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385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85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领的倒幕联军拖在了天王寺一带。
    “如果这次是兵团长亲自带领整个兵团到来,应该可以轻易地击破聚集在天王寺一带的幕府军队。”带队前来的是第二兵团的一个陆军旅长。
    “一个兵团的兵力的确能够迅速击溃天王寺的防线,不过军部动用了两支舰队参与到战争中来,这次战争的主角是海军,我们陆军部只需要将幕府大军围困在纪伊半岛,不给他们的机会逃脱。只要他们的兵粮一断,唯有的途径就只有投降一条而已。海军部正在攻打名古屋和江户,断掉对方的后路。”卢象升说道。
    “迫降他们,那我们的攻势就无须这么猛烈了,这样可以少消耗一些弹药和士兵的性命。”陆军旅长说道。
    在其他国家想着如何能够打赢战役的时候,九州军想要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既定的目的。
    九州军在打定了迫降幕府大军的主意以后,减轻了进攻天王寺的火力,反而沿着天王寺一带修筑防线,与幕府大军在天王寺对峙。天王寺本来是一处寺庙,不过经过双方在当地来回割据,天王寺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了一堆断壁残垣。
    “敌军的攻势停止了!”正在天王寺苦战的幕府武士们发现九州军步兵旅的攻势停止以后,欢呼一片。
    亲自率军激战的德川家光松了一口气,接过侍从递来的毛巾,擦拭被硝烟和沙尘熏灰的脸。
    他们几万人要挡住三千人的步兵旅都费了好大的力气,甚至要他这个幕府大将军亲自上阵指挥军队来振奋人心才不至于全军崩溃。
    “如果我们的军队还停留在十年前,说不定天王寺的防线早就崩溃了。”德川家光感慨道。
    以东瀛战国时代的铁炮队和少量火炮的军队,几万幕府大军恐怕还挡不住九州军3000人的进攻。德川家光执政的时候大量地用银矿产出的白银向愿意出售火炮的佛郎机人购买了一大批佛郎机火炮,并且还雇佣各种火炮专家仿造九州军的滑膛炮,有一支装备了燧发枪的新选组军队,才能够勉强与九州军的步兵旅在天王寺来回拉锯。
    “对方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火力格外凶猛。我们的武士即使突破了他们的封锁线,他们还会在使用一种安装在火枪上的匕首与我们厮杀。他们的士兵精于操作这种匕首的刀术,一个人可以和我们两三个武士近战而不落下风。”大臣池田光政擦拭带着鲜血的武士刀,对九州军士兵的战力感到由衷的畏惧。
    无论是远程火力还是近程格斗,他们都不是九州军军队的对手。
    “我们是不是应该庆幸对方只来了部分兵力,好像他们真正的主力还没有到来?”另一个大臣松平忠明说道。
    “非也,你们看对方的火力,在激战的时候根本就不担心火药不足和炮弹不足,想必这几千人的九州军部队所需要的后勤补给数量惊人,更别说几万人的战斗需要多少。除非这场战斗关心到他们的重要利益,他们的陆军主力才会倾巢而出。恐怕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死存亡的战斗,在他们看来还是不够重视,只派来了一支精锐部队就觉得能够解决问题。”德川家光倒看得透,认为九州军不想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占领东瀛。
    大举进攻南洋地区是为了石油和垄断香料贸易,至于占领东瀛一开始是为了银矿和楚云的情怀。
    “我所担心的是我们后方,不知道江户城那边有什么情况,我们派出去的斥候一直没有回信。”德川家光忧心忡忡,比起天王寺的战线,他更加担心后方的安全。
    九州军援军停止了对天王寺的进攻,同时卢象升向山内忠义、立花宗茂等倒幕联军大名发出了围困德川家光大军的命令。
    自从一个步兵旅的兵力投入大阪战场以后,倒幕联军这边就以卢象升为首,毕竟九州军以3000人的士兵就改变了整个大阪战场的局势。
    “我们的武士已经做好了奋战击败幕府大军的准备,为何要突然停止攻势?”倒幕联军统帅之一的立花宗茂不解地骑马过来向卢象升等人问责。
    “战术已经做出更改,不需要实施全面进攻的战术来摧毁对方,而是要将幕府大军拖延在纪伊半岛,让他们军心崩溃,自己投降。”卢象升说道。
    “要他们自己投降?莫非你们的军队有能力切断他们的退路?”立花宗茂问道。
    “实际上我们的舰队正在攻占名古屋和江户城,眼前困在天王寺附近的幕府大军很快就会陷入断粮的局面,到时候如果他们不投降的话,很有可能是要人吃人的惨况。”卢象升看向困缩在天王寺的德川家光的大军。
    有时候军队人数一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粮食的供给会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德川家光随军带来的粮食没法支撑他们几天。
    “北洋舰队回来了么?”立花宗茂问道。
    “不,按照军部的部署,出动的舰队是直隶舰队和第四舰队。”卢象升答道。
    “第四舰队?!什么时候又有了一个第四舰队?”立花宗茂大吃一惊。他只知道除了北洋舰队以外,九州军还有其他两个舰队,但是没有想到凭空又多了一个第四舰队。

第一千零六十章 工会成立及纵火案判决
    江南地区的苏州城,第一个手工业者工会正式成立,经过持续了一个月的选举,工人代表和商人代表被选举出来组建手工业者工会,成为雇主和雇员对劳动纠纷进行协商的平台。双方尽量减少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劳动法赐予所有合法公民拥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所有雇主拥有自由雇佣劳工、依法制定不低于最低工资的薪酬的权利。请诸位代表各自的利益,和平相处,我不希望苏州城内再有类似火烧纺织厂这样的暴力事件再次发生。”苏州知府陈洪谧亲自主持第一个手工业者工会召开的大会。
    因为纺织厂工人火烧纺织厂的事件,陈洪谧虽然不用承担这个案件的主要责任,但是或多或少受到江淮行省官府的问责,让陈洪谧并不好受。
    之所以苏州城会发生工人罢工的事情,是因为苏州城的纺织业最为繁荣,劳资矛盾也最为激烈。
    到场的商人代表和工人代表坐在方桌两侧聆听官府的态度。
    “对于工会之中的代表,三年实施一次选举,最多可连任三期。”陈洪谧又宣布工会的一些重要的规定,让这些分别代表着工人利益和商人利益的代表们知道官府规范化处理劳资矛盾的决心。
    “我们明白了,可是如果雇主们以解雇作为威胁来逼迫我们妥协又当如何?”有工人代表不放心地问道。
    “任何劳工在劳作前需要与雇主签订合同条约,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违背条约则视为违反法律。没有签订合同条约之人,则按照行业惯例来进行判处,所以诸位受到威胁可以向官府伸冤,或者直接向苏州法庭提出指控。这些劳动法里面都有记载,各位回去精读即可。”陈洪谧说道。
    提出问题的工人代表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人不识字,全是靠义气被纺织厂的弟兄们选举出来的……”
    一行商人代表则微微皱眉,以后和他们进行谈判协商的竟然是一堆不识字的泥腿子,这些人和他们平起平坐有些让他们受不了。
    “不识字可以在每天的劳作结束后到工人培训班学习文化,识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说不定能够给你们未来带来很大的成就。工人也可以成为管理者甚至以后你们自己有了本钱以后可以做些小生意,再逐渐做大。”陈洪谧说道。
    “工人培训班?”工人代表们惊异道。
    “不错,工会将聘请教书先生在指定的场所开始识字班,帮助愿意学习文化知识的工人识字读书,这笔费用从工会经费里面支出,算是给工人的一种福利。”陈洪谧说道。
    “我们这些大老粗还能够识字吗?”工人代表中认字的人极少,不禁充满了担心。在他们看来,认字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很多人从小连私塾都没有上,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如果不是通过选举的方式,他们并没有资格坐在这里与富甲天下的苏州商人代表们平等对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各位在工坊和工厂所劳作之苦,怕是还要在认字之上。如果连字都看不懂,又如何通过劳动法为诸位身后的工人们争取权益?”陈洪谧刺激道。
    “的确我们应该要学会认字,不然连律法都看不懂,当这个代表也太丢人了。”工人代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受到了商人代表对于他们的轻蔑,为不识字而感到羞耻。
    陈洪谧微微点头,常言道知耻而后勇,治下的百姓向学的话,他这个担任民政官的知府也能够受到一定的好处。
    商人代表对此仍然嗤之以鼻,似乎并不认为目不识丁的工人们能够有什么成就。他们一方面希望工人素质提高来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另外一方面又有些担心工人们识字以后会更加难以控制。
    尽管对未来充满了担心,工人公会正式成立的消息很快在苏州城内传开,几乎所有的纺织工人们都欢呼一片。苏州城的纺织业最为发达,手工业者工会里面的工人代表主要也是纺织工人,他们是这场罢工运动最主要的受益者,从此以后他们拥有了自己的靠山。
    除了正式选举出工会代表以外,对于火烧纺织厂事件的犯人们的审理也在罢工事件的发源地苏州城召开。
    苏州城当地的法庭开始审理这一案件,苏州知府陈洪谧,总兵吴志蔡还有苏州城一批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出庭担任陪审团。
    “纵火犯违反了律法,犯下纵火罪、破坏公物罪、侵犯他人财产罪,罪名成立,主犯吴三被判处死刑。其余从犯发配到南洋婆娑州炼油厂劳作,按照其行为轻重劳作年限从五年到二十年不等。”
    “对于纵火中造成的损失,此次先由苏州官府对所有损失人进行补偿。以后再发生类似案件,损失由官府和相应的工会共同进行补偿。”
    苏州城的法官做出了判决,他的判决将会影响到后代类似案件的判处。
    “他们为我们纺织工人争取了现在的权益,就这样被判处死刑也太过分了!”有一些支持吴三的纺织工人们在法庭外围抗议,觉得用刑过度。
    除了这些支持吴三的纺织工人们以外,被逮捕的纵火犯的家属在外面哭诉,法庭内的陪审团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陈洪谧、吴志蔡等人面面相觑,看来苏州城的纺织工人们对这样的判处结果还并不满意。可是如果妥协的话以后有人效仿这样的纵火行为,说不定会闹出更大的风波。目前判处的难点就在于纵火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是单纯的财产损失。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判决死刑,那么恐怕没有人反对。
    “苏州城的商业风气最浓,百姓的思想也最为开放,怕是这样一来要重新修改判决结果。”陈洪谧私底下对吴志蔡说道。
    苏州法庭的判处因为工人们的抗议而暂时休庭,并在经过各方的协商以后,进行首次二审,判决吴三无期徒刑,劳改表现好的话可以改二十年劳作。对于犯人之亲属,官府将保证他们最低的生活标准。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名古屋城堡
    德川家光带领着包括辅兵在内的十万幕府大军困守天王寺一带。在九州军的援军到来以后,他们企图击溃倒幕联军的计划就此破产,在战略上变成了防守的一方。而且他们意识到九州军的到来必定也带着舰队,大海说不定被九州军的舰队控制,那么倒幕联军的粮食就可以从后方甚至是华夏大陆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前线。
    统一无望的德川家光只好安排大军徐徐向后方撤退,然而防守名古屋城堡的守军带回来了名古屋被直隶舰队攻克的消息。
    此时的名古屋城堡上面挂着龙旗,在舰炮和登陆的海军小队威胁下,名古屋城堡只坚守了一小会儿就有人放弃了抵抗,或溃逃或投降。一些人向西边投奔德川家光所部。
    “名古屋被封锁,我军与松平信纲所部已被敌人形成了包围圈”
    “就连水师都全军覆没,我们的水上粮道已断,陆地上的粮食必须要经过名古屋才能够周转运过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现有的粮食耗尽之前破解现有的局面。”
    知道名古屋城堡失守之后,幕府大军众人从上到下无不忧心忡忡。退路被对方的舰队切断,他们就要被困在半岛之上,进退不得。西面是大阪和京都、东面是名古屋城堡、北面是琵琶湖、南面是大海,他们只能够选择夺回名古屋打通退路。
    “我们的粮食还能够支撑多久?”德川家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十万大军是很吓人,但是十万人的饭量更加吓人。
    “很遗憾,我们的粮食恐怕不能支持超过十日的时间,大概到了第八日或者第九日军心就会崩溃。”池田光政说道。
    “夺回名古屋城堡,我还想寻找一线生机。”德川家光有些悲壮地说道。
    众多利益与德川家光捆绑在一起的大名们和旗本们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胜算已经很小了,幕府的武运可能到此为止。
    “就让我率军前去夺回名古屋罢,我水野胜成一把年纪了,即战死沙场也死而无憾,我不想要让德川家就此没落。”水野胜成不甘心,仍然想要做困兽之斗。
    “我伊达忠宗愿意一同前往!”
    “池田光政也愿马革裹尸!”
    几个重要的大将纷纷请命。
    “德川家乃至整个关东大名的武运就交给你们了!如果能够在八日内夺回名古屋以及里面囤积的粮食,那么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八日之内无法夺回名古屋,我们只能够向叛军投降了”德川家光说道。
    德川家光从新军里面挑选出五千人交给水野胜成,还有一万的杂兵和炮灰,以及几十门火炮,由他们前去尝试收复名古屋。
    此时的名古屋被纳尔逊带领的直隶舰队控制,约有不到两千人对这里以及附近的地区实现控制。幕府在二十多年前修筑而成的高大城堡因为在直隶舰队的攻坚战中被火炮击中而塌了一角。
    “这边的城堡甚有特色,有点像是华夏的建筑风格虽然可以防止敌人攀爬城墙,防御能力和棱堡相比就不够看了,在火炮的面前并没有什么作用。”纳尔逊在名古屋城堡的下方仰望,城堡的高度的确很高,但是见识过18世纪棱堡攻坚战的他对这种防御工事不以为然。
    “报!大阪方向的哨兵传来急报,发现有幕府的军队在向我们名古屋进军,人数大约有上万!”纳尔逊在好奇地打量名古屋城堡的时候,海军哨兵过来报告。
    “准备迎战,务必要坚守名古屋。我估计再坚持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会全面崩溃。”纳尔逊说道。
    防守名古屋的是直隶舰队的两千人,他们将一些舰炮搬到名古屋城堡,还将加特林手摇机枪给卸下来加固名古屋城堡的工事。
    纳尔逊对于名古屋的防御工事并不感冒,不过用来防御幕府军队的反扑倒还绰绰有余。
    对于名古屋的争夺战在水野胜成、伊达忠宗率军到来以后很快就爆发。留给幕府大军的时间不多,他们的粮食只能够坚持十日,必须要尽快夺回名古屋,恢复大军的粮草补给。
    名古屋本来是德川家下令修建的城堡,只是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投入了使用,并且成为了敌人的据点。
    大炮在轰鸣,火绳枪、燧发枪齐射,名古屋被硝烟覆盖,城堡被战火覆盖。水野胜成和伊达忠宗带领的是幕府最精锐的武士部队,与被纳尔逊他们吓跑的名古屋守军不一样,很快名古屋城堡在火炮的轰击下越发残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