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宋末玩三国 >

第64章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64章

小说: 回到宋末玩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药师指了指北面,便开口道:“此事末将亦有全盘谋划在此。如今金人大军在北,虎视眈眈。故四军大王领兵于蓟州以为防范。若果一朝金人南下,四军大王兵力不支,自当急招我等而回。”
    萧严开口道:“如此太过牵强,何以金人早不南下,晚不南下,偏偏于此时南下?况且彼军亦有高明谋主,必定起疑。”
    郭药师便开口道:“少将军休要忧心,末将仍有后手在此。”
    萧严开口道:“即有后手,何不说来。”
    郭药师便开口道:“若是我军传此消息,耶律大石必不肯信,故必得佐证方可。唯有析津府曾为耶律大石老巢,故旧颇多。若要瞒过耶律大石,我军便得撤回析津府以北。途径析津府之时,朝廷亦必使人前来动问,我等自可以金人南侵相告。朝廷得此消息,亦必动容,说不得便会命使臣南下,使耶律大石同宋人议和,收兵北上共抗金人。且耶律大石故旧若得此消息,亦必使人前往告知。”
    萧严想了想,开口道:“此亦妙计,奈何孤证难信!”
    郭药师便开口道:“何谓孤证?末将犹有后手。少将军可曾记得,末将早已备得死间在此!”
    萧严便开口道:“可是武家家主?”
    郭药师开口道:“正是此人。自数日前拘押得此人,末将使人严刑拷问得数次后,便假装忘却此事,但使人将其囚于牢中将养而已,想来如今彼已行动无碍。待到我军撤回之后,且卖个破绽任其逃出。彼同我等有破家之仇,灭门之恨,必潜越白沟河以投耶律大石,且将城中诸事以实相告。”
    话说到这里,萧严猛地想起一事,开口道:“若是我军既去,只恐新城复为耶律大石所据。此地繁华,莫如屠之以归。”
    这货念念不忘的还是要屠城,郭药师简直无语了,歇得一歇,这才开口道:“少将军万万不可。末将正要让耶律大石重占得新城。新城距离耶律大石军营四十里,正可谓前哨。前次彼之所以驻得数十兵丁于此地者,正为此故。有此地以为前哨,若是我大军前来,新城守卒倘若得知,必以烽火为号。彼自可知之,提早为备。只有如此,彼方敢放心出兵,”
    萧严便开口道:“本官正忧心彼以新城为前哨,故有意屠之。”
    郭药师摇了摇头,开口道:“非也!新城虽可谓前哨,奈何距白沟河亦有数十里,我军全为骑兵,自可远远绕城而过,定不惊动城内哨探。非唯新城,即便白羊关,我等亦将弃之。如此耶律大石方能疑心尽去。”
    萧严摇头道:“即便新城可弃,然则白羊关万万不可。此地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让彼重又占据得此关,我军虽势大,急切间也难以攻下。只需相持得半日,必定惊动耶律大石,又何谈奇袭?”
    郭药师笑了笑,开口道:“少将军所言不差!若自北而南,白羊关自是险地。反之若自南而北,则地势虽说险峻,亦不难攻下。如今彼等大军驻扎于白沟河以南,又岂肯分重兵驻守白羊关?料来不过使数十人防守而已。我军北撤之时,便可留下五百人于白羊关以南。到时自可两面夹击,欲下此关,不过半柱香功夫而已,管教守军连示警的消息都来不及传出。”
    萧严将事情从头到尾撸了一遍,自己于白羊关以南留下五百精锐,自领大军北撤,直退到析津府以北,且骗得耶律大石相信。待到宋人大举进攻前一夜,再领大军南下,杀一个回马枪,里应外合轻取白羊关,复绕过新城直扑白沟河。如此,定当可行!
    于是萧严便开口道:“即是如此,舟楫之属又当如何准备?若早早伐木为舟于此,只恐为耶律大石所察觉。若是奇袭之时再行准备,又恐破费时日。”
    郭药师哈哈大笑,指着萧严当初设伏的山丘开口道:“此事末将亦有计较在此。此山之中,松木之属颇多。且松木性轻,可以为舟。过得两三日后,当出动得数千精锐前往伐木,亦不可砍倒,且留一线以为维持。两三日之间,松木犹自未曾枯萎,即便耶律大石遣兵由山前而过,亦难发觉。待到我军奇袭至此,只需轻轻一推,便可将松木推倒,复斫去枝叶,以绳索缚之,便成舟楫。只消得半个时辰,数百舟楫可得,凭之自可渡河而过。”

第130章 设计
    二人计议已定,复下得楼来。
    虽说如今大军军粮紧缺,却也不少这一石半石的。萧严便命望楼守军每日早午二次于远处白沟河旁投放米粮,以吸引得群鸟来食。又吩咐此事必定得小心而行,万不可为对岸诸人所察觉。
    为首的守军便开口道:“少将军但请放心,小人自当遣人偷偷前往。”
    虽不知耶律大石麾下谋主为何人,然则郭药师发自内心的忌惮,闻言便开口道:“休得如此,彼军若见得尔等偷偷前去,必起疑心。复见得鸟雀群聚,则此计已泄矣。当光明正大遣人前去。只需将粮袋束于马背,再于粮袋之上戳得一小洞,以软木塞之。再使人往西巡逻而去,到得投放米粮之所,便拔去木塞。回程时亦当如此。即便彼等见之,亦只谓尔等巡逻而已。”
    守军听得郭药师此话,当下便答应了下来,只言此事可以自己脑袋为保,必不肯让对岸察觉得异常。
    二人回到新城,如今心事已去,且正要麻痹诸人,便日日饮酒作乐,只做无意南下。
    第三日一早,萧严便领着二千五余士卒前往白沟河附近的小山丘而来。
    众人到得山丘之前,天色犹自未亮。
    萧严便先将五百精锐拆散于数十队,往四方分散而去,用以警戒。若见得行人商旅近前,则悉数杀之,唯恐此事透露了出去。
    待到警戒之人已经就位,又稍等得一等,待到天色已明,萧严便领着剩下的士卒进得山来。
    北地山林之中多为松杉之属,质软而体轻,高达数丈。此物若用于造船,自是不行,唯其质软,用得三五次之后,便有变形之虞。唯有此次渡河,若能胜得耶律大石,自不用急着返回。若胜不得耶律大石,只怕也没有几个人能逃回。故此只需要渡一次河便可,此物倒是适合得很。
    当下二千余人散入山林,便专挑又粗又直的松木下手。一人看定一颗,刀斧齐下,于树木根部劈开一大半,却也不将整根树木劈断,但留下茶杯大小一块以为支撑。待到数日后众人奇袭之时,只需两三日轻轻一推,便能将数目推倒。
    唯有春夏之交多风雨,又恐树木为风雨所侵,不待复来便已自行倒下。
    幸好郭药师早有准备,已命士卒做得数千软木塞在此。只需将劈开之处用软木塞塞上,如此即便暴风骤雨,亦无倒下之虞,自不用担心为耶律大石提前发觉。
    至于伐木数量,亦早有计较在此。他日当有近万人欲要渡河,以来回十趟计,每趟便需渡过上千人马。如今山中松木皆为二丈来许,若以二十根松木捆扎为一木筏,则每张木筏上可载十余人马。以此算来,便只需备得一百木筏,合计二千根松木。
    这也是萧严领得二千五百人前来之意,除去四散警戒之人外,其余士卒每人砍伐一根便可。
    软木同人头差不多,砍惯了人头的士卒前来砍伐树木,自然是熟门熟路。
    但见得众人刀斧齐下,铿铿声顿时响成一片。
    伐木之声倒是无需遮掩,大军出征,自需生火做饭,谁家举炊又不用柴火。
    这才过得一个时辰,便已经大功告成,众人纷纷收手。
    萧严策马前来,于远处看了看,又于近处看了看,树木倒是无碍,看不出异常,唯有一堆堆白花花的木屑,一丛丛乱糟糟的灌木,看起来显眼的很。
    当下便命众人将砍下来的木屑清理干净,踩到的灌木重又扶起。
    如此一来,虽有一二突兀之处,若不细心查看,倒也与平常无二。若是近日再来得一场小雨,将灌木滋润一番,则更是一点痕迹也无。
    眼见着此事已妥,萧严便收回警戒人马,率军往新城而回,命大军暗中收拾行礼。
    当日深夜,也不通知新城众人,萧严、郭药师等人便领着大军悄悄往北撤去。
    经过白羊关时,又命五百精锐带足粮草,悄悄潜伏下来。
    辽地广阔,民众大多沿驿道而居。野兽出没、人迹罕至之地寻常可见,埋伏得五百余人,倒是不算难事。
    出得白羊关,众人马步停地,一路往北而退。
    途径析津府时,果有朝廷遣人前来动问。只言大军既南下援助耶律大石,如今这才得数日,何以突兀北返?
    萧严自是依郭药师之策以对,只言四军大王有领传来,金人旬日间屡次增兵,似有南下之意。唯有麾下士卒短缺,故十万火急召自己众人而回。又言宋人似有议和之意,奈何耶律大石不许。且请朝廷遣使前去劝说一番,请耶律大石务必以国事为重,早日同宋人签订和约,领军北上于四军大王汇合,共御金人。
    朝廷使者听得金人意欲南下之语已是两股战战,又岂敢疑心萧严此言真假?但下便火速赶回析津府,将此事急报于天赐帝。
    天赐帝亦是大惊。自己藩王做的好好的,你们偏偏要把老子扶上帝位。如今这末世,皇帝是这么好做的么?若是金人南下,你们还可以投诚,唯有老子肯定送命。这才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实在是亏。
    天赐帝只得赶紧召来李处温相商。李处温此人结党营私厉害,小聪明也有,然则对于权谋之事则一窍不通。见得天赐帝慌乱,又听得使者言语,顿时也慌乱了起来,便开口道:“陛下,金人残暴异常,宋人倒还算仁慈,如此自当以防范金人为先。既然宋人有议和之意,自当将派使臣前去,将轻重缓急分说清楚,明其早日同宋人签订和议,撤军北上共御金人。”
    别无他法,天赐帝闻言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很快,便有朝廷使者急匆匆往新城而来。
    却说到得第二日一早,新城民众便赫然发觉城中辽军全无。又有已经投靠的乡绅前往知县衙门,欲要相萧严等人拍马,然则里里外外检视了一番,又哪有人在?
    彼等虽退,然则当初一番虐杀下来,积威犹在。
    城内乡绅犹自不敢妄动,又不知彼等因何退去,也不知道此举是祸是福,唯有于家中闭门苦坐。
    直到得第二日,众人之中有胆大者于城墙上探视,见得城外兵营全空,放才肯定萧严等人已退,渐渐地开始走动起来。
    却说武氏家主为萧严囚禁于县衙内,待到萧严等人既退,守牢的狱卒亦为本地人士,自不肯再认真看守。于是武氏家主便厚贿之,终得以逃出生天。又得知城内众乡绅皆参与陷害自己,若得知自己已经出狱,定会斩草除根。便只得偷出新城,连夜渡河往辽军军营而来。

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
    却说自王叶前去雄州后,耶律大石便按照王叶的吩咐,开始准备起来。对于耶律大石来说,自己谋略如何并不重要,只要知人善任即可。这些时日来,自己早已确认了王叶的诚意,验证了其能力,自当放手使用。故此即便王叶不在此地,但凡其进献之策,耶律大石也会命麾下一丝不苟的执行。
    前次已经将粮仓由后营转移到中军大营。耶律大石便每日夜里便千余人马,也不打火把,但悄悄西去。出发之时,每人于中军粮仓取粮草两袋,一左一右搭于马背之上。
    十里远外,耶律大石早已命人偷偷修筑得粮仓在此。
    众人将粮食运至此地,卸下马来,偷偷囤积于此地粮仓之中。
    待到此事运转完毕,再绕一个圈子往东而来,此处有大山一座,众人便于山下扎营休息。
    第二日一早,众人便于山中砍伐枯木,收集柴草。到得午时,众人便将柴草纳入麻袋之中,重又架设于马背,换过旗号后从东面重回军营。
    入营之后再将麻袋纳入粮仓之中。
    如此日复一日,中军粮仓内粮草渐渐少了起来,柴火却与日俱增。又过得几日,乃至于中军大营已经盛放不下,耶律大石便又命众人于其余四营内添设帐篷,将柴火运入放置。
    好在营盘大,士卒少。加之前次王叶已让自己将士卒稍稍分散,如此虽说营内帐篷与日俱增,倒也不嫌拥挤。
    望楼上萧严麾下士卒见得对岸每日皆有士卒来投,且营寨之中帐篷一日多似一日。亦曾将此事禀于萧严。
    待到萧严就此事同郭药师发问,郭药师却哈哈大笑,开口道:“此必为耶律大石虚张声势之计,彼欲要虚增兵力,以吓阻我军渡河。将军若是不信,可使眼力较好之人于月下视之。彼等必于半夜遣兵西去,每日再自东边而来。每日前来投者,正为前夜西去之兵马。彼等营寨之中帐篷日增,亦不过空设营帐而已。少将军若是不信,亦可使人于望楼观之,许多帐篷内必无士卒出入。”
    萧严自是命人照办。果见得对岸每晚均有大队人马西去,又见得对方营寨内许多帐篷果然从未有士卒出入,如此萧严方才放下心来。
    当日王叶离去之时曾有言,为谋士者,不怕你不信,也不怕你信,唯有怕你不闻不问。故此除对方渡河外,不管对方如何动作,大人自当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彼必无法诱得大人上当。
    耶律大石自是照办,这些日子来,就只干一件事,埋头屯柴火,其余诸事不理。乃至于萧严领兵北撤,耶律大石犹自未觉。
    连着七八日下来,各营各寨便立满了帐篷,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哪些塞满柴火,哪些住满士卒,就连耶律大石自己也分不清楚了。
    又过得一日,便有士卒来报,朝廷有使者前来。
    耶律大石想起王叶临行之语,虽担心有诈,奈何君臣名分在,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入。
    使者到得营中,也顾不上礼数,不待耶律大石行礼,便抢先开口道:“林牙!大事去矣!金人不日即将南下,四军大王无力抵御,故将萧严将军等人急速召回。如今析津府内一日数惊,群情难安!”
    耶律大石闻言而起,开口道:“事果如此?”
    使者点了点头,开口道:“此乃萧严将军亲口所说,自是无伪。想林牙当日凭借二千残卒曾破得十万宋人精锐。此次金人南下,料来只有林牙能挡之。陛下之意,正要让林牙早日同宋人签订和议,速速北上以御金人。”
    听得使者欲让自己北上之言,复想起王叶临行之语,耶律大石反倒迟疑了起来。
    金人南下之事,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果为真,金人一旦南下,若萧干果然无力据之,则辽国大事去矣。自己的欲要复兴辽国雄心壮志,也只能付诸东流。
    若是为假,说不得便是萧严见得对付不了自己,便欲要引诱自己北上,再于半路截杀之。抑或等待自己率军投入萧干麾下,彼自可以军法杀之。
    虽说王贤弟曾有云,让自己诸事不理便可。然则金人南下之事实在非同小可,自己可赌不起。
    既然是天赐帝亲自颁下旨意,耶律大石自是接过。虽然接了诏书,然则要不要依令而行,耶律大石进退两难。将天赐帝使者安置妥当之后,赶紧遣人前往雄州向王叶问计。
    然则正在此时,又有士卒来报,新城武家家主前来相投。
    耶律大石同此人倒是有故,且新城乃自己发家根本,也不知道自自己弃守新城后,此处情形若何。耶律大石当下便命亲卫将其召入。
    武家家主进得营帐来,顿时便哭拜于地。
    耶律大石赶紧命人扶起,开口道:“老员外不于新城照看,何以冒险渡河前来此地。”
    武家家主赶紧开口道:“自大人去后,萧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