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革清 >

第131章

革清-第131章

小说: 革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呢?”赶回来的这些人员都急切的问。
  “然后,也没啥。稍微一打,那些人都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抓。也没逃走几个。部队抄他们老窝去了。”
  正说着,通讯员带来消息,青州知府钱清下令征兵处的去开会。
  钱清脸色看着竟然很平静,她也不提战斗的事情,直接询问各地征兵处的情况。所有情况都差不多,百姓对于从军很是迟疑。已经有人说完之后忍不住骂百姓们真的忘恩负义。
  钱清听了一阵就把之前霍崇赈灾的事情讲给大伙。重新明确了什么是赈灾,什么是以赈灾为名捞好处,钱清继续说道:“先生说过,给人干事就只用干事。别卖好。大家都不傻,真以为人家不知道啊。这话一说,人家就知道咱们也不是啥好东西。”
  即便钱清是霍崇的大弟子,即便很多高层都服气钱清当大姐,这话还是让大伙怒了,“大姐,咱们连抱怨都不能抱怨么?”
  “抱怨当然可以抱怨。谁遇到这事都不会高兴。不过,俺把话说头里。大家自己骂骂就算了,谁也不能对着老百姓说这话。咱们不高兴,是咱们自己的事。你对着老百姓说,那就不光是咱们自己的事,别人可都进来了。”
  “大姐!他们这么干,都对了?!”
  “对不对,是看咋定咧。你觉得不对,是你觉得咱们说啥,人家都得听。说个不好听的,咱凭啥啊?人家是没交粮,还是没交钱。人家钱和粮都交了,咱凭啥说人家不对?”
  如此讨论气到了不少人,有人已经喊道:“姐!你咋替人家说话啊!”
  “老弟,这不是替人家说话。咱现在是官府啦!咱们自己得能撑住事啊。”
  此言一出,众人脑子有些乱。最后钱清不得不暂停会议,给大家讲述了官府是咋回事。
  虽然不知道大伙到底明白了多少,至少听完之后,大伙想起来了一件事。以前大伙从来不以官府自居,所以骂起官府来,都是官府里头的人都是王八蛋。
  这次至少大家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就是官府。如果自己也和以前的官府一样,以前怎么骂官府,现在别人就怎么骂大家了。
  有些人不想再提这事,就问起打仗是不是很急。和这些官府的事情相比,打仗反倒是轻松得很。至少谁是敌人,根本不用去多想。战场上,自己人之外的都是敌人。就这么简单。
  钱清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这次秋收之后,很多士绅完全明白大汉政府和满清官府不一样,根本不站到士绅那边。
  一些士绅弄明白之后,不愿意每年都受这个罪,爽快的起来造反。但是士绅们实在是太高看他们的力量了……
  说到这里,钱清突然想起件事,“俺给恁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里唱,不许杀俘虏,不许侮辱俘虏。原来俺也觉得杀喽怪痛快,这次还**得不能杀。要是都杀喽,咱还真不知道是谁造反。这次俘虏了这么多人,一问,马上就问清楚了。以后真的听先生说,不让杀俘虏,真有好处。”
  会议本来想着开一下午,但是最后变成了个三天的学习会议。青州知府钱清对大伙进行了大量讨论,并且把大家弄不清楚的事情做了个报告,送到了临淄。
  霍崇一看报告,大喜。以至于临淄地方上的同志都有点生气了,“都督,咋造反还成了好事么?你看你高兴咧。”
  “造反当然不是好事。我高兴,是大家开始自己想怎么办了。咱看看这个,钱清说了,大家就没想明白,咱们已经是官府了。咱们以前骂,现在就得想想,咱们是不是和以前的官府干的一样。这个东西搞明白,还真的能让咱们不当坏人。那就不一样啦!”
  看霍崇激动起来,不少人甚至觉得自己捅了马蜂窝。霍崇这么激动,肯定又是一轮大学习,大家又得受罪。
  但是霍崇并不在意,有的放矢总比空对空的说有用的多。
  不过当务之急就是征兵,霍崇对于少量和地主有关的年轻人报名参军一事下了命令,“不给人出路的政策不是好官府该做的政策,既然那些人报名,只要他们不是参加了造反的士绅家里的人,咱们要了!百姓们又不傻,他们其实知道士绅为啥造反。咱们把事情做绝,百姓心里也知道。”
  高奇本以为自己想当兵的事没戏了。却没想到在征兵宣传之后,他接到了通知,将参加体能测试以及身体检查。如果高奇身体没毛病,就会被征召入伍。
  这下高奇反倒有些怕了。他的确很羡慕那些大汉军队的军人,这些人穿的好看,带着武器,百姓看到他们都客客气气。威风得很。
  但是自己是要离开家,到人家手下当兵。光是离开家这件事,就让高奇觉得十分恐慌不安。
  到了体检那天,村里来了穿军装的人。村里面最终有六个人报了名,高奇之外的五个人都是本地穷人。其中三个是姓董的。
  征兵处的测量了身高,让他们走路,跑步。跳起来。
  高奇整个人都是懵的。虽然测试是在一个院子里,但是周围围了好多看热闹的。真的是人山人海。光是这些目光就让高奇觉得自己啥都听不到了,完全懵了。
  至于自己干了啥,他是根本想不起来。
  最后六个人里面选了四个,董家的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入选。高奇本来以为这样就完事,没想到征兵处的人开始教给四个入选的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不仅教给四名年轻人,还教给百姓。高奇脑子乱糟糟的,从头到尾除了各种歌词之外,只记得一件事,就是工作队的人对百姓们大声说道:“大伙,俺们的歌不是唱唱就完了。俺们的歌里头唱的都是真的。你们要是觉得部队里头不管是谁,做的不对。把歌唱一遍,听听里头的歌词,就知道他们有没有违反。只要违反了,俺们就得说俺们兵的事!”
  高奇认点字,学完了曲调之后,也学了几段。等曲调熟悉了,知道高奇认字的征兵干部就给了高奇一张歌词。
  回到家,高奇回屋就躺床上。裹紧被子,把自己围起来。各种情绪都在,却也不知道啥情绪。就这么停了好一阵,高奇才起来。实在是不知道该干啥,看到桌上的纸,他拿起了纸,试着唱了学了的头几段。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唱了两遍,高奇慢慢思考起歌词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这试着一思考,高奇只觉得好像明白,又完全不明白。
  譬如,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这话就搞不明白。缴获归公是啥意思呢?而缴获归公和减轻人民负担之间好像根本没关系啊。
  正在想,高奇的老爹进来。也不说啥,拿过了纸就走。
  高奇看着老爹背影,更是搞不明白了,连忙说道:“爹,那是给俺的。”
  “啥给你咧!”高管家不高兴的说着,径直就这么走了。
  老爹的态度让高奇大大不高兴,但是老爹向来如此,至少这次他还没因为高奇的不高兴而打骂呢。
  高管家其实看到了儿子的不高兴,但是事情紧急,实在是没空好好收拾这小子。决定回来之后再把高奇狠狠收拾一顿,高管家直奔高老爷家。
  从小门进去,有人就把高管家领到内屋。
  高老爷脸色还是那么难看。拿起纸读了一阵,他就已经大骂起来,“都是瞎话!没一句实话。啥叫不拿群众一针线。X了个X,他们抢了俺多少东西,还敢说这话!要不要脸啊!”
  高管家低着头不吭声。心里面盘算着自己的事情。
  现在大汉官府明显是拉穷人给他们当兵,所以对穷人好。高老爷这边肯定得一直吃亏。
  要是这么样,自己给高老爷当管家,就会受连累。
  这次自己儿子当兵虽然是高老爷先说的,是高老爷不想让他的儿子们当兵打仗,怕死人。又想混到大汉官府那边,想弄个出身。
  儿子当了兵,高管家就可以进农会了。农会规定了,军人直系家属,就是父母、老婆孩子,就是农会的人。偏偏又规定了,直系亲属不包括兄弟。
  看来自己得两头都扒住,如果高老爷真的不行了,自己拼着管家不当,也不能跟着高老爷一起完蛋。
  然而高老爷这番发作就没停。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八项注意仿佛捅了高老爷的肺筒,骂的更凶,还想方设法找出工作组违反的地方。
  听了这番骂,管家想离开高老爷这边的心思反倒更强烈了。高老爷在家不出门,管家为了各种事情可得出门。听了高老爷所骂的,回想自己所见的,管家发现工作组是真的做到了。
  虽然工作组也不是不骂人,却从来不在当面说话的时候骂人。就算是骂,也是对着在山东烧杀的蒙古骑兵骂。对着那些欺压百姓的事情骂几句。
  以前管家觉得这帮工作组的人做事都有些邪乎了,没想到不是工作组的人邪乎,是工作组遵守的规矩就邪乎。
  收买人心到这个地步,如果朝廷没办法打回来消灭霍崇这些逆贼,管家越来越觉得高老爷只怕不是人家对手。
  第一批征兵人员快速抵达各地新兵培训点,数字也向临淄传来。新兵最终有三万一千七百多人。加上之前的两万老兵,总数还是达到了五万。
  就在大伙觉得这件难事可以解决之时,霍崇却表示,“原本说过,调取政府的人员不能少。减掉这些人,我们还有一万多缺口。”
  “那怎么办?抓丁么?”钱清问。
  霍崇想了想,“等春季之后再征一次兵。在那次征兵之前,所有造反的地主的土地要处理完,最好能够在一些民众土地少的地方试着推行土地国有化。”
  说完,霍崇也有些心虚。虽然知道这是个注定会引发极大动荡的政策,霍崇还是想试试看。


第237章 变天了?(四)
  俩俩整理了一下军服,才迈步进了钱清的办公室。钱清拍了拍桌上一摞文件,“俩俩,想不想当法官?”
  “法官不是刑部的么?”
  “对。刑部要专业化,不再是知府断案。而是由刑部断案。这边公安、检察院、法院。先生说要各司其职,这么多案子。要个法官把这些案子给签了。”
  “哪里来的这么多案子?”俩俩大惑不解。
  “那么多士绅造反,要个法官断案。”
  “断案?那不是杀头么?”俩俩惊了。
  钱清连连点头,对俩俩精准的描述颇为欣赏。
  俩俩连忙摇头,“清姐,算了。俺干不了。”
  “打仗行,断案就不行么?哈哈。”钱清忍不住嘲讽两句。俩俩不是第一个拒绝的,之前好些没用的男人们也拒绝了。理由和俩俩这小姑娘完全相同。战场上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在大汉军队当中绝不是问题。别说男生,女生都有足够勇气。
  然而当法官,决定别人生死。反倒让这帮家伙们都望而却步。
  就听俩俩叹道:“清姐,俺真干不了。这个……遭人恨啊!”
  “你愿意不愿意,都得干。先生说了,要调一批人去官府,换别人,俺不放心。再说,部队里头的女兵营也要解散。不少姐妹都找俺说,不想去男兵部队。不想去其他部队,你们就去刑部。”
  “清姐,跟着你多好啊。俺不想走。”俩俩忍不住向钱清撒起娇来。
  “先生说了,马上要下令,禁止裹脚。姐妹们都不裹脚,你们到地方,也做个榜样。只有见到你们靠自己能养活自己,其他人才能明白,不裹脚,靠自己,女娃也能过得很好。榜样,榜样。”
  “姐,先生真的要下令不许裹脚么?”
  “对!裹了脚,路都走不动。怎么养活自己。记住,自己都养活不住,又不想死。除了嫁人,跟着别人过,还有别的路么?跟住人家,就得能受人家的气。不肯受气,又没本事靠自己,哪儿有这好事!”
  俩俩想了好一阵,“姐,你说的对。就是听住哪儿不得劲。”
  “不得劲就对了。就是不得劲……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了,中了,姐。你别说这听不懂的。俺听都头疼。”
  钱清心中叹口气。军中读过书的并不多,便是在这样少的读书人里头,真读明白的更少。要是俩俩能多读书,和钱清进行交流,那才是开心事。
  没办法讲道理,钱清只能下命令,“俩俩。听话,把这个差事担起来。你也不想让人看不起吧?”
  在钱清的压力下,俩俩还是答应下来。不过她级别高,挑了个检察院而不是法院的工作。同样是刑部,检察院负责提起公诉,比决定人生死的差事好像好了那么一点点。
  此次公诉内容基本一样,丝网印刷了大量公诉状,在姓名等地方留出空白。针对不同被告填入不同内容。工作效率倒是大大提高。
  这边人证齐全,一批批搞的非常快。人人都知道造反要杀头,士绅们更是清楚。
  临淄的丁举人已经告知下人,谁来都不见。然而下人禀报说,不少人跪在丁举人家门口不走。丁举人也不得请他们进来。
  这些人一进门又给丁举人跪下了,“丁先生,你能和霍都督说上话,你帮俺们求求霍都督,饶了那些人性命。”
  一地的人都是同样的请求,丁举人心中同情,只能先请这些亲朋起身。等大家坐下,丁举人叹道:“诸位,那些兄弟们做了啥,恁都知道吧。”
  “丁先生,他们再也不敢了。他们真不敢了!”众人继续哀求道。
  “兄弟,造反要杀九族。我都不知这帮货咋想咧!官兵死了十几万,他们还敢干。干了还没干成。恁让我去说啥?”
  “丁先生。他们真不敢了。你就给霍都督说,他们要是再敢,咱们都不管了。就这一回,真就这一回。”
  丁举人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但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接受了众人的请求,去求见霍崇。坐在等待间里,丁举人只觉得莫名的滑稽。自己居然肯为这帮人说话,简直是疯了么。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疯了,丁举人却明白,如果自己没有尽一份力,自己会疯掉。
  一见到霍崇,丁举人直接给跪下了。旁边的警卫员马上过来拎起丁举人,同时喝道:“老实点,别乱动!”
  没想到跪也不行了!丁举人心中苦笑。
  “霍兄,俺来是求你能开开恩。能不能别杀那帮傻D。”
  霍崇已经有了决断,也不想浪费时间,“丁兄。他们干出这事,俺放了他们,那得有个说手。”
  “霍兄,你要咋办?”
  “想活就得活受罪,让他们把地交出来。我也不会把他们逼死,他们自己家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刚生出来的也算人,七老八十的也算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人给他们分五亩地。至于他们家的钱和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