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539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539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人接收不列颠,东方人也不一定愿意继续带着他一起玩。
    “孙先生你说的不无道理,实在是皮姆、汉普顿等人惹怒了我,以至于我气急败坏。目前我们国王军已经有6000人,还有经过短暂训练的皇家近卫团,他们的战斗力比起依靠民兵和普通市民担任主力的议会军更强,我相信凭借我们的力量也能够打败议会军。我已经设好宴席为你接风洗尘,请跟我进来。”查理一想是这么一个道理,议会让他感到厌恶,可是他不能够这么快就依赖于东方的军队,要是他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够平叛,以后岂不是会有一群又一群的贵族和议员反对他?
    孙传庭跟着查理一世进到市政厅,发现里面的确在准备盛大的宴席,仆人正在将各种烹饪好的飞禽走兽摆到餐桌上,还有来自西班牙、法兰西的葡萄酒。
    孙传庭看到他们这么奢侈的宴席,一点也不像是应该有战争之前应该有样子。
    要是九州军的军官在发动战争的时候这样子被楚云知道的话,一定会被狠狠地训斥一顿,绝对不会和查理一样还大设宴会。
    “假如我的军队战败,你们最后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吧?毕竟我们签有条约,而我是你们最忠实的合作伙伴。至于议会那些人诸多诉求,要是让他们当权,一定会对你们多加刁难。”查理一世在宴会举行后还是不放心地向孙传庭确认。
    这次他是单独低声向孙传庭询问,孙传庭见左右没有人,于是答道:“真的到形势对国王您不利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一定会挺身而出。”
    “那我就放心了。哈哈,看来我选择与你们进行合作是正确的选择,等我平定了议会的叛乱之后我们将会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你们也将是我查理最忠实可靠的伙伴。为了我们的胜利和未来,干杯!”查理一世心情大好地与孙传庭碰杯。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奇袭伦敦城
    诺丁汉城外一片杂乱,国王军的旗帜五花八门,从各郡征召而来的贵族和民兵正打算进行战略转移,前往保王势力更加强大的西南部。
    “议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统率大军从伦敦城向北进发,现在议会军抵达北安普顿,距离我们大约只有50英里左右,根据我们探子获得的情报,他们的人数从10000人上升到了将近20000人”皇家近卫团的团长阿斯特利在一张羊皮纸地图上比划议会军的所在位置和国王军所在的位置。
    因为不列颠的面积并不算大,之前双方都在积蓄力量,所以战争才姗姗来迟,当真正开始军事行动的时候双方的军事行动很快,只需要几天的时间2万议会军就在北安普顿列阵扬威,要求国王“回心转意”,接受议会的条约。
    “怎么这么多子民愿意支持皮姆、汉普顿他们他们一下子就有了20000人,而我们只有6000人?”查理一世在口头算了一笔账,怎么也觉得不对劲。
    议会军战争动员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保王派的贵族和军官不由在心里想,还不是因为国王您将一手好牌打烂才会导致议会军膨胀的这么快么?
    “如果我们向西部的什鲁斯伯里行军,在当地和威尔士招募士兵,我们的士兵数量可能会和议会军差不多,获得取胜的机会。西部郡的百姓可是拥护国王您的统治。”阿斯特利指着西部地区说道。
    “暂时向西部撤退吧。”查理一世同样害怕会被议会军打败,并且被议会俘虏。
    虽说皇家近卫团的战斗力比起议会军的民兵要强,但是以6000人的国王军对付20000人的议会军,查理一世的心里确实没底。
    次日,查理一世自知势单力薄,遂率领士兵离开了诺丁汉,并在7日后抵达什鲁斯伯里安营扎寨。
    议会军的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闻讯离开了北安普顿,同样率军西行,他既跟随查理一世的行动,又不愿意爆发决战,想要通过威慑的方式让查理一世主动求和。
    也就是说埃塞克斯伯爵带领的议会军始终与查理一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断派遣使者要求国王接受议会的大抗议书。
    孙传庭跟随着国王查理到达什鲁斯伯里,在这里国王不断地在中西部的一些郡和威尔士招募士兵。查理一世抵达什鲁斯伯里大半个月之后,形势开始发生了变化。
    国王查理和他手下的大臣们判断没有错误,国王受到中西部不少郡的拥护,在国王振臂高呼下,封建地主、天主教贵族及其随从骑兵纷纷前来投靠。国王的数量从6000人迅速攀升到15000人,而且数量还在上升。
    这些人到来以后被编制入王师之中,按照贵族身份的高低和国王查理的任命职位。
    “议会军的总司令优柔寡断,耽误了最佳的作战时机。如果他们在我们从诺丁汉撤退的时候,选一支精锐紧追不舍,我们的军队就没有壮大的机会。”孙传庭在巡查国王的军队时,对皇家近卫团的团长阿斯特利说道。
    阿斯特利同时是国王的首席军政官,鲁珀特亲王的老师。
    “孙先生,你可知道我们王师最大的凭仗是什么?”阿斯特利说道。
    孙传庭皱眉,国王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莫非是国王的身份?”
    “不错,国王失败了一百次还是国王,不列颠不能没有国王。即使国王战败,他只要振臂高呼,那么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和骑士拥护他,他可以不断地宣布对方是叛逆,一次次地号召各地勤王。也就是说国王可以失败无数次,但是议会只能够失败一次。驻扎在不远处的埃塞克斯伯爵一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即使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他不能够将国王打的很惨,不然国王秋后算账,他也逃不了。唯一之计就是让逼迫国王亲自承认大抗议书,才能够从契约精神上巩固他们胜利的成果。”阿斯特利解释道。
    孙传庭倒是没有想到不列颠人对于国王的存在这么纠结,要是放在中原大地,一旦对皇帝宣战就是你死我活了,哪里会有可能把皇帝打败以后还让他世世代代当皇帝之理?
    议会对于国王的纠结这简直是在给查理一世翻盘的机会,议会军完全是处于束手束脚的状态,他们可以打败国王,但是不能够彻底打败国王。
    这已经不是军事上的事情了,而是思想和传统文化决定的。
    “我只是站在行军列阵的角度上看待这次的战争既然议会军缚手缚脚,国王麾下的兵力越来越多,我们是否可以组织主力暗中离开什鲁斯伯里,以伦敦城为目标展开一场突袭行动,一举攻陷议会之所在?”孙传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和你有着同样的想法,我们的兵力已经超过了15000人,剔除其中的老弱病残,我们可以组织11000人的步兵和将近3000人的骑兵合计14000人快速向伦敦城进军。如果从这里出发,加上沿途攻城拔寨和解决追兵,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攻克伦敦城。”阿斯特利说道。
    “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这就前去拜访国王。”孙传庭也想要让查理一世尽快地赢得战争,重新恢复秩序。
    孙传庭和阿斯特利制定了一个月平定叛乱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很简单,主力部队秘密离开什鲁斯伯里,留守几千老弱病残欺骗议会军。当议会军反应过来并进行追赶的时候他们已经迫近伦敦城,给予议会军巨大的压力,然后在野外的会战中击败匆匆回援的议会军,然后从容地对伦敦城进行合围,威迫议会投降。
    查理一世听到两人的建议后,双眼放光,当机立断,执行奇袭伦敦城的计划!
    就在议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消极等待之时,已经壮大的国王军主力秘密离开了什鲁斯伯里,在查理国王、鲁珀特亲王、阿斯特利、孙传庭的带领下迅速向伦敦城进发。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追击国王军
    “伯爵大人,国王在三日前就秘密率领主力离开了什鲁斯伯里,现在什鲁斯伯里都是老弱残兵,我们被欺骗了!”
    “什么!?取地图来!”
    埃塞克斯伯爵听说国王三天前就离开了营地,大为震惊。
    议会军的将领都聚集在地图前面,他们在判断国王率领主力离开了营地后,消失的国王和王师主力会在哪里!
    克伦威尔因为亲自指挥了逮捕斯特拉福伯爵,被议会纳为核心分子,他组建了一支60人的骑兵队参与议会军,被任命为骑兵少校。在加入了议会军后,埃塞克斯伯爵又划了两个骑兵中队给克伦威尔指挥,他现在可以指挥3个骑兵中队,有将近200名骑兵,有资格参与议会军的作战部署。
    “国王的手下有能人,他们让国王秘密离开什鲁斯伯里,目标一定是直扑伦敦城,我们需要立刻轻装追赶!不能够让国王逼近伦敦城,那样可能会导致军心浮动!他们的行军路线很有可能是经过沃里克郡攻占牛津,然后再以牛津为大营包围伦敦城。”克伦威尔在地图上指出了一条极其有可能是国王军的行军路线。
    “的确很有可能是这样的行军路线,立刻整军追击!”已经被欺骗了三天的埃塞克斯伯爵意识到大事不妙,他必须要对于国王奇袭伦敦城的行动尽快做出反应。
    回过神来的埃塞克斯伯爵立刻让12000名步兵和2850名骑兵进行急行军率先追赶,另外预留3个步兵团、11支骑兵中队和几门火炮作为援军随后行动。
    此时的王师离开他们的驻地还没有多久,他们已经抢占了先机,可以正常的速度进军,以逸待劳。
    “按照时间,议会军应该已经发现了我们的意图,想必他们应该会只留下部分的兵力运送辎重,主力部队将会带上若干天的干粮对我们进行追击。他们疲惫追击,而我们以逸待劳,只需要进行一次会战即可将他们击垮。”阿斯特利坐在马背上对孙传庭说道。
    孙传庭却并没有露出很满意的表情。原因很简单,他提出来的是奇袭伦敦城的计划,但现在他们的行军速度太慢了!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就没有走多远的距离。这到底是奇袭还是旅游?!
    国王军之中有着大量的农民,而且缺乏提前准备足够的运输工具,尤其是火炮的运输很慢。没有火炮又无法攻克重镇,这就导致了王师的进军速度极慢。
    “我们的行军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孙传庭抱怨道。
    “战争爆发的太过仓促,无论是议会军还是我们国王军都没有筹集到足够的马匹我们这样的行动速度固然不够快,不过议会军的速度也和我们差不多,若他们这个时候发现我们离开原来的驻地,想要通过急行军追上我们起码需要7日的时间。”阿斯特利不急不缓地说道。
    孙传庭对于阿斯特利的回答无可奈何,他们行军的速度实在是让孙传庭感到抓狂,这么说吧,大概200公里的路,估计行军就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这是他带领的远西派遣军,绝对不会花费大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奇袭,那样根本就无法体现兵贵神速的作战理念。
    面对以农民和城镇民兵为主的国王军,孙传庭也急不得。
    倒不是查理国王、阿斯特利、议会军将领等人不想要加快行军速度,一方面是火炮笨重不方面运输,另一方面是临时征集过来的农民根本就没有打仗的经验,要求他们兵贵神速,持续几天的高强度行军就可以让军心崩溃,到时候都不用说打仗了,中途就会有大量的农民和民兵逃亡。
    双方都尽量在保持士气和补给的前提下进行一场缓慢的追逐。
    议会军察觉到国王的行军路线以后,开始在前往伦敦城的道路上部署守军,尽可能地抵挡国王军的攻势。
    国王军遇到了路上支持议会的城镇抵挡,他们的行军速度更慢,必须要通过一系列中小规模的战斗让一路上的地方议会军投降。
    担任查理国王麾下大将的鲁珀特亲王在尼德兰、德意志有过从小投军参与战斗的经验,带领着骑兵在一系列战斗中连战告捷,让国王查理一世对于鲁珀特更加看重,任命他为国王军的副司令,以激励士气。
    对于二十岁的鲁珀特担任副司令一职,孙传庭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位有一半德意志血统、一半不列颠血统的亲王作战风格勇猛,孙传庭也不知道让他担任国王军副司令是好事还是坏事。毕竟自古英雄出少年,项羽二十多岁破釜沉舟、霍去病二十一岁封狼居胥。
    国王军一路高歌凯奏,鲁珀特亲王带领的国王军骑兵势如破竹,极大地激励了国王军的士气,不过国王军的进军速度终究是被拖延了。
    如同阿斯特利的判断一样,七日后姗姗来迟的埃塞克斯带领的议会军先头部队在沃里克郡的埃奇山附近追上了国王军。
    国王军以逸待劳,率先选好了会战的场地,并且占据了有利地形。
    远道而来的议会军因为急行军而多少有些疲惫,不过作为总司令的埃塞克斯伯爵不得不硬着头皮也来到埃奇山下的平原布防。他必须要在这里拦住国王军,不让国王军继续向伦敦城挺进。
    形势对于议会军并不算有利,他们原本有着20000人以上的兵力,现在只有先头部队的15000人追上了国王军,还有3个步兵团和11支骑兵中队和部分火炮、辎重还在路上。
    不过国王军显然不想要给议会军喘息的机会,双方相遇的当日,便开始在埃奇山排兵布阵,准备次日的会战。
    国王军这边的总司令是林赛伯爵,副司令是鲁珀特亲王,国王军有着11000名步兵、2700名骑兵。
    而议会军的总司令是埃塞克斯伯爵,议会军有着12000名步兵和2850名骑兵。
    国王军在数量上几乎与议会军相等,并没有处于劣势。
    然而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国王军的总司令和副司令,老迈的林赛伯爵和年轻气盛的鲁珀特亲王却对战斗队形的选择发生了争执。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战术之争
    “我们应当使用尼德兰军队的作战模式,步兵至少要排成五排纵深横队!”
    “不,我们应当使用瑞典的三排横队队形!三排横队的火力可以覆盖较宽的正面,正是凭借这种队形才能够发挥火力的优势!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中,瑞典人已经充分展现了三排纵深横队比五排纵深横队更有优越性!”
    “你还年轻……瑞典的三排横队纵深的确可以让火力覆盖较宽的正面,但是尼德兰的五排横队纵深更加坚固,也更容易指挥,对于我们这种缺乏经验的部队尤其如此。议会军的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曾经在尼德兰战场和当地的军队进行作战,我很清楚埃塞克斯伯爵的战法!”
    六十岁的林赛伯爵和二十岁的鲁珀特发生了口角,双方都不肯退让。
    总司令林赛伯爵主张尼德兰战法,而鲁珀特亲王主张瑞典战法。
    欧洲因为三十年战争,西班牙方阵早已经落伍,现在欧洲最先进的战法是瑞典军队的三排纵深横队,其次是尼德兰军队的五排纵深横队,通过长枪兵和火绳枪手的不同组合达到战术目的。
    除了对于三排纵深横队和五排纵深横队的争执以外,还有对于骑兵作用的分歧。
    林赛伯爵主张骑兵应当为步兵近战支援,喜欢带领骑兵的鲁珀特亲王却认为骑兵应当独立于步兵作战。
    查理一世旁听了两个人的争执,也是纠结万分。
    即将发生的会战很有可能会决定不列颠的未来,明日都要进行会战了,此时国王军的两个高级军官竟然在为战法争吵!
    “阿斯特利,你认为尼德兰的五排横队好还是瑞典的三排横队好?”国王向首席军政官阿斯特利询问意见。
    林赛伯爵补充道“国王陛下,我所建议的队形不只是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