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364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64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会成立了有几年的时间,一直想要成为九州军的正式组织,连最初的名字都取了“华夏会”。可是楚云一直没有同意将他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是将华夏会当成了工具。
    直到现在,楚云才对他们另眼相看。
    “对,军主大人打算接纳你们,并且派出训导员对你们华夏会进行改编,你们将参与执行一项极其伟大而机密的任务。”施大瑄说道。
    “伟大而机密的任务!”田中成一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站起身来,“终于要对幕府下手了?!”
    “你且坐下,如果军主大人打算动手,幕府折腾不了多久了。”施大瑄示意田中成一坐下,“在武力层面击垮幕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重点在于武力击败幕府以后,怎么实现对东瀛的管理。”施大瑄抛出一个难题。
    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蒙古人征服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结果没有几年就分裂成不同的汗国。
    “按照原来与军主大人的约定,如果九州军使用武力推翻幕府,那么由我们华夏会上台,将进行投票决定并入华夏之事宜。到时候我操纵投票现场,绝对不会让军主大人失望的。”田中成一信誓旦旦地说道。
    “问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即使你们华夏会统一并入事宜,但是东瀛的百姓、武士、大名们怎么抉择?对于武士和大名,我们可以剥夺他们的财产甚至让他们锒铛下狱,然而如何让百姓接受这一件事情?”施大瑄提及了成立东瀛行省的难题。
    这个时代的两国还没有那么苦大仇深,可是东瀛国与安南、东吁、暹罗等国不一样,他们的凝聚力要比东南亚的小国要更加强大。而且东瀛国在东亚也就仅次于华夏而已,每次侵入高丽半岛都轻松将排名第二的高丽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国家没有遭遇什么变故,很难被并入其他国家,降格为一个行省。
    “这……确实是一件难事。”田中成一不可置否。
    东瀛行省的提案是他主动提出来,也一直在为此而奋斗。可是华夏会的势力范围局限在江户城附近,无法代表整个东瀛的意志。
    “此乃问题的棘手之处,如果处理的不好,东瀛会变成现在的高丽那样叛乱不断,我们的军队也会陷入战争的沼泽之中无法自拔。”施大瑄说道。
    “难道军主大人要打退堂鼓?我们东瀛一向以中华文化为尊,即使官方文字都是汉字,在文化上绝对比南洋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国更加容易接纳,就算在整个东瀛普及汉语也不成问题。恳求军主大人对此事再加考虑!”田中成一还以为楚云不想要执行这一项计划。
    “军主大人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找来了你。我们九州军之影响力局限于江户、横滨、长崎、平户等沿海口岸,并没有深入岛内。一旦派遣军队加入你们的内战,肯定会遭到不少抵抗和叛乱。我们的军队需要以正义之师的形象登陆东瀛。”
    “还有战后的善后工作也要提前做好安排,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如果出现大的状况,我们可能会放弃成立东瀛行省的计划……管理的成本太高,对于我们来说就得不偿失了。”施大瑄说道。
    田中成一暗中松了一口气。他为了维持和发展华夏会,以建立“大同”为纲领,提出了推翻幕府、加入华夏体系的具体目标,如果被楚云否决,那么他就无法面对华夏会的社员了。
    “看来军部已经彻底考虑好了全盘的计划,不知道我们华夏会能够做什么?”田中成一问道。
    “这是军部给你们华夏会的命令,待你们完成了改编以后,将参与推翻幕府、与倒幕联军联合成立东瀛行省之计划。”施大瑄将军部的命令交给田中成一。
    “我们华夏会与倒幕联军联合成立行省,倒幕联军已经做出了退步?”田中成一颇为震撼。
    他没有想到除了他以外,倒幕联军也同意了这样的计划。
    “去年岛津家的使节团到京城拜访军主大人的时候,岛津家已经默许了被我们吞并的提案。”施大瑄说出了当时岛津光久造访楚云之时两人密谈内容。

第一千零四章 大玉儿求情(一更)
    “东京分行竟然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王管事我认识,他一向内向拘谨,竟然会做出携款逃跑的事情。”大玉儿还与东京分行的雇员通信,知道了近期内东京分行发生的事情。
    她想要找楚云向东京分行求情,毕竟她曾经在那里效力,不忍心看到昔日同僚受到处罚。她还不知道楚云这边很快就处置了王管事的事情,东京分行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处罚,只是象征性地罚了全体雇员一个月的工钱。
    “你怎么到来了?”楚云有些意外大玉儿的造访。
    “我听说东京分行的王管事出事,不知道军主大人想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大玉儿开门见山地问道。
    “你觉得该怎么处置东京分行?”楚云反问道。
    “私以为这件事是九州银行存在管理上面的漏洞,管事、行长级别可以单方面代表银行办理业务这一条规定应该得到废除,或者建立控制风险的组织来限制管事、行长他们的权力。还有王管事不像是会主动做破坏银行声誉的事情,幕后应当是有人在指使他。”大玉儿说道。
    楚云听了大玉儿的分析,基本和他所想没有多大的出入:“你这次来的目的其实是想要减轻我对东京分行的惩罚吧?毕竟东京分行那里有一群你昔日的同僚。”
    “军主大人说的是,可是属下所说却也不错,风险是银行最担心的事情,应当从根源上解除其可能面对的风险。”大玉儿不否认自己的动机。
    “九州银行在辽南建立之初,本来是为了筹集军费,所以给了管事之人提供了较大的权力。现在计划成立在九州银行总行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监督总行以及所有分行。未经过风险控制委员会复核的行为,无法代表银行的意志。”楚云说道。
    “成立风险控制委员会么……”大玉儿想了一下。
    “怎么,你有兴趣进入风险控制委员会?在东京分行担任副行长的你应该了解目前银行的大部分流程,参与组建风险控制委员会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楚云问道。
    大玉儿连连摇手:“属下好不容易能够进到比较清闲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委员会,要是再兼一份职务,恐怕连自己的私人时间都没有了。”
    “我只是随便一说,我们的国体体量太大,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去处理,也需要培养一批批人才,让他们独当一面。”楚云知道大玉儿只是这批人之中的一个而已,新式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不可能让某个人事事都插手,人不是机器。
    “那么军主大人也认为这件事情是管理体制上的过错,并不打算重罚东京分行了?”大玉儿敏锐地察觉到了楚云的言外之意。
    “对东京分行的处罚早就下达,每个人克扣一个月的俸禄,这样的惩罚并不算严重吧?王管事应该是受到了幕府的指使,否则没可能做出损人又不利己的事情。”楚云说道。
    “这样可就好了。”大玉儿得知自己的同僚没有被重罚以后,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我们情报处正在派遣人手追捕王管事,至今还杳无音讯。其实这个时候抓不抓住他已经无所谓了。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幕府身上。据我们了解,幕府正在大规模收购粮食,同时计划发行战争债券来支持他们发动战争。”楚云向大玉儿稍微说明现在幕府的动作,相信她能够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果然大玉儿听到幕府发行的战争债券,神情有些异样:“一定是江户银行的阿部忠秋提议的,他是这方面的天才,如果不是幕府缺钱大量占用江户银行的资产,他发挥的空间更大。”
    “战争需要钱,江户银行吸收了不少东瀛人的资产,幕府肯定眼红,尽可能占用他们的存款,准备金不足很容易在金融战争中被击垮。”楚云说道。
    别说幕府眼红江户银行的资产,就是楚云都眼红九州银行的资产,有了赤字就向九州银行进行无息贷款来平衡收支。九州银行体量太大,不会像江户银行一样遭到别人的狙击,它的准备金都要比江户银行所有的存款要多,江户银行拿什么来狙击九州银行?
    “他们发行战争债券的话,也许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刁难一下他们。”大玉儿若有所思,不知不觉间又和阿部中秋进行交锋。
    “是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有事么?我是说现在到晚饭前之间。”楚云突然说道。
    “啊?!暂时没有别的事情。”大玉儿本来在想事情,被楚云突然一问,不知道楚云想要做什么。
    “没有就好,你和我到后院。”楚云说道。
    “好。”大玉儿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
    被楚云叫到后院是要做什么,难道……
    大玉儿不禁有些紧张地跟在楚云身后。
    不过她很快就知道自己想歪了,楚云将她带到了凌儿的小房间,还没进门就听到凌儿的哭声。
    “奶妈今天请假了,艾拉也有公务在身,他一直吵闹,我稍后还有刑部关于工人劳动法的会议要参与,总不能就留他在这里。可以麻烦你帮忙照顾一下?”楚云问道。
    “当然可以……”大玉儿本来还做好了被用强的准备,结果只是照顾小孩子。
    “那就有劳你了。”楚云将这个闹心的儿子交给大玉儿以后,一身轻松地前去刑部参加会议。
    唉,自己在乱想些什么呢。
    大玉儿摇了摇头,凑过来:“凌儿,还记得姐姐吗?”
    凌儿见到来人是大玉儿,也不哭闹了,点了点头。
    大玉儿莫名感到有一点亲切,也不知道是不是爱屋及乌,将凌儿抱起来:“凌儿,今天你娘亲不在,就由姐姐临时照看你了,是要姐姐抱呢,还是要自己走路呢?”
    凌儿似乎还听不懂复杂的选择,之前哭闹久了,在大玉儿怀中很快就睡着了。
    “要是什么时候自己有个孩子就好了。”大玉儿看到熟睡的凌儿,不禁想道。

第一千零五章 威海卫,备战(二更)
    纳尔逊在汉城待了一小段时间,他这段时间受到李溰夫妇的接待,日子过得还可以。本来他打算见到郑芝龙,向他了解高丽国内部叛乱的事情。然而郑芝龙忙于战事,还没有来得及见到纳尔逊的时候,楚云紧急将纳尔逊召回的命令就传达过来。
    “很遗憾军主忙于其他事务,暂时还没有能力能够帮助你们平定内乱。但是我们对高丽国之事务一定不会置之不理,请你相信我们。”纳尔逊在临走前,对李溰夫妇说道。
    “我作为高丽国的国王,如果叛军攻来汉城,我一定会拼上我的性命也要坚守变革。我们的三千新军已经训练精良,可以前往前线与郑芝龙将军并肩作战!”李溰坚定地说道。
    高丽新军……纳尔逊从新军将领金自点那里得知,这支新军似乎并没有多少战斗的意志,想要击溃四面八方的叛军没有那么容易。
    “李溰,你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你还年轻,就算是熬都可以熬死叛乱之人,没有必要急于求成。而要是身体没了,更别提什么变革。”纳尔逊提醒道。
    “我受教了。”李溰拱手道。
    “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尽管通过汉城电报处与京城取得联系,我想军主大人应该会在紧要关头出手相助。”纳尔逊向李溰说话的时候,却向姜氏示意。
    他通过这一小段时间与李溰的交谈,知道自己劝他注意自己身体的提议他很有可能听不进去,只能够让姜氏注意一点了。
    “感谢军主大人对我们这边的关照,如果出现了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会向宗主国求援。”姜氏施礼道。
    纳尔逊点了点头,他是军人不是慈善家,对于高丽国的事情只能够在维持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帮则帮。
    “准备启航!”东方号蒸汽布缆船上面的水手在甲板上进行启航前的忙碌准备。
    纳尔逊登上了东方号,挥手向李溰夫妇告别。
    呜——
    东方号令人震撼的汽笛声响起,庞大的船身缓缓离开了汉城。
    李溰看着纳尔逊带领的东方号巨轮离开,心里有些羡慕:“华夏是大国,才能够生产出这样的大家伙,我们终究是小国了,没法与他们大国相提并论。”
    “可是我们这里的党派之争、地主的反抗比起华夏之剧烈有过之而无不及。”姜氏叹道。
    “再艰难也是我们的子民,我们不论如何也是需要达到变革的目的。”李溰坚定地说道。
    李溰夫妇在为自己国内叛乱担忧之时,直隶舰队所在的威海卫海军基地在进行紧张的战争准备。
    北洋舰队分身无术,郑芝龙忙于高丽国的内部叛乱,无法参与东瀛国的战事。南洋舰队以广州府为主基地,要控制会安港、马六甲、巴达维亚几个重要的港口,香料群岛一些土著部落和暹罗等旧国百姓还不时有起义发生,南洋舰队无论是从精力上还是从兵力上也无法插手东瀛国战事。
    目前唯一有精力进行海外作战的便是威海卫的直隶舰队,以及正在旅顺训练的新舰队。
    威海卫本来是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位于山东半岛之上,濒临黄海,西连烟蓬,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京师。
    因为北洋舰队主基地在大连港,直隶舰队总部便设立在威海卫。
    海军部一共下辖三支主力舰队,威海卫的直隶舰队、大连港的北洋舰队、广州府的南洋舰队。除此之外还有正在旅顺卫的新舰队。
    这支新舰队同样是采用了成本较为低廉的木制大帆船,也还没有进行命名。实际上新舰队就是预备役的船队,有了自己的船长和水手、战船,但是没有成建制。
    随着楚云重视海权,需要许多的战船控制广阔无垠的海域,三支舰队几十条炮船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向外建立殖民地的需求。所以这支新的舰队需要取决于派往哪里,才能够决定其命名。
    “报告五艘战列舰的检查结果!”一个身穿海军上校军服的校官在海军部总署厉声问道。
    “胜利号、君王号、海神号、亚特兰特号、宪法号,五艘战列舰状况良好,不需要进行特别的维修,待物资装填完完毕以后可以随时出海。”负责检查战列舰状情况的官员答道。
    “火药呢?火药和炮弹是否充足?”
    “这个是军需官负责的事情。”
    “军需官在哪里?!”
    “他还在弹药库清点弹药……”
    海军部总署所有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忙得不可开交。
    直隶舰队最近几年只进行过占领南洋的战争,在大海上和尼德兰人的武装商船进行作战,之后还没有参与过其他战事,这次要临时参与东瀛国内战,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准备。他们作为三支舰队之中拥有最强大风帆战列舰的一支舰队,如果这次表现不好的话,以后怎么在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面前抬起头来。
    “军需官,汇报火药和炮弹的储备,部长很快就要从高丽国返回,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就显得我们太过不专业了!我们是职业军人,动员速度要更快!”海军上校来到弹药库找到了忙于清点的军需官。
    “五艘主战的风帆战列舰所需要的弹药量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还不包括护卫舰、将士们登陆以后火枪和火炮所需要的弹药,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更加夸张。我们军需处的人哪里忙得过来!”军需官也很头疼。
    军部突然下令让直隶舰队进入备战状态,让直隶舰队如临大敌。既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