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贤王 >

第149章

大宋贤王-第149章

小说: 大宋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并没有回话,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才开口平静的说道“此行你有什么体会?”
  杨凡一愣,苦笑着摇摇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就是学生的体会。
  李纲皱着眉头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学生,开口说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才感觉到伤心委屈,所以他到了蓝田县后,才悲歌当哭写下了这首诗,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你知道为什么?
  杨凡伤感的叹口气,弯下腰行礼“学生明白,多谢老师教诲,还望老师多加保重身体。”
  李纲原本平静的眼神闪过一丝伤感,然后淡淡的嗯了一声,“去看看你的家人吧,此去山高路远,所以为师才不想你的妻儿与你一起去,和她们告个别吧。
  杨凡点点头,走到父母以及几个长辈的面前。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低沉的说道“古人有训,父母在,不远游,请宽恕孩儿的不孝,山高路远亦是多日,多多保重身体才是。
  杨父颤抖的摸了摸儿子的头,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是自己的孩子秉性却是知道的,见孩子如此模样,叹了口气将儿子扶了起来”起来吧,乖娃,我和你母亲一直以你为傲,不管你走的再远,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大不了咱们再回钱塘县就是。话已至此,杨仁义再也说不下去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便退到了一旁。
  杨凡苦笑着给母亲马氏擦了擦眼泪后,才有些顽皮的劝道“娘亲不必如此,等我游玩一番回来后,一定把大海里的大鱼给您带回来两条,听说海里的鱼甚至比房子都大很多。
  马氏知道儿子的处境不好,也不想儿子为自己担忧,闻言强笑了一下,摸了摸儿子的脸蛋”你个没出息的,要记得早点回来啊,行了去看看你的妻儿早点上路吧。
  杨凡点点头,挨个与几位长辈告别后,又蹲下身子抱了抱几个瘪着小嘴一脸不舍的妹妹,这才站到白月的面前,温柔的看着面前的妻子,“这些年不能陪伴在你左右,是我的错,每次想到这些我都很难过,唯有终夜长开眼,以报平生未展眉。
  话音一落杨凡一把将白月抱在怀中,替其擦了擦流下的眼泪,小声的说道“照顾好孩子,等着我回来,我会带着你去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看看,那里没有分别、没有眼泪,那里永远都属于我们。
  白月哭过之后又有些害羞,还是头一次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被夫君抱住,闻言羞红着脸点了点头,正在这时白月怀中的杨宝宝,突然扯着嗓子嚎起来,两支小胳膊挥舞着,小腿乱蹬着,似乎在抗议父母没有看见他。
  杨凡轻轻的抱过儿子,说来也怪,发脾气的杨宝宝突然安静了下来,瞪着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老爹,看着可爱的胖娃娃,杨凡心里又是不舍又是苦涩,轻声喃喃道”好孩子一定要等着老爹回来。说完话轻轻的低下头去,在儿子的脸蛋上亲了一口,冰凉的泪珠缓缓滑落。
  杨宝宝咿咿呀呀的笑了起来,虽然不知道老爹就要去远方,但是那种浓浓的感情却是能体会到的,小手胡乱的朝老爹的下巴摸了几下,咿咿呀呀的叫了几声。
  杨凡最后看了一眼儿子,狠了狠心,将儿子交给了白月,朝众人施过一礼后,便转身大步离去,等到上了马拽着缰绳回首看了一遍人群,发现那个人影并没有来后,轻轻的叹了口气,朝着众人一拱手,然后拽着缰绳越马扬蹄的离去。
  刹那间一百余铁骑跃马扬蹄,驾着战马追随而去,等到离去的背景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后,人群才渐渐的散去,而某个酒楼之上的窗户前,蔡三小声的说道“小姐,杨公子已经离开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蔡薇儿眼睛红肿的最后凝望了一眼,喃喃道”夫君一路保重,我蔡薇儿等着你回来娶我……
  ……
  宫墙之上,宋徽宗一脸平静的注视远方的地平线,久久的出神,突然赶回来的梁师成小声说道“启禀皇上,燕云候已经离开了,而且和李纲说话的时候念了一首韩愈的诗。
  “哦?他念了什么。宋徽宗有些好奇的问道。
  梁师成想了一下开口念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念完后便不再说话,而是小心翼翼的看着宋徽宗。
  宋徽宗沉默了片刻,突然噗呲一笑“这个小混蛋,分明是借着自比韩愈来告诉朕,朕做错了。哼,可惜了,他不是韩昌黎,朕也不是唐宪宗,以后有的是他忙的,想要退隐更是不可能,回宫……
  梁师成身子一震,心里暗道”这个杨凡还真是圣眷隆厚,皇上为了其可谓是费尽了心思,这样一来也就把漩涡中心的杨凡摘了出来,不用在受那烈火烹烤,只是不知道年纪轻轻的杨侯能否承受的了这种打击,可笑那些大臣还弹冠相庆杨凡的失宠,唉……想想都可悲,扫了一眼烈日炎炎的汴梁城后,梁师成转身向宋徽宗追去……


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爷慢走
  烈日之下,一百余骑停留在原地眺望着眼前的城池,不禁的发出赞叹声“都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古人诚不欺我也。”杨凡兴奋的赞美道,尤其是眼前宽达三十几丈的护城河,足以让襄阳城易守难攻了。
  “侯爷,咱们是否要入城一歇?”
  骑在马上的高义抹了一把脑袋上的汗问道。
  杨凡见弟兄们各个大汗淋漓,当即笑道“也好,天气太热了,咱们进城歇息一两日也可,顺便见识一下大名鼎鼎的古隆中,走了!……说完话后,率先打马向襄阳城行去,其他人则紧紧的跟了上去。
  一百余骑的阵势过于庞大,而且这帮人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人,战马也非普通的宋马,这让城门侍郎心生警惕起来,当杨凡等人过来后,立即走上前去挥手喝止”停下,尔等何人,不知道这襄阳城不准骑马通过吗!”
  老白脸色一变刚要上前教训一下这个门官,却被杨凡挥手阻止了,扫了一眼城门口后,便从马上跳下来说“我等只是过路的路人,现在可以入城了吧?”
  城门侍郎见这些人纷纷跳下来牵着马,满意的点点头,伸出手去做了个要钱的动作,突然来这么一出让杨凡一愣,不解的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见他们一脸鄙夷的样子,诧异的指着自己对城门侍郎说“你朝我要钱?要什么钱?
  城门侍郎要不是看在这些人不简单的份上,早就破口大骂了,闻言没好气的说道”你说要什么钱,外地人进城必须交税,每人一两银子,话音一落老白便走过来啪啪的扇了其两个大耳瓜子,骂道“瞎了你的狗眼,敢问我家侯爷要钱!
  这两耳瓜子打的非常的狠,等到城门侍郎缓过神来发现流血了后,立即惊恐的大叫道“快来人呀,有人要强行进城!”这一嗓子喊完,顿时城门口的卫兵紧张起来,纷纷拿着长矛赶过来,挡在杨凡的前面。
  杨凡还是第一次听说外地人进城交一两银子的规矩,暗料这货平时一定是吃拿卡要惯了,所以便存了教训一下的心思,面对着城门口如此的阵仗,一百余老兵并没有放在眼里,甚至就连背上的枪都没有拿下来,只是那么平静的看着眼前的形势。
  也许是身边的人多了些,城门侍郎胆气壮了点,捂着脸怨恨的问道“我收钱是按规矩办事,你们不但不交钱,反而殴打朝廷命官,还不快束手就擒?
  “噗呲“杨凡没忍住一下子笑了出来,玩味的说道”屁的朝廷命官,你一个小小的门吏也敢叫朝廷命官,是不是太可笑了些。“由于双方差的太多了,杨凡只想简单的教训一下便走人,也不想再跟其废话,不料被杨凡如此羞辱,城门侍郎顿时恼羞成怒,一挥手命令道”给我将这帮人拿下!
  刹那间百十人的士兵大喝一声,便拿着长矛冲了上去,就在老白要命令老兵动手的那一刻,一个威严的声音在城外响起“住手!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是何道理?
  双方一顿,待黄门侍郎看清骑在马上的人后,立即跪倒在地哭诉道”卑职参见王爷,都是这些人想要强闯城门,卑职才要人将其拿住的。说完还故意抹了抹眼泪。
  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地上的门官,转过头对着杨凡说道“本王赵铭不知尔等何人,无故闯我襄阳城?他的观察力明显要比门官强,已经发现这些人不简单了,一般的护卫根本不可能背有燧发枪,而其战刀制式也非普通军队所能有,因此一问。
  “原来是襄阳王,在下燕云侯杨凡有礼了。”杨凡心中一动便知道这人是谁了,能在襄阳称王的人,只能是封地在这里的襄阳王一脉了,因此主动的拱了拱手。
  “燕云侯?呵呵,原来是你啊,你的大名在北面可是如雷贯耳啊,本王佩服万分吶。襄阳王笑眯眯的恭维了一句。
  “不敢……不敢……王爷这……杨凡谦虚过后,指了指城门。果然襄阳王一愣淡淡的对城门侍郎说道“退下吧,这位大人你还得罪不起。”
  一句话吓的城门侍郎顿时满脸大汗,急忙的弓着腰带着士兵闪到一边,让王爷和侯爷进城,骑在马上的襄阳王见此脸上一笑,便跳下马来,将马交给几名护卫后,走到杨凡的身边笑道“既然来了襄阳,不妨去本王的府邸小住几日可否?”
  “王爷客气了,在下只是路过襄阳歇息一日就要南下了,还是不要打扰襄阳王的为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在下必定会亲自上门拜访王爷,王爷觉得如何?
  赵铭本来也没真打算宴请杨凡,虽然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是毕竟只是个小小的侯爵还轮不到自己来接待,当听说目的不是襄阳后,这才放心的拍了拍杨凡的肩膀”也好,既然燕云侯有要事在身,本王就不多打扰了,还请自便,本王还有些事情就先离一步了。
  杨凡客气的拱拱手“王爷慢走!
  襄阳王笑着点点头,带着护卫大步离去,看着襄阳王的背影一点点消失,杨凡原本笑眯眯的脸渐渐的恢复到一脸平静,心里暗道”这一代的襄阳王,可比他老子强太多了,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手啊……
  等到杨凡回过神来后,才大声吆喝了一句“走了!进城歇息歇息,顺便体会一下襄阳的特色美味……说完话便和一众老兵牵着马入了城,至于门口的城门侍郎看都没看一眼,既然襄阳王出面了,也不好太过为难这样的小人物。
  ……
  古隆中因诸葛孔明而闻名于世,当杨凡怀着慕名的心情来到这里后,顿时被这里的古朴气息所感染,嘴里不自觉的念叨“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隆中对》动漫朗读《隆中对》动漫朗读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就在杨凡寄情于诸葛孔明一生之丰功伟绩的时候,远在京师的相国府内,白时中一脸狰狞的拍了下桌子”还是相国大人高明,不动声色的就想出了妙计,据那秦桧来信说岳飞此人,狂妄自大,目无尊卑,常常拿着爱民的借口妄谈朝政,如此藐视朝堂,我等的机会来了。
  李邦彦笑容满面的喝了口茶,摇头晃脑的说道“一介匹夫也敢妄谈朝政,难道是要效仿太祖皇帝?这可不妙啊,这样吧,一会上个折子弹劾一下这个岳飞,就不信他还能稳如泰山的待在太原,哼!
  “李相说的不错,他姓杨的走了,看谁还能保得了他岳飞,只要秦桧的证据可靠,不愁砍不断他姓杨的右臂,明日朝堂之上,我会带人弹劾这个岳飞,让他去巩县守皇陵也是不错的嘛……哈哈……
  一时间屋内传来阵阵得意的笑声……


第三百二十二章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清晨大庆殿内群臣山呼海啸过后,张邦昌率先举着牙牌站出来说”启禀圣上,微臣今日接到太原前线弹劾岳飞的奏报,监军秦桧弹劾岳飞,擅自议论朝政,并开始招兵买马,军中大将只知有岳飞而不知有朝廷,望圣上三思。
  “圣上不可!岳飞与金人血战雁门关的事迹已是满朝皆知,就算是招兵买马也是因为太原保卫战中损失惨重,不然太原知府张孝纯如何不弹劾岳飞,以微臣来看分明就是那秦桧无中生有,破坏我大宋西门防御。李纲怒发冲冠的站出来回击。
  张邦昌脸色一变,冷笑一声”李大人说的什么话,昔年武将兵变叛乱的难道还少了?哪一个叛乱的时候脸上写了我是叛贼,更何况太原的军队分明就是晋绥军,而岳飞以及一众心腹将领张口闭口岳家军,这是干什么!分明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啊,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焉知不是下一个叛贼?
  李纲心中越发的激愤,指着张邦昌怒发冲冠的说道“可有证据?”
  “哎,李大人你这就不对了,如果等证据出来了,岳飞早就带着兵马叛乱了,不是投降了金人就是割地为王,这两种情况哪一种对于我们大宋来说都不是好事啊,还是早作准备的好。”李邦彦淡淡的说了一句。
  李邦彦一发话,众大臣们顿时有了风向标,纷纷弹劾岳飞结党营私,犯上作乱,要求严惩。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到处都是喧闹声,弄得宋徽宗心烦意乱,虽然不信岳飞真的会作乱,可是毕竟这种威胁太大了,放着晋绥军不叫,偏偏叫做岳家军,这种苗头很不好啊。
  咳嗽了一声后,宋徽宗开口说道“此事虽查无实据,但不可不防,来人呐拟旨,着太原都统制岳飞,为观寿观使即日回京不得延误,任童贯为太原宣抚使兼任兵马总管。
  “皇上英明……
  宋徽宗莫名的叹了口气,一甩衣袖“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历史的年轮虽然被打破了原有的轨迹,但是冥冥中却再次饶向遗憾的终点,然而这一切并不为远在襄阳的杨凡所知,由于襄阳并未承受过战火,所以透露在杨凡眼前的是盎然的生机,牵牛骑马的,挎篮子卖菜的随处可见,那些被岁月推移出来的沧海桑田,竟然是如此默然的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着。
  “竹板这么一打,哎,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俺家这个韭菜大包扎,这个韭菜大包扎,他究竟好在哪?他是馅大,皮薄刚包嗒……当杨凡寻声赶过来的时候,只见一个头戴灰布帽的小贩,手拿两个饭铲子耍嘴皮子呢。
  果然爱看热闹的宋人纷纷掏出铜钱买包子,闻着浓郁的香味,杨凡也有些心动,不知道这个有些天津味道的韭菜包子是个什么味,当即让李元芳掏钱买上几个。
  等到杨凡几人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在大街上晃荡的时候,心里也是怒火冲天,尼玛,这哪里是天津味包子,分明是天津大饼啊,咬了两口居然都没有看见馅,真是岂有此理。
  等到杨凡几人想要去算账的时候,发现已经离开的很远了,只能继续往前逛游,街道两边的房屋挂着什么牌子的都有,酒楼、粮铺、绸缎庄比比皆是,当然也有某些世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