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贤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
沉默的王禀突然说道“这里乃天险之绝,绝非常人所能攀登,我们只要守在雁门关上,就能面朝下坡的攻击金军,这样我们就占着优势,更何况通往雁门关的道路只有高矮不一的几十米,金军很难正面全线攻击,只能一波一波的攻击过来,这样一来金人的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骑兵更是如此。”
众人纷纷含笑抚须,岳飞难得的说道,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赢了一半,只要将士们英勇,凭借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雁门关,就能牢牢的将金军铁骑挡在雁门关外。“王将军说的不错,接下来只要我军牢牢的守住雁门关,那么太原府无忧矣。
只是太行山东边就危险了,那边可没有天险可守,这也是金人凭着几万骑兵,就可以轻松的击溃十几万宋军的原因。听说现在已经包围了真定府,唉,一旦真定府沦陷了,那么黄河北岸只有一个大名了,沦陷也是迟早的事。”
岳飞的话果然很有杀伤力,上一刻还在笑的众人,下一刻就满面愁容,秦桧突然说道“下官来时,真定府知府李邈已经向朝廷求援三十八次,但是朝廷也是无可奈何。”
“哼,是不敢出击吧,我听说现在的东边宋军,简直是闻金军色变,中山、河间、燕云、十四大军短短的十几天就被击溃,谁还敢北上支援真地府,都怕死怕的要命。”宗泽不客气的说道。
杨凡顿时觉得不妙,这种话怎么能大面上说呢,当即打着哈哈笑道“好啦,太原的形势已经明朗起来,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会没问题,至于东边的问题,看看再说吧,朝廷也不是吃素的,走吧,众位随我出去吃顿杀猪菜……”
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定府危机!
当杨凡被赵恒叫醒的时候,才睡眼朦胧的嘟囔道“天还没亮呢,叫我起来干什么。”说完再次钻进了被窝里,结果赵恒将一支冰凉的冷手伸进被窝后,帐篷内立即响起了一声,凄惨的嚎叫声。
“帐篷被大雪埋到一半了!”这就是杨凡听到的最可怕的消息,等到杨凡穿上大衣和赵恒走出来后,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纵横联营的帐篷,已经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而最可怕的是,阴沉的天空还再不断的下着大雪,将士们正艰难的清理着大雪,每走一步,大雪必然会淹没到膝盖以上,见帅出来了,岳飞等一众将领,急忙一深一浅的走过来,脸色凝重的说“大帅!”
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杨凡才担忧的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回大帅,幸好兄弟们已经穿上了棉衣,不然这么冷的天,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城关上的大雪已经被清理出来了,营中的雪还在清理,真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暴雪。”
熟知历史的杨凡,想了一下文献上的记载,真宗后期直到南宋中期,气温处在一个逐渐严寒的过程,虽然不如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但是也相差不了多少了,因此对于多日的暴雪也就有了了解。
“这样的严寒天气,让火头军多弄些肉食和肉汤,不然将士们没法熬过这样寒冷的天气,并且护送宗泽知府回忻州,做好救灾的事宜,抗战虽然重要,但是民生更重要,如果粮食不够,可从平阳、隆德。汾州等附近调运,此事交给张孝纯指挥,去吧。”
“下官等遵命!”
看着离去的韩可夫、宗泽等人,杨凡神色一片凝重,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不过以太原府的储备,想必不难应对这场雪灾,倒是对面的金人恐怕就不会那么好过了。
杨凡的预想并没有错,暴雪的天气,宋军固然艰难一些,但是因为良好的后勤好障,并没有大事,但是条件简陋的金军就不行了,连日来的大雪,同样淹没了金军的帐篷,战马更是冻死数百匹,后方运送粮草的补给队直到现在也没运过来,士兵们单薄的衣服,根本没法抵挡严酷的寒冷,一时间士气低迷。
完颜宗翰裹了一下身上的虎皮,满面憔悴的问道“现在外面如何了?”
“回大太子,现在将士们正在清理大雪,寰州、朔州的补给,还没有来到,估计一时半会是很难来了,现在外面的寒冷,已经冻死了我们不少的马匹,将士们也越发的难以承受,这样下去恐怕……”完颜希尹一脸担忧的说。
自从几度攻打雁门都失败了以后,完颜宗翰的心里越发的苦闷起来,没想到昔日攻辽时威风凛凛的大太子,居然落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攻进不去也就算了,可是天气越发的寒冷起来,如果只是寒冷,对于习惯的女真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厚重的大雪根本没法让战马奔跑,就连最基本的粮草补给都被迫中断了,一时间心里开始彷徨起来。
希尹知道粘罕现在的心里不好受,可是外面的情况根本不能在拖延下去了,想了一下咬咬牙说道“大太子,恕末将斗胆直言,现如今我们根本没法攻占雁门关,与其这么干耗着,不如退回朔州休整一番,已图日后在来南下,不然我们的精锐平白的消耗在这里,不值得啊。”
“啪!……”酒杯被摔的粉碎,粘罕惊怒的站起来,死死的盯着完颜希尹,一字一句的说“如果我们退了,如何向大金朝廷交代,如何向宗望交代?”
希尹坦荡的望着粘罕,苦口婆心的摇摇头,“不,我们虽然撤退了,可是毕竟金军主力还在,随时还可以卷土重来,至于面子问题,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汉人有一句古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大太子!”
粘罕沉默了良久,才一脸颓废的瘫坐下来,闷声说“那宗望他们岂不是成了孤军深入?”
不料原本还有些悲愤的完颜希尹,闻言不屑的冷笑一声,这个大太子可以放心,虽然我们在西路无法寸进,但是东路军却没有这个担忧,宗望他们的战场一马平川,可以凭着强大的骑兵进可横扫黄河以北,退可以回到燕云地区,宋人的几十万大军,根本不是对手,只是攻占汴梁的目标恐怕是很难实现了,不过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宋人主动议和,割地赔款,想来以宋人软弱的性子,肯定会答应下来。
粘罕闻言松了一口气,不过却沮丧的叹了口气,“如此大的战果,可惜不是我粘罕打下来的呀,唉,罢了罢了,撤军到应州吧,等到下次我们做好准备后,一定会让姓杨的生不如死。”撂下一句狠话后,粘罕落寞的回了后帐。
完颜希尹叹口气,走了出去……
……
“报!……一声急促嘹亮的奏报,响彻宋军大帐内,只见斥候疾步跑进中军大帐后,立即扑倒在地,喘着粗气断断续续说“启禀……启禀大帅!金军拔营撤退了!”
一句话顿时让帐内的众位将军愣住了,良久之后只听啪啪的响声,原来是多位大将高兴之余,狠狠的将茶杯摔碎在地上,长久以来的心腹大患,居然就这么撤退了。
高衙内、赵恒等人无不拍案叫好,一时间大帐内,以及整个兵营、雁门上到处都是喜极而泣的欢呼声,他们赢了,他们终于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听着外面的欢呼声,帐内的众位大将,无不抚须而笑,只有一项沉默的王禀,平淡的说道“立即派出斥候,远远的盯着金军,看他们撤向哪里。”
斥候得到命令后,立即抱拳称是,然后带着命令跑了出去。
高兴过后,岳飞才若有所思的说道“金军虽然与我军屡次交手处于下风,但是金军的主力根本没什么大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撤退了呢?要知道东路大军可还在孤军深入呢?”
岳飞的话刚说完,秦桧插话说道“金军原本并不占地利、人和,只有几分天时而已,现如今天时也已经彻底的丧失,而他们的补给线又过于艰难,恐怕这就是他们撤军的原因。”
众位将士虽然不喜欢这个监军,但是却对他的分析表示认同,这让坐在大案后的杨凡有些诧异,心里暗想到,这个秦桧还有几分才能,当即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笑道“不论金军因何退去,都是我们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不是因为他们战败了,但至少我们达到了目标,下一步,众位将军有何意见?”
岳飞是都统制,听闻后第一个说道“启禀大帅,金军虽然退去,但是来日必定卷土重来,到那时说不定会有了克制地险的方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安顿好民生外,另一方面要严加训练将士们,以待金军疯狂的反扑。”
杨凡点点头,“这是必然的,还有别的么?”
几位大将沉默了片刻后,王禀才闷声说道“太原目前的形势已经明朗,我们只要严加防范就可以了,倒是河西路真定府那边,形势已经危及万分,随时都有可能被金兵攻下。”
原本略有几分轻松的众人,闻言心头一沉,西路这边暂时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倒是东路那边可没有这等地险可守,一马平川的地势上,金军的骑兵跟本没法阻拦,别说两万大军了,就是二十万大军,也不一定能消灭金人。
眼见大将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杨凡也甚是苦恼,一旦金军拿下真定府,那么恩州、相州、必然会沦陷、黄河北岸只有一个大名府在那了,一时间大帐内静悄悄的,众人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斥候的通报声,待其进来后,立即大声说道“启禀大帅,金军后撤二十里,看其方向是应州!”
“再探!”
“是!”
“报……启禀大帅,寿阳县有要事禀告!”传令兵进入大帐内,单膝跪地禀报道。杨凡与众人互相看了一眼,皱着眉头疑惑的想到“寿阳来人干什么?”
“让他们进来!”
“是!”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永福公主
来人是一名捕快,见到宣抚使后,立即从怀中掏出一封加密的信件,杨凡没有急着打开信件,皱着眉头问道“你从寿阳过来所谓何事?”
捕快颤抖的回答,“回大帅,是县令大人让我送来的,具体什么事小的也不清楚。”
让捕快起来后,杨凡打开了信,只看了一会眉头就皱了起来,将信放到大案上后,立即走到地图前,沉声说道“信是真定府井陉县来的,他们现在正在四处求援去解救真定府。”
“井陉县?那岂不是要从寿阳或者太原,横穿太行山脉,沿着太行古道西进娘子关东出井陉县才能到达?那可是足足的四百余里啊,不说大雪漫天,就是蜿蜒古道就非常的难走,大批的粮草根本无法运过去,井陉县怎么会跑到河东路太原这边来求援?”韩可夫诧异的说道。
“韩大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井陉县附近根本没有援军了,都退到了相州、大名府一带构筑防线去了,北面的只剩下一个真定府,井陉县只要西出娘子关,横穿太行山脉,就属太原离的最近了。”岳飞淡淡的说道。
终于明白过来的韩可夫,大吃一惊,急忙朝杨凡拱手说“大帅,这事还望三思啊,您是河东路太原府宣抚使,如果穿过太行山去河西路真定府,可是过界了呀,到时候朝堂之上必然会弹劾您专权,更何况他们的后面相州、大名等地皆是部署大军,为何他们不去救,偏偏让我们太太原府去救。”老头终于生气了,好不容太原上下打了胜仗,这要是出点幺蛾子,全军上下必然扰动军心。
“韩大人说的虽然不错,但是眼睁睁的看着金人铁蹄南下就行了?再说了如果金人拿下了真定府和井陉县,万一西出娘子关直奔太原而来,那时候我们可是腹背受敌啊。”张宪沉声的说道。
韩可夫脸色一变,“哼”了一声,“照这么说来,张将军是准备让大帅去救援真定府了?拿什么去救?太原目前的防御兵力尚且不够,如何能东进真定府?一旦太原丢了,后果同样严重!”
一句话最主要的是太原的兵力不足,众将士顿时低下了头,仗打的再好,终究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什么都是白扯,会议不欢而散后,杨凡有些疲惫的回到后帐,蔡薇儿见杨凡一脸劳累的样子,温柔的替其打了点热水,将其鬓发卷了卷,然后小心的擦拭着,嘴里说道“金人不是退走了吗?怎么你还是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杨凡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后,苦笑道“太原的事情暂时告了一段落,可是真定府那边的情况,却极其危及,金军打倒黄河北岸也是早晚的事。”
“什么!那岂不是渡过了黄河,就打到京师了?”蔡薇儿一脸吃惊的说。
杨凡苦笑着点点头。
不料蔡薇儿撅着嘴哼了一声,“我看啊,这大宋的将领除了你之外,没几个是有用的,那边的军队可都是非常精锐的禁军,没想到这么不禁打,居然……咦?你不是想要去救援吧?”
杨凡没想到蔡薇儿这么聪明,人家都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为何眼前的女子却长着一缕缕发丝?还有些不信的伸手摸了摸,结果被一脸羞红的蔡薇儿打了下来,嗔怪道“大白天,想什么呢?”
“哎,整个黄河以北都在打仗,都在找援兵,想要去救援不是不可以,但是手里没兵啊,太原府的兵马根本不能动,真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呐……也不知道皇上看没看到我的密折,嘟囔了一声后,便枕着蔡薇儿的大腿,蜷缩着睡去。”
……
远在黄河以南的汴梁,虽然没有下雪,但是温度却依然冷的可怕,街上更是多了一丝萧瑟,行色匆匆的行人,低着头快速的走过,弄得原本就紧张的城里,多了一丝恐慌,有钱的富商,大多已经准备好了银票家产,陆陆续续的搬去了江南,只留一些家族子弟作为看守。
自从得知金人就快要打到黄河对岸后,开封城内的百姓就慌了起来,不过好在开封府的官差,不停的在街上巡逻,这才暂时压制了百姓的不安。
相比于懵懂的百姓,宋徽宗显然知道的更多,自从河间沦陷后,才华横溢的宋徽宗就病了,书画不动笔,美食美色也没心思了,唯一不变的是祷告太上老君的次数更加频繁了。
此时的坤宁宫外跪着几十号太医,大殿周围到处都是刀枪林立的皇城卫,而大殿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高俅、童贯、赵构、赵楷等人皆是低头不语。
而宋徽宗则是躺在床上,不时的叫喊几声,连日来的担惊受怕,再加上心里窝了一股股怒火,终于还是病倒了,虽然太医们都说不太严重,开几服药吃就好了,可是吃了后宋徽宗的病情,没有任何起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拉长,越发的严重起来。
显恭皇后给宋徽宗擦了擦脸上的汗后,心疼的说道“皇上,您不要想太多了,好好的调养身体吧,不然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啊。”说完就用手绢擦了擦眼泪。一边的韦贵妃、赵贵妃、则是跟着掉眼泪,躲在帘子后边的永福公主以及保福、嘉德、柔福、贤福、惠福等十九位公主更是伤心的望着父皇。
大殿内的檀香,不断的散发着一圈圈烟雾,太上老君像面无表情的俯视着殿内众人,宋徽宗浑浑噩噩的动弹了一下,双手无力的握住了皇后的手,“水……”
虚弱的声音,瞬间惊动了大殿内的所有人,梁师成健步如飞的端过水后,宋徽宗勉强坐起来喝了几口,然后就再也不喝了,弄得几个女人更是泪珠涟涟,照如此发展下去,皇帝估计是不行了。
就在殿内度日如年的时候,大殿外一声凄厉的喊声,吓得殿内众人一哆嗦,“前线战报!……前线战报!……”小太监说完后就跟头把式的往殿内闯。
原本已经坐起来的宋徽宗,差点没吓的掉下床去,只觉得头嗡嗡的响个不停,站着的众位大臣,闻言内心一沉,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