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的勇士-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珍珠就跟土疙瘩没什么区别了,真要到了那一步,谁也不敢关闭交易楼了,只能求着对方营业。
交易楼虽然没有直接插手干预战争,但却利用经济命脉给与夏朝致命一击,交易楼使用它们的珍珠源源不断的榨取夏朝物资和货币,然后再使用这些货币和物资去无限海洋岛国和百万山脉联盟跟他们交易,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咱们必须联手抵制交易楼。
凌侠把通货膨胀的危害对夏远文讲了一遍,听完凌侠讲述的事情,夏远文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说实话,他之前的确没有太过于关注交易楼,只注意粮价飙升带来的危害了,此刻听凌侠这么一说,他才明白交易楼此举的险恶用心,这简直就是绝户计啊。
看到夏远文已经认识到此事的威胁了,凌侠随后把话题一转,他建议让夏远文暂时裁军养兵,趁着现在的粮食还够用,立即削减兵力,等到龙九重和秋落北率领兵团返回西部战区之后,立即着手安排裁军事宜,只留下一个兵团驻守战区,其余兵力暂时转编。
除了常备驻守的防御兵团之外,多余的兵力暂时先转为预备役,兵团负责养殖畜牧,预备役负责开垦种粮,平时劳作务农,遇到战事在集结为兵,这样既能保持粮食自给自足,还不用担心外敌入侵,除此之外,扼制物品外流。
以西部战区此时储备的军粮,如果供养一个兵团,完全可以撑四个月左右,必要时可以实行一段时间的闭疆锁城,在此期间全民休养生息,只要利用好这四个月的时间,种植的粮食和养殖的畜牧全都可以收获了,只要收获一茬粮食和畜牧,就能挺过难关。
解决了军粮和物资暴涨的难题,凌侠让夏远文把关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写成告示,在西部战区所以的疆域内张贴公示,让大家都明白交易楼的险恶用心,与此同时,他俩还联名给夏远幽写了一封信,详述了通货膨胀的威胁,请朝廷以官方名义把其中利弊公之于众。
把联名信传出去之后,凌侠谢绝了夏远文的挽留,他要尽快赶回紫嫣疆,看到凌侠急于赶路,夏远文只得让他离去,临走之际,凌侠瞅了瞅部队的粮食,看到部队的粮食只够三天之用,他便向夏远文借了一百万担粮食,虽然夏远文此时也很缺粮,但依旧借给了凌侠。
跟夏远文提出告辞,凌侠骑马追上队伍,然后率领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紫嫣疆走去。
就在凌侠离开不久,西部战区境内贴满了抵制通货膨胀和珍珠兑换货币的告示。当天傍晚,夏远幽降下圣旨,朝廷控制的所有疆域内同时贴出了告示,内容跟西部战区的告示大同小异,也是详述了通货膨胀及变更货币的危害,号召夏朝子民全力抵制交易楼。
第四百六十八章 南宫鸿儒 上
禹夏疆!帝都皇宫!
帝君夏远幽正在御书房内批示奏章,忽然,门外司礼太监禀报,称南宫鸿儒求见,听到此言,夏远幽急忙亲自走到门口迎接,待他走出御书房的大门时,看到一名年过七旬,须发皆白,身穿正一品朝袍的老者站在门口等候,见到此人,夏远幽神情恭敬的将对方请进书房。
“外公,朕说过多少次了,您老年纪大了,不用遵守这宫里的繁文缛节,您怎么就不听呢?”夏远幽略带无奈的看着老者。
原来这名老者正是夏远幽的外公,南宫家族的掌权者南宫鸿儒,听到夏远幽略带责怪的声音,他笑呵呵的摇了摇头:“老夫明白帝君的心意,可是礼不可废,这帝都皇宫乃是咱们夏朝最尊崇庄严的地方,任何人来到这里都应心存敬畏,老夫和其余皇室宗亲皆不能例外。”
说到这里,南宫鸿儒从袖子里掏出一封密信,将密信递给夏远幽后,他捋了捋胡须说道:“这是密探从西部战区和紫嫣六座疆域内探查到的消息,夏远文那边因为听从了凌侠的建议,此刻闭疆锁城了,据说他在裁军复耕,鼓励境内百姓开垦种田,支持百姓养殖畜牧。
西部战区距离夏远桀占据的东部战区较远,单是行军赶路就得一两个月,而且中间还有咱们的地盘从中充当屏障,所以夏远桀无法突袭他那里,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他只要依靠现行的政策,用不了半年的时间,就能解决战区内粮食短缺的难题。
相较于西部战区,凌侠和宁儿公主控制的六座疆域也没有大碍,凌侠此子的确是一名难得的人才,雄霸呈上来的军报,想必陛下已经看过了,舟宁县城的里的倭寇名帅们跟凌侠斗了一遍,但是没有一个能胜过凌侠的,就连港宁一郎那个老狐狸也斗不过凌侠。
若不是最后事情雄霸和龙九重几人麻痹大意了,中了板垣纯二的诡计,我军完全可以凭借微乎其微的代价全歼倭寇,此战过后,雄霸对凌侠是极为推崇,盛赞其军事才干可媲美镇国公赢天,回想起凌侠之前的种种战绩,老夫或许猜到了先帝封他为天下第一勇士的含义。
除了军事方面的卓越才干之外,凌侠在治理疆域上也颇有建树,他掌控的那些疆域原本都是遭受天灾洗礼的灾区,但是经过他这几年的治理,几座疆域不但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就连境内民心也都被凝聚了,毫不夸张的说,那六座疆域被凌侠治理的足以媲美禹夏疆。
据探子回禀的消息,凌侠在率兵回防的路上就已经下达了指令,让紫嫣疆和其周围附属疆域控制内需,严禁物品外流,更重要的是那六座疆域在通货膨胀之前便开始大肆扫粮囤粮,后期更是拦截了黄水河漕运水路上的货船,囤积收购了巨量的粮食和各类军需民用物资。
单是凭借那些囤积的物资,就能够满足那六座疆域的内需,此刻坐镇这六座疆域的西城竹翁那个老家伙,这家伙带兵打仗不行,但治理疆域却是一个行家,他没有驱逐疆域内的交易楼,但是却逼迫他们以物易物,用物品交换物品,暂时绕开了通货膨胀的限制。
凌侠本身已经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了,如今他又收拢了绿竹翁和古修缘等一众文臣武将,这极大的增强了他的实力,不仅如此,六大疆域更是各自扩编兵力,从原本的基础上又招募了六个兵团的兵力,六大疆域内各驻守了一个整编兵团,这种实力,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撇开其它政绩不谈,单说此次通货膨胀,此子是第一个察觉情况有异,第一个想到交易楼和夏远桀扰乱经济命脉,第一个组织众方反击的人,实不相瞒,老夫之前也为曾察觉珍珠兑换金币这一方式带来的危害,但他却看透了其中弊端,若不是凌侠提醒,夏朝经济就毁了。
前几日凌侠和夏远文给朝廷上疏了一份联名信,信中,凌侠详细阐述了交易楼推行珍珠兑换金币的险恶用心,虽然没有提及到夏远桀,但根据东部战区允许流通珍珠的行为,老夫猜测交易楼应该是跟夏远桀走到一块去了,否则的话,他那边不会如此支持交易楼。”
听到南宫鸿儒的分析,夏远幽沉默了片刻,随后他走到书桌旁,从桌面上拿起一封密信,把密信递给南宫鸿儒,接过密信后,南宫鸿儒一脸疑惑的打开信笺观看,待他看完信上的内容后,原本平淡无神的眼睛里顿时露出一丝精芒,锋芒一闪,紧接着便恢复了平静。
把信笺叠放整齐,南宫鸿儒把密信交还给夏远幽,望着夏远幽沉着刚毅的脸颊,南宫鸿儒一脸平常的看着他,口中不疾不徐的问道:“夏远桀给陛下写了这封亲笔信,欲要跟朝廷联手剿灭境内军阀势力,并且点名要对付夏远文、凌侠、镇国公等人,不知陛下是何打算?”
“实不相瞒,朕有些动心。”此时御书房里没有外人,夏远幽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告诉南宫鸿儒,夏远文、凌侠、镇国公、包括那些闹独立的疆域,已经渐渐成了气候,再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朝廷的隐患,所以夏远幽打算和夏远桀联手。
夏远幽毫不避讳的说,夏远桀如今声望正隆,旗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麾下兵团已经扩招至近十个兵团了,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天下人才纷纷前去投奔,连之前辅佐南宫雄霸的东方先生都去投奔夏远桀了,如果朝廷跟他联手,定能把下面的那些军方给扫荡一空。
“陛下是想驱狼逐虎,利用夏远桀的势力剿灭那些军阀,但是…………………老夫想请教陛下一件事,一旦陛下同意和夏远桀联手,那就会开启内战,届时咱们自己人打起来了,那蚌源疆境内的那些倭寇怎么办?咱们都在忙着打自己人,谁去打倭寇呢?”
“这”夏远幽闻言后,陷入了沉思中。
第四百六十九章 南宫鸿儒 下
见自己说完之后夏远幽陷入了沉思,南宫鸿儒顿了顿,然后铿锵有力的说道:“夏远桀若是联合朝廷剿灭倭寇,陛下自应当仁不让的答应下来,可他却意图挑起内战,此举之用心比倭寇入侵更为险恶,倭寇尚未驱逐,疆土还没收复,朝廷岂能在这个时候引发内战?
夏远文也好,凌侠也罢,甚至包括赢天和那些独立疆域的军阀,他们虽然不服从朝廷调令,但大家都是夏朝人,这些人和陛下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同胞,不论这些人听不听从朝廷调派,但面对倭寇的入侵,他们全都拼死抵抗倭寇,没有一个人退缩躲避。
这些人只是和陛下政见不同,但却跟陛下同仇敌忾,陛下应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不论那些势力和朝廷闹的多么僵,但他们始终是自己人,关上门吵架吵的天翻地覆,打开门之后还是一家人,我们这个时候发起内战,最后获益的只能是倭寇,朝廷什么都得不到。
老夫虽然糊涂,但是有一件事却十分清楚,那就是倭寇此刻只是暂时修兵,他们此时正在蚌源疆内恢复元气,并不是战败投降退回岛国,放着那些烧杀抢掠的入侵者不杀,夏远桀却怂恿陛下对拼死抵抗倭寇的同胞战友下杀手,这等行径简直就是自掘坟墓之举。
眼下凌侠和夏远文几人的羽翼的确是渐渐丰满,势力也越越来越强,可是害怕他们的应该是倭寇,而不是咱们。他夏远桀的地盘紧临蚌源疆,可他居然放任倭寇从他眼皮子底下四处抢粮,通货膨胀之前,倭寇接连抢劫了蚌源疆周围数座疆域,夏远桀为什么不出兵追缴?
夏远桀公然征调军粮物资,直接引爆了粮食价格,害的百姓无粮可果腹。他推行交易楼的珍珠换金币方案,允许交易楼在其境内流通珍珠,这无异于将我夏朝百姓的财富拱手送于交易,按理说他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可他偏偏这么做了,此人行径诡异,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陛下只顾着忌惮凌侠和夏远文几人的势力尾大不掉了,是否担心过夏远桀的危害呢?夏远桀为了消灭异己,不顾兄弟手足之情,不思百姓生存之艰,不念同胞战友之义,居然妄图为一己私念而发动内战,若不是念及他前段时间剿寇有几分功绩,老夫说不定要骂他几声。”
“您老教训的有理,朕受教了。”恭谦了一句,夏远幽话锋一转,沉声道:“可朕也有苦衷啊,这些年咱们一直在打仗,不仅打空了国库,更是打伤了根基。大批的百姓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许多疆域变成了空城,咱们的士兵越打越少,地盘越打越小,朕心里着急啊。”
“着急也不能拿自己人开刀?国库空了,咱们可以慢慢积攒。根基伤了,咱们可以慢慢恢复。士兵越打越少是因为凌侠和夏远文的缘故吗?地盘越打越小跟凌侠和夏远文有关系吗?这些都是倭寇造成的,你不钻研如何报复倭寇,却盘算着开启内战,简直是糊涂透顶。
别人不知道夏远桀的性格品行,可你应该了解啊。洛水省河西府的战事才过去几天,你就忘了他做的那些事,若不是夏远桀临阵怯战,夏远铭王爷和那一个兵团的将士岂会全部殉国?引发通货膨胀,鼓励兑换珍珠货币,这些都是卖国亡国之行径,你怎能跟这种人合作?”
南宫鸿儒这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令夏远幽惭愧不已,听完南宫鸿儒这些话,夏远幽瞬间茅塞顿开,他一脸受教的点了点头,随后,朝门外吩咐道:“来呀,命执笔监将夏远桀这封密信的内容抄录三份,给凌侠、夏远文、镇国公三人各寄去一份,提醒他三人警戒。”
吩咐完这句,夏远幽走到书桌旁,拿出笔墨,表情刚毅的写下数行字“朕乃万民之主,身系江山社稷之安危,值此倭寇入侵之际,朕绝不与同胞手足为敌,国难当头应以驱杀倭寇为首要之责,而非开启内战自相残杀,兄若诚意联兵作战,朕自欣喜万分,但朕与兄长之联兵只杀倭寇,不伤袍泽,若允,朕即刻发兵,若否,你我不相为谋。”
写完亲笔信,夏远幽派人把这封信传递给夏远桀,待手下的太监们离去之后,夏远幽一脸敬重的望着南宫鸿儒,语气唏嘘道:“多亏您老帮朕把握方向,才令朕没有铸成大错,若朕真的与夏远桀联手开启内战,这大好的江山社稷,恐怕就要毁在朕的手里了。”
“陛下能有此觉悟,老臣就放心了。”南宫鸿儒一脸欣慰的看着夏远幽,语重心长的嘱咐道:“陛下乃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帝君,凡事都要以苍生社稷为重,切不可心存私念。要知道,帝君无私事,陛下不同于夏远桀之辈,他可以肆意使用阴谋诡计,任意摆弄权谋歪术,但陛下却不能,堂堂帝君应行正大光明之举,岂能与鼠辈同流合污。”
“朕受教了。”夏远幽肃穆凝重的点了点头:“夏远桀这件事上,是朕糊涂了,若不是您老点拨指正,朕差点做出昏庸无道之举。想到此事,再回想当初朕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羞愧汗颜啊。
如今朕终于敢面对过失了,之前这一切都是朕的私心作祟,朕日后定然诚心改之。您老请放心,从今往后,朕定当励精图治,勤勉政事,宽厚待人,任用贤良。朕绝不会把先皇交付的江山毁于一旦。”
“好好好!”一连喊了三声好,南宫鸿儒轻捋胡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陛下能有此决心,善莫大焉矣。”
“啪!”
名望疆总督府衙门正堂大厅内,夏远桀正表情阴霾的看信,他刚刚收到夏远幽给他回复的信件,看完之后,夏远桀气的把信笺撕碎,随后他狠狠拍了一下书桌,气急败坏的低语道:“夏远幽,你居然敢拒绝我,哼…………………既然你如此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第四百七十章 均田免粮 上
夏远桀本以为他放下身段主动跟夏远幽联兵,对方肯定会欣然接受的,毕竟此时他的实力最强大,不论是军力、民力、财力、声望,夏远桀在诸多势力之中绝对属于第一,可就是面对这么强横的盟友,夏远幽居然选择拒绝,朝廷不肯开启内战,这着实令夏远桀感到意外。
由于之前经历过因缺兵少将而被朝廷挟持的事情,所以夏远桀对麾下的兵力尤为看重,这段时间以来,夏远桀利用自己的声望大肆招募士兵,除招纳前来归附势力的兵马之外,他还从管辖疆域内疯狂扩兵,在他的扩招之下,其兵团增长至近十个,当之无愧的兵力第一。
有了这么多的兵马,夏远桀自然不肯消停了,他要的是执掌皇权,他要重返帝都皇宫,为了这一切,他什么代价都可以付出,原本他看中了夏远幽兵力匮乏,再加上夏远幽曾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他想借着平息内乱的借口跟朝廷联手开启内战,可没想到夏远幽拒绝了。
平复了一番情绪,夏远桀独自思忖了半天,傍晚时分,他将夏远幽和夏远途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