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370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70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州府一间大堂,几个工坊主代表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坐在他们对面的是纺织工人的代表,还有官府的人在主持大局。
    “迟到一刻钟和迟到一个时辰是否一样,还有体罚该怎么算?什么才叫做偷懒?”纺织工人代表同样气势汹汹。
    “个人觉得应当按件计工,按照产出的纺织品数量计算工钱,最低工钱并不合理。若是有些人在作坊里面偷懒磨工,恕我而言,我连最低工钱都不想给他。”又有工坊主代表说道。
    “我们偷懒不偷懒还不是你们说了算?要是故意克扣我们的工钱该怎么办?”
    “就是,有些黑心的工坊主经常找理由克扣我们纺织工人的工钱,到手的往往只有说好的一半的工钱。”
    “那还不是因为你们时常偷懒,还跑出去赌坊,不得要雇佣监工来监督你们?”
    工坊主代表和纺织工人代表在大堂内争执不下,互相怪罪是对方的责任。
    苏州官府派来督促谈判的官吏记下双方更加具体的诉求,同时要安抚双方的情绪,不让双方在大堂内大打出手。
    汪常远混在工坊主代表中,他没有开设工厂,原本不知道工坊主和手工业者之间的具体矛盾。但是他参与了双方的磋商以后,逐渐明白双方争执的几个重点的内容。
    他发电报给楚云建议提供一个场所给工坊主和工人进行协商,很快楚云就让苏州官府组织双方代表在此地进行协商。
    在协商期间,火烧纺织厂的一些犯人仍然被关押着等待审理,而在苏州城、杭州城等地方罢工抗议的工人返回自己的工坊做工。工坊和工厂停工受损的不只是工坊主和工厂主,还有罢工的工人,他们这段时间不但没了工钱,一定程度上还和他们的雇主闹翻,刚回到工坊的时候双方都有些尴尬。
    “很快官府就要颁布劳动法,你们提供的意见官府都会在律法中予以考虑。工坊主拥有制定工钱多少的权利,但是不能随意克扣工人工钱,一切都要有个度,这便是中庸之道。”陈洪谧作为苏州知府旁听了双方的争执,对于新的民生问题更加关注。
    “希望官府能够重视我们工坊主的利益。我们出钱设厂,雇佣工人,既给了这些苦哈哈一口饭吃,又生产出产品满足百姓的需要,上交税赋给官府,如此之大的贡献还需要受到各种限制和束缚。我们考虑他们的状况,谁又来考虑我们的状况?”一个工坊主代表向陈洪谧埋怨。
    “这位掌柜不要这么说,社会平稳、工人对他们现在生活满意能够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对工坊的忠诚,对于你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陈洪谧这些天一直在思考工坊主和工人的矛盾,也在想着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就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才要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汪常远在一旁协助官府说话。
    工坊主代表在和工人代表的谈判持续了许久,刚开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争执,后来随着双方精疲力尽想要尽快解决问题以后,就将所有问题归纳成了几点,双方进行最后的妥协,而最后的妥协关系到劳动法的草拟。
    “劳动法的大框架已经出来,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合同、工时、工钱、劳动安全、女职工和童工特殊保护、再就业培训、社会保险、争议和仲裁、法律责任。在保护工人利益的同事,尽量兼顾雇主的利益,这点体现在合同之中,雇主和雇员在不违反劳动法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签订劳动合同。”
    刑部尚书总结了这一段时间的讨论成果,超越这个时代的劳动法初具雏形,甚至已经设想到了还没有形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就每一个部分展开讨论,尽量制定一部完善的律法,同时组建工会作为劳动法的监督机构,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让工坊主和工人有个协商和主张诉求的地方。”楚云拍板。
    为了确认劳动法的大纲和主要条目,被楚云调来负责草拟劳动法的官员就争执了大半个月。
    对于大纲中的每一个部分,还需要展开讨论制定详细的条款。这可是关系到不断壮大的劳动者团体的利益的律法,也是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律法。
    “我们已经充分了解到了劳动法之精神,苏州府临时工会传来了电报陆续向我们转达工坊主和纺织工人代表的诉求,通过此次纺织业产生的矛盾,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制定出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统一规范。这种规范也适用于官营的工厂、农场、牧场、煤山。军主大人接下来一段时间可以不用一直来刑部督促,这大半个月实在是太过辛苦了。”另一个官员说道。
    “那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会随时跟进立法的进展,在明年开春新法要尽快颁布,以完美解决江南工人事件。劳动法之事甚至耽搁了我们处理东瀛事务。”楚云大半个月以来都忙于草拟劳动法之事,让他身心俱疲,框架定下来以后,就由官员根据前方苏州临时工会的协商完善各条细则。
    楚云这边还要督促西域、南洋等地叛军平定叛乱的进展,所以并没有余力分心出兵东瀛之事,只派去了卢象升等先遣部队协助倒幕联军进行防守。
    幕府终究是要被击垮的,相比之下楚云将维护现有国土的稳定放在第一位。
    可惜在东瀛的关西地区还没有电报,需要军情处的情报员乘坐帆船前往横滨港,再通过横滨电报站向军部通告,所以楚云这边大致有十日左右的信息滞后。战场上的情形瞬息万变,十日的时间很有可能大阪城都被攻陷。
    “希望卢象升等人能够帮助倒幕联军守住大阪城,平定叛乱以及安抚工人都需要时间,要是幕府借助这个机会建立一个中央集权政权,还真不容易对付。”楚云也有些担心一个统一的政权在大海上出现。
    以正义之师的姿态进入东瀛和以侵略者的形象可是会影响到以后的主权问题。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前往北美计划搁置
    “按照原本的计划,我们应当已经集中了必要的物资,准备前往横滨港。但是东瀛那边发生了内战,我们华夏本土的边境同样出现了叛乱,江南地区的情形还不稳定,前往美洲西海岸的计划暂时被搁置了,我们出发的时间将被延长!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再进行野外生存的培训。”
    “这一条是科迪勒拉山系,长达3万里,贯穿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海岸。按照科学院地质系的说法,这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跃,矿产丰富,很有可能存在金矿。军主大人让我们到这个命名为‘金山’的地方,就是为了发掘当地的黄金,以壮大我们的国力。地质系届时将派十多个地质和矿产专家与我们一同前往金山勘探金矿。”
    北美洲西海岸探险小队的队长指着一副简要的北美洲地图,他指着的“金山”的位置就是楚云印象中的旧金山湾区。
    北美洲探险小队在选出了人选以后就让他们前往琉球进行野外生存特训。琉球群岛正好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荒岛山地,适合探险小队提前适应殖民地艰难的生活环境。
    探险小队之中不少人都是科学院的学员,他们之前可能是十年寒窗苦读的文人士子,想要适应荒芜的北美殖民地的生活可一点都不容易,在琉球荒岛上的特训让他们体验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本来应当在年底出发前往太平洋彼岸……新的出发日期是什么时候?”有探险队员问道。
    “明年开春如果东瀛战事结束,我们就从横滨港出发。要是东瀛那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那么就直接从天津卫出发。”队长说道。
    “明年再出发前往北美洲,我们可以在春节期间返回自己的故乡么?”有队员举手问道。
    “如果时间上来得及,各位可以在年底返回自己的故乡。我们这次前去北美洲西海岸为期三年,三年后官府会组织一支新的探险队前去接替我们。”队长又解释道。
    “当地适合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畜牧业也能够发展。”探险队员中农学院的学员李依竹更加关心旧金山湾区适合种植什么农产品,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够让殖民地持续下来。
    通过科学院中召唤过来的美利坚科学家的介绍,北美洲探险小队对于旧金山湾区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这支即将前去北美洲的探险小队与在大洋洲的探险小队不一样,他们的准备更加充分。
    “放心吧,军部会给我们探险队准备足够的种子,前期我们可以在当地通过采集、狩猎、捕鱼活下来。那里还有被叫做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他们能够在原始的大路上活下来,我们几百个有铁器、火器的人还活不下来吗?”与李依竹同处一组的队员听到了李依竹的嘀咕,凑过来说道。
    北美洲探险队分为了好几个小组,李依竹他们农学院的派遣人员负责的是殖民地的农业发展,带领前去旧金山湾区的农民们开垦当地的农田。
    “几百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养活,我们这次到来琉球进行野外生存特训的人不过百人,中途为了获得粮食可是灰头土面。还有到了寒冬找不到猎物,海水又冰冷,粮食会更加短缺。我们要保证第一年种植的农作物到第二年就开始有收成,才能够保证没有缺粮的忧虑。”李依竹说道。
    “你说印第安人会长什么样子?我们真的会在‘金山’见到当地的土著吗?听说金山湾区靠近大海,就算有地震我们只要躲到大海上就可以了吧?”探险小队的成员在琉球的荒岛上进行特训的时候,不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想象。
    毕竟他们明年开春就真的要前去寻找旧金山湾区和传说中的金矿,还要在旧金山湾区待上三年的时间才能返航。
    三年的时间,他们需要在当地建立起初具雏形的城镇,以对旧金山湾区进行永久开发。
    即使旧金山湾区没有金矿,以当地优良港湾的地形也适合作为掠夺北美洲资源的桥头堡。
    “我们肯定能够见到当地的印第安人,也许可以想办法让他们为我们干活,开垦大片的农场。”李依竹想到了要驱使当地的土著建立大农场。
    因为资源有限,北美洲探险队雇佣的农民不多,而如果能够将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为己所用,那么就有了大量充足的劳动力。雇佣一个华夏农民的成本很有可能是一个印第安农民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大洋洲探险队已经试验了两种控制当地土著的手段,一种是通过贸易和联盟来拉拢一些土著部落,让他们放弃游牧,成为佃农或者大牧场的牧民。另一种手段是用先进的火器介入当地的部落战争,通过战争获得俘虏,同样成为廉价劳动力。
    后一种手段获得的劳动力成本更低,但是忠诚度不高,在他们接触了先进的文明以后容易发生叛乱。
    “你已经想着那么远了吗?我觉得军主大人让我们前去新大陆建立据点,已经做好了百年的规划,我们操那个心做什么?”农业组的成员纷纷说道。
    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立城镇,并且以城镇为中心向四处扩张,在他们看来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根本难成气候。
    “军主大人分配给我们这么重要的任务,我们的名字能够被记录在新大陆的史书上,一定要又好又快地完成军主大人交代的任务。”李依竹坚定地说道。
    “军主大人交代的任务!”农业组的成员提到楚云,肃然起敬。
    楚云可是他们年轻一派学员崇拜的对象。
    “大家不要在私底下窃窃私语,前往北美洲拓荒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每个人都要有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我们拥有火枪,但是我们的敌人可不是当地的土著,而是大自然,火山、地震、饥荒、寒冬、海啸、疾病!”探险队的队长厉声说道。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大阪攻坚战序幕
    幕府新修建不久的名古屋城堡汇聚了超过十万的幕府军队,兵营覆盖方圆百里的地区,有无数的粮草经海运、陆运从幕府控制的地盘运到名古屋城堡,然后经名古屋运到奈良前线。
    “诸君随我出征!”松平信纲骑着战马,带领其中两万幕府军队向京都进发,以拖延京都的岛津家、毛利家的军队,为德川家光攻打大阪城拖延岛津家、毛利家。
    倒幕联军的防线以京都、大阪城为中心,其中京都为倒幕联军目前的大本营,但是大阪城的重要性远在京都之上,因为大阪城是倒幕联军重要的海上补给线,一点大阪城被攻克,倒幕联军后方就从海路无法支援京都。
    “我们也该出发了,二十年前祖父攻克了丰臣家的大阪城,二十年后我也要将大阪城夷平。”德川家光从侍卫手中接过德川家的头盔,戴到了头上。
    他的年纪与楚云相仿,本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主,然而历史轨迹的改变让德川家遭遇了史上最强大的敌人,敌人的强大不在于人数,而在于超前的工业技术。
    松平信纲带兵切断京都与大阪城之联系,而幕府将军率主力从奈良、纪州街道等地对大阪城展开了冬季攻势!
    倒幕联军派遣5000人驻守在冈山的部队率先遭遇了奈良方向幕府军队的攻击。
    上万的幕府军队布成了几个阵,前排的旗手高举军旗,武士带领着麾下的士兵发动了对冈山阵地的冲击。这些士兵很多都是强征过来的农民,他们的兵器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或者是长矛、长刀、武士刀,或者是弓箭。
    但这支进攻冈山的幕府军队胜在人数众多,而且倒幕联军的情形不容乐观,大多数也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火绳枪的数量并不多。
    战场中箭如雨下,士兵在武士的催促下硬着头皮冲击冈山的栅栏和堑道,喊杀声此起彼伏。
    水野胜成麾下最精锐的铁炮队则留在他身边,水野胜成并不想在才刚刚开始的决战中投入铁炮队,打算用强征过来廉价的农民兵充当炮灰消耗守军的火力。
    除了精锐的铁炮队养精蓄锐以外,还有一支500人的骑兵在准备投入战场。
    “大将军开始攻打天王寺,打算在三日之内攻克天王寺,兵临大阪城下!”骑兵斥候从天王寺方向赶来向水野胜成汇报。
    “天王寺一马平川,最适合决战,没想到叛军和二十年前丰臣家的人犯了一样的错误,想要在天王寺阻挡我们的攻势。如果他们再聪明一点,应该集中主力在更外围的山道阻击我们,不让我们进入大阪城的南部平原。然而现在为时已晚,没有九州军主力支援的叛军在我们幕府主力面前不堪一击。”水野胜成看着在冈山阵地厮杀成一团的双方将士。
    二十年前德川家康发动的大坂之役中,他便是其中一路将领,现在他仍然宝刀未老,仿佛历史在重演。曾经参与大坂之役的水野胜成对于大阪城南部平原地区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地了如指掌,冈山、茶臼山、篠山几处要地一旦被攻陷,大阪城必定人心惶惶,可能连数日都坚持不住。
    “大将军令你部三日内攻克冈山,向木野村进军,争夺篠山,窥视真田丸!”骑兵斥候又转达德川家光的军令。
    此次幕府大军进攻大阪城动用了包括勤杂兵在内的兵力超过十万人,分为纪州街道方向的西路军、天王寺方向的中路军、奈良街道方向的东路军,以三路大军、几十个阵的姿态扫荡大阪城南部平原。
    “你回去转达大将军,无须三日,两日即可!”水野胜成自信地说道。
    “是!”骑兵斥候匆忙离去。
    天王寺和冈山之间并不远,骑兵可以轻松地传达命令。
    “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