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449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449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这个时代的人还停留在以火炮数量取胜的观念,不过楚云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却不大,因为他知道大口径的火炮才是取胜的关键。
    楚云等人先是在甲板上逛了一圈,众人为蒸汽机的烟囱、排风口感到啧啧称奇。舰长带着他们进入船舱之中,船舱内的官兵见到帝国的统治者前来视察,早有所准备,将船舱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
    “军主大人,您看这一艘铁甲舰是否可以划入我们直隶舰队的管辖,以拱卫京都?”纳尔逊搓了搓手,手掌心发虚汗。
    虽然是他主动向楚云提出建造蒸汽铁甲舰,但不代表着楚云就会将这一艘铁甲舰划分到他带领的直隶舰队。铁甲舰的使用还是要看实际的需要。
    “我们京师一向太平,直隶舰队有足够的战船拱卫京师,我看就这艘铁甲舰就让给第四舰队吧。”楚云拍了拍岳父的肩膀。
    “第四舰队?!”纳尔逊大惊失色。
    他本来还以为铁甲舰大概率会在直隶舰队,就算没有被直隶舰队拦截下来,也会被正在南洋陷入和土著王国战争的南洋舰队拦截。但是楚云的决定却让他大为惊讶。
    “对,第四舰队。”楚云带着人到船舱中绕一圈,又顺着船梯登上甲板。
    “属下不是很明白,第四舰队远在伦敦城,只是用来保护我们的商队,并没有与欧洲任何一国宣战。按道理第四舰队拥有着足够的力量保护我们商船,成为英吉利海峡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为何还要派遣海军部最为强大的铁甲舰前去欧洲?”纳尔逊不解地问道。
    “南洋舰队虽然此时正在南洋清扫海盗和剿灭土著王国可能残余的船只,不过东南亚的船只也就是那种小型的帆船,土著王国为了对付葡萄牙人的几艘大帆船,曾经派出了上百艘小船围攻,结果还是败北。对付这样的敌人,铁甲舰根本就得不到锻炼。还不如派它前往西洋与欧洲诸国的海军对抗,锤炼出真正的铁甲舰部队。”楚云将欧洲当成了新部队的试炼地。
    在他看来,南洋那边是和落后的土著王国小打小闹,使用的是慢慢蚕食他们的策略。之所以可以这样做,主要是他们就在家门口,别人想夺也夺不走。
    而欧洲那边就不一样了,如果想要立威,就要一战成名!
    西班牙的私掠船敢攻击华夏商船,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华夏没有能力跨越偌大的海洋进行重大的远征行动!
    纳尔逊沉吟了一下,他似乎察觉到了楚云不只是练兵那么简单。
    “军主大人是不是想要干预欧洲的事务?”纳尔逊自己记得不错的话,现在欧洲正在进行三十年战争,大半个欧洲陷入战火,楚云很有可能会借助这个机会插手欧洲的事务。
    如果楚云是基于这个目的,那么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我们抱着和平的目的前去进行自由贸易,但是我们的商人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交战双方的洗劫。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商人,我们需要在欧洲建立起威望,使得他们但凡是看的到龙旗的船只,都要退避三舍。”楚云理直气壮地说道。
    “是”纳尔逊心里嘀咕,这分明是打着保护商人的幌子,明目张胆地插手欧洲的事情了。
    “虽然现在我们还是中立国的身份,不过你要考虑到我们的铁甲舰从这里起航前往欧洲需要许多时间。倘若欧洲那边发生了什么大事,等到有人乘船回来报信,一来一回就耽搁了许多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再组织兵力前往欧洲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需要一支强大的部队在那边的军港驻扎,可以随机应变。”楚云说道。
    “造船一厂正在设计的两艘1200吨的铁甲巡防舰,是否可以分配其中一艘给我们直隶舰队?”纳尔逊见讨要不到最为强大的铁甲巡洋舰,便将主意放在了两艘稍次,用于本土沿海地区防御的中小型铁甲巡防舰。
    “没有问题,你们直隶舰队一艘,还有一艘给南洋舰队。”楚云对于还没有开始建造的两艘1200吨级别的铁甲巡防舰的分配就显得很随意了。
    1200吨级别的铁甲舰只是为了充实海军部的蒸汽船的行列。建造“秘密级”这种3000吨以上的中大型铁甲舰、甚至是10000吨以上的蒸汽战列舰才是楚云的期望。
    “这一艘秘密级蒸汽铁甲巡洋舰还没有命名,如果军主大人想要派遣它前往欧洲执行任务,最好为它赐予一个名字。”纳尔逊和一群海军军官向楚云请命道。
    “命名么汉代设立伏波将军,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而担任伏波将军的马援又是我一向佩服的人,不如第一艘秘密级铁甲舰的名字就叫做伏波将军号,愿它前往西洋能够一路斩风劈浪。”楚云亲自为第一艘军用铁甲舰起了名字。
    这第一艘铁甲舰刚刚组建不久,便要前往欧洲逡巡!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京津马路
    楚云本来只是到天津卫检阅第一艘铁甲舰,不过为了见证这处水陆码头的变化,还是在天津卫过夜。
    这座水陆码头因为京城的存在而成为了一处繁荣的城市,最先进的技术首先在京城得到应用,而天津卫因为地缘的原因成为了仅次于京城应用新技术的城市。
    在这里有铁路、路灯、人力三轮车,常住的人口也达到了十万。
    为了获得出海口,京城到天津的马路正在修建,京津马路分为三个阶段,现在第二阶段已经竣工。
    主持修建京津马路的信托公司在楚云抵达天津卫之后,他们便前来邀请楚云剪彩,庆祝前面两个阶段的马路顺利竣工。
    “信托公司的大股东是江南地区的盐商季寓庸吧?我都差点忘记这么一个人了。”楚云接受到邀请之后,倒是回想起曾经有一群商人过来想要承包重修京城和天津卫之间的官道。
    虽然两地通了蒸汽火车,但是蒸汽火车的成本不低,班次有限,无法满足庞大的运输需要,大量的人和货物走的还是原来的官道。
    马路的在天津卫的西门。
    楚云答应了季寓庸等商人参加他们举办的剪彩仪式。这可是民间商人第一次主动抱团前来承包原本应当由官府来建设的项目,楚云正愁钱建设铁路、马路等基础设施,如果有民间资本帮忙建设这些耗资甚巨的项目,楚云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京津马路以天津卫的码头区为,从城郊掠过直通京城,马路蔓延出一条支路穿过城市中心,使得市区的客流和货流也能够迅速进入马路。
    自从京津通了火车,楚云就很少花费大量的时间乘坐马车到达天津卫。
    楚云前来京津马路参与剪彩仪式,与楚云一同到来天津卫的帝国高级官员们也跟随出席。
    这是一条压平的碎石路,可同时容纳六辆大马车并驾齐驱!
    马路的旁边有红色的缎带,还有人在舞狮放炮,不少天津卫的居民过来围观,人声鼎沸。
    “军主大人!”季寓庸等人没有想到楚云还真的乐意前来为他们的项目剪彩,第一时间过来迎接楚云他们。
    “你们做得不错,这么快就修好了第二期的马路,接下来就只剩下最后一期了吧?”楚云问道。
    “是的,目前天津卫的货物可以从新官道向京城进行运输,在第三期未完成之前,后面的路段还要占用旧官道。三期一共要修建长达两百多里的马路,对于我们来说开销也十分紧张,幸好九州银行给我们提供了一批贷款,以后从每年的关费中抽出一部分来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季寓庸向楚云介绍他们项目的计划。
    以民间资本一口气承包下200多里的马路,就是十几个大商人联手也难以消化,特别是他们还有各自的产业需要资金维持。
    这个时候九州银行就发挥了提供贷款的作用。
    楚云倒是不曾想九州银行这么重要,能够在民间资本承包官府项目的时候帮上大忙。说起来九州银行的资金也是来自于民间存款,同样会在财政赤字的时候将民间资本借给官府,不同的地方在于九州银行不敢向户部提太高的利息,而借给民间商人的贷款的利息却可以很高。
    “吉时已到,请军主大人为京津马路剪彩!”主持这次剪彩的司仪大声向众人宣布。
    人群中爆发热烈的欢呼,对于他们天津卫而言,京津马路以天津卫为开始修筑,军主大人还亲自出席剪彩仪式,这是一种荣幸!
    楚云带着众多官员来到红缎带旁,有侍女捧着一个铜盘,上面有一把笨重的大剪刀。
    伴随着咔嚓一声,红色缎带落地,宣告着京津马路只剩下第三期的工程就告全部竣工!
    “第三期竣工的时候,我可不一定有时间来参加最终的剪彩仪式了”楚云将大剪刀放回铜盘。
    “我等听说军主大人前来视察战船,在天津卫下榻,这才斗胆下帖邀请军主大人前来剪彩。军主大人能够赏脸前来一次,便是我们三生有幸,怎么能够一再叨扰大人您呢?”季寓庸恭谦地说道。
    他对于自己能够请到楚云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而且请到楚云这样的人物,自己也没法送给他什么作为回报。
    “小人这里有从琉球商人收购的深海珍珠,军主大人出席我们的剪彩仪式,在下无以为报,只有这种奇特的东西能够拿得出手。”季寓庸令侍女捧着另一个铜盘过来,摆列着两颗大珍珠。
    “此次我前来参加你们的剪彩仪式并非是为了报酬,而是因为马路的修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才会到来。在我看来,马路与铁甲舰几无不同,一个是使得我们的海上道路畅通,另外一个使得我们在陆地上的道路顺通。如果你们能够顺利按照计划修筑好第三期的马路,那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楚云却不为所动。
    也许深海珍珠对于普通的富商而言都是难得的宝物,可是对于亲自缔造出一个庞大的正在向工业国迈进的楚云来说却一点都不重要。
    “军主大人真是两袖清风,我等甚为羞愧。”季寓庸叹道,“我一定会在第三期工程开启之时常驻在天津卫和京城,亲自指挥。”
    “有劳你们了。”楚云反而客气地说道。
    “岂敢、岂敢!”季寓庸等商人受宠若惊。
    “若是民间还有其他商人想要承包修建马路者,可以组建信托公司,向工部提出申请。我们官府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组织迁移村民、贷款、技术援助。”
    楚云趁着这个机会向围观的众人宣告官府的决心。
    只要敢承包,有一定本金,那么官府将会无偿支持!
    “不只是马路,铁路也可以被承包。”楚云说道。
    这还是楚云第一次主动向外部透露铁路建设也能够被承包。
    楚云此时还有些怀疑是否真的有民间商人会耗资巨大来投资铁路建设。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民间商人的魄力,只有有机可趁,日益富裕的巨商们就会前来。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海军见习士兵李定国
    “你们铁甲舰要被派往欧洲,编入第四舰队。到了伦敦城后,一切行动听第四舰队的司令官指挥。”纳尔逊面对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的众官兵,宣布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
    伏波将军号的舰长是郑芝龙的三弟,郑芝豹。郑氏三兄弟,一个郑芝龙是北洋舰队的司令官,一个郑芝虎随着北美探险小队到了旧金山湾区,还有郑芝豹新上任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的舰长,可以说是颇受到楚云的重用。
    郑芝豹在内的海军官兵听说自己一行人会被派往西洋,并列入第四舰队的编队之中,都深感意外。
    他们很多人都猜测自己所在的伏波将军号铁甲舰会被编入拱卫京师的直隶舰队,没有想到会是距离京师最远的第四舰队。
    “我们到西洋做些什么?”郑芝豹代表第四舰队的官兵问道。
    “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欧洲那边几个国家正在交战,你们的伏波将军号的使命和第四舰队的使命一模一样,那便是保护我们在当地商人和商船的利益,以及随时等待京城送达伦敦的命令!”纳尔逊说道。
    “是!”铁甲舰的官兵吃惊归吃惊,不过听部长的口气,他们被划分到第四舰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这一艘战船需要被调遣到西洋不列颠国的伦敦城,成为第一艘在欧洲的铁甲舰。
    “第四舰队有五艘船跟随西方贸易公司的船队返回本土,他们的船只停在旅顺卫。你们准备前往伦敦城的物资,我们海军部会提供两艘专门运煤的大帆船,为你们航行提供补给。莫卧儿帝国的港口也有我们的工厂,当地应该有煤炭贸易,你们可以在途中获得一定的补给。”
    “在准备前往欧洲之前,你们铁甲舰可以和第四舰队的其他五艘风帆战船的官兵进行短暂的交流,毕竟你们以后都是第四舰队的编制了。”纳尔逊提醒道。
    “遵命”郑芝豹深吸了一口气,他们才操练不久就要前往欧洲。
    远洋航行和可能爆发的海战就是对新加入海军部的铁甲舰最好的锤炼。
    纳尔逊在传达了伏波将军号的归属之后,又去找海军部的后勤处,由后勤处调遣两艘补给船为伏波将军号进行补给。
    目前唯一一艘铁甲舰已经成为了海军部的团宠,所有人都将它当成了宝贝,有两艘专门的大帆船作为它的专属补给船在众人看来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楚云知道海军部的小心思的话,一定会嘲笑他们不成器。
    既然第一艘铁甲舰能够生产出来,只要国力平稳,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像是下饺子一样生产更多更强的铁甲舰。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接连制造更多的铁甲舰,主要是还没有需求。
    “我们准备前往威海卫,那里有第四舰队的战船,正如部长所说,我们应当在前往西洋之前和第四舰队的人联系一下感情。”郑芝豹说道。
    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的甲板上,有一个穿着见习海军军服的年轻人正在清洗甲板。
    “李定国,等下再清理甲板,我们的船只准备出海了!”
    一群正式士兵返回甲板上,看到还在清洗甲板的几个见习士兵,于是说道。
    “去哪里?”那个被叫做李定国的见习士兵驻着拖把问道。
    “威海卫!”跟李定国关系较好的海军士兵说道。
    “陈少尉,我们去旅顺卫做什么?那里是第四舰队的驻地,莫非我们的铁甲舰被编入了第四舰队?”见习士兵李定国的惊奇地问道。
    “不错,部长决定把我们铁甲舰划归第四舰队,不日起就要前往西洋了。西洋听说过没有?就是三宝公公下的那个西洋。只不过我们要去的西洋比三宝公公到过的地方还要远。”被称为陈少尉的低级海军军官说道。
    “第四舰队?我们铁甲舰不是划归直隶舰队的指挥么?”李定国和其他还不知道消息的见习海军士兵不解道。
    “最高层们决定的事情我们哪里能够做的了主,想必他们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这样的安排吧。你们还是快点去帮忙清点出海需要的物资,我们准备动身了,到了旅顺卫你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清洗甲板。”陈少尉说道。
    李定国在内的一干伏波将军号上的见习士兵面面相觑,都放下自己手头的杂役活转身去准备出海的物资。
    海军部在过去十年急速扩张,从召唤过来的几艘风帆战列舰到现在拥有四支舰队,作战的风帆战列舰、护卫舰多达50艘以上,各种军用补给船只也有近百艘。
    因为海军部的扩张,海军士兵的数量严重不足,海军讲武堂培养的海军人才短时间内无法满足需要,多数是用来作为储备的海军军官,所以海军部还直接通过体能考核招收了很多新士兵。
    这些经过体能考核招收的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