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革清 >

第102章

革清-第102章

小说: 革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陈世倌愁容满面之时,天牢的狱头到了李绂的牢房面前,“李大人,不知这晚上的饭有何想吃的么?”
  连喊了两遍,李绂才抬起头,带着被打断读书时候的不快表情想了想,李绂突然想起了什么,“你们这里的菜数是不是定下的?”
  “是。”
  “量能不能大些,酒也多给些。我好与陈兄吃喝的痛快。”
  陈世倌登时惊了,怎么自己被拉进来啦?可转念一想,陈世倌心中有些释然。这些日子一个牢房里居住,李绂这人是真的条硬汉,可不是死到临头才装作不怕死。
  能与和这样的家伙分享杀头饭……不寒碜!
  晚上,饭菜送来,李绂一看四盘份量十足的菜,酒给了两瓶。当即将将托盘放在中间,扯了草垫过来与陈世倌对坐。便推杯换盏的吃喝起来。
  陈世倌被李绂的豪气感染,也不再多话,斟酒布菜,大吃特吃。只是吃到一半,陈世倌突然放下筷子,失声哭泣。李绂把杯中酒一口喝光,笑道:“人总有一死,何种死法其实没甚不同。陈兄不用为我难过。”
  陈世倌擦了泪,“李兄见笑了。李兄这般人物,只是说了些心里话就落得如此下场。再回想我的事,只觉得我才是罪无可恕。”
  李绂摆摆手,“依我看,陈兄的事反倒不用担心。年羹尧何等人物,尚且想借霍崇活命。你我见过的大场面就比年羹尧多么?我看不然。”
  “可战局……”
  “陈兄。咱们做个事后诸葛,若是当时由年羹尧去剿灭霍崇,或许就赢了。可事情已然如此,只能说霍崇命好。此时他羽翼已成,想剿灭就不如朝廷所想。若是再剿又败,想来朝廷也能明白陈兄的难处。能让年羹尧赞为用兵飘逸作战扎实,哪里是一般人物。陈兄也是学问人,若有人在学问上被赞学问扎实,陈兄会怎么看那人。”
  陈世倌也是进士出身,知道当得起‘天份’二字的人并不少,当得起‘扎实’二字可不多。
  入狱前,陈世倌已经知道朝廷决定再次讨伐霍崇,以岳钟琪为主帅。若是官军再次大败,还真的能证明自己并非无用。只是……这样的证明方法未免太……令人感觉恐怖。
  然后就听李绂叹道:“不管是谁当主帅,可千万不要是田文镜。”
  李绂吃完断头饭,躺下就睡。陈世倌睡不着,听着李绂安安静静躺在草铺上沉沉睡去,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日子以来,李绂白天读书,并不申辩,也不担忧。仿佛住的不是天牢,而是在山明水秀之处修养。
  只是如此倒也罢了。陈世倌也学着李绂的样子,靠读书分散精神。然而到了晚上,陈世倌脑子里各种念头攒动,真的是夜不能寐。反观李绂,天黑了就睡,一觉睡到天亮才醒。那些令陈世倌辗转反侧的恐慌完全影响不了李绂。
  这样的铁汉,因为公开讲了自己的看法就要被斩首。陈世倌觉得当下皇上或许真的不该……
  第二天,快到正午之时,菜市口处又是人山人海。自打雍正登基,这里隔三差五就要杀头。百姓们越来越习惯看热闹。
  那些死囚基本都是官员,此时已经南腔北调的求不死。监斩官也不搭理那些人,抛下一道令牌,刽子手随即挥下大刀。寒光闪动,一颗脑袋随即滚落在地。
  一个个砍下来,终于轮到李绂。也不知道刽子手是不是砍累了,就见他先把散发着浓烈血腥气的大刀在李绂面前挥动。寒光晃的李绂先是眯缝起眼。然后刽子手把大刀架在李绂脖颈上,又做了几次挥砍的动作。
  李绂厌恶的别过脸,砍就砍呗,这么折折腾腾是想弄啥?
  却见监斩官下了监斩台,走到李绂面前,厉声喝问道:“李绂,皇上问你,此时知田文镜好否?”
  听监斩官问话,刽子手大刀又架到了李绂脖颈上,看他那动作,就等李绂一旦说的让监斩官不高兴,立刻就砍下来。
  李绂听到这话,登时气往上涌,身体挺得笔直,脖颈也伸长,顶着鬼头刀大声答道:“臣虽死,不知田文镜好处!”
  “真不知?”
  “真不知!”
  当天晚上,雍正看完监斩官上的折子,叹口气。旁边的岳钟琪见雍正神色中都是遗憾,低下头也不敢问。
  雍正也不搭理岳钟琪,对着旁边的老十三说道:“你去告诉刑部,抄了李绂的家,看看他到底贪了多少银子!朕要让这厮死的心服口服!”
  老十三暗暗松了口气,却还是试探道:“那李绂接下来如何处置?”
  “先关着!抄完他家,把单子给朕看。等秋决之后问斩!”
  处置完李绂的事情,雍正还是觉得不解气。本来斩立决只是吓唬一下李绂,只要李绂服个软,就放了。所以从一开始,雍正就没下杀李绂的命令。没想到这厮如此强硬,反倒让雍正起了杀心。
  带着这股子杀意,雍正问岳钟琪,“战事准备的如何?”
  岳钟琪连忙答道:“回禀皇上,各路兵马已经调动到位。只要皇上下令,各军便可开拔。”
  “胜算有多少?”
  “回禀皇上,臣以为十万兵马一起进发,只要路上小心,此战当胜。只是这霍崇若是逃离山东,在其他地方流窜……”
  “不用担心。霍崇不是流寇,而是坐寇。”雍正立刻给了岳钟琪一颗定心丸。


第185章 第三次围剿(三)
  小清河,源起济南市泉群。东流经荫、天桥、历城、章丘,滨州市的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等县,经青州、寿光入渤海。
  康熙末期,派遣山东巡抚李树德治理小清河,颇有成效。治理小清河的功臣李树德此时正关在大汉的临淄县大牢里。
  此时黄河还没有北归,小清河北边是大清河,大清河的位置大概是后来黄河北归之后的河道。
  统领十万讨伐军的岳钟琪此时就带领十万兵马依托大清河为后勤补给线,浩浩荡荡进入山东。探马往来,并未发现霍崇有什么埋伏。
  十万大军一路毫无阻碍的抵达济南。山东巡抚塞楞额前来迎接,请岳钟琪进城休息。却没想到岳钟琪要住在讨伐军的军营里,弄得塞楞额心中很是不快。
  两边交换了情报,济南这边一直如临大敌,然而霍崇一直没有攻打济南的意思。听了这个消息,岳钟琪就有了决断。他对塞楞额说道:“巡抚,皇上交代我,霍崇乃是坐寇。不会到处流窜,既然此贼还守着老窝,我就领兵前往。这小清河航运之事,得靠巡抚张罗。”
  听闻岳钟琪这就要行动,塞楞额立刻轻松许多,马上吩咐济南城内的官员赶紧做为大军出动做准备。
  当济南城全力为清军出战做准备,霍崇这边也很快得到了消息。没想到清军竟然真的一根筋的杀过来,霍崇倒也觉得轻松。
  此时大汉军队已经有了四十个营,每个营四百人。营长们集结一处,霍崇介绍完最新情况,就讲述了战役目标,“从雍正朝廷那边来的消息,雍正有个看法没错,咱们就是坐寇,定然要和清军正面作战。既然清军想决战,咱们就和他们决战。”
  “要包围歼灭么?”钱清两眼放光的问。
  其他人一听钱清胃口这么大,不少人已经龇牙咧嘴。
  霍崇摇摇头,“雍正命岳钟琪要谨慎,而这岳钟琪又从军多年,大仗小仗起码打过几十次。咱们别和他比经验,比不过。不如就在岳钟琪能放心的地方和他打,正面作战,咱们还怕他么?”
  从济南到霍崇所在的临淄走直线的话得翻山越岭。如果沿着平原走,就得绕个半圆。岳钟琪完全没想到霍崇竟然大大咧咧迎着十万清军就过来了,还是走的平原。
  五月初三的下午,双方前锋相遇了。清军的探马只是几个回合就撵的大汉军队的侦查骑兵们不得不败退下来,看的霍崇一个劲苦笑。
  需要知识和生产组织能力的部分,霍崇有绝对自信。然而骑兵这种全然靠身体和长期积累的兵种就超出霍崇的能力之外。
  好在大汉军队的侦查骑兵们本就被教育过,此时更知道逃命回来只是不威风,真被清军探马给斩杀了,自己丢命之外还会折损士气。于是一个个跑得飞快。
  清军探马并没有得意忘形到敢直接冲击上万人马,就开始绕着大汉军队的军阵跑了起来。
  大汉侦查骑兵们有了自己人撑腰,纷纷拨转马头驱赶清军探马。这次双方再交手,大汉侦查骑兵的火器就占了优势,接连打下来好几名清军探马。这下轮到清军探马不肯白白送命,一溜烟跑了。
  岳钟琪不经意间已经皱紧了眉头,从所有消息来看,霍崇一万多人马就在十万官军面前整齐列阵。没有花哨,没有阴谋,就是坦率到傻乎乎的对峙。
  《孙子兵法》上讲: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意思就是。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左右将佐见岳钟琪皱起眉头,忍不住发问:“大帅,霍崇就在前面,我等包抄即可大胜。请大帅下令吧!”
  岳钟琪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部下的说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清军排出左中右三个阵列,左右两翼前压。等霍崇左支右绌,再排出骑兵从后面包抄,切断霍崇军队退路。等霍崇阵势大乱,中军一举压上,就可全胜。
  稍微有点能耐的将令都能做出这样的安排。从任何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都没错。
  但是,岳钟琪或许不服气年羹尧,却不敢小看年羹尧。既然霍崇用兵飘忽,作战扎实。他就不可能不知道有这样的局面。
  岳钟琪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指着西边的几处高地,“谁肯去夺下那几处山坡?”
  官军是从北向南移动,霍崇的军队则由南向北进发。所以霍崇的左翼在西,正对的则是官军的右翼。
  西边是山区,霍崇没有把部队从山区布置,而是更靠平原。他的左翼尽头设在一些高地上,倒也算是中规中矩。
  由此可见,霍崇本人并非不懂用兵。将左翼依托高地展开,可以更早发现清军动向,也可以防止清军从高地上冲下来。自己还能依托高地隐藏一部分兵力,是个攻守兼备的法子。
  既然霍崇要堂堂正正作战,岳钟琪下了决心,就与霍崇堂堂正正的见招拆招。
  通过高地部队的旗语得知岳钟琪先要拔掉自己这边的地利,霍崇笑道:“很好,会打仗的更好对付。”
  雷虎一时不解,“先生,不该是官军……清军不会打仗才好么?”
  “乱拳打死老师傅。我等即便有许多优势,却有个致命劣势。”霍崇说完,看向雷虎。
  雷虎知道霍崇是想考教自己,可此时完全不知道霍崇所说的致命劣势到底是什么。如果兵力劣势是致命劣势,霍崇就一定不会把部队带到这里送死。
  正在想,就听钱清问道:“先生,要全歼那支清军么?”
  “嗯。给他们点教训,看看他们会如何反应。”霍崇表达了赞同。


第186章 第三次围剿(四)
  鼓号声中,钱清受命而去。雷虎也想去,却知道自己若是跟着去只是浪费人力。而且钱清的性子那么刚烈,雷虎跟去的话只会成为小跟班。更何况雷虎此时只是副参谋长,而钱清则是副将,地位仅次于霍崇的将领。
  具体工作此时还没有超出参谋部的能力,雷虎索性收回心思,思考着霍崇所说的‘致命缺陷’到底是什么。
  想了一阵还是想不出来,雷虎就直接请教,“先生,你说的致命缺陷到底是什么?”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这个你定然知道。”
  “是。”雷虎立刻答道。之前跟着霍崇学习,才知道孙子兵法里面讲的不是‘知己知彼’,而是‘知彼知己’。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令雷虎觉得妙不可言。
  “我军当下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全靠我军装备以及组织胜过清军。若是我军能成长到知己之时,雷虎,你就明白我们该赢的多轻松。唉……”霍崇无奈的叹道。
  雷虎觉得这话好像大概或许……有道理。然而霍崇没把具体内容描述出来,光是这么泛泛而谈,让雷虎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想,就听炮声隆隆。转头看去,就见高地处升腾起白烟,战斗已经开始了。
  清军派遣了一千人进攻高地,这队人到了高地下,刚排好队列,准备对着高地上的大汉军队放排枪,高地上的火炮就已经开火,铁砂碎石如暴风雨般拍打下来。
  清军挨不住炮击,丢下死者伤者转身就跑。这密集的逃跑队形随即遭到火炮的继续射击。
  如果铁砂碎石需要打中要害才能打死一名清军,这追击炮火可就完全不同。这次钱清下令使用了葡萄弹。
  葡萄弹是在网兜里面装入定额的铁球,外型看上去犹如一串葡萄。这种炮弹发射出去,高热与巨大的冲击力将网兜在半空扯碎,铁球立刻向着发射方向散开,砸进逃走的人群之中。
  和铁砂碎石不同,葡萄弹的铁球一颗就有大概一两重。砸在人的要害上,被砸中的人立刻一命呜呼。便是没有砸在要害上,而是砸在四肢上,也是骨断筋折的结果。
  逃走的清军们见周围的人发出惨叫就倒地不起,甚至直接被打的脑壳穿洞,那模样惨烈无比。吓得一众清军大叫着加快了逃走速度。结果这越跑越是集中。
  钱清本来就只是看看,不想下命令。见这边的营长竟然要停下射击,当时就便是反对,“就对着清军的背后打!”
  营长也不敢反抗,连忙把钱清的命令传达下去。这下火炮继续不停的响起,直到把清军逃出300米的设计范围才停下。
  就见从高地到三斤炮射击极限的300米内,东倒西歪的趴着几百号清军。有些一命呜呼,有些大声**。
  只是靠了十几门三斤炮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营长都没想到,忍不住大声欢呼起来。这个营的兄弟们也跟着欢呼,高地上登时欢声雷动。
  这边的岳钟琪远远看着进攻完全失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心中已经盘算着是否要杀了带队的守备。很快,岳钟琪就听闻守备战死的消息,这才没有下令处决人。
  一千人的损失对于十万人马来说不过是百分之一,根本不影响战斗力。更何况伤亡不过五百。然而这次战败的影响却远比这点人马重要,岳钟琪要再派两千人马对霍崇右翼进行试探,守备脸色就很是难看。迟疑片刻后,守备试探着问道:“大帅,是不是先用炮轰这些逆贼。”
  岳钟琪觉得有道理。不过再想了想,只是摇了摇头,“明日再战。”
  当天晚上,岳钟琪这边的清军阵地上火把闪烁,拖曳数千斤沉重红衣大炮的长长队伍在这火把照耀下影影绰绰,宛如地狱中被长长赎罪铁链串在一起的冤魂恶鬼。
  观察到清军的动向,霍崇这边立刻开始挖掘战壕,成千上万的人马一起工作,宛如要挖穿到九泉的地鼠。
  天一亮,岳钟琪等探马回报说霍崇的军队没有连夜逃跑,依旧留在对面阵地上。也不多问,直接下令红衣大炮开火。
  这边炮声一响,大汉军队立刻跳下战壕。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军事安排,上百门红衣大炮的射击登时就没了用处。这些实心的炮弹落到地面上,除了在地上砸出些坑之外,根本没有能直接命中任何大汉军队的人员。
  既然没能直接命中,那就没什么杀伤力。
  这一通轰击时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