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655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655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膖型车上面。
    前面的车子只是为了让众人明白这十几年汽车的历史,而仅仅是十几年的时间,内燃机汽车已经从一个简陋的机器变得复杂。
    他们推销的不是刚开始发明的容易掉链子的三轮汽车,而是已经颇为成熟和实用的t型车。
    汽车流水生产线已经搭建,汽车制造工厂完全具备了批量生产t型车的能力,汽油也可以从东南亚和波斯湾的油田得到供应。楚云已经派了一队人马前去波斯湾考察油田的分布,相信很快就可以开发波斯湾的油田。
    虽说目前开采石油的技术令人捉急,但是开采浅层的油田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仅仅是浅层的石油,就足够上百万、上千万辆汽车使用。
    现在的问题是快速打开市场,向本土和海外同时输出汽车。
    法兰西的孔代亲王和王储路易十四对内燃机汽车情有独钟,他们还是如此近距离地听到对内燃机汽车的介绍,一头雾水。
    他们完全不懂内燃机的原理,唯一知道的是用金银买下它,学会使用汽车可是比制造汽车要容易多了。
    “我们可以买几辆这种汽车回去吗?使用大帆船应该可以轻松地将它们运回去。”孔代亲王代替路易十四向带领他们法兰西代表团的译员发问。
    “你们法兰西想要多少辆?”出乎意料的是,汽车制造厂的技术员正要寻找销路,以后还要占领欧洲的汽车市场。
    孔代亲王和几个法兰西的贵族对视了一眼,对方突然愿意卖车,这下他们不知道要买多少辆是好。
    他们低声讨论了一阵,最后决定直接为法兰西王室购买20辆t型车。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十几年还有大量的t型车被大帆船运到法兰西和其他欧陆诸国,垄断欧洲的新式运输工具的市场。这将是价值数亿两白银的市场,每年为本土带来大量的收入,而收入又转化为对新技术的研发资金!
    另外一边勃兰登堡公爵对船舶用蒸汽机很感兴趣,蒸汽铁甲舰的动力秘密似乎揭露了。
    不过想要生产铁甲舰还没有那么容易。
    勃兰登堡公爵正在和船舶用蒸汽机的技术员交涉,想要购买蒸汽船的动力系统回去进行研究。
    “这是非可出售产品,请恕我们不能够出售。”
    负责介绍船舶用蒸汽机的是帝国造船厂的技术员,他们对勃兰登堡公爵想要购买船舶用蒸汽机明确表示拒绝。
    内燃机汽车的出售已经相当于用部分技术泄露的危险来交换市场了,而船舶用蒸汽机还不想要对外出售。
    “那我们可以购买成品的蒸汽船吗?我们在马六甲看到的那种蒸汽船就好,20万两白银?30万两白银?还是50万两白银?”勃兰登堡公爵问道。
    “公爵大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技术保密的问题。”帝国造船厂的技术员说道。
    勃兰登堡公爵见对方始终不愿意出售作为大杀器的蒸汽铁甲舰,很明显对方还想要垄断船舶用蒸汽技术更长的时间,但凡是涉及到军事领域的核心技术都没有用作商品。
    “好吧。”勃兰登堡公爵有些无奈,随即他又询问了是否能够购买蒸汽机车,对方还是拒绝了。
    只有内燃机汽车这种民间需求量和利润空间巨大的商品被允许出售,而想要仿造出内燃机并发展成运用于轮船、火车上,恐怕几十年的时间都做不到。
    除了诸如内燃机汽车、船舶用蒸汽机等最为引人注目的展品,各国的使节团还对收割机、割草机、条形播种机、蒸汽犁、缝纫机、橡胶等新产品有兴趣,其中大部分都是可以出口,他们也下了不少订单。
    这些使节还只是初次前来,不可能携带很多的金银,他们下的订单有限。
    真正下订单的反而是本土的大商人,这次万国博览会只是初步打开海外的市场,而目前本土才是消费大户。
    一些阔绰的华夏商人直接要下了数以百计的播种机订单,其出手阔绰之处让克里斯蒂娜、伊琳娜、柯普吕律等人都为之感到惊奇。
    茶叶、瓷器、香料、丝绸这样的传统商品仍然大受欢迎,其销售量还要在工业品之上。仅仅是展览的茶叶种类就有上百种,下单订购茶叶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原因很简单,工业品的市场还很小,茶叶、香料可是日常生活少不了的商品,市场巨大,仍然占据了所有贸易总额的大头。
    但这只是工业品市场份额反超农副产品的开始。
    还有一些很新奇,但是不怎么显眼的展品,如果不留意可能会被忽视。
    “这是‘罐头食品’?可以延长食物的腐败时间?”注重航海的尼德兰人率先发现了马口铁罐头的存在,他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
    大航海时代缺乏新鲜食物导致的坏血病和其他疾病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大问题,成千上万的水手和士兵因为坏血病死亡。如果能够拥有保存新鲜食物的方法,无疑可以减少许多航海人员的伤亡。
    “没错,保质期较长的罐头食品可以将食物的质量延长三个月到三年不等。”技术员说道。
    “我们想要这项技术!”尼德兰人惊喜地大叫。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我们不卖技术
    “尼德兰人好像发现了什么好东西,我们过去看看。”
    西班牙大使刚定下一批茶叶和香料,他们发现附近的尼德兰人大呼小叫,好奇之余走过去询问。
    尼德兰贵族还在想办法买到马口铁罐头技术。
    罐头技术也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涉及到高温杀菌、密封技术,而万国博览会展示的是成品,而不是制作马口铁罐头的一系列机器。
    内燃机也是如此,直接有个成品,而没有精密的生产机器,想要仿造,花费的时间不知道要多少年。
    “我们不出售技术,我们只出售商品和理念。”技术员说道。
    言外之意就是要买罐头,可以让工厂生产给你,而且你也知道了有马口铁这种产品存在,能不能够仿造生产出来就是你们的本事了。
    尼德兰人有些着急,他们拿到马口铁罐头就能够研究出马口铁罐头的生产技术了吗?
    如果只是用马口铁制造一个一模一样的罐头容器当然容易。
    问题是他们甚至还没有发现细菌是导致食物腐败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在将食物装进罐头容器之前需要进行高温杀菌、脱水等流程,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够在将食物装进去后做到密封,更不知道密封前还需要将罐头里面的空气排空。
    缺乏这些知识,他们要研究出背后的成套技术恐怕难之又难,哪怕他们知道有这种产品存在。
    “你们发现什么好东西了?”西班牙贵族走过来,向尼德兰人问道。
    “一种可以让食物保持新鲜长期不变质的罐头,你们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吧?”尼德兰人拿着一个罐头,对西班牙人说道。
    西班牙人也注重航行,他们听说这个时代有密封罐头出现,立刻领悟到了它们的价值,双眼瞪大:“购买生产这种罐头的技术需要多少金银?”
    “技术乃非卖品,罐头倒可以出售。”技术员无奈地说道。
    这些欧洲人眼光毒辣,一下子就想到了食物罐头的价值之所在,而且一开口就想要直接买下技术。
    “我们从这里购买罐头,等运回欧洲都变质了,完全丧失了其保存食物的作用。除非是在我们本土生产,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其功能。”西班牙人怂恿道。
    “对不起,我们在伦敦城也有工厂,当地的工厂可以生产罐头食物,你们直接向伦敦城的工厂购买罐头,不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批量运输到尼德兰或者西班牙,我想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困难。”技术员还是坚持原则。
    听说华夏人在伦敦城设立的工厂可以生产食物罐头,他们顿时无话可说,从伦敦购买食物罐头的确很方便。
    但是,这样一来所有尼德兰海军、西班牙海军的食物罐头供给全都要掌握在华夏人的手中,如果双方爆发战争,华夏人完全可以切断食物罐头的补给。
    “华夏人似乎打算授人以鱼,而不打算授人以渔。”
    “不过就算是有了食物罐头,我们的海军还是没法打败他们的铁甲舰。”
    尼德兰人、西班牙人想要购买生产食物罐头的技术不成,以后想要为他们的海军水手提供保质期足够长的食物还要花钱向华夏人购买,不由有些沮丧。再想到即使拥有食物罐头,也无法决定海战的胜负,他们更加沮丧。
    “我们想要购买蒸汽船,我们奥斯曼帝国有的是钱,可以用你们造价的三倍乃至五倍购买蒸汽船。”
    “发电机,我们需要,电报也要,只要我们有钱就可以购买了是吧?”
    “金银不是问题,我们奥斯曼帝国会如期如数支付金银。如果有可能,我们想要雇佣你们的技术人员到我们奥斯曼帝国传播知识。”
    大维齐尔柯普吕律厚着老脸,想要从万国博览会买到一些核心技术甚至是高薪聘请技术人才。
    他从对工业文明一无所知,到开始有些了解,大致知道哪些技术是核心技术,而哪些技术可有可无,或者说暂时没有那么重要。
    然而这位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东方说话并不怎么管用,再多的金银也无济于事。
    万国博览会只出售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不出售技术,而且核心的工业品也不出售,只做参观。
    即使明白一些核心工业品的用途,但是他们也无法知道如何生产出来。比如发电机,他们不知道电磁学的原理,就不可能凭借发电机的外观仿造出发电机。
    没有发电机和明白电流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没法发明电报。不同技术之间相互交叉,没有掌握前置技术,仿造难度如同登天。
    不只是尼德兰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受阻,波斯皇帝开口也不好用,一些核心产品和工业产品背后的技术就是不出售。
    就像是有一样东西你明明知道很好,可是不知道怎么生产,只能够花钱找别人买,而且别人卖不卖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这种感觉相当不好受。
    万国博览会的会场,水晶宫里面川流不息,一直持续到了中午,众人还无法看完所有的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人群开始到外面暂时用餐。
    礼部为万国使节团准备了餐车,他们可以在水晶宫后面的花园休息。
    “他们的条形播种机十分有用,估计能够有效提高播种的效率,进而提高粮食的产量,我们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有几种产品叫做橡胶鞋和橡胶雨衣,可以防水,这是相当神奇的东西,穿在身上即可以防水防雨。也许以后可以给火枪手装备,这样一来就不会面临着雨天火绳枪失效的窘境。”
    这些使节分享自己在水晶宫里面见到的新奇事物,有一些新出现的工业品还真的很有用,甚至可以用在军事上。
    食物罐头可以用于水手或者陆上的士兵,而橡胶雨衣用于火枪手,就看怎么使用了。
    “不过很可惜,华夏人只愿意出售成品,而不愿意出售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即使是成品,他们也多有限制……”大使们说到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些头疼。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历史时刻的合照
    诸国大使抱怨没法买到一些感兴趣的核心产品以及技术时,楚云也在和各地的要员就餐和讨论各个行省的工业建设的事情。
    “横滨已经有一座民用造船厂,蔚山也可以修建一座民用造船厂,一同开发北海道渔场,为本土提供更丰富的菜单。”楚云打算在高丽行省和东瀛行省兴建渔业。
    北海道渔场就在北边,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个天然渔场,未免有些浪费。
    “南洋那边也需要有足够多的船只,蒸汽船和木制帆船都要修建,将南洋种植园的橡胶、棕榈油、蕉麻、水稻、椰子运到本土。还有文莱和苏门答腊需要开发更多的油田,为本土提供更多的石油储备。我们已经派出了石油专家前往波斯湾勘探当地的油田,如果在波斯湾勘探到新油田,就暂时放慢在南洋开发新油田的步伐,将重心转移到种植园。”
    “西域和大草原的牧场应该加快杂交育种了。可以引进欧洲或者西亚的一些马匹牛羊,改良品种,提高牲畜的净重,提高畜牧业的产量。”
    “波斯湾那边主要发展石油产业,印度则生产粮食、棉花、黄麻和煤炭。大洋洲的据点可以发展畜牧业,尤其是提供羊毛,当地铁矿石也很丰富。”
    各个行省都有各自的发展重点,楚云将本土变为工业基地,而四周利用各自的资源为本土提供农副产品和矿物资源,将原材料运回本土后可以加工成为工业品。楚云也有些偏爱于本土的发展,而将其他地方当成了资源提供地。
    其他的行省也只能够服从本土这样的安排,他们需要从本土获得技术以改善各个行省的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各个行省本来就有各自的区位优势,合理分工和运用各地的资源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很多地方的要员只关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楚云要看到全球的资源分布,为以后进行准备。他也只能够做到这里。
    众人听着点头,偶尔还记笔记。
    万国大使们用餐的地方距离楚云训话的地方并不远,他们见楚云和一群帝国官僚在交谈,不知道交谈内容是什么,不禁感到好奇。
    “他们在说什么?”
    “可能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吧,我们休息完毕后还要继续参观水晶宫的展品,还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我们没有参观。展馆里面的产品应有尽有,不少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新品,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看他们的商人出手阔绰,订单经常是几百两、几千两银子,而且还是用纸币来进行交易,似乎完全不用担心交割的问题。”
    “所以万国博览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国际贸易平台?我们可以见到最新的工业品和进行购买?”
    “如果只是这样,我想对方不一定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邀请各国的使节到来,也许他们还有另外的目的。”
    万国大使们在闲谈着,他们作为这次万国博览会下单的主顾之一,在万国博览会后面的花园受到了优待,还有专门的冰水供给。
    不只是万国大使们,来自各个行省的大商人也在花园休憩。
    这里的花园完全按照东方园林风格修建,还有凉亭,倒也算是比较惬意。
    “各位,我们来拍一张合照,来纪念工业时代的到来。”
    楚云在那边和诸省要员用餐完毕,走过来邀请诸国大使和本土要员进行合照。
    摄像机技术也在水晶宫中展示,不少万国大使们已经领略到影像技术的出现——虽然不甚明白,但是他们知道了拍照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们的荣幸!”
    诸国大使们参观了水晶宫的部分展品,对东方的帝国更加敬畏,此时见楚云主动邀请,纷纷站起来答应。
    摄像师早就扛着笨重的三脚照相机出现,并且调光,这一张照片的分量可是相当之重,无论历史意义上还是参与合照的人员的身份。
    这张历史性的照片将在水晶宫正前方的大理石石阶进行拍摄。
    楚云就在前排,站在前排的还有帝国六部的部长、各国使节团皇帝、国王级别的人——联合王国女王索菲亚、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波斯帝国皇帝阿巴斯二世、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孟加拉国王卡西姆。
    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则是使节团身份较低的成员。
    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柯普吕律本来还瞧不起丹麦、葡萄牙这样的二流王国,但他还真的不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