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艰涩的学问。
如果柳如是选择了进入数学系,那么她的导师们将是18…19世纪两百年来站在数学界巅峰的大师们,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研究成果都能够令人叹为观止。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适者生存思想的流行(二更)
天津卫码头,沉默了几个月的东方号蒸汽布缆船蓄势待发,有工人在上上下下搬运物资。
东方号布缆船又承接了新的布缆任务,正在准备船员出海航行所需要的物资。
“这一次的布缆任务与上次抵达横滨港的海底电缆相比规模要小一些,我们只需要将海底电缆拉到汉城,那里是高丽国的王城。如果京城到汉城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那么渤海就有了三条最主要的海底电缆,到辽南、江户城、汉城的海底电缆。”
海军总司令纳尔逊接收到了来自军部的任务,与上次接通到东瀛国的海底电缆不同,这一次的目的是要使高丽国纳入华夏的电报网络系统。
高丽国王世子李溰上台以后,实施更加亲近华夏的外交政策,继续以华夏为宗主国,同时派遣更多的留学生学习这边的知识,并且按照这边的体制进行变革。
成立电报站的想法还是李溰主动派人提起来的,他认为高丽国既然要全面学习华夏,也应当设立电报站。于是京城到汉城之间的海底电缆项目就开始实施了。这个项目不只是华夏单方面出钱,而且高丽国也参与了投资。
按照设想,汉城的电报站投入使用之后,如果九州军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闲置,那么可以帮助高丽国建立自己的电报网络,以应付自从王世子李溰上台以后就不断发生的叛乱。
“预计布缆的时间要多久?”天津卫总兵跟在纳尔逊的旁边,略有兴趣地问道。
作为天津卫的总兵,他可是在这个地方见识到了各种东西,比如接待东瀛使节团、高丽使节团、不列颠使节团,目睹海底电缆的建造等等。他相信自己如果写出一本回忆录,说不定还会很是畅销。
“这次预估花费的时间是上次到东瀛国海底电缆项目的一半左右……我一个海军司令,现在都变成了布缆工程师。”纳尔逊自嘲道。
他以前所在的时代欧洲处于英法争霸的时代,终其一生都与海战逃不开关系,甚至他都是在海战中丧命。但是此时东方在九州军的三支舰队控制下,高丽国水师、东瀛国水师根本就不够看,甚至郑芝龙带领的北洋舰队就可以将两国的水师压得死死的!
纳尔逊带领的直隶舰队的任务除了保护京师和防止北洋舰队、南洋舰队有任何叛变的可能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作战目标了。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纳尔逊还担任起临时的布缆项目负责人。
“您还在乘坐胜利号、东方号在大海上航行,而我更是只能够在地方上抓贼了。现在天下太平,听说除了南洋还有些小股的叛乱以外,百姓们都相安无事。只要能够吃饱,谁会想着要闹事呢?”天津卫总兵也感慨道。
他是天津卫的治安官,平时只能够抓些小偷小摸,就是杀人犯都变得很少。
“对于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你们治安官一般会怎么做?”纳尔逊也对天津卫总兵的工作好奇。
“对于破产的流民,男的会赶到矿场、工厂干活,女的赶到纺织厂,所有人都要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和俸禄。您听过‘适者生存’这个理论吗?报纸上已经有在宣传这个理论,我个人觉得很有道理。天津卫正在发生着剧变,所有人都只能试着去适应这种剧变,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天津卫总兵说道。
“适者生存……”纳尔逊知道这是科学院的达尔文和严复两个人提出来的理念。
之所以要宣传这种思想,有一个考虑就是减少工业革命给曾经最伟大的封建王朝带来的转型上的痛苦。
别看现在楚云统治的地方蒸蒸日上,实际上任何社会变革都会带来不适和一些失落的阶级,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比如强行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地主阶级几乎直接宣布破产,在过去几年内引发了不少的叛乱。即使一些大地主得到部分补偿,他们设法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结果得到的补偿一下子就被挥霍而空,同样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还有将科举制改成学校制,不是所有旧派士子都能够接受数学、理学、律法这些新学,他们墨守成规又无法在九州军的新体制下生存,处境更加落魄。
还有因为机器的运用而破产的熟练工人,一些被取缔的职业,就连媒婆这种传统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社会的变革让一部分人沦落成为流民、贫民,如果不安置好他们,很有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
同时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来减少百姓的恐慌。于是“适者生存”的理念开始传播,激励人们尽量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
纳尔逊在出发前和天津卫总兵闲聊的时候,有一艘来自厦门湾的大帆船靠岸。
“二狗子,你老实和我说,我儿子为什么要让我变卖了在厦门城的宅子,然后与你来到京城?那可是他父亲以前在海上冒着被海盗截杀的危险赚钱买来的宅子啊。”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唠叨道。
“老夫人,少东家说过了,以后他要在京城发展了,自然是要住在京城的好。”李晋德派去接自己老娘的学徒解释道。
“呵,他来京城面见军主大人一趟,就决心留在京城发展了?他的人脉可都是在厦门湾一带,可不认识京城的什么大人物。”李大娘显然对自己儿子抛弃已有的基业,打算在京城打拼的想法不是很赞同。
“老夫人您宽心吧,少东家有自己的打算,他想的可周全了。”学徒说道。
“我总觉他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在给我的家书中闪烁其词。唉,我这儿子整天想着壮大他父亲的家产,就是迟迟不肯找相好,到底老娘我什么时候能够抱上孙子。”李大娘提到这一点就来气。
何止是找相好,而是直接成婚了。学徒心里嘀咕,估计李晋德就会怕老娘生气才不敢直接在家书中和李大娘提起成婚的事情。
第九百八十六章 李大娘到来(三更)
“可吓坏我了,那个火车突突突的,动静这么大!”李大娘乘坐火车从天津卫到了京城,仍然回不过神来。
火车的轰隆声让她一个从来没有坐过火车的传统妇人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迟迟无法缓过神。
“小的一行人初次乘坐火车的时候也被吓了一大跳,只不过任何事多经历了习以为常了,这火车与马车并不太大的区别。”将李大娘接过来的学徒指着李晋德现在所居住的宅子,“这里便是少东家在京城新买的宅院。本来少东家只是租来这里临时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决定在京城发展以后,便直接买下来当自己的住所。”
“这座庭院看上去也不怎么样,比起我们在厦门城的老宅子差远了。”李大娘习惯了南方的建筑风格,对于北方感到不习惯。
“少东家,我带老夫人回来了!”学徒领着李大娘走进门。
恰好这个时候萨琳娜准备出门,与李大娘迎面碰上。
“是你?!”李大娘在厦门城和萨琳娜相处过几天,一度怀疑自己的儿子对她有意思。
这个时候再次在自己的儿子的宅子里面见到萨琳娜,就是不想要怀疑两个人有关系都困难。
萨琳娜再次见到李大娘,想起来李晋德对她说的话,此时似乎应该要改口了:“李大娘……娘……我们又见面了……”
“我的乖乖,你怎么会说我们这边的话了!”李大娘听见萨琳娜说汉语,不禁惊讶有加。
不过她注意到了一件更加细节的事情,萨琳娜对她的称呼有些奇怪。
“你说什么?娘?!”
李晋德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娘亲已经从厦门城赶来,而且与萨琳娜对坐,氛围颇为尴尬。
“娘亲,你可算是来到京城了,儿子正日夜盼望着您快点过来。厦门城的旧居有没有卖掉?没人在那里住还留着可就空置和浪费了。”李晋德知道事情不妙,陪着笑脸说道。
“你还记得有我这个娘亲么?连成婚这样的大事都瞒着我,也不需要征得我的同意,看来你的翅膀已经长硬了,完全忘记了老娘!”李大娘河东狮吼。
“这不是因为娘亲你远在厦门城么,儿子哪里来得及通知?”李晋德试图掩饰自己的失误。
本来李晋德以为自己喝醉酒把萨琳娜那个什么了,直到后来洞房花烛夜李晋德才发现在此之前自己根本就没有做过错事。要是让李大娘知道这件糗事,估计以后会经常挂在嘴边。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行,何况是成婚这般大事,我看你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李大娘冷冷地说道。
糟糕,这回事情比较棘手了。李晋德想着迟早有这一关要过,向萨琳娜使了一个眼色。
萨琳娜之前与李晋德有所商议,明白他眼色的意思,于是起身取了茶壶:“娘,我给你倒茶。”
“不必对我这么客气,你是什么西洋的贵族小姐,哪里敢劳烦你给我一个普通妇人倒茶。看你学习我们这边的话还挺快,我记得你以前到我们家里的时候,连筷子都还不会用,还是个伶俐的人。”李大娘因为李晋德欺瞒自己这一件事情,还以为萨琳娜也有份参与,不给他们好脸色看。
“娘,你看在萨琳娜一片孝心的份上,这媳妇给婆婆的茶,你就接纳了吧。”李晋德在一旁说道。
“你们成婚没有征得我的同意,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还不认这门亲事。”李大娘傲娇地说道。
“看来娘亲你是想要自己的儿子孤独终老了。可怜你的儿子二十多年来就只找个一个合适的妻子,娘你还要棒打鸳鸯,我这个做儿子的真是命苦啊。”李晋德假装抹眼泪。
然而李大娘还是不为所动:“不告知父母,还不如一直找不到媳妇的好。”
李晋德用余光偷看娘亲那边,发现她不上当,只好说道:“唉,看来我这个当儿子的遭遇不好使了,但是看在孙子的份上,娘你总会原谅我吧?”
“看在谁的份上都不好使……你说孙子?”李大娘本来还想要继续给李晋德他们脸色看,但是一听到孙子就不淡定了,好不容易摆起的架子一瞬间烟消云散。
“当然是你的亲孙,只是孙子还是孙女暂时还不好说。”李晋德耸了耸肩。
“好,好,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好,只要是亲孙就行!”
李大娘顿时眉开眼笑,看萨琳娜也就顺眼了很多。
“我的乖乖,你既然有孕在身,还倒什么茶给我,快好好休息,我来给你倒茶。”李大娘将茶壶从萨琳娜手中抢过来,并将她按在座位上,反而要给她倒茶。
“不,我作为媳妇应该孝敬婆婆,这不是东方的礼仪吗?而且在我们西方也是类似的啊。”萨琳娜受宠若惊。
“我气你们两个并不是要反对你们,而是你们竟然不和我说一声就匆忙成亲。要是我早知道,一定回福州乡下摆十几二十桌宴席,让乡村父老们知道我们李家有后了!”李大娘说道。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想要告知你,要是还要返回福州乡下,来来回回繁琐不说,还极其耽搁时间,我怎么忙我这边的事情?何况那些乡下的亲戚在我爹去世以后想要过来分我们的家产,我可不想要再见到他们,让原本喜庆的日子变成了吵架。”李晋德小声嘟嘟。
“就你考虑最周到?!还不快点去准备饭菜!老娘从天津卫到京城来还没有吃过一点东西,而且我的好媳妇也该吃饭了,是想要饿着我们两个人?”李大娘霸气地叉着腰对李晋德说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李晋德发现在李大娘来到了京城以后,他竟然成为了家里地位最低的人!果然是亲生的儿子……李晋德无奈地前去准备饭菜,同时也有了一份新的责任感。
他现在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儿的人,明年带领西方公司前去欧洲的事情一定要做的漂漂亮亮,闯出一番名堂才行。
第九百八十七章 返回伦敦城(四更)
自从李大娘来到了京城李晋德的宅子以后,李晋德顿时沦为家庭中地位最低的人,而这位本来应该当严厉婆婆的李大娘却袒护萨琳娜,不仅是因为萨琳娜有了李家之后,而且萨琳娜在会了一些汉语以后也在设法讨好李大娘这位婆婆。
“你说亲家公在一个叫做伦敦城的城池,那里距离我们京城有多远?”李大娘问起萨琳娜那边的事情。
“不列颠距离这里有好几万里,乘坐帆船也要几个月的时间。”萨琳娜解释道。
“坐帆船都要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娘家?那可不容易啊,以后就留在我们家里,要是有人欺负你了,尽管和大娘我说。大娘我没有别的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特别护短!”李大娘在饭桌上说道。
“相公他明年就要带领船队前去伦敦城,本来我计划与他同去,顺便见我的父母。但是现在我有了身孕,不知道能不能赶在他发出前将孩儿生下。而且就算是生下了孩儿,我也不能撒手不管便留离开。”萨琳娜说道。
在返回伦敦一趟和留下来照看将要诞生的孩儿之间,她选择了留下来。
“带领船队前往西洋?”李大娘看向了李晋德,质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瞒着老娘不成?”
“这件事可真不是孩儿有所隐瞒,也不是孩儿再次起了冒险前去西洋的念头,而是军主大人的安排……”
李晋德向自己的娘亲详细说明了关于西方公司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投资了三万两白银的事情,这才让李大娘释然。
“原来是要帮军主大人做事,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你才成婚不久,明年就要抛下妻儿前往西洋,也未免太苦了这位贵族小姐。”李大娘说道。
“大禹治水时候还三过家门而不入,我只是去西洋待个两三年便回来,又不是永远待在那里不回来了。”李晋德说道。
“两三年还不久啊,你和大禹哪能比。”李大娘翻了个白眼,“我想到你要出海,就想起了你死去的父亲,当时他就是在大海上遇害的,真怕万一你也出现一个好歹……呸,没有万一,就当我没有说过。”
“娘你想多了,前往西洋的海上航路经过两百年的探索已经颇为成熟,我们这次还是一个庞大的船队,无惧海盗和一些荒岛上的野人,根本就不会出事。”李晋德不在意地说道。
他曾经成功来往华夏和西洋,再加上九州军会派出战船护送西方公司的商船、在不列颠的港口停泊,基本上不用担心遭到海盗的攻击成为他们的俘虏。
“永远不要小看大海,大海是很危险的地方!如果你不是要帮军主大人做事情,我看不如就不要当海商了,用三万两白银盘下十几家店面,足够我们一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我们家本来就是贫民,没有富贵人家那些臭毛病,这些年赚的钱就够花了,何须冒险去赚更多的钱。”李大娘说道。
“大丈夫岂能满足于眼前的安定?如果人一辈子不做出一番事业,岂不是这一生都碌碌无为了么?”李晋德对于母亲的期望有些不赞同,更希望闯下一番真正的事业。
“这天下间的钱是赚不完的……”李大娘则反对李晋德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丁冒险。
萨琳娜见到李晋德和自己的母亲争执不下,于是夹菜放在李大娘的碗筷中:“娘,你吃菜。”
“你也是个苦命的娃,嫁到了我们这边没有多久,我这傻儿子就偏要到你们那边做生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便是下一个我了。”李大娘摇头道。
“我赞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