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362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62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杨太率领的第一兵团驻扎在辽东城,可使其越过鸭绿江,12天之内可以走陆路抵达汉城之下。另外可以从海路运输额外一个兵团从汉城登陆,从海路投放的实现两个兵团的联合作战。杨太的兵团向南进军,海路的兵团以汉城为基地策应杨太之兵团,三个月内必定能够平定高丽国。”
    参谋部部长赵有光用一根指挥棒指着挂在墙上的高丽国地图解说他的计划。
    三个月内平定高丽国?楚云总觉得赵有光说的话和以前某个陆军大将说的话有些相近啊。越是这样自信,楚云却越担忧会阴沟里翻船。
    “两个兵团加上现在日益高配的后勤补给,需要派遣的人数多达4万到5万人之间。如果北洋舰队需要封锁所有海岸线,并且从西南等地港口登陆,那么北洋舰队这边需要1万到2万人。”参谋部副部长张元补充。
    “仅仅调用两个兵团和一支舰队就需要动用战斗人员加后勤人员多达6、7万人,这样的规模可一点都不小。”楚云重新思索了一次全面介入高丽国的得失。
    支持六七万人发动战争,对于目前国内经济建设并没有多大的利益,反而会紧缩各项开支。
    “是的,实际上战斗人员的数量就在2万多人左右,其余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后勤人员,为战斗人员提供援助,可能都无法胜任维持治安的任务。”赵有光说道。
    “如果有当初经历过万历年倭乱的将领带路会轻松许多,可惜万历倭乱距离如今有40年了,当初的那批官兵几乎都已经过世或者年迈不识路了。”同样参与了这次讨论的卢象升说道。
    “至于成本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火器很先进,反而增加了士兵对火器的依赖。士兵对火器越依赖,火药的消耗就越大。而且我们的士兵俸禄高、伙食好、有自己的军服,也都增加了开销。万一战争拖到了冬季,还要准备过冬的被褥、棉袄。更坏的结果是我们的两个兵团被无限期地拖延在当地,每年的军费开销至少要三百万两。”军需部的部长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维持战争的成本,每年需要支付三百万两!
    楚云想到这个天文数字,不由想到了美利坚大头兵。科技越发达,部队的战斗力虽然越强,但是发动战争的成本也就越高。在冷兵器时代,大家的科技都差不多,只要拼命堆人命就行,士兵的待遇也很差,有些士兵还要自己准备衣物和装备。而楚云因为实行精兵简政的策略,每一个兵团都享受很好的待遇,让军队对楚云感恩戴德,但是问题就是要让这些大头兵出动,后勤是巨大的负担。
    “不打了不打了,现在进入高丽国对我们没有一丁点好处!”楚云一听光维持两个兵团和一个舰队一年处于战争期间的成本就要300万两,立刻打了退堂鼓。
    以前攻打南洋诸国还能够垄断与西方的香料贸易,开采当地的石油等矿产,每年光是婆罗洲炼油厂的产出就可以弥补楚云发动全面南洋战争的费用。
    但是打高丽国可以获得什么?高丽国所拥有的一切,现在华夏商人都可以用贸易手段源源不断地得到,楚云实在想不到为了扩大领土和彻底将东亚并成铁板一块以外还有什么理由要去强行将高丽国并入。
    “高丽国发生内战和叛乱对于我们兜售军火也是一件好事。高丽国王李溰为了武装新军,从我们这里购买了一批淘汰的火器,我们后勤部因此回血不少。”后勤部长说道。
    我靠,还真黑心!楚云对于后勤部在高丽国内战中贩卖军火的行为在心里表示强烈谴责,但他还是批准了这个出售淘汰火器的提案——军火生意实在是太过暴利了。只是可怜了李溰,辛辛苦苦地支撑着叛乱不断的高丽国局面。
    “那就暂时不参与高丽国的内战了,再给李溰多一批军火让他组织新军镇压叛乱。”楚云还不了解李溰的身体情况,以为他能够多撑一段时间。
    “接下来是东瀛国的议题。对于高丽国我并不担心,他们的军队孱弱,而且困守在半岛的一隅之地。如果将东瀛变为一个行省,那么高丽国就被我们的领土、领海所包围,迟早是囊中之物。”楚云想要让高丽国的地主阶级、官僚阶级继续闹腾一阵子,优先针对东瀛。
    “用武力征服东瀛?”
    在场都是军部、参谋部、后勤部的大佬,他们相视而笑。楚云既然将负责军事的几个部门都召集了过来,那么楚云动武的意图很明显了。
    “当然。”楚云不可置否。
    “为什么军主大人您打算对高丽国用武的时候,一提到军费就痛心疾首,而对东瀛国用武却一点都不觉得心痛呢?”后勤部长见楚云无法支撑足够介入高丽国的军饷,但是对于攻打幕府倒很有兴趣。
    “一来东瀛国多银矿,幕府也十分富有,我们可以从战利品中获得足够的补偿。二来嘛,只要我们想要对付幕府,一群人都会落井下石,东南诸藩的倒幕联军,在野的华夏会,他们都喜欢幕府倒台。三来,他们想要搞我的东京分行,东京分行的亏损就从他们幕府那里掠夺的战利品中获得补偿。”楚云首都说道。

第九百九十九章 处罚太轻了(一更)
    “总行已经回复我们了,并且给出了处理意见。”钱行长扬着九州银行总部从京城发来的电报,眉开眼笑。
    “行长大人,我们内部出现出了这样的事情,总行一定会责罚我们的,您怎么还那么开心啊?”东京分行的雇员不明所以。
    “你们猜的没有错,京城的总行真的给我们下了处罚的通告,在场每个人都有份。”钱行长说道。
    “处罚通告都下来了,行长还在笑,难不成是太过悲伤所以失心疯了?”东京分行的雇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总行要求我们分行进行严格的自查和整顿,扣除全体员工本月工钱,年底会派审计署的官员前来进行考核。”钱行长说道。
    “还有呢?”众多雇员问道。
    “没有了,关于处罚就这样。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兴奋了吧?”钱行长如同劫后余生。
    “奇怪,就这么一点处罚,才扣了一个月的工钱!不可能,我没听错吧?”
    “这可是要连累东京分行破产的事情,竟然只罚一个月的工钱。真不知道总部是太过宽容还是觉得这件事情无足轻重。”
    东京分行的雇员们得知京城总部对他们的处罚以后,都觉得太轻了。东京分行出现内部人员携款逃走的事件,按照道理东京分行全部大换血都是有可能的。而总行的判处只罚了一个月的工钱,在众人眼中无异于莫大的喜讯。
    “为什么总部会判处地如此之轻?我们东京分行因为这次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多达几万两,间接损失几十万两白银。这样的事件,至少要处置一批人来平息民愤,但是总行并没有处置我们的意思。一个月的工钱,只是象征性的处罚吧。”一群雇员们在东京分行待了相当一段时间,对于这些通告背后代表的意思琢磨通透,发现总行的确没有过于怪罪他们的意思。
    一个月工钱的对于已经做好被解雇准备的东京分行雇员来说,简直不算什么。东京分行作为新兴的官方金融机构,他们雇员也是第一批正式的“金融行业人员”,待遇可是很好的。特别是前期这些懂金融的人才少之又少,培养最早的一批人殊为不易,就是楚云也不忍心处罚他们。
    王管事携款逃跑事件是管理体制上存在弊端,甚至还有幕府的身影在后面操纵这件事情,处罚无关的雇员也无济于事。
    “那么总部打算如何处置王管事这件事情?”一个雇员好奇地问道。
    所有人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钱行长,他们都想要知道总部云淡风轻的背后还有怎样的应对举措。
    “总部打算派人前去寻找王管事的下落。在找到王管事之前,他所有以东京分行名义与商人签下的合同、条约,但凡是条件不过分的,一律吃下。一切损失上报总行,由总行承担一切损失。”钱行长说道。
    “总行承担一切损失?!”东京分行的雇员听说总行要帮东京分行吃下所有的贷款条约、产权合同带来的损失,不禁目瞪口呆。
    总行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大气,而且几万两的直接损失对于吸纳了不少存款的总行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这些贷款、产权合同不是完全亏损,还能够收回一些本,所以不会真正造成几十万两的损失。只要总行扛下损失,东京分行还是和以前一样岿然不动。
    “总行为什么会帮助我们分行吃下损失,莫非是因为怕我们东京分行在这次信任危机中名誉扫地吗?”一个管事问道。
    “很有可能这就是原因。尽管王管事是个人犯错,但是他始终是以我们东京分行的名义与商人签订了合约。有部分商人基于合约已经做了准备,如果我们否认之前的合约,会给他们带来损失,同时也会给我们东京分行的名誉带来损害。我们东京分行作为分行名誉受损,总行和其他分行也会被抹黑。所以总行在损失不大的时候必须要保住我们。若是损失扩大十倍,我想总部仍然会救分行,但是我们这些人即使无罪也会被当成有罪,以平息众人的怨气。”钱行长分析道。
    几个管事和其他普通雇员点了点头,他们也觉得总行扛下一切损失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以后要是继续发生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我不是针对给为在座各位管事,而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个人以我们东京分行的名义与外人缔结合约。”对于这件事情,劫后余生的雇员们开始考虑如果完善现在的管理体制。
    在他们看来,如果银行的管理机制不进行改变,那么还会有内部人员铤而走险。
    “总部的信件已经有说了,今年年底会对九州银行全行上下进行管理机构的改革和整顿。银行掌握了钱袋子,万万不能够拥有损失。”钱行长欣喜过后又板着张臭脸,“我们接下来继续进行自查,千万不要再出现王管事那样的事情。这次王管事要被抓回来,可是要被处死的。”
    钱行长知道上面对于官府机构官员和雇员的严厉程度,要是商人犯事了还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但是官府的雇员携款逃跑?在楚云眼中只有死路一条,证据一旦齐全立即处死。
    “要是大小姐在就好了,她在的时候王管事唯唯诺诺,哪里敢做这样的事情?”
    “江户银行最近又开始提高存款利率了,他们想要卷土重来,我们东京分行难不成又要和他们发生竞争?江户银行背后有幕府支持,带领江户银行的阿部忠秋越来越狡猾,使用利率工具竞争的手段也更加娴熟,以后可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东京分行的雇员发现幕府的阿部忠秋在被大玉儿算计了以后越发老成,无师自通对银行业务有了自己的见解。
    他能够以三十出头的年纪接替酒井忠胜出任幕府革新派的领袖,自然不是泛泛之辈,之前被武装了货币银行学的大玉儿击败,他痛定思痛,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银行理论。

第一千章 幕府的战争决心(二更)
    “东京分行打算如数履行王管事与商人签下的合约!”
    阿部忠秋在等待东京分行因为王管事携款逃走事件而信誉扫地之时,传来了东京分行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强行吃下所有损失的消息。
    “他们东京分行够狠,硬扛下所有的损失也要保持自己良好的信誉。信誉对于银行来说就是基石,没有了基石一切生意都不知从何谈起。”阿部忠秋领悟到信用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他们这么一来,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就白费心机了。”另一个幕府重臣松平信纲与阿部忠秋在江户银行的茶室。
    江户银行被大玉儿算计了一次以后就元气大伤,幸亏阿部忠秋也是一个天才,竟然没有让江户银行被彻底搞垮,凭借幕府的信用和自己的关系网络将江户银行挽救回来,逐渐从市场份额全丢到恢复了二成的市场。再后来阿部忠秋作为革新派下达政令,要求东瀛商人必须要经过江户银行与华夏商人进行交易,与华夏商人必须经过东京分行进行交易一模一样。东瀛市场终究是本土东瀛商人的数量更多,江户银行垄断了大部分东瀛商人的交易途径,市场份额从二成攀升到了五成,再次与东京分行对峙。
    东京分行之所以在和幕府的较量之中还未处于颓势,就是因为挤兑事件中东京分行展现出来了足够的信用,让所有人相信东京分行拥有应对危机的能力。
    “我们这次不亏啊,牺牲一个华夏人,就让九州军承受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两白银的损失,我们无论如何都是赚的。”阿部忠秋不在意地说道。
    就这次阴谋的成果来说,他已经取胜。
    “那个王管事也是个嗜赌之徒,否则不会欠我们江户银行这么多的贷款,更不会为我们所驱使。可惜这样可以利用的人不多,将这枚棋子抛弃有些浪费了。他原本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租用,甚至是一举击垮东京分行。”松平信纲放下茶具,深感遗憾。
    他们想要渗透东京分行这样的重要金融机构并不容易,还生怕被高密让九州军上层知道。引诱王管事犯错误,然后不停地向江户银行贷款,才达到控制王管事的目的。
    “牺牲一个嗜赌之徒罢了,无足轻重,真想要让大魔王回来,我期待下次与她正面交锋。这一次江户银行占据了五成的市场,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进行竞争。”阿部忠秋此时充满了信心,想要让大玉儿返回东京分行与他再一次进行金融决战。
    然而大玉儿此时已经在京城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委员会担任委员,她所考虑的是影响华夏一京二十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再局限于江户城金融界的交锋。
    “大魔王的背后有九州军的军主在支持她,上次她被弹劾离开我们东瀛以后就没有回来。不过当初得罪她的那批商人很多都锒铛入狱了,还有东方公司的一个董事被处决。得罪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她真是一个可怕的人,不愧是能够被我们称为大魔王的存在。”松平信纲提到大玉儿,想到了最近收集到她的情报。
    “大魔王一定是使用了什么特别的手段来报复这些得罪她的人。不知道九州军中还有没有其他这号人物,幸亏东京分行的钱行长虽然沉稳,但是没有什么奇才。”阿部忠秋同样对大玉儿充满忌惮。
    如果大玉儿知道了这两个幕府忠臣如此忌惮她,一定会哭笑不得。根本就不是她采用了什么手段来报复好么,只是那些商人走私、逃税、贿赂东方公司的董事东窗事发,自己作死罢了。
    “不说大魔王的事情,她说不定不会被派过来了。现在是我们幕府革新面临的第二次际遇。根据我手下探子收集到的情报,郑芝龙带领的北洋舰队主力正在帮助高丽国王平定叛乱,一时半会抽不开身。目前横滨港内只有北洋舰队的几艘战船而已。我等主战派认为,应当趁着这样的良机,再次发动讨大阪之役。西南诸藩的叛军基地在京都、大阪两城,如果我幕府军能够集中兵力攻克这两座城池,叛军势力一定会土崩瓦解,岛津家族将不战而降。”松平信纲向阿部忠秋宣布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要对倒幕联军展开决战了么?我等待这个时机很久了,我们江户银行将会模仿九州银行发行战争债券为军队筹钱。一定要尽快解决我们的内乱,集结一切可以集结之力量与九州军抗衡。”阿部忠秋很是赞同松平信纲的决定。
    “西南诸藩拖延我们,妨碍了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