爹,钱清觉得自己没理由放过满清官吏。
  如果文字狱发生在长葛,钱清不相信本地官吏会放过被文字狱牵连的人。
  想到这里,钱清心中的慈悲之情快速消散。担心自己抽出枪直接杀人,钱清赶紧给了女娃一个机会,“俺不管你爹是不是好人,除了好人之外,你还有什么说手么?”
  大概**最能理解**的情绪,女娃吓得大喊起来,“这位婶婶,别杀俺爹。俺求你了!”
  说完,女娃就给钱清跪下了。
  杀意瞬间再次消散。钱清不能接受满清官吏有好人的说辞,却能接受一个小姑娘绝望的哀求。
  转头叫过行刑官,“别杀这个人,把他们带一边去。”
  其他官吏一听这话,立刻就嚷嚷起来,“老爷,俺家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刚出生的娃。你杀了俺,他们可靠谁来养啊!”
  这话让钱清心生厌恶。这帮人不是没有机会逃走,而且钱清也没有追杀这帮素昧平生官吏的念头。
  现在他们之所以被俘,是因为他们忠于满清,遵守满清守土有责的命令。硬生生守城,经过一番战斗后被俘。
  现在他们想起说出上有八十老母的瞎话啦,被俘之前怎么就没想起上有八十老母呢?
  行刑官和行刑队早就进行过教育,钱清所想的也是他们早就学过和讨论过的。
  把那个有乖巧勇敢女儿的捕头和他女儿带到一边,行刑官不想再节外生枝,举起手喊道:“预备!”
  不再面对女娃的行刑队立刻毫不迟疑的举起步枪。
  行刑官用力挥动手臂,“开火!”
  每个被枪决的官吏都分到六人攒射。虽然钱清也听霍崇说过十二人枪毙队,然而行刑这等事着实没人肯去做。那样一个个枪毙,引发了巨大的压力。
  行刑队都是在战场上不畏生死的战士,却在这件事上十分敷衍。最后才这么凑活一下。
  一阵枪响,哀求声戛然而止,行刑官上前看了看,垂死的也就放过了。只是给明显没有击中要害的家伙的补枪。随即皱着没头的行刑官下令收队。部队立刻如蒙大赦,转身就走。
  钱清看向那对父女,勇敢的女儿把头埋在父亲怀里,吓得瑟瑟发抖。好运的父亲也瑟瑟发抖,同时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不让女儿看到这般血腥场面。
  心里面莫名的有种轻松,钱清无言的对女娃祝福道:好好和你爹一起活下去啊。随即带领人马离开。
  就听背后传来侥幸活命的那名捕头高声喊道:“老爷,女老爷。俺谢你大恩大德。俺谢你不杀的大恩大德啊!”


第275章 丰厚的收获(五)
  “报!大人,贼军前日已经进攻许州。”
  “再探!”鄂尔泰喝道。等探马离开,鄂尔泰继续率军前往开封。他的探马已经盯上了离开开封那股贼军人马,然而这支贼军却毫不在意,还是一个个县城州府的攻打。
  鄂尔泰知道自己前去援助已经没有意义,探马前来禀报的乃是两天前的消息。从鄂尔泰所在赶到许州起码需要六七天,等他赶到许州,天知道贼军已经到了什么地方。搞不好贼军按照现在的路数,都打到了信阳去了吧。
  正如鄂尔泰所料,此时的钱清已经在许州城外枪毙完了许州满城文武。许州乃是个州城,如果提起另一个名字‘许昌’,想来对三国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座曹魏的都城
  此时河南境内的开封府西边就是位于洛阳盆地上的河南府。钱清可不想去爬山路,就沿着平原一路剿灭满清官吏。
  在许州州城一千多守城的绿营只被打死打伤一百多,其他都已经投降。里头六十几名大小军官与一百多名小文武官员全部处决。钱清有些意外的是,吏员倒是没能杀多少。询问被俘的官府门房伙夫,才知道本地吏员已经通过亲人得知汉军的杀戮目标,刚见到汉军到来就逃出了城外。
  “切!倒是机灵。”钱清嘲讽了一句,却也没下令追杀。
  在许州采购了一批粮食之后部队向着下一个目标汝州进发。汝州城头竟然完全看不到防守的人马,连城门都没关。汉军小心进了城,却见官府里空无一人。询问之后得知官吏们已经跑了。
  钱清有些讶异,这么多年,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有官吏竟然抛下职务逃之夭夭。
  既然汝州没有官吏,汉军继续在秋收后的市场上购买了一批粮食,转而向东,前往陈州。
  陈州在河南也是膏腴之地,部队沿着道路穿过一条条田间沟渠。与山东不同,这里的水很多,钱清甚至怀疑江南水乡会不会就是这样随处能见到水渠的模样。
  到了陈州城下,就见城门紧闭,城头空无一人。部队花费了爬墙的功夫翻过城墙,打开了城门。冲进去之后发现城内衙门又是空无一人。难道官员又逃走了不成?
  钱清也没有全城大搜索,与沿途一样,在全城内大量张贴告示之后就离开了这里。
  汉军刚走,有些人就偷偷跟在汉军背后盯梢。确定汉军离开,这些人立刻赶回了本地的宅子里,原来陈州知州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没让绿营守城,而是把绿营放到乡间。官吏们则躲在民房之中。
  众人都不敢相信这种掩耳盗铃般的手段能够起效,然而满清的制度规定,守土有责。
  虽然绿营受命离开陈州的时候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跑的飞快。陈州已经没有人马防御。但是这不等于官员也可以逃走。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战时出了城就是死罪。
  没想到汉军竟然没有搜捕,而是施施然而过。一众胆战心惊的官员们穿着平民的衣服,看着还穿着官服的知州,上前就是大拍马屁。
  知州说道:“诸公何必谦让,贼军前来陈州,我等在城上严阵以待。贼军见到我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觉得打不下陈州,就此散去。本官虽然奋战,诸位也有功劳。”
  官员们听着知州讲述着仿佛做梦做做出来的场面,个个瞠目结舌。然而大伙毕竟是官员,片刻愕然之后已经明白过来,立刻有人喊道:“我等在知州带领下严阵以待,贼军知道攻城必有重大伤亡,相持一日后撤走。知州有大功,我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官员全都知道该怎么说。七嘴八舌间,众人已经各自按照想象,把陈州知州大人率领官吏防御陈州的故事完善了一番。
  随即有人开始书写,其他人都围着这位看。大家都是文人,那人写一句,大家读一句。但凡有不合适的地方,就提出建议。很快,一份内容写好,交给知州大人。知州大人回去修改誊抄一遍,派人赶紧送往开封。
  这边开封城外的王维昌正紧张的打探着鄂尔泰人马的消息。这支清军距离开封城还有六七十里路,就停下了行动。六七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若是鄂尔泰突然出兵,在这么一个平原上,只怕一天就能赶到。部下都建议王维昌撤退,王维昌却狠下心不撤,“咱们现在不走,就算走,也得等清军到了城外再说。”
  然而等了一天,又等一天,鄂尔泰竟然没有靠近。这可把王维昌的部下弄得胆战心惊。
  同样搞不明白的也有鄂尔泰。探马反复打探,都发现一支汉军竟然在开封城外毫不动弹,好像等着什么。
  鄂尔泰觉得这里面定然有问题。因为最新消息中,钱清的人马已经开始进攻陈州。陈州位于鄂尔泰的南边,只要这支人马北上,就可以与前面这支人马夹击鄂尔泰。
  不仅如此,攻击陈州的汉军还能继续东进,进攻济宁。鄂尔泰很清楚,一旦济宁失守,清军在河南的人马就完全没了依靠。
  所以便是面对开封城下的一支数量不到千人的人马,三万清军也没有动弹。而是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
  钱清却不知道王维昌竟然还在开封城下坚持。她派出的探马同样发现了鄂尔泰的奇怪举动,这股援助开封的清军既不进城,也不行动。就莫名的在距离开封六十几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好像等着什么命令。
  将令们都劝钱清不如前往济宁,钱清却不想这么走。她手下有三个团,六千人马。还携带了六门十斤炮,十二门三斤炮。一路上也没有消耗弹药,更没有人员伤亡。既然鄂尔泰这么奇怪,钱清准备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众将都知道钱清的性子,虽然谈不上鲁莽,却绝不会对见到的事情视而不见。大概能用较真来形容吧。
  等钱清赶到鄂尔泰驻扎所在,地上除了驻军的痕迹之外,大概就只剩下一些毫无利用价值的垃圾与遍地便溺能证明这次曾经驻扎过大量人马。再向前追,钱清才发现王维昌竟然还在开封城外驻扎。
  便是刚毅如钱清也被王维昌给惊到了,其他团长营长都忍不住大赞王维昌胆子是真的大。王维昌并没有吹熄,他赶紧把自己注意到的情报讲给钱清。
  两日前,一支数量庞大的清军进入了开封城。这支清军起码得有几万人,此时开封城头的守备力量已经从兵民混杂,变成了全部是由清军组成。
  听完王维昌提供的内容,众将都激动起来。起码也感受到了心脏的激烈跳动。既然清军已经进入开封,杀进去就可以全歼清军。以钱清的性子,怎么能放过这样的局面。
  钱清思索片刻就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去济宁。”
  “为何?”王维昌大惑不解。
  “我们本来就是为了杀戮满清官吏,顺道让河南百姓看到我们能在河南纵横。既然已经达成目标,为何要让大伙在开封城下平白伤亡。”
  “司令,咱们总得打一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