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宋末玩三国 >

第56章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56章

小说: 回到宋末玩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大石开口道:“如今看来,也唯有如此。”
    王叶接着开口道:“彼既搭设望楼,我军虚实尽收眼底。既欲装作两面受敌,大军布置亦当变动一番。”
    耶律大石开口道:“当是如此。贤弟心细,当做何变动,可一一说来。”
    王叶便开口道:“当日宋人北伐之时,曾与此地立得五座大营。自我军大败宋人,便将宋人俘虏关押于右军大营之内,自据中军大营,且以宋军后营为粮仓,如此甚是不妥。粮仓此处颇近宋人,彼于望楼窥知,必起疑心,此其一也!如今我军前后受敌,前后皆为险地,当将粮仓移于中军大营,如此方能使得萧严尽信。且如今我军士卒齐居于中军大营,容易为彼看破虚实,此其二也。需得将我军士卒,稍稍从中军大营迁出,渐渐往其余二营而去,且多竖旗号,多为炊烟,做出增兵之势。除此之外,尚可以于夜间潜派士卒外出,再换过旗号,于天明之时回营,装出各地兵马来投之势。”
    旁边李睿德便开口道:“既要诱得萧严大军前来,自当做出减兵之势,何以王大人反其道而行之?”
    王叶便开口道:“自今日之事看来,彼既能借天赐帝之手颁下诏书,诱惑大人前往受赏,从而围杀之。此事实非武夫所能为,当有谋士于背后策划。如今大人破宋之名方才传出,四方豪杰之士正是来投之时,若我等做出减兵之势,彼必见疑,忧心我等诱其过河而杀之,不敢过河。如今我军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增兵之势,彼恃军力之强,必以为我军心虚,欲要吓阻其南下。如此方能入我计中,前来受死。”
    耶律大石仔细想了想,便点了点头,命李睿德前去传令。

第112章 与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
    虽然王叶嘴里说的轻松,耶律大石心里却也明白此事并非儿戏。
    怕就怕萧严身边的谋士脑子好,派使者前去同宋人勾结,将自己诈降之事密告于宋人。虽然此次大破宋军的原因对方一时半会肯定弄不清楚,但是时间长了就难说。
    宋人若是得知此次大败并非误会,实在是被人设计,必定当场翻脸。
    虽说被俘虏了五万宋人,这些俘虏自己又不敢放手使用,手下能动用的便唯有这五千乌合之众。
    到时候南面宋人数万大军尽出,北面萧严领军乘机南下。自己挡得了南面,挡不了北面,事情就麻烦了。
    王叶见得耶律大石心急,当下也不敢耽搁,第二日一早,早早的便领着韩德前来辞行,欲望雄州求见童贯。
    至于杨可世这货,在宋人的眼里老早就被耶律大石给杀掉了,自然不能再在雄州出现,故此只能留守军营。
    当下王叶便领着韩德往雄州而来,不多时便到得雄州城下。
    二人进得城来,直觉得雄州与上次完全不同,繁华之中透露出一股沉沉死气。前次便已经说过,自从童贯将帅帐迁来此地之后,雄州便完全成了一座军事重镇,城中密密麻麻全是士卒,百姓反而少见。
    如今雄州城内虽然仍是满满当当,士卒随处可见,然则情景虽同,氛围全非。往日里昂首挺胸走路的西军士卒,此时一个个均是垂头丧气,拖拉着脚跟。
    王叶便拉过一名士卒,开口问道:“何以众人皆如此颓丧?”
    士卒勉强看了看王叶,愤然嚷嚷道:“打得甚仗?某等在此地卖命,夏人却正某等老家肆掠。大帅又被冤枉押去了京师!”
    这士卒如此大胆,竟敢当街抱怨,也不怕被人听了去。王叶赶紧看了看四周,却见得旁边接连走过数名西军将官,明明听得此语,却只做充耳未闻。
    夏人肆掠的事情王叶知道,当初王叶一句流言便乱了西军十万大军,种照容无奈之下,不得不使出一招饮者止渴之计,派去亲卫前去永兴军路查探,以拖延时日。
    如今这么多日子过去了,想必这些亲卫已经将夏人肆掠的消息传回。
    西军将士闻听得家乡被夏人攻打,自己却被强留在此地,士气低落那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种师道被槛送京师之事,自己倒是第一次听说。
    说起来,这一切也是自己的杰作。自己每次来一趟雄州,便得黑一次种师道,黑一次赵良嗣。种师道不为童贯所喜,自己便明着黑种师道。赵良嗣乃童贯心腹,自己便暗中黑赵良嗣。
    如今两人情形均是凄惨不已,一个被槛送京师,一个发配江南运粮去了。
    当初自己黑赵良嗣,为得是怕此人搅乱了自己的计策。黑种师道,则纯粹是为了西军。
    唯有西军彪悍,自己实在是喜欢的紧。而种师道这货又深得军心,有老种在,西军上下自是铁板一块,谁也挖不动墙角。如今老种既去,西军无人可以服众,童贯这厮虽然位高权重,于西军而言,却也是个外人,难以心服。缺了种师道这个领头羊,西军一旦平静得下来,马上便是分崩离析的局面,到时候各方势力便可各凭本事,挥锄挖墙角。
    王叶有种照容在手,自是占了先手,到时候西军这块蛋糕的绝大部分,均当落入自己手中。
    撇开面前的士卒,王叶便往雄州知州衙门而来。
    自从前次交涉之后,蔡攸同童贯二人便于雄州苦等。此次大败,二人讳败为功,忽悠得宋国朝廷。要想不露出破绽,自得尽快赎回俘虏,其他都是其次。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麾下从高阳关将赎款押送到来,二人正要命人前去辽军之中交涉,便已经听得王叶(王叶在宋国这边诈称王启年)来使。
    见得王叶前来,二人心中皆是大喜。
    此人一开始便弃辽归宋,接下来又助童贯招揽的耶律大石,可谓立下大功。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几次自己派出的使者眼看着要同耶律大石闹翻,全仗此人于中间转圜。眼下受封为枢密院副承旨,正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只不过于耶律大石身边卧底而已。
    当下二人便命王叶入见。
    双方见礼已毕,蔡攸便开口道:“承旨既来,未知辽军中如今情形如何?”
    王叶便开口答道:“相公恕罪。下官虽实为朝廷官员,然则明面上尚且为辽国官员。此次既受大石林牙所命前来,自当以此事为先。待得事了,再请二位大人垂询。但下官所知,绝不敢隐瞒一二。”
    蔡攸听得此话,便点了点头,开口道:“正是此理,受君之托,忠君之事。既是如此,耶律大石使尔前来,所为何事?”
    王叶便开口道:“特来为大石林牙求官。权扬州知府官微,大石林牙特使下官前来,求取幽州节度使一职。”
    旁边童贯便开口道:“当初双方已经议定,彼以新城来降,朝廷则授其知府之实职。如今耶律大石欲要反悔耶?”
    王叶赶紧开口道:“大石林牙一言九鼎,岂有反悔之理。前次以新城来降,林牙功劳低微,故不敢奢求,但得一知府之位已知足矣,亦常有感激相公、宣帅厚恩之意。若此次林牙以南京一道来降,欲求幽州节度使之位,未知功劳足够否?”
    蔡攸、童贯二人闻听得此言,顿时便坐直了身子,开口道:“此言何意?耶律大石不过驻守新城而已,北地尚有萧干大军。何以敢言献南京之地?”
    王叶便开口道:“前次自是如此,只如今情形略略不同。萧干如今已使义子萧严领大军南下,入驻得新城。故林牙使下官前来探问,若果朝廷肯许其幽州节度使一职位,自愿同大人联手,共破萧言。”
    这也是说话的艺术,与其自己求人,不如使别人求自己。
    你要是说萧严领大军南下来打老子,求二位大人相助。即便蔡攸、童贯二人肯发兵相助,也得先要点好处。如今这样翻过来一说,便轮到蔡攸等人着急了。你们若想复燕,萧干自是绊脚石。如今萧严南下,你若肯给我官职,我便帮你联手干掉萧严。
    至于耶律大石求官之事,则纯粹是王叶胡侃。不先提点要求,怎么显得是你在求我呢?

第113章 萧严欲联手林牙,共破宋军
    蔡攸、童贯二人相看了一眼,心下均是大喜。自从将种师道槛送京师后,军中又有夏国入侵的流言,眼看着士气一日日低落下去,就连平时彪悍无比的西军,也没有求战的欲望。
    靠着这群装死狗的西军,又如何复燕?
    眼看着复燕之事要泡汤了,谁料到耶律大石又跳了出来,扬言只要你肯给我职位,我便里应外合帮你干掉萧干大部分军队。
    朝廷的职位又不要本钱,抛一个职位出来,便能引得辽人狗咬狗,自己只需要坐收其成即可,二人又如何不心动?
    虽说如此,奈何幽州节度使一直至关紧要,二人不敢轻许。不过既然是王叶前来,又是另一番景象,既然是自己人嘛,自然知道耶律大石的底线,此事可稍后慢慢商议。
    童贯到底是军务出身,闻言便开口道:“这萧严引得多少军马南下?”
    王叶便开口道:“当在万人以上,皆为辽军精锐骑兵。”
    童贯便继续开口道:“耶律大石既言联手以破萧严,又当如何联手?”
    王叶便开口道:“此事繁复,且容下官细细分说。自上次误会,耶律大石率军投诚之时,恰逢杨可世作乱,不得已之下便领军冲阵,谁料得拘押得朝廷五万大军。萧干闻听得此消息,以为耶律大石大破朝廷精锐,便命萧严领得精锐南下,欲要先击败朝廷大军,然后自可一意对抗北面金人。”
    如今辽国腹背受敌,自是狼狈不堪,唯有先击退一路敌军,方能全力对付另外一路,这也符合兵法之道。童贯听得此话,心中并未生疑,点了点头,示意王叶继续。
    到了这里,王叶反倒开始拿捏了,装作犹豫了半晌,这才开口道:“接下来之事皆为辽军机密,下官此次前来之时,耶律大石曾繁复叮嘱,若是二位大人未曾答应其官职,不肯联手以破萧严,此机密万万不可透露。”
    见得王叶拿捏,二人反倒更加相信此事。但下蔡攸便作色道:“休忘自己身份,尔亦朝廷官员。”
    王叶继续装作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二位大人见谅,以下官之意,耶律大石所求之幽州节度使,似可答应。”
    童贯同蔡攸耳语了一阵,便开口道:“耶律大石若求他官,自是容易,即便职位再高些许也无妨,我等自能求得官家点头。唯有幽州节度使一职不可,耶律大石身为辽人,且深得人心,若是再主政辽地,他日恐有不测之祸。你且如实说来,耶律大石是否非此官不可?”
    王叶开口道:“下官前来之时,耶律大石亦曾反复叮嘱,必求此职。”
    听得耶律大石态度坚决,二人越发的相信是自己在求耶律大石,不是耶律大石在求自己。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如此倒是难办!”复将目光投降蔡攸,兹事体大,自己做不了主,想请蔡攸作主。
    王叶却笑了笑,压低声音开口道:“依下官之意,二位大人尽管答应。二位大人久居朝堂,自知我大宋官职之中有‘遥领’、‘实授’之别。耶律大石既未求实授幽州节度使之职,到时予其遥领幽州节度使之衔既可。”
    蔡攸、童贯二人相视一笑,这也是个办法,所谓的遥领幽州节度使,意思是享受与幽州节度使同等待遇。虽有节度使的名头,实际上幽州的事情,和耶律大石半点关系也没有。如此自是无碍,二人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又见得王叶连耶律大石都算计,如此王叶对宋国朝廷的忠心,自是无疑。
    见得二人点头,王叶便继续开口道:“如今二位大人顿兵雄州。唯有雄州城池坚固,若二位大人坚守不出,辽人也拿雄州无可奈何。故此萧干便定下计策,假作与耶律大石不和,欲同宋军联手,共破耶律大石。只要诱得朝廷大军出城,彼自可于野战破之。”
    只此一席话,便将萧严联手宋人的道路基本给堵上了。
    如此一来,即便萧严派人前来联络宋人,宋人一时半会也不敢答应。方才自己已经表明得对宋国朝廷的忠心,且自己身处辽军之中,自然知道辽军内幕,说不定到时二人还会将此事垂询自己。
    堂上二人相看了一眼,同时感概萧干阴险,若非耶律大石早已投诚,再有王叶前来戳穿此事,自己说不定还真会上当。
    于是童贯便开口道:“耶律大石既欲联手共破萧言,又欲如何行事?”
    如今西军又开始集体撞死狗,战力实在拿不出手。
    王叶便开口道:“萧严既要装作耶律大石不和,自会入驻新城,不肯南下。再使人前来与二位大人联络,只言联手共破耶律大石。请大人领军出城攻打。待到雄州兵力空虚,彼自可使一军乘机偷城,主力同耶律大石联手,野战破我大军。如此不妨将计就计。待到萧严遣人前来联手之时,二位大人不妨应下。到时稍稍派出数千士卒佯攻耶律大石,主力自当谨守雄州,如此全无风险。至于萧严所部,只要诱过河来,李睿德李大人自有计策破之。”
    以后还要回宋国坑蒙拐骗,故此给辽军出献策的事情,王叶一向是栽赃给李睿德。
    蔡攸二人又是密谈了几句,大军野战不行,论到守城,那自是一等一的,哪怕如今士气低落。只要大军不出雄州,便一丝风险也无。至于派得数千士卒出来,到时候挑选一批老弱病残的地方军队便可。胜了自是大喜,败了也能乘机丢掉包袱,影响不了大局。
    童贯又开口道:“如今耶律大石所部几何?”
    这种事情王叶自然不肯隐瞒,便开口道:“原有士卒二千余,近来又得三千余士卒来投,如今共计五千有余。”
    四方豪杰前来相投耶律大石,此等大事自然瞒不过童贯耳目。见得王叶未曾欺瞒,辽军数目同探子回报的情形相近,二人对王叶的信任自是又深了几分。
    童贯便开口道:“耶律大石只得五千余人。而萧严麾下不下万人,且全为精锐。二者兵力悬殊,敢问李睿德又有何策可破萧严?”
    王叶便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开口道:“下官于辽军之中官位低微,此事李睿德李大人未曾透露于下官。”

第114章 老子不开口,老种必死无疑
    听得李睿德未曾将详情透露于王叶,蔡攸二人也未生疑。
    当初王叶一番谋划,如今在宋人心中,李睿德乃是顶级谋士,耶律大石的谋主。而王叶不过辽军之中一书办而已。二人位份相差悬殊,且对付萧严的计策自是机密之中的机密,如此机密不肯透露于王叶,这也是应有之义。
    王叶又开口道:“既要将计就计,哄骗得这萧严联手共破耶律大石。如此一来,我等双方也得做出敌对的事态,否则只怕瞒不过萧严。”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此言甚是。唯有粮草、赏银等又当如何?”
    王叶便开口道:“粮草倒是好办,此事李大人早有计较,请二位大人备足一月之粮草。若一二日内便得完备,便请送于辽营,若拖延的三四日,便请屯与雄州即可。耶律大石不日当会装作发兵来攻,自可一次缴获回去。今后若有短缺,也请大人命人将粮草运至萧家山,放下粮草后便可撤兵。待到深夜时分,耶律大石自当派人潜运粮草回营。”
    粮草是朝廷的,和自己半点关系也无,何况还能免去自己运粮之苦,二人自无不可,便只言粮草筹措需要时日,请耶律大石发兵来运为上。
    王叶迟疑了一下,又接着开口道:“至于赏银之事,耶律大石有一不情之请?”
    旁边蔡攸便开口道:“可是欲要先取赏银,却不肯放回我军俘虏?”
    王叶赶紧开口道:“大人多心了!耶律大石早已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