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237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237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太过偏执了,如果再不通过这样的手段打晕他,恐怕他的身体撑不住。以前东吁军队围剿我们在丛林里面的据点时,他也是这般。”几个孟养土司后人说道。
    “原来如此。”刀交和李大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仇恨也算是不共戴天了。

六百六十八章 互相伏击
    “撤回孟养,留下一支部队断后,伏击可能追击的敌人。”东吁大将似乎颇为谨慎,他见铜壁关久攻不下,于是便带着士兵返回孟养,并分了一支莫约六七百人的部队殿后。
    一旦囤在铜壁关的九州军士兵出关追踪,殿后的部队会在山林间对他们进行伏击,待杀退了九州军以后再撤回孟养。
    见布置妥当,东吁大将便带着主力离开。
    铁壁关外,有一支只有千余人的士兵快速在丛林间穿梭。他们是长期生活在山林中的苗族土司士兵,对于山林再熟悉不过,健步如飞。而随同他们前行的广南府宣政使陈昱,总兵张富等人就要吃一些苦头了,他们体力不差,但是不熟悉在山林间行走如何才能节省体力。
    “我们的族人就是这里最强的战士,只是我们平日里缺少兵器罢了,我们想要锻造出稍微好一点的刀剑十分困难。”同样跟过来的广南土司侬绍周背着一把弓箭,穿着轻甲。
    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打杀,但仍然有年轻时的凶狠。在云南布政司,土司数量众多,彼此之间争夺地盘的情况太过常见,这些能够担任土司头领的人,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要拼命的。
    “希望我们能够及时截断他们的退路,别让他们逃脱了。”总兵张富说道,身体都在颤抖。
    他这个总兵也只是维持治安,有个两三百人,多是为了维护广南府的治安,帮助民众处置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取代解散的土司军队。但现在云南布政司突然沙场秋点兵,他们便自告奋勇前来充当南路军包抄越境的东吁士兵。
    “放心吧,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左右迂回他们的后方,此战我们必胜。”陈昱激励众人。
    “这些族人可都是我们土司中追随过我的勇士,当初和沈家为了争夺田地,对砍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侬绍周自豪地说道。
    “侬绍周你这个臭小子是不是还想要干架?说起来我们两家斗争了几十年,现在突然握手言和,我还总是有些不习惯。”富州土司沈家沈明通为了包抄冒进的东吁军队,也一同前来。
    “不砍了不砍了,有这个精力不如去砍东吁士兵。”侬绍周挥舞了手中的宝刀,“老子这口刀搁了好几年,都快生锈,不知道还使不使得动。”
    进攻铜壁关的东吁军队向后撤退三十里地。东吁大将骑在为数不多的站马上,面露不快。这次虽然剿灭了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思华一伙人,但是叛军首领寻得了铜壁关的庇护,始终会是心腹之患。
    “将军,后方的伏击部队与云南部队交战,他们果然打算趁着我们撤退追击我们。”一个后方的士兵纵马前来向东吁大将汇报。
    “我们攻打大明的铜壁关,自然是打了大明朝的脸面,他们皇帝一向最好脸面,如果守将不不象征性追击,又如何向他们的皇帝交代?我猜测他们最多追五里地,被我们的伏兵截住一阵厮杀,就会返回铜壁关。”
    “不过将军,铜壁关以北好像不是大明朝了,他们换了皇帝,最近两年都在变革,听说一大批土司都失去了权力。”
    “换汤不换药罢了,估计和二三十年前没有什么去呗。”
    东吁大将似乎是很熟悉云南布政司的军队作风,信心满满。
    过了半个时辰,又有后方的士兵纵马前来。
    “将军,从铜壁关涌出来了更多的敌人,从千余人变成了几千人,伏击部队已经做好了不敌速退的准备,提醒我们快速撤回孟养!”
    东吁大将微微变色,但还是笃定自己的判断:“他们多派一些将士出来只是为了营造声势,不要慌张。”
    又过了一个时辰,这回后方的士兵带回来了更糟糕的消息。
    “伏击部队起初设伏成功,打死了对方几十人,不过对方出关的将士越来越多,反而对伏击部队形成了反包围,伏击部队已经被攻破,正在溃退!”
    这回东吁大将终于沉稳不住了,他脸色变得苍白:“什么时候他们已经不用请示朝廷就敢真的开始反击了。”
    “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很快我们殿后的部队就会溃退而来,到时候可能会连累我们的主力。”他身边的副将对他问道,全然不知所措。
    “如果他们真的想要追击我们,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狠狠教训他们一顿。待附近部队溃退而来,倘若铜壁关的敌人趁机追击而来,我们再给他们设伏,趁机消灭他们!”东吁大将手中兵马折损,铜壁关下方阵亡了一批将士,又分兵几百伏击,只剩下两千多人,但是他又极为大胆,想要运用虚虚实实之法取得大捷。
    “再次设伏?!这般太过冒险了罢!”副将都觉得这个想法是在玩火。
    “兵行险招,犹如剑走偏锋,与其败走,不如想办法险胜。”东吁大将说道。
    就在东吁将士在犹豫要不要再次设伏的时候,丛林中突然有漫天的箭雨射出!一支支冰冷的箭矢嗤嗤地刺破空气!
    锋利的箭矢贯穿毫无防备的东吁士兵的胸膛,这些中箭的士兵临死前都不知道弓箭是从什么地方飞过来的。
    “敌袭!”慌乱的东吁国士兵伏倒在周围,靠着灌木丛、树木阻挡四面八方的箭雨。
    东吁大将用手中的铁剑拨开险些落在他的门面上的箭矢,吓出一声冷汗,差一点就一命呜呼了。
    “反击!”东吁大将背靠一棵树干,吆喝着身边的亲兵进行反击。
    可是敌人有多少、从哪个方向而来他们却一无所知,充满了惶恐。
    丛林中,一个军官正在用望远镜观察被伏击的东吁国军队的情况,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我们比陈昱、张富他们快了一步,拦截东吁军队的首功是我们的了。我们沐王府后人要证明给世人看,我们也不是吃皇粮的,即使投靠了九州军,我们也能靠铁和血捍卫我们的荣誉。”

六百六十九章 活的借口
    孟养土司后人思华在迷糊中醒来,眼球中的红血丝已经有些消退,身上的戾气也消退了不少。
    “你醒来了?”思其他孟养土司后人见思华醒来,纷纷围过来。
    “我睡了多久了?”思华使劲摇了摇自己的头,有些儿迷糊。
    他的同伴们互相对视一眼,伸出两根手指:“两天了。”
    “两天!东吁国的军队是否已经撤退了!”思华急切地说道。
    “他们的确是撤退了没错……”
    “可恶,他们一旦龟缩回去,我怕九州军就不会兴兵帮我们孟养府后人报仇了!”思华不甘心地狠狠锤了木床。
    “可是九州军也追击了,而且从巨石关、铁壁关、铜壁关三路出击,将东吁军队成功拦截,还抓住了东吁国的走狗——背叛了我们思家的觉辛泰。”他的同伴们又说道。
    “抓住了觉辛泰?”思华听后由遗憾转为大喜过望,“他现在在何处?”
    “他已经被押到了铜壁关,与他一起被俘虏的还有七明来意,稍作犹豫,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沈犹龙颇为意外:“西汉陈汤有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即使没有你们的事情,只要他们敢进攻铜壁关,我们就会给他们最无情的打击!但是觉辛泰在我们手里还有一些作用,暂时不能交给你。”
    “布政使大人想要用自一个我们的叛徒做什么?”思华不解。
    “我们需要他充当一个活的借口,以供不时之需。”沈犹龙说道。

六百七十章 抗疟药
    “最近这两年我们的军队进入了安南国、占城国等地以后,伤亡的将士、官员清单已经统计出来,情形实在是不容乐观。”一个参谋部的官员将中南半岛的相关人员伤亡统计上来。
    与古代比较含糊的统计说辞相比,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楚云对数据统计极其敏感,或者说偏执。以前在历史系的时候,一旦涉及国内的古代史,通常就缺乏准确的数据。年代越久远,数据也就越模糊,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其中的水分很多。
    为了对自己领地有更好的掌控,楚云正在逐渐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不只是钱粮,还有详细的战损报告、每个将士的档案,避免明末吃空饷的现象发生。
    他接过两年来为了占领中南半岛而损失的人员统计,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10个人里面,起码有7个人里面死于瘴气……”楚云粗略浏览了一下。
    在进攻安南国、占城国时,真正因为战争产生的减员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反而是死于瘴气的人占了多数。瘴气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了,大多数将士、官员、移民多是死于热带、亚热带的疟疾。在古代疟疾是征服南方地区一个很严重的障碍。
    “根据前方的回报,许多将士得了打摆子,一旦感染上这种疾病,就会发冷、打寒战,之后又发高烧、神志不清,十个有八九会死亡,端是可怕无比。安南地区天气燥热潮湿,每到夏秋则蚊虫滋生,将士不耐其苦,哀声怨道,给将士们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一个官员担心道。
    “中唐时期俞南留后李宓曾率7万大军征伐南诏国,结果军中瘴疫横行,将士因瘴疫十去七八,最终全军覆没。当时的南诏国就在如今云南布政司境内。幸亏我们的独立兵团征召的士兵大多数是从两广、云贵、两湖等地之人,他们较为适应湿热的环境,损失还不算大。纵使如此,他们到了安南国等更南的地方,还是畏惧瘴疫如虎豹。”另一个官员说到疟疾,同样头疼不已。
    疟疾……楚云知道它的可怕,别说是古代,就是现代也有无数人因为这种疾病死亡,所以青蒿素的发现才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学奖。
    “可有什么方子治愈这种疾病?”楚云从北方起兵,碰上疟疾的机会不多,并不熟悉古代治疗疟疾之方法。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方w,所收录药方多达85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w收录32种方子,多用常山等药草制作瘴药,还有使用兽骨、人中黄等偏方。只是……”一些熟悉医学的官员迟疑地说道,“只是药方作用有限,得病之人往往只能坐以待毙罢了,要不然从秦到宋,也不会屡次南征时爆发瘴疾就溃不成军了,而且诸多被放逐到南方的囚犯也九死一生……”
    “偏方不可信,研究药草倒还行,也就说没有特别好的方子可以克服瘴疾,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会令科学院专门召集天下,成立医学部,专门攻克这个难题。”楚云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医学技术上。
    说起来楚云开启的技术里面,大多数是纯工业技术,集中在资源开采、冶炼、军事、农业上,医学技术则很少开启。
    实际并不是楚云不想要开启很重要的近现代医学技术,只是近现代医学技术建立在大量化学、生物学基础之上,很多重要的成果都是20世纪才出现的,比如抗菌药物盘尼西林刚出来的时候,可是比黄金还珍贵。要是能够开启这样的技术,光是将生产出来的盘尼西林倒卖给周围国家,就能够富可敌国。
    但是近现代医学技术因为时间太近,所以所需要的文明点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楚云有心无力。
    从参谋部的官员那里了解到征服南洋时候遭遇的瘴疾,楚云独自待着的时候,开启了工业革命系统查看相关的技术。
    “金鸡纳霜提取技术,19世纪一种提取印地安人用来治疗热症的金鸡纳树皮中的抗疟成分奎宁的技术,需要文明点5万点。”
    ……
    “青蒿素联合疗法,由某华夏某医学家发现的青蒿素为核心的联合疗法,治疗疟疾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对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等的功能进行干扰,需要文明点200万点。”
    楚云粗略浏览了一遍抗疟药的医学技术,发现了20世纪由自己国家发现的重要技术,不禁有些怀念穿越来的世界。
    他很想要直接开启“青蒿素联合疗法”,大举解决疟疾给九州军士兵带来的伤亡。但是青蒿素发现得太晚了,所需要的文明点更是天文数字,楚云又面临文明点不够开启技术的困境。
    “先开启金鸡纳霜提取技术吧……”楚云想了想,既然没法开启目前最好的技术,就只能够退而求次了。就像是100分和80分的技术,不能开启100分的技术,80分的技术总比现在的困境好。
    不过楚云随即想到了这个技术需要从金鸡纳树提取化合物,而金鸡纳树他以前和现在都没有听说过,会不会这个时代自己的疆域内还没有金鸡纳树?
    “系统,金鸡纳树在何处?”楚云只好向系统提问。
    “南美地区。”系统答道。
    “那和上次召唤橡胶园一样,将一片金鸡纳树召唤到我指定的地方吧。”楚云对于工业革命系统的使用已经轻车熟路,知道只要自己拥有文明点,那么就能够为所欲为。
    上次攻占了安南国以后,工业革命系统似乎认定那里是殖民地,现在楚云占领的殖民地有安南国、占城国、东瀛国两个港口、真腊国一个港口,殖民地人口300多万,完成历史成就“帝国崛起”第一个阶段:拥有一千万人口,以及两百万人口的殖民地,获得25万文明点,目前文明点对于楚云来说是比较充裕的,只要不涉及20世纪的高级技术。

六百七十一章 近代医学技术
    “将金鸡纳树种植园及其工人从未来时空克隆过来,需要1万文明点。原本的5万文明点包含了掌握提取技术的化学家、相应的仪器。”系统这么回复楚云。
    “一个种植园提供的奎宁不够我们这么多将士使用,而且最好能够量产民用就好了。”楚云却觉得一个金鸡纳树种植园不够用。
    “……每个金鸡纳树种植园1万文明点。”工业革命系统似乎也很人性。
    “那就来3个金鸡纳树种植园吧,一个在云南的南部山地,一个在夷州南部的山地,还有一个在安南国北部山地。”楚云想了想,直接一口气要了3个种植园,这样就可以覆盖南方的疟疾地区,以后不够再花费文明点向系统购买就是了。
    而且一万文明点换一个种植园一点儿都不亏,制作而成的抗疟特效药能够救活很多人的性命,倒卖出去其他国家也能够大挣一笔。
    “系统将会自动将种植园召唤到适合金鸡纳树种植无人山区,这是它们所在的地图。”系统凭空召唤出了三张地图。
    楚云看着三张地图,好家伙,竟然又是十分详细的云南布政司、夷州布政司、交趾布政司的地图,可以说是额外的收获了,将这份地图交给兵部、户部都可以省下很多人力。
    暂时解决疟疾的问题,楚云又在近现代医学技术列表上简单翻看了一下,主要放在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医学技术上。
    19世纪的医学技术上有细胞病理学、细菌学、药理学、实验生理学、诊断学、外科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
    像是楚云开启的金鸡纳霜的提取技术,便是药理学下面的技术,从一些植物药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值得一提的是,青蒿素的发现也是运用了这样的理念。
    听诊器、血压测量仪、体腔镜、麻醉法、巴氏消毒法、热压消毒器、天花疫苗……而且楚云还看到了其中还有华夏的一些近代医学成就,比如说狗皮膏。
    19世纪的发明满目琳琅,没有认真看之前楚云还觉得没什么,但是认真看了以后,却什么技术都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