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贤王 >

第30章

大宋贤王-第30章

小说: 大宋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贡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巡视官和几位监察官来回走动的声音,偶尔还会传出来隐隐约约的哭声,时间已经过了晌午,很多考生,放下笔开始了用饭,闻到香味的杨凡,揉了揉了手腕,便放下毛笔开始拿出饭菜吃了起来,对于白月的周到,杨凡满意的没话说,一碟萝卜咸菜,几个肉包子便是晌午的饭食。
  对面的那个书生也放下了毛笔,习惯的看了一眼对面,只见那个考生又拿出一盘菜来,看了看自己篮子里的一些干粮,便愤愤的又拿起笔来继续的答题。
  杨凡知道对面的那个书生在观察他,不过他并没有什么表示,考场严格规定不能交头接耳,更何况赠送饭菜了。见其又拿起了毛笔开始答题,便摇了摇头,不用想这又是个寒门子弟,不过对于这样的书生,明显金榜高中才是最重要的,吃饭倒是其次,这样的人,考场里有很多。
  待吃过了饭,跟巡视的监察官说了一声,便去了趟茅房。对于这位杨爵爷,监察官并没有跟着去,一来知府大人特意关照过,尽量给一些方便。二来人家是爵爷,没必要为了一个州试而抄袭。
  解决了轮回大事后,杨凡便接着上午的题案写了下去……
  此时的阅卷堂内,众位阅卷官昏昏欲睡的坐在椅上打瞌睡,由于贡院落了锁,所以就连这些阅卷官都不能任意出去,只好在这里等考生交卷。冯知府看了看天色,便对着旁边官差说道“去弄一桌饭菜来,好给众位大人食用。”
  众位阅卷官一听可以吃饭了,稍微的精神了些,其中一位阅卷官问道“冯大人,这次出的题量是不是大了些,我怕那些考生不能按时答完啊。”
  冯知府微微一笑道“我是故意的,按朝廷的意思,这一科今年少录取一些,所以本官是按照只取三十名的名额来出题的。”
  众位阅卷官大吃一惊!按照往年的录取比例都是一百取三人,也就是三千人中至少要取九十人的贡生,而这一下子就剥夺了六十名贡生的资格。其中一位阅卷官担忧的说道“大人恐怕如此不妥吧,按照往年的比例大都是录取近百人,这一次降到这么低,恐怕考生会有想法。”
  冯知府闻言沉思了片刻说道,确实有些过于低了,那么就按五十人来录取吧,朝廷上现在已经人满为患了,所以上面的意思是少录取一些。不过对于有真才实学的考生,本官一定会按时录取。”
  杨凡不知道冯知府等人的谈话,此刻抬起头看了看天色,便放下笔拿出吃食随便的对付一口,去了趟茅厕回来后,便将考棚的帘子掀了起来,看到不少的考棚里亮起了一丝烛光,摇摇头便躺下开始休息。对于晚上答题,杨凡是不认可的,要知道蜡烛在亮也不如白天的阳光亮,对于答题的心情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不过要想晚上不答题,必须答题速度快的可以在三天之内答完才可以。而这样的人必须是肚子里真有墨水的人。很显然杨凡就是这样的人。
  临睡觉的时候,看了一眼对面的书生,此时仍在奋笔疾驰,好像除了吃了一顿早饭后便在未吃过东西。摇了摇头便沉沉的睡去……


第六十六章 交卷
  一天生命在于晨,天刚亮时杨凡便早早的将帘子放下,随意的吃了点东西就准备开始接着答题。关于默写的部分已经答得差不多了,看了一眼第二道题,子曰:“悔汝知之乎,知之为知只,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考生要用这句话来破题作一篇文章 这是科举里最常见的破题句。
  话很好理解就是时时提醒着我学习要求实,不能有半点虚假,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要害怕,要做到不耻下问。不要装模做样的冒充有学问的人。想了一下便提笔在纸上写道“不知者,理由何其多也,常用圣人之道自省,路遇三人行者,必有吾师者,躬身敬问,答曰:此乃不耻下问呼。
  就在贡院里的考生奋笔疾驰时,突然一嗓子凄厉的喊叫划破安静的考场,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考生神色凄厉的哭喊道“苍天啊,你睁开眼看看吧,吾十年寒窗,受尽了寒酸折磨,想不到到头来依旧是一场空,老天你不公啊!……噗!……一口鲜血从嘴里喷出,就此倒地昏了过去。
  监察官一见考生如此,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当结果依旧是绝望的时候,自杀的,颓废的皆有。平淡的对着官兵吩咐道“将此人抬出去医治,科举资格作废,待贡院大门开锁后再出去!”
  两个官兵闻言便一躬身将那个昏过去的考生抬了出去。
  贡院里的考生闻言轻轻的叹口气,对于科举的艰难他们有着心里准备,可是没想到居然难到了这种地步,题量之大超出了往年的秋闱,其难度更是非前几次可比,那个绝望喊叫的书生是第一个被落榜的书生,但绝不是最后一个。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将与那个抬出去的书生一样,要么沉沦,要么在等三年。一时间贡院里的气氛格外的压抑。
  对于这种气氛杨凡也感觉到了,不过并没有表示什么,科举之路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力与坚持缺一不可。既然来参加科举就应该做好落榜的准备,想想后世的“科举”几万个人争取那一个职位。现在的州试难度就算挺挺宽松的了。
  考试时间就在檀香的一点一点燃烧中消失,转眼便过了午时,杨凡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便叫过一个官兵准备去茅厕放放水,去的路上随意的看了几眼两边的考棚,隐约可见吃饭的人并没有多少,全然不见第一天的那种悠闲,所有人都在赶时间。
  待回到考棚坐下后,望了一眼对面的那位老兄,结果吓了一跳,此人正双眼赤红的奋笔疾驰。好像昨夜不曾睡过,更是滴水未尽。摇了摇头便从篮子里掏出一小盒炒鸡蛋。就着几个馒头吃了顿饱饭。
  正要喝口水时,突然一声大笑响起……哈哈!……我中了!……我当状元了!……放肆!尔等见了本官为何不跪!来人那,将此人拖下去砍了!……哈哈……
  好悬呛到的杨凡看了一眼那个二十八号考棚的书生,此刻正手舞足蹈的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嘴里嚼着撕下来的试卷,仿佛那不是纸而是山珍海味。可惜的摇摇头,此刻他想起了曾经非常出名的范进中举。
  监察官听到如此放肆的笑声,便带着几个手持刀枪的官兵赶了过来,一见是个已经疯了的书生,便不屑的吩咐道“扔出去!科举资格作废!”
  几位如狼似虎的官兵拉着还在那疯狂大笑的书生便带了出去。
  ……
  ……
  就在杨凡科举考试中煎熬时,远在钱塘县的钱塘书院门前,聚集了大部分的书生,其中就包括杨健,白起赵兴等新入学的书生。此时大家都在注视着前面的老者,周贤苦笑道“伯纪兄,此去开封定要小心啊。”说完还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李纲。
  李纲沉声说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皇上派我为开封府少尹,那么我便要为君分忧,周兄多虑了。”对于周贤的意思,李纲不是不明白,但是有些事必须要有人要做。此时的朝堂一片黑暗,自己的这个少尹必须打开一片清明。至于得罪人已经不在考虑之中了。
  对于李纲的性子周贤在清楚不过了,说多了都是对牛弹琴,便不在说什么了。
  见周贤没话了,李纲便转过身看向书院的这些新老学生,沉声说道“你们为何所学?”
  正义堂的书生率先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纲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却叹了口气,刚才回话的大部分都是自己教过的正义堂的学生,其他两堂的并没有附和,显然读书的目的并非如此。要是杨凡那个小家伙在一定会更加慨慷激昂的吧……李纲欣慰的想到。
  良久之后跟旁边的沈县令互相点了点头,便说道“我们上路吧,以便早日能到开封。”
  沈明文现在已经不是钱塘县令了,就在半个月前与新来的马大人交接了县令大印和相关事宜。据说这位新来的马大人是右相王黼的干儿子,以前只是个拉客的龟公。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才拜在副宰相的门下。
  见李纲要启程了,便朝周贤拱了拱手,然后向身后的车队挥了挥手。便准备启程。
  李纲与沈明文朝书院的众人拱了拱手齐声说道“保重!”
  周贤也拱了拱手沉声说道“保重”身后的学生齐声的说道“先生走好。”
  告别之后,两人便坐上马车朝着城门走去,待到了城门后发现围满了来送行的百姓,由于治疗天花,保卫钱塘时,沈县令与李纲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因此百姓们都来送最后一程。
  “大人走好啊!小老儿给您们送行了!”一声声送行声在城门处响起。
  沈县令双眼微红的朝着百姓拱手谢礼,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旁边的李纲笑道“得民心者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啊,沈大人。”
  沈县令如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便随着车队朝着远处行去……
  ……
  ……
  阿嚏!正在答卷的杨凡打了几个喷嚏,心里得意的想到打喷嚏可能是有人想我了,会是谁呢?……第二天的考试就在煎熬中渡过,而且还是对于心有才学的人来说的,如果连考题都答不上来的人,其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了。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平时念书的时间总是过的太慢,而考试时却又觉得过的很快,不一会时间就到了。所以当第三天来临时。有很多答不上来题的、时间不够用的便铤而走险的开了抄袭作弊之路。
  然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拥有多年监考经验的监察官来说,考生的那点作弊水平如何能瞒过眼睛,只见考棚过道上不时的有一队队官兵跑过,将作弊的考生带走。一时间考生人心开始人心惶惶,一方面被带走的作弊考生越来越多,一方面考试结束的时间就快到了。
  见时间还有一个时辰,杨凡便静下心来将最后一道策论题看了一遍,此题是问考生如何看待亢官的问题的。杨凡想了一下后世关于宋朝官僚臃肿的研究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下去……
  良久之后杨凡放下了笔长长的吐了口气,三天的答题,就连杨凡都感觉到吃不消,更何况其他文弱的书生。看了一遍所答的试卷,将名字糊上后便等着考试结束。
  咣!锣声响起,巡视官走了出来,向监察官看了一眼,见其表示没有问题后,便沉声说道“考试时间到,所有人不准在动,如有动笔者考试结果将作废,交卷!”


第六十七章 阅卷
  当考生将卷交上去后,杨凡便随着人流走出贡院大门,远处的李小二见自家的爵爷回来了急忙的挥手示意。坐上马车后,便等着沈元等钱塘书院的考生。过了一会陆陆续续的有钱塘考生走了出来。
  众人集合后,已经不复考试之前的气势,大部分的人都在愁眉不展的叹气,只有几个人显得有些心绪不定。沈元神色凝重的说道“朝阳兄考的如何?”
  杨凡微微笑道“题很难,不过勉强答上了,你们考的怎么样?”沈元等人闻言叹了口气,神色有些凝重的说道“还不知道,估计是不行了。今天大家先回去休息,等到榜单出来后大家在聚在一起喝一杯如何?”
  “就依沈兄了。”众位书生此时哪有心思喝酒,心里正忐忑的等待过几日的放榜。闻言便随意的敷衍到。
  见众位钱塘书生已经陆续的散去,杨凡关切的问道“不知沈兄可有去处?”
  “朝阳兄尽管自去即可,在下还有位故人要拜访一下。”
  对于沈元去拜访故旧,杨凡一点都不奇怪,沈县令在钱塘经营那么多年,在杭州府不会没有一点关系。
  “既然沈兄自有去处,那在下就先告辞了。”说完便示意李小二驾着马车回客栈。由于连续三天的考试,对于精神的折磨格外严重。尽管一路上马车很颠簸,杨凡还是沉沉的睡了过去。
  等杨凡醒来时已经是深夜,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咕咚……咕咚的大喝了一气。才痛快的再次躺到床上,轻轻的一动肚子里边便咕咚咕咚的想个不停。
  沉思了片刻,便闭上双眼再次沉沉的睡去……
  ……
  ……
  早上被白月叫醒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洗漱一番后便和白月坐在桌子上吃饭。由于是从酒楼叫来的饭食,所以饭菜格外的丰盛。白月小心的将一块鸡肉夹到杨凡的碗里轻声问道“这次考的如何?”
  嚼了嚼炖烂的鸡肉,便含糊的说道“这次去参加考试的三千考生,录取的估计不会太多。由于题量大,难度高,所以我已经做好了没有高中的准备。”
  白月闻言一惊,急忙的问道“怎么这次会这么难呢?”要知道江南的才子还是很多的,不会考不上吧?”
  “江南的才子,虽然水平高,但是这次的题量却非常的大,由于是用毛笔答题所以除了少数心中有点墨的考生之外,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答完的”并不是杨凡看不起江南才子,而是杨凡隐隐感觉到这次反常的试卷背后一定有出卷人的考量。所以对于这次录取估计不会太多。
  ……
  ……
  与正在安逸吃早饭的杨凡不同,此时的贡院大门被大批的官兵严格把守,而里面的众位阅卷官正在一张张的批阅试卷,如果觉得合适在上面画上一个圈,如果觉得不行,便在上面划个差。然后交给下个人。轮过九个人之后,便交给主考官做最后的成绩。
  此时一位阅卷官站起来拱手说道“冯大人,此次参加科举考试者三千人整,作弊者两百余人,中途发疯离开者五十人。没有按时答完试卷着一千二百余人。”
  众位正在批卷的考官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最后能交卷的才到一半人,此时下边坐着的副考官沉声说道“大人这样是否妥当,如果最后批阅完毕,恐怕连百人都到不了吧。”
  冯知府对这个结果也有些吃惊,没想到还没阅卷就刷掉了一半。如果最后连六十个都凑不出来,那可就是大事了,不过嘴上却沉稳的说道“不用担心,继续批阅,如果不够人数可以从下一名递补。”
  众位批阅官见冯知府已经如此说了,便也不再说什么,又开始了漫长的阅卷。
  随着时间的过去,一张张试卷或被推荐或被罢落,突然一声“咦?”一位阅卷官惊喜的看着一张试卷,高兴的说道“此人当真文采了得,观其前几道题,默写扎实。文笔老练。后面对于策略的回答更是绝妙无比,只是通篇全文句句中直,锋芒有些过于暴露了,说完便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圈然后交给下一位阅卷官。等到传到主考官冯知府的手上时,上面已经有了八个圈,一个差。仔细的看了一遍通篇文章 心里暗暗点头,此子的确不简单便在上面划了个大圈。然后郑重的放到推荐那一侧。
  随后大部分的试卷都被气的脸色通红的阅卷官狠狠的仍在地上,待到天色擦黑时,冯知府看了一下天色,便对着衙役说道“去叫一桌饭菜来给众位大人享用。”
  对于知府大人的吩咐衙役绝不敢怠慢,仅仅用了半个时辰,便从樊楼叫来一桌上好的席面。待众位阅卷官吃好后,便又开始了试卷的批阅……
  ……
  ……
  就在阅卷官不辞辛苦的批卷时,远在北方的汴京皇宫中,宋徽宗神色凝重的坐在椅子上正听着几位心腹大臣的汇报。
  “皇上,金人对于我们收留平州留守张觉非常的恼怒,派去的使臣说金国大将军完颜宗翰曾扬言让我们交出叛徒张觉等人,否则就要派兵攻打我大宋”蔡京淡淡的说道。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