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342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342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楚云提出来成立西方贸易公司会不会破产,李晋德都选择将自己所有能够调动的银两来支持楚云。他知道能够有机会追随楚云,就算西方贸易公司破产的一无所有,自己作为支持他的人怎么也不会被亏待。
    “第一批募集的资金100万两白银只是初始资金,用来改造武装商船、建造护卫舰、补给船,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组建前往西洋的第一批船队。到时候我们将运输第一批商品前往西洋,到西洋建立工厂和货仓,还需要募集更多的银两。”楚云说道。
    “100万两白银还不足以支撑前往西洋的一切开销?”李晋德惊讶于楚云的野心。
    这个还没有成立的西洋贸易公司,第一批资金就要筹集100万两白银,听楚云的意思在准备出发前去西洋之前还要募集第二批资金,不知道又要募集多少,恐怕又是第二个100万两。
    “我们要尽快占领西洋的市场,所以必须要一举向对方展示我们的财力。”楚云有些心虚,只能把西洋贸易公司这张饼给尽可能画大,因为官府认购的六成股份是不用拿出真金白银的,造船造工厂用的都是从公众募集过来的资金,李晋德出的三万两白银将成为西方公司武装商船和铁甲舰的一部分。
    “在下清楚,到时候我愿意充当马前卒,亲自前往西洋。”李晋德对西方贸易公司充满了期待。
    一成立就价值几百万两的公司,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了。
    李晋德此时还没有意味到自己投资的三万两白银以后会变得多么可怕,李晋德也凭借这一点股份在未来成为华夏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我们选择在伦敦城建立据点,就像是东瀛的长崎、横滨一样,以伦敦城为中心向西班牙、瑞典、尼德兰、法兰西、俄国等国家进行贸易。我们的商品因为动用了大机器,价廉物美之下可以迅速抢占当地的市场。除了不列颠有与我们的合作条约以外,对其他地方不用太客气,彻底粉碎他们的本土手工作坊,让他们见识到大机器的力量。”楚云展开一张地图,指着伦敦城所在的位置。
    “我之所以选择与不列颠合作,除了你凑巧将不列颠的使节团带回来以外,还在于他们优良的地理位置。不列颠三岛脱离大陆,鸟瞰整个西洋,而且位于西洋通往美洲的海上航道。早在几十年前,他们就频繁抢掠前往美洲的西班牙商船。要是我们以伦敦城为中心,既可以向欧洲大陆、地中海渗透,又可以染指美洲东海岸。”
    李晋德听的频频点头,有了精确的地图以后他能够清楚地理解楚云的话:“西洋海盗众多,恐怕会妨碍我们的商船前往西洋进行贸易。我听当地的水手说,巴巴里海盗、奥斯曼海盗、敦刻尔克海盗、奥斯坦德海盗等等,几乎到处都有海盗的影子,甚至武装商船到了外海就会升起海盗旗,劫掠其他的商船。还有美洲的海盗也不少,比如加勒比海的海盗……”
    “看来你已经了解了不少那边的情况,当地的海盗畅行无阻,就连西洋各国的海军都无力彻底剿灭,因为他们有时候也无法分辨海盗是来自哪里。为了保护我们的商船,西方公司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护卫船队。”楚云对于西洋泛滥的海盗颇为头疼,如果没有这些海盗,那么将可以节省派遣军舰护送的成本。
    “怪不得西方贸易公司要募集这么一大笔资金,建造一支拥有自保能力的贸易船队所需要的成本太高了,不是某个商人或者几个商人能够做到的。”李晋德说道。
    别看他能够拿出三万两白银十分阔绰,但是这笔白银投入武装船只和军舰的建造中就不够看了。
    “我们海军部要维持三支舰队的正常运作,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财政专门为西方公司组建新的舰队,只能够靠筹资来造船。想要到西洋去赚钱,就需要投资,不然航道不安全。不只是海盗,和我们在南洋结仇的西班牙海军、尼德兰海军不一定会乐意见我们的船队前往西洋。所有想要前去西洋做生意的商人,必须要抱团集中前去该地贸易。”楚云说道。
    李晋德肃然:“我愿意去游说其他的海商购买西洋贸易公司的股份,一同前去开辟西洋市场。”
    “我并不担心没人会购买股份……”楚云说道。
    “也是,我们华夏最近涌现出很多大商人,哪怕每个人出几千两白银就能够将西方公司四成的份额吃下来。”李晋德发现自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以楚云的能量,只要将这个消息宣布出去,自然有大批的商人前来送钱。
    “我们还需要在途中建立补给站,以维持航道畅通。广州府、马六甲、孟买、好望角,这几个地方将成为航线上最重要的几个补给站。马六甲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孟买有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我们是他们的最大股东,很快就可以前去接手他们在孟买的据点。至于好望角还没有国家在当地建立永久据点,我们想要拿下来轻而易举。”楚云很认真地在规划如何控制这一条东方和西方海上航线。
    “不知道在下除了认购百分之三的股份以外,还能够帮上军主大人什么忙?”李晋德见楚云已经将大方针考虑好,于是问道。
    “你还要成为一个海上传奇,刺激大家前往西洋开拓市场。”楚云说道。
    “我成为海上传奇?”李晋德愣住。
    “稍后九州报社会给你进行独家采访,并将你的故事刊登到报纸上,让百姓相信在海外有可以轻易赚到的财富。”楚云也没有说错,海外有数亿人口的市场,美洲的银矿、南非的金矿、波斯湾的石油、纽芬兰的渔场……这些足够令人为之疯狂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被夸大的航海经历
    “李掌柜,请问您为何会下定决心前往几万里之遥的西洋?”一个九州报社的文书坐在李晋德的对面,用毛笔记录李晋德的“探险之旅”。
    “两年前我认识了来到厦门湾的不列颠水手,听说我们以前视为蛮夷的地方也有着古老的文明,我就动了前往西洋的心思,而且我也想要知道西洋人从我们这里购买的丝绸和茶叶最终流向了哪里。”李晋德答道。
    “所以李掌柜是为了探索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发现未知的土地上的财富,踏上了征途。”文书将李晋德的意思稍微篡改了一番李晋德的说辞,“前往西洋的途中可否有什么危险?”
    “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太过考虑海盗的问题,所幸海洋很宽广,我们没有遇到真正的海盗。倒是途中经历过风暴和远洋水手经常遇到的疾病,导致有两个水手和一个杂役死亡。”李晋德又答道。
    “你这样的过程太平淡无奇了,很难刺激人们的探险欲望……在前去西洋的途中,你遇到了海盗王的围攻,他们用几十条海盗船包围了你们的商船,不过你用勇气和智慧折服了他们,我们报社可以给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报社文书说道。
    “这样会不会太夸张了……”李晋德说道。
    “还有在前去西洋的途中,你们遇到了席卷几千里的超大暴风雨,你们与海上风暴进行抗争,最终战胜了暴风雨。”报社文书又说道。
    李晋德见自己的故事越来越奇幻,不由擦了擦冷汗,要是真的遇到几十条海盗船和席卷几千里的海上风暴,他自己根本就不能好好地坐在这里。
    “可以详细地和我们介绍参与不列颠查理国王的宴会这件事情吗?这才是最为精彩的地方,前面的海盗和海上风暴只是开胃菜。”报社文书引导李晋德说出自己的故事。
    “是,当时我们到了伦敦城以后,不列颠国王对我们东方深感兴趣,于是邀请我和我的学徒前去王宫参加他举办的宴会,当时几乎全城的贵族都与会,还有索菲亚公主。不列颠国王还从我带去的商品中买走了不少的瓷器和丝绸。不列颠的贵族对于我们的瓷器和丝绸很感兴趣,在他们看来是高档商品,他们愿意出很高的价格购买。”李晋德回忆道。
    “不列颠的国王举办了连续七天的宴会热情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的商品遭到了当地富有人家的哄抢,他们用金条和银圆来向你们换取瓷器和丝绸。你载着满船的金银从西洋回来,发现自己净利二十倍。”报社文书继续说道。
    “虽然的确盈利了不少,不过远远没有二十倍那么多……”
    “西洋遍地都是黄金和白银,但是他们的商品却很稀缺,特别是我们这边司空见惯的瓷器、丝绸、茶叶、香料,还有各种工业品……”
    九州报社的文书尽可能地夸大李晋德的冒险经历,在他的笔下李晋德是个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他与海上风暴搏斗,用智慧折服了纵横在北非的海盗,受到不列颠全体贵族的热情欢迎。最重要的是西洋那边的黄金和白银花都花不完,东方的商品在当地畅销,以至于李晋德盈利二十倍!
    李晋德经过九州报社的“专访”以后,觉得这还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吗?分明就是强行塑造了一个航海英雄!
    “感觉怎么样?”楚云一直在旁边,向李晋德问道。
    “这完全不是我的亲身经历……”李晋德实诚地说道。
    “真实的经历是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百姓喜欢听更加传奇色彩的故事,你的故事很快就会以评书、戏剧的形势传播开来,让百姓对远洋航行感兴趣。一旦向外开拓的风气形成,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楚云不以为然。
    在文盲率还很高的古代,没什么比这种夸大的传奇故事更加激奋人心,总不能和他们说远洋航行有多么危险。西方大航海的时候就是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等东方传说,相信在遥远的东方遍地都是黄金,才会掀起航海的热潮。
    “在下不过是去了西洋一趟,没想着能够家户喻晓,现在发展成这样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李晋德知道只要九州报社将添油加醋的故事传播出去,自己真的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名人之一,甚至会载入史书。
    李晋德在自己的心中盘点了一下收获,自己不仅通过运输过去的货物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还有幸见到了查理国王和楚云,成为了名人和九州军的官方合作商人,甚至拐了一个媳妇回来。这样的收获是不是太过分了,李晋德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习惯就好,我们需要你作为西方贸易公司的形象,鼓励更多的人向你一样大举向海外开放市场,开采资源。”楚云想着去其他地方掠夺原材料以及消耗工厂生产出来过多的商品,至于本土的原材料尽量留着作为战略储备。
    “在下很愿意担任起这份责任,到时候跟随船队前去西洋建立工厂!”李晋德知道楚云是真的打算启用他,对此深感荣幸。
    不是每一个商人都有机会被楚云找上门,他也是因为带回来不列颠皇家使节团而有一定的价值楚云才会选择将他塑造成一个航海英雄。从私人的恩情上来讲,楚云还帮他将萨琳娜留了下来。
    “上次我帮你从皇家使节团那里截下团长的女儿,不过我听说你还没有打算成婚的意思。如果你现在后悔了,我就令人将她送回不列颠。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你还是不要勉强的好,以免破坏我们两国的合作。我们还需要他们带路去开拓另一个半球。”楚云提到了萨琳娜的事情。
    “军主大人,在下不是不想尽快完婚,只是做我们这一行的常常面临着大海、疾病、海盗的威胁,已经做好了丧命大海的准备,怎么能够连累别人呢。在下的父亲就是在大海上遇害,至今娘亲仍然一个人生活……”李晋德说道。
    楚云听了李晋德的话,有些理解他的感受:“即使如此,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很多水手靠岸以后就会将几乎所有的积蓄花费在酒、烟草、女人身上,你也应当看开一些。”

第九百四十八章 航海英雄
    李晋德的故事在楚云有意的夸大下,开始在京城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号外,号外,航海英雄李晋德亲口讲述前往西洋之见闻,智斗海盗、面见西洋国王、一夜暴富等秘闻,都在今日的报纸中!”一大早报童就穿街走巷地叫喊。
    京城的百姓在皇家使节团来访的时候就已经对李晋德的故事有所耳闻,知道是李晋德将西洋的使节团带回来,所以这次九州报社对李晋德的专题报道让京城再次轰动。与李晋德的传奇一同发布的还有不列颠使节团来访的一些细节,市井间的百姓第一次通过官方途经了解了皇家使节团来访的详细情况。
    当然楚云没有公布和不列颠进行合作开拓欧洲市场的消息,这件事情就连官府都鲜有人知道,免得西班牙人、尼德兰人从中阻挠。
    李晋德的传奇故事刊登,在为西方贸易公司的筹建和融资造势,西洋那边的详细情况第一次成为百姓讨论的焦点。所有人都在关注李晋德的故事本身以及西洋那边是不是真的遍地黄金。
    “话说福建商人李晋德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遇到了巴巴里海盗王的围攻,当时有九九八十一条海盗船包围了他们的船只,每艘海盗船上有二十门水桶那么粗的大炮对准了他们的商船!海盗船上的海盗有一万两千人,个个凶神恶煞,他们很多人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早就在战斗中被人刺伤!如果当时李掌柜他们一行人被海盗抓住,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卖到沙漠中充当奴隶,子子孙孙都要为奴隶主当苦力!”
    一个评书先生在茶园说起了最近兴起的航海英雄李晋德的传奇故事,让茶园中的听众屏气凝神。
    “后来怎么样了?”一个听众问道。
    “客官您问的好,我们这位李掌柜没有想到西洋那边有如此穷凶极恶的强盗,他的商船上没有可以与海盗厮杀的重火器,只有十多条鸟铳,整个商船也只有两三百人,如果要强行与一万两千人的海盗船队对抗,那纯粹就是以卵击石了!”评书先生慷慨激昂地说道。
    “对!两三百人怎么可能和一万两千人抗衡,更别说对方还有千门火炮了!”听众们不约而同地点头。
    “于是李掌柜想要暂避其锋芒,与海盗在大海上追逐了七天七夜,最终还是避无可避,只能够靠头脑智取海盗王,这就叫做‘擒贼先擒王’……”
    “李掌柜到了不列颠以后,不列颠叫做查理的国王设下了巨大的宴席邀请他和随行的船员前去赴宴,当时的筵席有多么庞大呢?仅仅是厨师就有几百个,各种飞禽走兽都有,筵席持续了整整十一天!”
    “西洋的人疯狂抢购李掌柜带去的瓷器和丝绸,据说李掌柜这一次西洋之行获利了十万两黄金!”说书先生将原本《九州日报》刊登的有关李晋德的故事再次夸大了几倍,让听众一惊一乍。
    “十万两黄金!”听众们目瞪口呆,那可是十万两黄金啊!
    “一船商品能够盈利十万两黄金!难道西洋那边真的是遍地黄金吗?”
    有人开始有些怀疑其真假性,他们都知道评书有夸张的嫌疑。
    “这件事情九州日报已经刊登了,虽然有些出入,不过我听说我们的商品受到西洋人的追捧,一次航行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不然那些西洋人也不会频繁出现在东南沿海。现在还有不少西洋人来到了我们京城暂住,为的不就是将我们的商品运回西洋贩卖么?”
    “如果我们自己将货物运到西洋,说不定能够获取其中的利润,或者干脆在西洋建立作坊,用我们的工艺生产不是连运输费用都一并省了?”
    一些脑子比较活络的人想着能不能重复李晋德的传奇经历,似乎西洋那边真的有很多金银,却缺乏东方的商品。
    “前往西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