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491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491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你们特地在突尼斯海峡和帝国舰队交锋,便是为了消灭我们的外援……”突尼斯帕夏突然像是顿悟了什么。
    要是他们知道联合舰队真正的意图,那么帝国舰队可能采取的就不是这样的策略了。
    帝国舰队完全可以避而不战,使用游击战术威胁联合舰队。第四舰队如果顾忌帝国舰队发起袭击,将无力放开手脚劫掠突尼斯等地。
    “现在才明白过来为时已晚。记住今天你的失败,根据条约小心行事,如果违反了条约,我们下次卷土重来,将会彻底摧毁突尼斯。”孙旭摆了摆手,令一个士兵将一式三份的条约收起来。
    不平等条约倒没有医院骑士团的事情,受到条约保护的是华夏商船和不列颠商船。至于医院骑士团,他们和巴巴里海盗是互相仇视和攻击的世仇,才不想要和谈。
    “来人,送这位帕夏大人离开,顺便给他一箱茶叶,如果他觉得好喝的话,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在突尼斯的茶叶代销商。”孙旭对手下的士兵说道。
    签署了不平等条约的突尼斯帕夏在离开的时候还收到了一箱茶叶作为“赠品”,他露出了一丝苦笑。
    这一箱茶叶价值100万两白银,也太贵了一些。
    突尼斯帕夏离开后,三方势力又开始对即将到手的100万两白银进行瓜分。
    “我们第四舰队出力最巨,分个五成你们没有意见吧?其次是皇家舰队,你们分三成,骑士团也有出力,而且还要给我们过冬的港口,剩下两成给你们。”作为联合舰队总司令的孙旭对自己的盟友说道。
    “没有意见。”皇家海军和医院骑士团的人答道。
    突尼斯的海盗恨不得立即让联合舰队离开,解除对威尼斯海域的封锁,海盗们很快便倾家荡产凑出了价值100万两白银的财宝和货物,甚至还有用奴隶、船只、烟草来抵债的。
    对于非现银的赔偿,联合舰队给出了估值,尽可能地压低其价值,其中用以偿还的奴隶他们只算10两白银一个人。
    尽管如此,海盗们还是很乐于用他们压榨的奴隶来还债,一共交出了2000多个奴隶。还债的大头还是他们从来往地中海的商船上掠夺的货物,里面还有来自中国的丝绸、宝石、胭脂红颜料。
    这些商品令李晋德微微吃惊。
    虽然他没有看到过什么记载有名有姓的华夏商人在他之前到来欧洲,但是华夏的商品在欧洲就是这么畅销。
    将大量的金银和货物从突尼斯城中搬运到联合舰队的船上还费了一些功夫。
    联合舰队对于突尼斯的海盗们不大信任,他们的船只不想要进入突尼斯的海防炮台的炮击范围,而是让海盗们自己开着海盗船将赔偿的金银财宝、各国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战船上。
    “战争果然比普通的生意还要暴利。”尼德兰商人勒伊特在大海战中幸存了下来,见到在地中海逞凶的巴巴里海盗主动献上100万金银和财产,觉得震撼无比。
    “勒伊特,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第四舰队,做商人有什么好的,真正的男人应该征服大海。”郑芝豹不留余力地招揽勒伊特。
    “当个海军士兵……”参加过大海战的勒伊特回想起海战,发现自己有些热血沸腾。
    “舰长,司令官已经下令,接下来我们前往的黎波里和开罗!”副官对郑芝豹说道。
    蜀汉号战列舰上已经挂起了出发的旗帜。
    “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我们准备出发!这一次我们所有船员都有大功劳,等回到本土后一定会有奖赏的!”郑芝豹吆喝甲板上的船员准备起航。
    联合舰队狠狠地敲诈了突尼斯的海盗之后,他们一路沿着北非海岸向东勒索。
    阿尔及尔的海盗赔偿110万两、突尼斯的海盗赔偿100万两,的黎波里本来不想要赔偿高额的保护费,不过在联合舰队向的黎波里的炮台连续炮击了三天三夜之后,心理防线逐渐崩溃的海盗们交出了价值130万两的金银和帝国舰队在这里的补给物资。
    一共获得了340万两赔偿的联合舰队本来打算在的黎波里投降后继续向埃及总督施压,不过埃及总督则有些硬气,不打算交纳保护费,打算熬过寒冬。联合舰队见寒冬到来便回到了马耳他岛,打算度过冬天之后再给埃及帕夏教训。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构思中的大秦级铁甲舰
    远在几万里的京城海军部还不知道第四舰队在地中海抢掠。第四舰队因为在海外而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
    设立在天津卫的海军总部和海军讲武堂一片宁静,这里培养着许多年轻的海军军官,为四个舰队源源不断地新鲜血液。
    随着铁甲舰的出现,海军讲武堂的军官还要了解蒸汽铁甲舰的结构以及如何操作铁甲舰。
    目前九州军生产的铁甲舰还是风帆和蒸汽的混合动力船只,但是铁甲舰的未来是全蒸汽动力,他们必须要学会新的作战技术和原理了。
    海军部部长纳尔逊正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来自大连造船一厂的一个管事,专门生产蒸汽船的大连造船一厂又试图诱惑他这个海军部长造船。
    “我们的船舶设计师根据制造秘密级铁甲舰的经验,正在开发正式的第一代主力铁甲舰,也就是在最初给您看的铁甲舰设计的基础上设想的更先进的铁甲舰。我们打算给它命名为大秦级铁甲舰。这是第一代主力铁甲舰的设计报告,请您过目。”造船厂的管事将一份报告的交给了纳尔逊。
    “原来你们生产的秘密级蒸汽铁甲舰还不是正式的铁甲舰?”纳尔逊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他还以为伏波将军号就是第一代主力铁甲舰呢!
    “秘密级铁甲舰的排水量才不过3000吨,当然不被我们视为主力铁甲舰。秘密级在我们造船厂的设想中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试验,我们第一次生产那样的军用战舰。你也应该知道军用战舰和民用蒸汽船有很大的差别,比如秘密级使用了可以抵御实心弹的锻铁内衬柚木的装甲。还有现在的铁甲舰的排水量有限,即使装载700吨的煤炭也无法进行超过2000海里的远洋航行……诸如此类,很多技术都没有成熟。”
    “生产秘密级铁甲舰和现在的蒸汽船订单给了我们的船舶设计师很多的启示和为我们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工人。我们还从京师大学堂招来了大量流体动力学、材料学的专家,一同研究更加合理的船体,更加强力的船用蒸汽机……”造船厂的管事滔滔不绝地为介绍道。
    只要拿下海军部的部长,那么他相信第一代主力铁甲舰一定会让海军部为之疯狂。
    在地中海上无往不利的秘密级铁甲舰对于大连造船一厂而言是一个昂贵的实验品,一个大玩具,真正的第一代主力铁甲舰还没有到流水线上。
    纳尔逊仔细翻看这一艘仅仅存在船舶设计师构思中的大型铁甲舰,逐渐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不只是一张简单的设想图了,它报告上几乎涵盖了这艘铁甲舰的所有舱室、结构、火炮布局!
    “完美,简直是完美的艺术品……”纳尔逊耐心地看完了以后,缓缓说道。
    “全长128米,排水量9200吨,吃水82米,两条舭龙骨。动力方面使用一台两缸单胀式蒸汽引擎、10台蒸汽锅炉,预计航速仅仅依靠蒸汽动力最高可以达到14节。这些都是经过我们的船舶设计师严密计算得出来的结果,绝对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管事继续说道。
    “接近万吨的主力铁甲舰,好是好,不过价格太过昂贵了,我们海军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对于铁甲舰的需求并不是很大。”纳尔逊无奈地说道。
    大连造船一厂的人已经不止一次找过他来商量生产更多蒸汽船的事情。
    但是铁甲舰所需要使用的锻铁、柚木等各种材料可是相当昂贵的,还有蒸汽机、蒸汽锅炉等工业部件。
    “而且这艘船的载煤量可达850吨,这样的开销未免太大。”纳尔逊抱怨道。
    这接近一万吨的怪物简直就是在烧钱。
    现在还是17世纪啊,煤炭的产量说实话还不算高,即使九州军在山西行省等地开始使用机器开采煤矿,煤炭的价格还是很高。
    东方号那样的万吨巨轮烧煤也很夸张,不过东方号为官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它主要用来铺设东亚沿海的海底电缆,将东亚并入同一个电报网络。
    目前东方号正在南海作业,目标是将会安港、文莱、马六甲、雅加达等南洋重要的港口城市连接到广州府,以广州府作为南洋的电报网中心。
    之所以选择广州府而不是南洋其他港口城市,主要是因为楚云对新设立的三个行省还不放心,要是其中某些行省发生动乱或者反叛,不至于使得整个南洋的通讯中断。
    当然电报网的铺设和纳尔逊没有太大的关系,东方号巨轮在南洋进行作业,负责对其进行保护的不是直隶舰队,而是南洋舰队。
    “部长大人您可以和上面反映一下。虽然没有任何敌人可以抵挡我们的舰队,但是铁甲舰才是未来啊!海军部可以逐年将风帆船淘汰,换成铁甲舰。我们已经开始研究没有风帆动力的纯蒸汽动力船。如果我们能够在前往西洋的沿岸每隔1000海里设立一个补给站,那么即使是纯蒸汽动力的铁甲舰也能够随时进行远洋航行。”造船厂的管事说道。
    “每隔1000海里就要设立一个补给站专门供给煤炭的话,还要避免特殊情况,从这里到伦敦起码要要设立10个以上的补给站,这笔费用比购买你们研制的大秦级铁甲舰还要庞大吧,更不要说为补给站配置人员、物资、火炮、零部件。”纳尔逊头疼道。
    在17世纪建立从东方到西方的海外基地比维护传统的贸易航线难度要大多了。
    历史上能够做到在各个大洋上横行无阻的只有19世纪的日不落帝国和20世纪的美利坚联邦国。
    “舰队就是一笔要耗资巨大的伟大事业。”造船厂的管事看出了纳尔逊的心动,只不过接近10000吨的铁甲舰成本以及后面更加昂贵的维护费用让他无法下定决心。
    “部长,外面有人找您。”卫兵从前堂敲门进来,神色匆匆。
    “什么人到来让你这么慌张?”纳尔逊问道。
    “是军主大人。”卫兵低声地说道。
    纳尔逊急忙出来,发现楚云的大马车正停在海军总部外面“军主大人您怎么来了?”
    “上车,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楚云说道。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巨型舰炮
    天津卫兵工厂设立在城东,有汽炉厂、汽机房、枪弹厂、熟铁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火药库等各种设施,为这个崭新的帝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需要的枪械、炸药、火炮。
    本来兵工厂集中在九州军最早经营的辽南地区,后来随着主力转移到了京畿。
    为了在天津卫兴办兵工厂,仅仅是筹办兵工厂的费用就花费了楚云48万两白银,每年还要不停地追加大量的投资。
    目前兵工厂常年雇佣工人3000名,每年产出大量的黑火药、炮弹、火枪、火炮。
    兵工厂的总办得知楚云亲自带着海军部长前来视察,便知道他想要看什么,急忙叫上两个火炮专家前来迎接。
    “军主,您带我来兵工厂,是又有什么新式武器出来了?难道是……”纳尔逊跟在楚云后面,两人站在天津卫兵工厂大门前面,周围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卫兵。
    这两个人一个是最高统治者,一个是海军部部长,两个人出了事情那整个帝国都要乱套。
    “等下你就知道了。”楚云卖关子。
    “您突然从京城到天津卫,这一定是很了不得的新东西。不知道我的女儿在京城是否过得还好?”纳尔逊问道。
    “她还可以,最新正在想怎么培养凌儿,不知道是要当军人还是普通的文化人……”
    楚云正要和纳尔逊说家事的时候,兵工厂的总办带着两个火炮专家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恭迎军主大人前来视察,您交代的事情我们兵工厂已经顺利完工,我这便带您前去验收。”兵工厂总办说道。
    他瞥见了身穿便服的纳尔逊,作为兵工厂的总办,他对于常驻在天津卫的纳尔逊并不算陌生。
    海军部的部长亲自过来,那么军主大人一定是来看那个东西了。
    “你在前面带路吧。”楚云说道。
    “是!”总办带着他们来到了火炮厂。
    火炮厂里面有搅铁炉、滚轧机、加热炉、水锤等大型成套的工业设备和用于切削零件的车床。这些设备和技术要么是楚云用系统直接召唤过来的成品以及仿制品,要么是召唤过来的人才自身具备的知识或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生产出来的。
    这里拥有着大量的火炮专家和熟练工人,这些火炮专家拥有着弹道学、材料学的知识,其价值难以想象。
    “我们的火炮厂分成了几个研究小组,其中海军舰炮分成了前装线膛炮小组,后装线膛炮小组,还有旧式的前装滑膛炮小组。滑膛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精力集中到了更加精准的线膛炮的研究上。”总办见是纳尔逊到来,于是带楚云和纳尔逊两人来参观海军舰炮的研究。
    “110磅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怎么样了?”纳尔逊问道。
    他早就知道兵工厂在研究一种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据说这种火炮的理论射程可以达到惊人的3。7公里,而且其威力超过现在使用的所有火炮。
    原本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的设想中就有配置110磅的阿姆斯特朗火炮,但是考虑到伏波将军号的排水量只有3000吨,而阿姆斯特朗火炮本身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取而代之的是68磅前装炮和40磅前装炮。
    总办听到纳尔逊问到110磅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研发情况,不由露出了尴尬的表情:“我们的后装线膛炮小组研究多时,不过还是没有办法解决110磅后装火炮的问题。阿姆斯特朗火炮的尾栓和锁栓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我们的试验中,火炮使用了一定的次数后,几乎全部的火炮上的锁栓均出现裂缝,个别炮的锁栓破裂。炸膛会让我们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炮组成员全部牺牲。而且火炮成本极其昂贵。以至于我们炮厂将这种火炮称为最差劲的火炮,倒是40磅的后装线膛炮性能可靠。”
    对于试验中出现炸膛导致整个炮组阵亡,这样的惨况是无论如何也要上报的。
    纳尔逊听后有些失望,110磅火炮看来是无法装列到铁甲舰上了。
    难道68磅火炮已经是舰炮的极限了吗?
    “半个月前开始我们兵工厂正在想办法统一火炮和炮弹的规格,现在已经不用炮弹的重量来形容火炮了,而是开始采用火炮的口径来形容火炮,比如110磅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口径为178毫米的后装线膛炮。”总办说道。
    楚云在一边听着点头,使用口径来统一炮弹是他下达的命令,他对于这个突然的变化当然是知道的。
    “后装线膛炮我们暂时没法克服技术难题,不过我们的前装线膛炮小组研制出了更大口径而且可靠的前装大炮。”
    总办提到了技术更加成熟的前装线膛炮,顿时又抬头挺胸,充满了自信。
    楚云和纳尔逊跟着总办来到摆放成品火炮的地方,见到了停放在工厂里面的两门火炮,都用帆布盖着。
    两团帆布旁边有着火炮专家和熟练工人,他们自信地昂首挺胸。能够向军主大人和海军部长展现他们花费大量心血研究的成果,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这些火炮专家和熟练工人有些是系统召唤过来的,还有很多是本土培养起来的人才。
    只要官府支持和有渠道学习技术,勤劳勇敢的国人总是能够很快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