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商议对策,但是想来想去还是只有一条路,那便是顺从九州军的意思,然后再随机应变。
三日后,曹变蛟带领的征南军第三兵团从金边城登陆。这个征南第三兵团是由曹变蛟带领而来的第六兵团的部分兵力和独立兵团部分兵力共同组建而成。
登陆金边城以后,征南第三兵团先是到了乌栋城下炫耀武力,让乌栋城的真腊守军吓得肝胆俱裂,赶紧派出官员接洽。
按照九州军和真腊国的约定,九州军先是带着一部分粮食前往吴哥窑驻守,然后真腊国会源源不断地将供给的粮食运至吴哥窑。作为代价九州军需要付出金银财宝,这个金银财宝还真的是邓千龙从真腊王室掠夺而来的……
“曹文诏,这次你要独当一面驻守吴哥窑,那里靠近暹罗国,若我们与暹罗国开战,你那边的压力略大,有信心吗?”邓千龙带领船队将征南第三兵团运至金边城,将要返回会安港。
“一切按照原本的计划行事,我们征南第三兵团会从暹罗国西面攻入暹罗国,若是失手了,我拿人头向军部赎罪。”曹变蛟拍了拍胸膛,说道。
“年轻气盛的时候说话还是要留一点儿余地,否则到时候我还要帮你求情。”邓千龙说道。
“我看了一下真腊国部队的装备,差劲得很,绝大多数人还用的是大刀长矛,盔甲也少之又少,唯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象兵了。象兵以前对付手持冷刃兵器的步兵、骑兵还有效,但是在我们的火枪兵面前,大象看似皮糙肉厚,实际上一击即伤,更别说我们还有大炮。”曹变蛟说起了他在乌栋城的见闻,“据军情处收集的情报,暹罗国也有许多象兵。”
“象兵太过笨重,以前东吁国的土司入侵云南布政司的时候,当时骁将邓子龙为云南永昌卫参将,将东吁象兵诱入狭窄谷地,以扼制其象兵和马队的行动。待敌军一到,火弩齐发,利箭如雨,敌人死伤惨重。”邓千龙说道。
“几十年前我们还要靠智谋来大破象阵,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火器来抵挡它们了,比如说这个好东西。”曹变蛟拍了拍身边一架冰冷的加特林手摇机枪。
自从九州军第一批加特林手摇机枪在西域对抗沙俄联军使用以后,就开始批量生产。为了尽快结束南洋的战事,第二批加特林手摇机枪被运往南洋,率先装备征南军。
但是加特林手摇机枪对补给要求比较苛刻,体积重量较大,大都架设在高耸的大型轮架上才能保证稳定射击,而且还是六管的枪膛,使用金属弹壳弹药,每分钟可以保持稳定200发子弹的射速……补给难度不亚于大炮。
目前征南军三个兵团,每个兵团装备了20挺手摇加特林机枪。
六百八十一章 兵发暹罗湾
“征南第一兵团的各支部队,速度上船,错过了时间导致行程耽搁的,军法处置!”
从会安港的码头的空中向下鸟瞰,一队队士兵像是蚂蚁一样排着整齐的队形涌入运兵船中,还有马匹牵引着滑膛炮、加特林机枪、粮食在运兵船上上上下下。
这次大规模的作战是对于九州军的一次大考验,动用了九州军最先进的武器,而且还是跨越几个南洋国家打仗。
征南第一兵团长是昌义,而为了制衡,原来昌义的部下黄得功成为了征南第二兵团的兵团长。这次征南军三个兵团的兵团长是平级的存在,要通过相互配合来达成灭国之战,也是很少有的。征南第一兵团将率先去暹罗湾,而第二兵团随后推进。之所以要分批登陆,主要是运力不够。别看九州军一个兵团只有一万左右的作战部队,但是使用火枪、火炮、机枪,需要大量的火器、火药,能够在这个时代一次性通过海运投放一万人的作战部队,只有少有的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而已。
“将军,祝您旗开得胜!”黄得功在码头送昌义。
“不用再这么客气地称呼了,现在我们的职位相近,本来以你的才能也足够统帅一军,只是不熟悉我们九州军的新型战术而已。现在经过在桂林的演武和征服安南国的战争,军部已经对你很信任了。”昌义感慨时光冉冉,本来他是跟随楚云出身的九州军第一批将领,后来一批明军将领投降以后,他们就成为了第二批将领。明末不缺好将领,就是整个局势被统治者玩崩溃了而已,有了九州军提供足够的兵力、火力,他们很快就能够成长起来。
现在征南军三大兵团长,黄得功、曹变蛟以前都是明军将领,三占其二。
“将军有提携之恩,没齿难忘。”黄得功说道。
“我们暹罗国见吧,推完暹罗国、再推东吁国,以后史书中也会有我们的一笔。”昌义说完,带着几个亲兵上了运兵船。
这次九州军动用的运兵船有两百艘以上,动用了大量的商船还有从郑家、阮家水师得到的船只,浩浩荡荡,而南洋舰队则在运兵船前方充当护卫队。这支庞大的船队沿着中南什么战事,刚才一觉醒来突然来了强大的舰队,简直就是活见鬼。
“不知道啊将军,但是他们一定来者不善,我们要不要进行抵抗?”另一个稍微镇定的暹罗士兵请示,语气中充满了不自信。
“抵抗?我们这里有几门铜炮,但是有用吗?”暹罗军官脑子还是嗡嗡不停,毕竟南洋舰队带来的冲击力太大,让他无法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难不成他们是西洋人的船只?看上去船体很像是西洋人的船,看来西洋人想要攻打我们了,该死,我们不是才派使者去参加他们举行的巴达维亚会议吗?他们怎么一下子就背叛了我们!”另一个早一步上来的暹罗副将则愤怒地锤了城墙。
他见到南洋舰队的风帆战列舰和西洋人的战船制式相近,还以为是西洋人,便骂起了尼德兰人。
不只是这座碉堡上面的暹罗守军,对岸碉堡上的暹罗守军也陷入了慌张中,还用旗语向这边的暹罗守军请示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恐怖舰队,是该战还是该降。
“我哪里知道该怎么办!”暹罗军官见对面友军向自己请示,彻底绝望了。
南洋舰队司令官邓千龙站在大秦号风帆战列舰的舰头,用望远镜观察湄南河口暹罗军的碉堡。不久前军情处的探子就化装成商人深入湄南河,基本摸清楚了沿河的布防情况,所以这次南洋舰队完全是在情报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行动。
“司令官,我们要不要派人去劝降他们?”副手向邓千龙请示。
“不用劝降,先用火炮摧毁它们,里面的守军识趣的话自然是会投降的。不展示我们的武力,是不可能让这些蛮族彻底臣服的。”邓千龙说道。
六百八十二章 炮除堡垒
轰!碉堡上一块巨石滑落,在湄南河中溅起丈高的水花。
一发发炮弹落在暹罗人的碉堡上,就像是从天而降的流星雨,让碉堡上方驻守的暹罗人头都抬不起来。南洋舰队的十多艘战船排成一条长线驶入湄南河中,单弦火炮齐齐开火,覆盖了湄南河两岸的几座暹罗碉堡。
“干,开炮反击啊!”暹罗军官趴在墙垛下方,耳朵被炮弹砸到城墙和爆炸产生的声音震得双耳发鸣。
“我们的铜炮已经被……被摧毁了!”炮手也趴在城墙后面,一块被炮弹震飞的碎石落在他身上,疼得他蜷缩成一团。
有一个暹罗士兵匍匐爬过来,对暹罗军官诉苦:“将军,铜炮都被摧毁了,我们的火炮虽然也击中对方,但是根本就不能够给他们的战船造成致命伤,或者说连重伤都算不上!这仗没法打了,等他们登陆,我们一个都逃不掉!”
“铜炮被摧毁,我们留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根本就拦不住他们,要不我们逃走吧?”另一个士兵也爬过来。
暹罗军官带着的盔甲早就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他的头发上尽是碎石沫,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们要是逃走的话,会被国王处死的。”
其他士兵急道:“可是这样下去我们会成为西洋人的俘虏!”
暹罗军官犹豫了一下,旁边仍然有火炮在轰鸣,似乎来袭的神秘舰队拥有用不完的弹药,不彻底将碉堡夷为平地就不罢休。
轰!又是一发炮弹在碉堡上方爆炸,只是这个炮弹不是实心弹,而是带有导火绳的霰弹,但导火绳燃到尽头,就会引爆里面的火药,导致炮弹变为十几二十块高速旋转的弹片!
“啊啊啊!”一阵惨叫声响起,有个暹罗士兵的大腿上被两枚锋利的弹片扎入,血流不止!
暹罗军官环顾碉堡上方,敢来到上面驻守的士兵死伤十之七八,能够像他一样侥幸安然无恙的几乎没有。
“放……放弃抵抗,投降他们吧。”头皮发麻的暹罗军官艰难地说道。
邓千龙在甲板上观察炮击碉堡的情况。大秦号风帆战列舰在刚才的战斗中被两发炮弹命中,一发击中船身,被船身弹开落在湄南河里。还有一发砸中了一根桅杆,倒是给大秦号风帆战列舰造成了一点麻烦。
“右岸的碉堡升起了白旗。”一个在高处观察的船员说道。
邓千龙转头看向右岸的堡垒,果然有人在墙垛后面举起了一根白旗。而其他三座碉堡见主碉堡投降以后,也纷纷竖起白旗,他们无力的抵抗就此为止。本来碉堡只是为了阻止西洋人的武装商船,但是南洋舰队是专门为海战打造的战列舰,火力之密集根本不能与武装商船同日而语,而且船身的坚固程度也不是碉堡上面的落后火炮能够轻易摧毁的。
南洋舰队开路,后面运兵船开始登陆,抢占了几座碉堡。当他们登上堡垒的时候,暹罗士兵看到黑头发黑眼睛的九州军士兵,无比惊讶。
“你们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到现在暹罗国士兵仍然一头雾水,不知道打败了他们的军队是什么来头。
原因也很简单,暹罗与九州军隔着一个真腊国,他们完全想不到九州军的舰队会从海路绕过真腊国,从湄南河直取暹罗国国都。
“我们是来自华夏的九州军,现在宣告,你们已经成为我们的俘虏了。”带兵上岸的是昌义的部下赵贵荣,他曾率兵攻打过安南国的高平,也算是九州军第二批将领了。
“九州军!”暹罗士兵从赵贵荣身边的翻译那里得知他们的身份,大惊失色,“我们暹罗国可有得罪你们的地方,为什么要来攻打我们的堡垒?”
“我们是前来向贵国借道攻伐东吁国的,只是怕你们的碉堡认为我们是敌人,所以提前摧毁,以免误伤。”赵贵荣冷冷地说道。
“……”暹罗军官想要掐死赵贵荣,信你个鬼,怕被堡垒误伤,所以干脆将堡垒摧毁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种逻辑!
“把他们压上船,换上我们的士兵。这里的火炮虽然都不能用了,不过位置很重要,留一些人在这里观察入海口的情况,万一西洋人要插手,我们也好及时通知。”赵贵荣押着这些暹罗士兵俘虏上船。
暹罗军官和暹罗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只能够自认倒霉,谁让他们的碉堡在九州军舰队前进的道路上挡住了路。
“继续前进。”邓千龙扫除了湄南河河岸的四个碉堡以后,在湄南河长驱直入,基本上没有敌手。
南洋舰队带领的战船和运兵船在海面上都显得浩浩荡荡,一下子收缩涌入湄南河,更是将这里堵着水泄不通。
“集中在河道中间行驶,给渔船让开一条路。”邓千龙第一次头疼自己有那么多船只,而湄公河还有一些暹罗国的渔船。
湄南河内一些打渔的暹罗渔船撞见了庞大的船队驶过,激起浪花,不由仰望。
“爹,这些大船是从哪里来的?”一个渔船上,七八岁的暹罗女孩指着路过的大秦号风帆战列舰,大秦号经过时推起的大浪让渔船微微晃动。
“嘘。”暹罗渔夫没有说话,还用粗糙的大手捂住了女孩的嘴巴,似乎很害怕这支突然出现在他们赖以为生的湄南河上的庞大船队。
大秦号风帆战列舰船体上露出的一个个冰冷的炮口从他的眼前滑过,吓得他汗流浃背。
南洋舰队顺着湄南河逆流而上,湄南河上面的渔船都不敢动弹,也不敢返回大城府通知国王。而暹罗国在湄南河两岸的其他军队想不发现这支连绵十多里的船队都困难,立马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传到大城府。大城府顿时人心惶惶,首先他们不知道这支强大的舰队是从哪里来的,其次他们不知道对方是友是敌,最关键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手头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战胜这支强大的船队!
六百八十三章 暹罗华侨
“可有查明这支船队是哪个国家的?”暹罗国的巴塞通王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上,下方跪着几个瑟瑟发抖的将军。
在王宫大殿两侧,还有王公贵族僧侣,脸色都挂着忧色。
“不知……”下方几个将军颤抖地说道。
“对方是敌是友?北榄的几个堡垒情况如何?”巴塞通王又问。
“不知……”
“废物!”巴塞通王将手中的砚台扔中香炉,香炉倾覆,里面的焚香撒了一地。
几个暹罗将军仍然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怒火中烧的巴塞通王。
“王,如今之计并非追究这些窝囊废,应当立即召集水师,守住王城,然后派出使节探明对方来意。”一个僧侣对巴塞通王说道。
巴塞通王仍然怒气未消:“可有合适的使节人选?”
“华商林凤此刻在大城府,他素与西洋人、明人打交道,人脉极广,不管这支船队是何方来历,他应该也能应付自如。”这个僧侣说道。
巴塞通王想到这个人,点了点头。
南洋舰队带着运兵船沿着湄南河行驶,经过半天的时间便闯入了大城府。本来大河流域多是平原,适合建立大城作为国都,不过到了大航海时代,这些沿着河流建立的大城池反而成为了暴露在拥有强大海军炮口下的危城。
大城府的暹罗水军则紧张地龟缩在都城旁的河道上,依托城池与南洋舰队南北对峙。
“对方那里来了一艘小船,我们要如何应付?”
邓千龙和昌义两个主将都在大秦号风帆战列舰上,早就料到了暹罗国会先派人过来弄清楚情况,于是说道:“让他们过来。”
暹罗的一艘小船慢慢驶入庞大的南洋舰队群中,让后方的暹罗水师看着都捏一把冷汗。对面的神秘舰队愿意放他们谈判的人进去,说明双方还有商量的余地,要是南洋舰队二话不说就开炮的话,那双方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
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被大秦号上的水手用吊篮给吊了上来。后面还跟着几个暹罗王国的官员。
这个老人虽然双发鬓白,但是身子骨还很硬朗,而且脸上有刀疤,站在那里有一股悍气,年轻的时候看出来是个狠人。
邓千龙、昌义虽然知道暹罗王国会派人来询问情况,但是没有想到对方派出一个老人,看上去有六七十岁了。
“你们是……汉人?”到来的老人见到了邓千龙等人的长相和服饰,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们的身份。
“你也是汉人?”邓千龙和昌义颇为诧异,没想到暹罗王国误打误撞,派来了汉人充当使节。
“原来是最近取代了大明朝的九州军,我还以为是西洋人来了。”这个老人说道。
“不知道老丈姓何名甚,为何暹罗王会派你前来充当使节?”邓千龙问道。
老者干瘪的嘴唇微张,似乎想起了往事:“老朽名叫林凤。祖上广东潮汕人,在万历初年的时候,吾父乃是纵横广东海盗,后来被官兵围剿,逃到了南洋讨生活。来到暹罗国后,在北大年府联合当地的华侨,在这里建立起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