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641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641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艘万吨蒸汽巨轮并不是军事用的战船,而是用来铺设海底电缆的布缆船——东方号。
    这是楚云建造的第二艘蒸汽船,服役时间十年出头,主要海域的海底电缆都是由它进行铺设,海底电缆从京城到江户、巴达维亚、加尔各答,终于到了伦敦城。
    除了东方号巨轮以外,它的身边还有两艘几百吨的风帆护卫舰。
    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航行并不安全,东方号没有安装火炮,两艘风帆护卫舰是用来保护它,使其能够顺利完成海底电缆的铺设工作。
    伦敦城是亚欧海底电缆工程的终点。
    此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东方号只能够绕道风暴角到来伦敦城。
    亚欧海底电缆工程第三期是要从伦敦城出发,将海底电缆铺设到地中海的埃及,与从京城延伸到埃及的电缆路线连接起来,彻底连接东亚和西欧。
    “欢迎你们的到来。”
    西方公司的董事黄秀山听说东方号到来,带着一些人前来迎接。
    他奉了上头的命令,直接在伦敦的工业区开工生产电缆、继电器等产品,以供铺设海底电缆使用。
    几千公里海底电缆的重量很惊人,所以东方号并没有自己载着几千吨的海底电缆来到伦敦城。
    以后还要在欧陆上铺设陆上电缆,直接在伦敦工业区生产更加合适。在各地铺设电缆,相当于控制了各地的通讯,甚至可以监听各国使用电缆通信时候发出来的信息。
    “走南非风暴角的航道真是漫长,虽然对我们这种体量的船只来说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是花了太多的时间。”
    东方号的船长带着一群水手下船,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到达西洋。
    “没错,每次我们走风暴角的航线都很痛苦,还有可能会遇到大西洋上的风暴,不知道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什么时候才能够开通。”黄秀山深有同感。
    “我们东方号抵达红海将海底电缆交到埃及的工程队手中,他们似乎也准备在埃及招募劳工开始挖掘苏伊士运河了。估计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苏伊士运河的挖掘。”船长说道。
    东方号蒸汽船暂时在伦敦停留,同时往巨轮上面搬运海底电缆。
    海底电缆的重量有几千吨,要将如此沉重的海底电缆运到东方号上面也是一项费力和壮观的工程。
    不少居民都来到码头围观,对一卷卷粗大的电缆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然。
    还是有少部分识货的,比如长期在东方京城待过的索菲亚女王。
    她甚至亲眼目睹过东方号的铺设作业。
    莫非可以直接和东方进行电报通讯了?
    索菲亚在楚云离开之前便听说很快海底电缆就要铺设过来,她以为已经可以通过电报与楚云进行通讯,于是特意找王室的大臣去召见东方号的船长。
    如果只是通过来往东西方的商船进行联络,从发出信件到收到回复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在正常不过了。
    而使用海底电缆通讯,只需要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够让对方知道。
    “女王陛下,目前海底电缆已经从孟买铺到了埃及开罗。我们东方号受到陆地的阻挡无法进入地中海,所以绕道风暴角抵达伦敦城。第三期的海底电缆铺设将会从伦敦城出发,将电缆铺设到开罗,预计半年后就可以进行东西方之间的通信对话。”船长见到索菲亚,在她询问了海底电缆工程之后,这般答道。
    “还要再等半年的时间么……大西洋和地中海并不算太平,我们和西班牙、尼德兰的冲突还在继续,为了保护东方号的安全,我将两艘皇家舰队的船只分派给你们。”索菲亚说道。
    “多谢女王陛下。”东方号的船长没想到索菲亚竟然如此慷慨。
    皇家舰队派出两艘船只,基本上是无偿帮忙,获得不了什么好处。
    索菲亚已经有些等不及要和楚云通讯了,毕竟一个人待在西洋有些寂寞。
    东方号的船长离开后,侍女正好找到索菲亚:“女王陛下,小公主又哭闹了,估计要见到您才会安静下来。”
    东方号在伦敦城装填了几千吨重的海底电缆和补给了大量的煤炭,在许多人的亲眼目睹下、在两艘华夏风帆护卫舰和两艘皇家风帆护卫舰的带领下,前往地中海,进行亚欧海底电缆大工程最后一段的铺设工作。
    当最后一段海底电缆铺设完毕,东方京城的命令将可以通过海底电缆传达到电缆沿线任何一座重要的据点,巴达维亚、马六甲、加尔各答、开罗、伦敦,都笼罩在京城的通讯范围之内,控制的力度无疑更大。
    东方号巨轮有四艘风帆护卫舰途径西班牙人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不过西班牙的军舰见冒着黑烟、挂着龙旗的东方船只,他们不敢袭击这么一支船队,就放任东方号进入地中海。
    第五舰队舰队在雅典成立,九州军在地中海也有一支力量。
    马耳他岛的医院骑士团也表示效忠,因为是楚云而不是教皇帮助他们夺回了罗德岛。
    威尼斯人也隐隐站在雅典这一边,让西班牙、法兰西的地中海舰队无法在地中海纵横,他们也要顾及很多的东西。
    东方号巨轮进入地中海之后,率先来到马耳他岛,这里将会成为亚欧海底电缆线路的一个中转站。目前这个中转站还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将来的作用肯定是很大的,因为从这里可以向雅典、罗马等希腊、意大利地区延伸电报线路,直到所有国家、地区都被海底电缆所覆盖。
    “如果将这种粗线接到埃及,那么我就可以和我的妹妹联络上了?这可真是好东西!”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对东方号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听说从此地中海世界可以直接和东方即时联络,大为吃惊。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十万埃及劳工
    “柯纳尔将军,苏伊士运河公司要招募10万名埃及劳工来进行这一项伟大的计划——建造一条伟大的航线,为东西方贸易缩短至少5000公里的行程。招募劳工的事情,需要您的帮助。”
    几名主导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华夏商人找到了控制开罗以及下埃及地区的威尼斯将军。
    第一次地中海大战,孙传庭率领六国联军远征埃及,洗掠了开罗城,同时将开罗城所在的下埃及地区划分给威尼斯人。
    第二次地中海大战,楚云逼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君士坦丁堡条约》,让奥斯曼帝国正式承认下埃及地区被威尼斯统治。
    威尼斯人获得了下埃及这个殖民地,作为回报,在地中海世界的事务中站在华夏这一边,同时在开掘苏伊士运河一事上给予华夏商人帮助,并承认华夏对苏伊士运河的一切权力。
    华夏这边经过了长期的筹备,终于组建了苏伊士运河公司,利用大帆船将董事、职员、技术工人和机器经过印度洋运到埃及,准备正式开掘苏伊士运河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在进行势力勘探后,一条南北垂直的人工河蓝图跃然纸上。
    万事俱备,在机器还不够发达的时代,开掘大运河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工。苏伊士运河公司第一时间找到统治下埃及地区的威尼斯人。
    招募大量的埃及劳工,还需要威尼斯人帮忙。
    “嘶……10万劳工,数量会不会太大了一些?10万人光是吃喝就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开罗的柯纳尔总督见华夏商人一口就要10万埃及劳工,不禁为他们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我听说几千年前统治埃及的法老命令几十万人修筑金字塔,既然几千年前就能够修筑上百米高的金字塔,那么招募10万劳工开掘苏伊士运河没有任何的问题。运河的北段基本上是一片盐碱地,中段又是一片沙漠,要在10年内完成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我看仅仅是10万劳工还不足够,以后再根据工程的需要招募新的劳工。”华夏商人说道。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打算出怎样的价钱来雇佣开掘苏伊士运河的劳工?”总督柯纳尔问道。
    “埃及地区一穷二白吃不起饭的自由民很多,沦为奴隶的人也很多,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还能够有什么怨言?”华夏商人说道。
    柯纳尔听到对方这么一说,就明白对方想要招募那些埃及地区最贫困的一批劳工,基本上只管饭,不想怎么出钱。
    怪不得对方会派遣商人前来负责修建苏伊士运河的事情,没有人的算盘会比商人打的更加精明,他们会想办法以最小的代价来建成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长度预计在上百公里,在得到了部分机器的帮助下,仍然需要10万人花费10年的时间来进行修建,中间可能还要将劳工的人数再加10万。
    就算是维持平均10万劳工的人数修建10年,若需要向每一个劳工支付10两白银的报酬,那么整个工程仅仅支付给劳工的费用就要1000万两白银。
    为了缩减成本,商人肯定会先设法砍掉支付给劳工的费用,想方设法削减项目的成本。
    “柯纳尔将军,我们和威尼斯共和国议会签有协定,在我方开掘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威尼斯应当给予我们慷慨的援助。你们统治的下埃及地区占了埃及的多数人口,埃及地区除了马穆鲁克贵族以外十分贫穷,拿出10万廉价劳工供我们修建苏伊士运河应该不成问题吧?”华夏商人追问道。
    “当然没有问题,我会让一些马穆鲁克贵族在他们的辖区招募足够的劳工带到你们那里。应该会有人为了一口饭吃帮你们干活,而且数量还不少。”柯纳尔说道。
    “那么有劳您了,这一份心意还劳烦您收下。”华夏商人将沉甸甸的袋子放在了柯纳尔的桌子上。
    柯纳尔当面打开袋子,露出金灿灿的小黄鱼,赶紧又合上:“这怎么使得。”
    “怎么使不得?以后补充劳工的事情还要落在您的身上。”华夏商人说道。
    “这样……我会尽快安排下去,一定能够招募到你们想要的劳工。”柯纳尔拿人手短,加上双方签有条约,肯定是要帮助苏伊士运河公司招募到10万埃及劳工。
    下埃及地区的威尼斯统治者很快向各地的马穆鲁克贵族下令要他们各出一部分劳工参与苏伊士运河的建设。
    “运河公司招募劳工,只要有体力,就有一口吃,你们这些流浪汉快点报名,不用整天饿的皮包骨头。”
    “犯人也可以前去挖掘泥土,可以减刑!”
    下埃及地区因为大规模招募劳工的时候而闹得沸沸扬扬,在当地身份低贱的流浪汉、罪犯、奴隶率先被招募。
    这些人本来就有一顿没一顿,尤其是罪犯。统治这里的威尼斯人也很精明,他们并不想要花钱来提供饭菜给罪犯,而是将他们赶去继续苏伊士运河,既可以让华夏商人给他们供给饭菜,又可以卖给华夏商人一份人情。
    为了准备10万劳工的饭菜,伙食的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北段是一片盐碱地,中段是一片沙漠,要在恶劣的地形中供给10万劳工伙食,注定了这些运河劳工的伙食不会怎么样,估计只能够勉强温饱。
    苏伊士运河公司一方面找威尼斯统治者要求提供10万劳工,另一方面找到埃及本地的伙食供应商,让他们准备为这一个流动的“城市”提供水源和粮食。
    许多埃及商人为这一个庞大而持久的伙食补给项目进行竞标,他们争的头破血流。
    在十年的时间内为10万劳工供给淡水和饭菜,这可是价值上百万两白银的生意。要是拿下这笔生意,他们也许可以成为埃及屈指可数的粮食商人。
    “我们的粮食供给决定交给三家商人,中途如有任何一家缺斤少两,我们将永远停止与该家商人的合作。”华夏商人最终宣布了中标的埃及商人。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华夏骑兵在埃及
    “你们这家伙,安静、安静!”
    几个家财万贯的华夏商人看着下方闹哄哄的埃及劳工,他们的眉头紧皱。
    这里简直比菜市场还要嘈杂。
    十万的埃及劳工聚集在开罗,苏伊士运河公司以极低的工资雇佣他们,基本上让他们只有口饭吃。
    要在接下来长达10年的漫长工期里管理好十万劳工,十分困难。
    “每十个人编成一个小组,选一个劳工当组长,每十组为一个营,每十营成一个团,每十个团成一个旅。”
    华夏商人将10万埃及劳工分成了10个旅,按照军事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底层的组长由劳工担任,营、团、旅的指挥者由埃及本地的马穆鲁克贵族担任。
    也许这些劳工并不害怕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华夏商人,但是绝对害怕他们本地的贵族老爷。
    为了让马穆鲁克贵族帮助自己管理劳工,华夏商人给予他们一些报酬或者商业上的优惠。一些有声望的马穆鲁克大贵族担任旅长,而劳工营长、团长由这些大贵族指派手下的小贵族或者手下担任。
    马穆鲁克贵族掌管了埃及地区的各个村镇,以后华夏商人还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
    马穆鲁克贵族也极其需要东方的香料、茶叶、瓷器和其他的工业品,他们很乐意通过修建苏伊士运河这一件事情与华夏商人建立联系。
    虽说孙传庭曾经率领六国联军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但是一部分马穆鲁克贵族已经换了主子,从奥斯曼帝国变成威尼斯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商业利益。
    由马穆鲁克贵族对他们进行直接管理,华夏商人和工程师就可以专心于苏伊士运河本身的修筑,攻克修建大运河的技术难关,而不是陷于与劳工之间的冲突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劳工并不听话的话,就让马穆鲁克贵族教训他们。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公里,北起地中海海边一座小村子,以后可以开拓成为港口,南至地处红海的苏伊士城。运河宽度大约为100米,深度则为15米,预计以后可以通行5万吨以上的巨轮,足够满足未来50年的使用。若是50年之后出现更大的巨轮,到时候再进行扩建工程即可。”
    来自华夏的工程师在地图上比划,在正式开工之前,他们进行最后的检查。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师以及10万埃及劳工,如果工程在规划初期一开始就出错的话,那么砸入项目之中的资金可是收不回来了。
    “军主大人已经确定过这个项目没有问题,可以开工。”华夏商人得到楚云的同意,楚云根据后世的经验笃定修建苏伊士运河很有必要,而且可行。
    苏伊士运河公司在招募到足够的劳工,以及找到了粮食供应商以后,终于开始了为期十年的苏伊士大运河的修筑大工程。
    没有人想到接下来十年,超过10万埃及劳工为这一条国际大运河牺牲。
    粮食和淡水供给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疾病带来的伤亡,伤寒、霍乱、支气管炎、肝炎、肺病、赤痢等疾病夺取了大量劳工的性命。
    而埃及的卫生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没有合格的医生,而华夏商人带来的医生仅仅是为了治疗自己人都费劲。
    这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正式开始挖掘苏伊士大运河之际,一队华夏骑兵乘船从印度洋来到埃及。
    这是一个500人的小型骑兵团,他们进驻埃及,目的是为了保护所有在埃及的华夏人的安全,以及保护亚欧海底电缆工程埃及段、苏伊士运河的安全。
    这一支骑兵部队骑着高头大马,他们背着火枪,腰间有佩剑,他们率先来到开罗城报到。
    有着东方面孔、身穿统一制服的华夏骑兵出现在开罗的街头,开罗的威尼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埃及商人都好奇而又充满敬畏地看着精神抖擞的华夏骑兵。
    埃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