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人,那可是大明的死对头啊。楚云好歹也算是大明的人。
“你们是金人?”毛文龙父子意识到问题的不对劲了。
“少废话,跟着我们出去,否则你们都要死!”突袭进入矿场的金人押着毛文龙等人往矿场外面冲。
矿场乱成了一团,一队金人拖着守矿的士兵,另一队人暗中突袭,杀了几个看守井口的士兵,在混乱中硬是冲出一条血路。
毛文龙等人被推着往外冲,混乱龙一跳。
“糟糕,他们要逃了,快追上他们!”守备矿场的中队长瞥见押着囚徒的金人溜出矿场,“你点狼烟通知铁山的巡查队!”
顷刻,七号矿场升腾起袅袅狼烟。巡查队总部所在的三号矿场守备看到狼烟,立马派出了一支小队,迅速驰援七号矿场
许多矿场的工人都听到了火枪响声,紧张地四处张望。
“会不会是金人又打来了?”
盖州矿工放下手里的铁锹。
“各位请镇定,金人并没有来,七号矿场出了点小问题,守备大人已经设法派人去解决了?”矿场的监工赶紧安抚众人的情绪。
那边金人的探子,在牺牲了大部分人后,剩下的几个人架着毛文龙冲出了矿区。
“奇怪,我们放在这里的马匹呢?”带队的金人来到既定的地点,却发现他们的逃生工具消失了。
“你们怎么搞的,接下来我们要怎么了!”毛文龙焦急地问道。
“闭嘴,轮不到你说话!马匹不见了,我们还有联络站点,就算是徒步我们也可以返回盛京。”金人头领吼道。
“该死的金人,我毛文龙不会跟你们回盛京的,我要返回京城!”毛文龙抗议道。
“都说给我闭嘴了!你没听见吗!”金人头领有些恼火,揪起毛文龙的衣口。
毛文龙艰难地说道:“你们救我是为了利用我是不是,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谁在乎你是谁,再不乖乖听话,就叫你人头落地!”金人头领凶神恶煞地说道。
就在金人和逃出来的俘虏争执的时候,周围的土坡、石块后面转出许多人,或手持燧发短枪,或手持燧发步枪,且步枪上装了刺刀,将他们包围。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人脸上都临时蒙着面纱。
“你们才是要乖乖听话的一方,若敢轻举妄动,就人头落地。”
其中一个魁梧的人说道。
“复辽军的探子?”金人首领看到自己一行人被包围,顿时明悟,“我们放置在这里的马匹也是你们取走的?”
“你们的行动还真快,我们才刚刚找到你们的痕迹,你们就偷袭了矿场,要是再晚一步,人就被你们救走了。”来人乃是情报处的魏龙,代号“秃鹰”,负责监视毛文龙和锦衣卫以及收集盖州附近的情报,这次他刚刚抓到一条关于金人探子的线索,没想到还跟毛文龙他们有关。
“你们都给我让开,否则我杀了这些人!”金人头领将匕首架在毛文龙的脖子上。
“杀啊,你尽管杀,反正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处置这群人。要是你杀了他们,那我还要给你送个大花篮。然后上报朝廷,就说这群人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说不定朝廷还会发下一笔抚恤金呢。”魏龙一听金人头领的话,不在乎地撇了撇嘴。
金人头领眉头紧锁。似乎魏龙说的就是这个理啊。
只有毛文龙和毛承祚等人破口大骂:“复辽军你们不厚道!”
“兄弟们给我生擒这群金人探子,说不定能从他们身上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到时候大伙们都能升官发财!”魏龙不想耗下去了,指挥一群人挺着刺刀冲上去活捉他们。
“杀!就是死也不能当俘虏!”金人头领倒有几分血性,将毛文龙等人掷到地上,带着几个手下挥刀拼命
几个人对数十魏龙从城镇里带来的情报人员和部队,一点悬念都没有,毕竟这不是武侠的世界,而且铁与血的世界。几分钟后,金人头领被刺刀刺穿身体,死不瞑目。只有一个金人探子重伤晕倒在地上,被魏龙下令捆绑起来。
“毛文龙总兵,您还好吧?”魏龙将手中的刺刀上的血迹用粗布抹干。
纵使如此,刺刀上还有一条条血痕。
“这刺刀还真是个好东西,一寸长一寸强,就是使起来不大习惯。”魏龙还忍不住感叹了一把。
毛文龙倒在地上,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不用当金人的工具,但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了楚云的俘虏。说不定楚云会因为这次事件而处死他。
“你们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不必惺惺作态。”毛文龙闭上了眼睛,不再挣扎。
“我们军主还没那么小气。好好回去采矿,等到这两年我们收复辽东,你就自由了。这是我们军主亲口说的,你不用担心你的小命半路会没有,知道了吗?”魏龙不屑地说道,“来人,请毛总兵和公子返回矿场吧。”
矿井里面的锦衣卫听外面的枪声消失,在黄千户的带头下小心翼翼地爬上来。
“金人是不是都离开了?”锦衣卫的人见周围倒下不少尸体,还有复辽军的守矿士兵打扫战场。
随即黄千户看到毛文龙父子在一群穿着复辽军衣服的蒙面人的押送下返回矿场,不由乐了:“毛总兵,怎么你们又回来了?是不是舍不得兄弟们啊?”
毛文龙双眼怒火中烧:“马巴拉子,你以为老子想回来的啊!”
第七十四章 崇祯上台
“你们中队损失了多少人?”魏龙将抓获的毛文龙重新交给第七号矿场的守备中队。
“不瞒长官,我们损失了十三个兄弟,受伤七个。这群金人都是练家子,招招下死手,而且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所以才会让他们偷袭成功”
“不必解释,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我判断金人已经动用了潜伏在盖州的大部分探子,才有可能发动这样一场偷袭。幸好天佑我复辽军,才没有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会如实向军主汇报的。”
“感谢长官理解!”
守备龙他们后,目送魏龙等人离开。
“队长,这群是什么人,怎么整天不是带着面纱和面具,生怕别人认出他们?”守备士兵问道。
“你懂个什么,这群人不可说,要是有一天他们找上你,那你就完球了。”守备队长瞪了他一眼。
铁山发生的这些琐事自然也传到了楚云的案几上。楚云不由好笑。自己将毛文龙等人赶去采矿是不想浪费粮食,而从来没想到金人大费周章去救他们,还顺便被情报处将金人在盖州的情报连根拔起。活捉一个金人探子,这其章可以做了。
“铁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铁矿产出地,加强该处的兵力,务必防止铁山万无一失。”楚云看了魏龙的报告,先是加强铁山的防务,“另外嘉奖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员,每人发两个月的军饷。”
“是!”传话的卫兵羡慕地答道。
摆在楚云面前的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复辽军的再度扩招问题,所以楚云并没有太过重视铁山发生的事情。
吞并了十万人口的东江镇,还获得一小块高丽国的驻地。兼并的东江镇士兵有一万左右,就算剔除一些老弱病残,也有好几千人。
作为吞并东江镇的条件,楚云答应给东江镇副将陈继盛三千人,还有部分东江镇士兵被分配到其他部队。由于人马越来越多,以营为级别指挥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楚云打算以旅为建制,下辖三个营,重新分配格局。
第一步兵旅楚云自己兼任旅长,手下分别是杨太、昌义和徐继三个最亲近楚云的营官,装备的也是整个复辽军最先进的火器。
第二步兵旅由陆军讲武堂的教务官卡尔大公,有查德里以及楚云提拔的一群新人担任营官或者队长。
第三步兵旅主要是刘兴祚、黄玮姚等由后金投诚过来的士兵加上东江镇的部分士兵组成。
第四步兵旅就是陈继盛的三千东江兵,这是楚云最不放心的部队,楚云完全无法猜测陈继盛对自己的忠心。所以楚云暂时并不打算下放火枪和火炮给陈继盛部队。
另外炮兵营也试图扩招成炮兵旅,下辖火炮一百门。
由于部队规模又膨胀了一倍,一些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还补不到位。而且楚云还想派出军事参谋,一来可以监督各旅各营,二来可以增加部队的战斗力。这一切都要等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学院培训出来为止。
“朝廷那边有什么反应么?”楚云对一旁的陈挺问道。
“根据圣旨,皇帝陛下一定是龙颜大怒的,毕竟我们私自扣押了一方大员。可是只有一些谴责和警告,并没有实际处罚的行动。”
“对了,使者还说,下个月将有辽南巡抚和一群文官将会抵达金州,将辽南三卫重新按照朝廷的制度建立起管理体系。”
“文官?来的好啊,我正好还缺一批官员来治理辽南。听话的留下来担任文职,不听话的就去和毛文龙他们挖矿,反正我还缺矿工呢。”楚云不在意地说道。
“大人说的是,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夺回来的土地,朝廷空降的人轻而易举就将我们的位置代替。”陈挺不满地说道。
他在复辽军的文官体制中,已经是除了楚云以外的一把手,要是新来的辽南巡抚把持这边的事务,那么他估计就没有地位了。
“哈哈,你也开始贪恋这些虚了。”楚云听出陈挺的话外之音。
“如果没有大人,恐怕我一辈子都是这无足轻重的主簿,是大人让我看到了希望。人非圣贤,自然是想往高处走,相信所有军官、文臣都是这样想的。”陈挺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哈哈,那是自然。不过我们还需要后金,所以我还不想那么快去和后金死磕。等我们发展壮大,到时再做一番大事业。各处私塾、学舍、工厂都走上正轨了。等到今年秋收,我们就会有足够的粮食,再多积攒几年,我们就可以挥师北上了。”楚云描绘出一副大图景。
“属下愿意为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挺及时表忠心。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因为楚云扣押东江镇总兵的事情,还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而且举报毛文龙勾结金人的还是朝廷新派去的监军刘应坤,东厂的人。锦衣卫千户黄田的报告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件事。
朝廷只能将这件事当成是东江镇内部的纠纷,只问责楚云私自扣押毛文龙的罪,然后要派文官过去。辽南与登莱、天津卫隔着个渤海,暂时无法拿复辽军怎么样。
而且大明朝廷内部还执着于派别之争,东林和宦官你来我往,大致是你告我一状,我告你一状。如果楚云在朝堂之上,一定会觉得这些人不过是狗咬狗而已。幸亏他远在辽南,不怎么受这些烦人的事情。要是整天忙于内斗,那什么事情都没法干了。天启皇帝就是这样子。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就在努尔哈赤逝世的次年,没能使大明王朝变强的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八月二十四日,天启皇帝之地,信王朱由检随即登基,年号崇祯。
史上最苦逼的皇帝上台了。面对他的内有连年天灾、农民军、宦官魏忠贤,北有金国人、南有西洋人,现在有多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复辽军。
第七十五章 秋收
天启七年是个多事之秋,谁也想不到好好的大明皇帝说不行就不行了。
天启皇帝驾崩,本应该天下缟素,萧条数日。但是全国饥荒连年,许多地区的百姓有一顿没一顿的,民以食为天,更多的百姓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只是愕然,然后还是各自忙活各自的生计。
辽南的楚云听到崇祯皇帝昭告天下登基后,只是替崇祯感到可怜:虽然自己挺心疼这个瓜蛋子的,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腐朽的大明王朝终究要被湮灭的。
此时楚云带着一群部下来到薛家村。薛家村在金州,是农业局建立的第一个农业基地,早先楚云召唤出来的代表十八世纪农业技术的塔尔、汤森、布拉德利、科克、贝克韦尔等人,已经进驻薛家村好几个月,整天在忙着培植作物、改进耕作制度、改良牲畜品种等试验。
薛家村由于被征为试验基地,所以薛家村的村民收到了不少来自复辽军的补贴,一些村民干脆推倒以前破旧的茅草屋,建起了红砖屋。在红砖墙上还用木漆涂了几个大字“要致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
这句话当然是来自楚云这样后世人的思想。为了以后的机动车做准备,楚云鼓励各乡各镇先修碎石子路。由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以后人工化肥也可能会被弄出来,所以鼓励多生孩子是应该的。此时辽南的人口经过战乱实在太少。
除了上述的标语,还有类似“百年大计,读书认字”、“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等各种各样的标语。看着薛家村里五花八门的宣传口号,楚云感到莫明的亲切,终于有点现代农村的感觉了。
“大家快看,听农业局的长官说,是我们的楚大人来查看我们实验基地的发展状况了,那群人里就有我们的楚大人吧?”农庄里喂猪的农户远远瞧见农田的小道间,平时里专注于农业研究的农业专家正恭敬地陪着一群陌生的人,向他们介绍农业基地里的情况。
“走,我们过去看看,传说中救了我们辽南十万百姓的楚大人,就算不能与他握个手,哪怕就是见他一面,我都可以向我的子孙吹一辈子了。”另一个农户说道。
“楚大人的脾气很好,我们就算靠过去应该也不会责怪我们吧?”
在几个农户的怂恿下,一群农户冲上去要围观楚云等人。
“我们有二十多块试验田,其中有些试验田的产量并不传统种植的方法可观,不过还有一部分试验田的产量却很好,有些种植了玉米、土豆、苹果的试验田产量惊人。虽然这里的百姓好像还不喜欢吃玉米和土豆,但是也不反感,我们只要找厨师改进一下烹饪方法,百姓就会喜欢上他们的。我在大不列颠的时候,就知道好几种土豆的做法,也许我能改进一下。“大不列颠贵族汤森陪在楚云右边说道。
“汤森先生,你们大不列颠那种做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天朝,我们天朝料理的方式可多了。就我知道的就有酸辣土豆丝、土豆鸡蛋饼、土豆炖牛肉、麻辣土豆丝饼、土豆炖鸡块、红烧土豆、糖醋土豆、拔丝土豆”楚云想起这些美味,说的津津有味。
“大人说的我都流口水了别的我不服,但是料理上确实大明是最棒的。”汤森竖起了大拇指。
“大人请务必参观一下我们的综合养殖场。我们建立的养殖场已经有一百多头猪、五十多头羊还有上千只鸡。通过异种交配技术,我们培养了数十种第二代品种,正在记录它们的生长,从中挑选出最适合养殖的品种。”养殖大人科克和贝克韦尔两人热情地对楚云邀请道。
“虽然我们试验基地还在大规模实验阶段,但是有些种植理念早在数月前已经推广出去,不少农户在今年种植了玉米、番茄、土豆等新品种,而且由于局势稳定,所以今年种植面积大规模扩大,第一次秋收过后撑过今年冬天是没有问题地。只要第一次秋收向其他农户展示我们种植技术带来的成果,其他农户一定会在明年接受我们的种植理念。”塔尔等种植派向楚云说道。
“各位辛苦了。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复辽军才能吃得上饱饭,在这里我先向各位道谢,等收获过后,我会给各位适合的奖励。“楚云看到欣欣向荣的农庄,不由大喜过望。
说实话,要是没有这群杰出的人,自己还真不能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能获得这样的成就,全赖大人的支持。”农业局的人纷纷说道。
陈挺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